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8《盘古开天地》[教材分析]一、教材特点(一)教材内容:《盘古开天地》一文是一篇神话传说课文具体而生动地记叙了人类的老祖宗——巨人盘古开天辟地,并用自己的身体幻化宇宙万物的故事课文极富想象力地让沉睡了十万八千年的盘古忽然醒来,抡斧猛劈使混沌初开,天地分明后,责任感使这位巨人献出了自己的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二)表达方面:作为叙事性作品的神话传说,这篇课文体现了如下特点:1、课文记叙脉络清晰,过程描写清楚,形象地描画出盘古创造宇宙的过程故事以天地混沌未开的背景出场,引出主人公分三个部分把“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过程描写清楚先讲了盘古醒来的作为,以及使天地发生的变化;在紧接着的第三自然段叙述了天地初开盘古做了哪些事;最后讲述盘古倒下后发生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盘古用尽了自己的力量创造了一个美丽的宇宙2、课文围绕创造宇宙的过程,抓住盘古的动作、心理,用人物生动、形象的描写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第一自然段盘古的“一直睡”与第二自然段开始的“忽然醒”相应,使任务展开活动,接着“见”“抡”“猛劈”几个词生动而有力地呈现出一个大力的巨人形象,第三自然段用“头顶”“使劲蹬”外化了人物心理的“怕”和使命感,分清了天地两开的世界。
3、通过天地分开的过程,引入一些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词,恰当表现天地之不同在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其中“轻”与“重”,“清”与“浊”,“上升”与“下降”两两相对,恰当地写出了天和地的特点,形象的再现了神话的神奇之感渐渐”“缓缓”“慢慢”都有速度不快之意,形象地表现出天地的分开不是一时一刹之事,要经历一个过程混沌的东西分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盘古付出了自己的艰辛此外,课文还用了一些意思相对或相近的词句突出表现了盘古这个人物,如“一直睡”和“忽然醒”使人物带上了神秘色彩,故事更具神话特色,又如“天地分开了”和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一开一合,体现人物的心理活动,表现其心思细腻的一面,再如“头顶天、脚蹬地”与“累得倒了下去”,立与倒,用实际的动作表现出人物可贵的品质还有文中三次出现了“巨”这个字:第一自然段中“巨人”,第二自然段中“巨响”,第三自然段中“巨大”巨,大的意思,三个“巨”突出了盘古这个形象身材高大、力量大、变化大,的确是非凡之人只有具有非凡神力的人,才可能开天辟地,为常人之不能4、文中使用形容词偏正结构短语,使事物具体形象,把盘古化身万物的变化细致入微的表现出来。
课文第四自然段描写盘古倒下后身体的变化是文章的一个重点段落,从八处变化落笔,细腻而生动,“四季的风”、“飘动的云”、“隆隆的雷声”、“辽阔的大地”、“奔流不息的江河”、“茂盛的花草树木”、“滋润万物的雨露”等等,让读者的眼前立刻浮现出大自然的景象,第五自然段总结为“美丽的宇宙”,先分后总,既具体又不失条理5、运用排比的手法及省略号的使用,引发小读者的想象和再造想象第四自然段先从两处动作入笔:呼出的气息、发出的声音,然后流出身体器官及构成,有静有动,动静结合,是文章灵动丰富,七个“变成”,一个“化作”想象恰如其分,让学生仿佛可以看到盘古的变化、宇宙的变化,调动了学生思维的活动,随后用了一个省略号,意味深长,让读者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发展语言和思维能力这里注意一个标点符号的细节,即:编者在八处变化的前两处之后用了句号与后面的六处相区别,区别在于动静的不同,考虑十分细致生动形象的比喻将盘古的变化灵动地表现出来6、神话故事奇怪瑰丽,是传统文化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他的奇美能激发思考想象的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讲故事、复述作品大意的能力神话故事是关于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的故事,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
是一种幻想性很强的艺术创作,大致可分为: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和发明创造神话,本文属于前者神话也是文学艺术的源头,由于神话富于想象力,成为浪漫主义的开端从神奇的想象中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故事富于想象力的特点,使盘古跃然纸上7、用盘古的身体变化来写宇宙的变化,用宇宙的变化烘托盘古的献身精神从盘古醒来直至倒下,课文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天辟地坚持不懈、勇于献身的奉献精神,在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给出了总结,让学生知道了一个完整的故事,体会了人物的优秀品质其中也包含了大语文观,人类生活的宇宙来之不易,我们应该珍惜今天大自然美好的一切二、教材位置《盘古开天地》一文,是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三年级开始,课文区别于一、二年级对阅读只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乐趣”的要求,分精、略读来进行,精度要认真仔细的研读,通过重点词句体会文章的意思,又要能够联系上下文、生活经验等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结合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学情分析]学生进入中年级语文学习一段时间,逐步走进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把握,第一次在精读课文中接触神话故事,学生能感受到其中的想象部分,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激发其学习兴趣。
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大意,但由于学生语言组织能力的欠缺,在对课文用自己的话进行讲述的环节,有一定的困难,老师应该让学生通过熟读课文,记清文章大意,有条理的讲述,进一步再加上优美的修饰语,将复述补充完整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可以解决文中出现的生词意义不明白的问题,但在生字方面,由于学生年龄特征决定,有些生字在课文讲解过程中要注意提醒如“降”右下部分,“创”左半部分等第二学段在阅读方面要求学生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一点学生必须通过多读、熟读课文进行感知[学习目标]一、认识“猛、缓、逐、宗”等14个字,会写“降、丈、滋、创”等12个字,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气息、四肢、肌肤、辽阔、血液、奔流不息、茂盛、滋润、创造”等词语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对课文进行复述三、通过换词语体会、对读近、反义词等体会课文内容四、读懂课文,体会盘古开天地的坚毅和奉献精神;培养想象力,积累文中优美词句[教学重点、难点]本课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难点在于用自己的话清楚条理地复述课文,通过内容的学习体会盘古的奉献精神。
[教学程序]一游戏导入,揭示课题(一)游戏:请你猜猜猜1.师: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玩一个小游戏,想玩吗?(想)游戏的名称叫做:请你猜猜猜课件出示:请你猜猜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