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2022468 上传时间:2023-01-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执 教: 张 华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感受五壮士爱护群众、仇视侵略者、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从中受到思想教育。2领悟课文写人记事的写作方法,提高表情达意能力。教学重点、难点:这篇课文教学的重难点应放在理解描写五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上,体会五壮士伟大的献身精神以及忠于党和人民的崇高品质,从中受到思想教育。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课前搜集抗日故事,了解抗战英雄。教具准备:课件、幻灯片、电子白板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激发情感。1937年7月7日,日本挑起卢沟桥事变,发动了侵华战争,抗日战争爆

2、发。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八年抗战,中国抗日军民共消灭日军130余万人,伪军118万余人,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但是,中国人民也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军民伤亡达2100万人。在此期间发生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同学们都知道哪些故事呢?(抽生汇报)1、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再来了解一个真实的故事,认识五位英雄,让我们把思绪拉回到1941年的河北省易县的狼牙山。板书:狼牙山五战士生提出疑问,一起讨论。2、战士也能体现主人公。为什么非要用“壮”呢?出示课件:战士:参加正义斗争及从事正义事业的人;壮士:意气豪壮而勇敢的人。3、什么样的战士才能称得上壮士呢?出示课件

3、:(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通过荆轲的故事了解“壮士”的由来。4、 所以“壮士”不是一般的战士,他们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敢于献身、舍生取义,所以他们就是豪杰,是壮士。一个小小的“壮”字,一下子将五位战士的形象十分生动地矗立在我们的心中。(板书:壮)二探究新知,了解事迹,感悟精神。(一)、研读引上绝路部分课文中既提到了“五位战士”,又提到了“五位壮士”,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看看五部分中,那些部分写的是战士,哪些部分写的是壮士?(围绕第三部分展开讨论:壮士的由来)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生齐读。1.读书不光要读,还要想,这段话中的“绝路”是什么意思?(死路)为什么说它是一条绝路啊?请用书

4、上的一句话来回答。(齐读:另一条路是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儿三面都是悬崖峭壁。)还有一面是什么?(敌人),把敌人引上绝路就是把自己引上了绝路,所以说这是一次生与死的选择。2.对生与死的抉择,班长是什么态度?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班长态度坚决果断,从“斩钉截铁”看出来的;“斩钉截铁”比喻处理事情或说话坚定果断,毫不犹豫。)3.课件出示句子: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 “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说了一声: “走吧!”带头向棋盘陀走去。区分两句话,让学生读出感情。4.班长明明知道这是条绝路,为什么还要选择走这条路呢?请

5、你用书上的一句话来回答(齐读: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教师:是啊,班长心里想的是人民群众和主力部队的安全,根本没想到自己。5.战士们又是怎样想得的呢?你通过哪些词知道战士与班长的想法是一样的?(“热血沸腾”、“紧跟”说明他们和班长的想法是一致的。)学习“紧跟”一词,不要“紧”字与加上“紧”表达的效果一样吗?(不一样,“紧跟”更能表现出战士们非常赞成班长的做法,准备把敌人引上绝路,也更能体现出战士们的英雄气概。)6.指导朗读:此时五壮士在你心中是什么形象?用一个词语概括。板书:(舍生取义)因此,我们读班长的话要读得坚定、果断;读“热血沸腾”要高昂,从而表现五壮士那高涨的情绪。教师引读,

6、学生跟读。“走哪一条路呢?”(学生接读)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小结:一个“走”字,掷地有声,这是壮士的“豪言”;一个“紧跟”, 义不反顾,是壮士的“壮举”,课文正是通过写壮士们的豪言和壮举,体现五位战士英勇奋战,舍生取义的壮士情怀和对人民深切的爱(板书),表现出崇高的自我牺牲的精神。所以我们称他们为壮士。请同学们用学到的方法自学英勇歼敌部分。看看课文又是怎样描写壮士们的“豪言”和“壮举”的。(二)、自学4、5自然段英勇歼敌1.默读这个部分,画下壮士语言,动作的词语,并写下感受。(班长受伤了”,“子弹

7、也打光了”,他们举起石头向敌人砸去看出来的。)2.(出示课件班长砸的部分)请大家默读这部分,边读边勾画描写班长动作的词语,并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学生回答:抢、夺、插、举;班长想让最后的一颗手榴弹发挥最大的作用。)3.课件出示:A、“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举起一块石头”,哪个句子更好一些,为什么?(“猛地”、“磨盘大的”更能体现班长马宝玉的英雄气概)还可以进行换词的训练,“砸”可以换成“投”“掷”“撇”,体会用“砸”的巧妙。)顿时,石头象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顿时,石头象雨点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甩去。B、五

8、位壮士的决心是什么?有着什么样的仇恨?(把石头比作“雹子”说明石头砸下非常迅猛,非常有力。这句话充分体现出五壮士英勇杀敌的决心和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4.指名朗读。(三)、研读英勇跳崖部分当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仇恨的石头砸完了,当最后一颗手榴弹也在敌群中开了花。五位壮士有又怎样的“豪言壮举”?1、师生合作朗读课文69自然段。2、这里有什么豪言令你震惊?谈体会。“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体现出五壮士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中国共产党万岁!”(体现出五壮士对党和人民的热爱与忠诚。)3、引读课文:“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这一声声口号响彻云霄。这是(齐读课文最后一

9、个自然段。)“惊天动地”“气壮山河”指的是什么?(惊天动地”是指声音很大,惊动了天地。“气壮山河”的意思是气魄像高山大河一样雄伟、豪迈)4、又有什么壮举感动?谈体会纵身是怎样的跳下?5、此是你想到了用一个什么词歌颂五位壮士?(宁死不屈)小结:同学们,课文正是通过描写五位壮士的豪言和壮举,让我们看到了五位战士英勇奋战,顾全大局,奋不顾身,宁死不屈的壮士情怀。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五位壮士吧!6、课件出示:“屹立”图片。A、你能看出课文哪几句描写的是这幅画面的内容吗?(抽生汇报)(第6自然段1、2句;利用画面理解词语,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课文指五壮士意志坚强、不可动摇。 “眺望”:向远处

10、看。)B、他们当时的表情如何?引导理解“脸上还露出胜利的喜悦”齐读这句话。你能用书上的一句话来回答为什么他们有这个表情吗?齐读: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四)、激发情感,以情促写。同学们,为了纪念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易县人民政府在狼牙山的顶峰修建了纪念塔。聂荣臻同志亲笔题写塔名“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课件出示图片:巍然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的五壮士以及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1、面对着英勇跳崖的五位勇士,面对着汉白玉的纪念碑上那金色的大字,今天的你想说些什么,请同学们书写下来。2、请同学们放下笔,读一读面对着五勇士,面对着纪念碑你想说的话。(五)、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2、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的更多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