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秦岭——淮河线

人***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1KB
约7页
文档ID:501858794
秦岭——淮河线_第1页
1/7

八年级地理教学设计主备人:谢文强课题4.1秦岭—淮河一线计划课时2项 目内 容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包括秦岭与淮河、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四大地理区域等三部分内容这三部分内容分别介绍了秦岭与淮河的位置及地理特征,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其中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是重点本节内容做为中国区域差异的第一篇,一方面是因为秦岭—淮河是我过东部的地理界线,其南北看两侧的地理特征有显著差异,另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对这一条界线较为熟悉本节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前面所学的内容的复习巩固,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目标1、了解秦岭、淮河的走向和流向,它们经过的主要省份及基本概况2、掌握秦岭-淮河线的重要的地理意义3、掌握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4、培养读图、填图,以及利用图象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秦岭-淮河线的重要的地理意义2.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界线难点: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形成的原因教具准备老师:地图、巩固提高习题学生:查阅秦岭淮河线南北差异的资料教学设计思路(含教法设计、学法指导)思路设计: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活动——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教师评价——巩固提高学法指导:1、比较法、归纳法:从抽象的语言文字描述比较,落实教学内容,到列表格归纳知识点。

2、读图分析法:通过阅读各种图,提取信息,加以整合,掌握终身学习的基本技能3、合作探究: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取知识,在合作中解决问题,共同发展,培养交流与合作能力教学设计学生活动复备一复备二第一课时一、引入新课,板书课题二、讲授新课:(一)自主学习:学习任务一:1、淮河发源于 ,向东流经 、 和 ,注入 湖2、秦岭、淮河的走向都是 方向其中秦岭是 水系与 水系的重要分水岭,其北侧是 平原,南侧是 谷地3、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主要有 、 和 方面的显著差异 学习任务二: 1、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是 2、我国四大区域的分界线分别是 二)课堂活动:1、指导学生读图完成活动1:(1)、在图中找出秦岭与淮河,看一看秦岭的走向,淮河的流向有什么特点? (2)、找出秦岭、淮河通过的主要省级行政单位。

(3)、下列省级行政单位中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北的是( )①湖北 ②河北 ③江西 ④山东 ⑤浙江 ⑥山西2、指导学生阅读“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我们的家乡在 2)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平均海拔最高的是 ,这个地区的气温也是年平均气温最 的地区;水热条件配合最好的是 ,年降水量最少的地区是 ,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区是 ;人口分布较为稠密的两个地区是 (3)、完成教材P78的活动(连线题)   3、阅读“中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走向”图:(1)、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了哪些地方呢?这条线把我国分为哪两大部分? (2)、P79活动(连线题)(三)合作探究:1、收集相关资料,了解黄河夺淮入海是怎么回事。

想一想,淮河为什么会成为“害河”,主要原因是什么?2、讨论:淮河的治理措施有哪些?(四)教师评价、小结(五)巩固提高:1、下列各省中,全部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北的是( )A、河北 、山西 B、湖南、 湖北 C、江西、 福建 D、四川 、 云南 2、山东省属于四大区域中的: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3、下列各省区中,没有被秦岭—淮河线穿过的省份是:A安徽 B江苏 C甘肃 D河北4、以下地理区域中,为我国主要农业区的是: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A、、 B、、 C、、 D、、5、地跨我国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省区是:A、青海B、四川C、陕西D、甘肃三、课堂小结:紧张又愉快的一节课结束了,你在本节课中有哪些收获?四、布置作业第二课时一、引入新课,板书课题二、讲授新课:(一)自主学习:学习任务:1、什么是地理区域?什么事地理差异?2、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主要有 、 和 方面的显著差异 3、阅读“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注意区别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①南北两侧一月气温差异是什么?②南北两侧年降水量差异是什么?(二)课堂活动:1、完成教材P76的活动第1题。

 “猜一猜,这是我国的哪一条山脉”?2、完成教材P77的活动第2题“发生强寒潮时,秦岭北侧的西安最低气温为-20.6℃,而秦岭南侧的安康的最低气温为-7.6℃,这是为什么?”3、填表:比较秦岭—淮河南北两侧的任意六项地理差异比较内容秦岭—淮河北侧秦岭—淮河南侧(三)合作探究:1、总结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2、讨论交流:秦岭—淮河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形成的原因3、下列词语显示了我国南北的差异,请你进行解释并说说其中的缘由A.南船北马(交通工具) B.南米北面(主食)C.南尖北平和南敞北封 (传统民居)D.南涝北旱 (气候灾害)(四)教师小结(五)巩固提高:1、不属于秦岭-淮河的意义的是:(      )A、湿润地区和干旱地区的分界限B、亚热带与暖温带地区的分界限C、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D、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2、基本与秦岭-淮河线重合的是( )①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②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③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⑤我国一月0℃等温线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⑤三、课堂总结:教师引导,学生谈收获。

四、布置作业阅读课本P75—76的内容,自主完成学习任务一阅读课本78-79的内容,自主完成学习任务二阅读P75图4-1“秦岭-淮河线,示意图”,讨论交流阅读P7图4-5“中国四大地理分区”,讨论、交流阅读P79图4-6,讨论、交流读P76阅读材料,结合自己查阅的资料,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全班展示学生推火车完成阅读课本P76—77的内容,自主完学习任务同桌间讨论、交流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全班展示交流学生推火车完成作业设计(可附页)填充图册板书设计第一课时一、秦岭与淮河:二、四大地理区域1、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2、四大地理区域第二课时一、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1、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2、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3、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反反 思思提检查意见检查人时 间。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