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整体建高职德育管理体系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1554585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析整体建高职德育管理体系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试析整体建高职德育管理体系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试析整体建高职德育管理体系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试析整体建高职德育管理体系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试析整体建高职德育管理体系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试析整体建高职德育管理体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析整体建高职德育管理体系(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析整体建高职德育管理体系 论文关键词:整体构建高职院德育管理体系论文摘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进以德为先,在理论界已达成共识。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有相当的差距。要真正使其落到实处,就必需整体构建德育管理体系,使之管理规范,取得实效。一、问题的提出在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着很多新情况、新问题。从教育对象的特点来说,高职大学生仍处于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含有较大的可塑性,是进行德育的好时机。高职大学生是时代的骄子,民族的期望。高校有责任、有义务将新一代的大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自觉为社会主义当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的一代新人。从高职大学生所

2、处的社会环境来看,她们处于一个矛盾的甚至无所适从的心理状态中。现在,中国人均GDP已突破2300美元。依据国际经验,这既是机遇难得的“黄金发展期”,又是充满风险的“矛盾凸现期”,很多国家由此进人了更穷或更富的分轨。在目前和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可能更复杂、更突出。再者,学校德育工作还没有像智育那样形成一套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和相对稳定的体系,因此成为“软任务”。二、高职德育管理体系概述德育管理是依据党和国家相关要求,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基础规律和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组织、协调德育的组织和组织、组织和德育工作者、德育工作者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使德育组织保持良好的机能状态

3、,使德育工作者含有良好的精神状态,从而合理组织多种力量,提升德育实效,完成德育目标和任务的有效手段。德育管理体系是指将德育管理诸要素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构建高职院德育管理体系必需要有整体观念,将其视为一个系统,着眼于全局。(1)学院德育管理工作必需有整体的计划和计划,统一的奋斗目标,用于统一和协调德育管理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络。(2)从德育整体目标出发,合理设置学院德育职能机构,做到统一指挥,明确分工、协调运转。(3)全体教职职员实施德育工作岗位责任制,将德育目标、内容落实到教育工作各个步骤之中。(4)正确处理“以教学为中心”和“把德育放在首位”的关系。三、整体构建高职德育管理体

4、系1.德育体制管理。在高职院,党委是学院德育工作的领导关键,应研究德育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任务和关键问题,主持制订德育的总体计划和实施计划,定时分析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在党委的统一布署下,建立和完善院长为主实施的德育管理体制,院长对学生德智体全方面负责。应明确一名副书记(或副院长)详细负责德育工作。应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或院长,或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副院长)任组长。系(部)也应建立对应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两课”的教学部门、教务处、学生处、团委是组织德育实施的关键德育部门;党委组织部、学生工作部和人事处是德育队伍的管理部门。学院的其它相关部门全部

5、要主动参加、亲密配合,真正做到齐抓共管。2.德育目标管理。德育目标在整体构建高职院德育体系中含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直接关系到在整体构建过程中确定方向、统一认识、计划内容、选择方法、建设队伍、有效管理和科学评价等一系列问题。它既是德育的出发点,又是德育的归宿点,是德育的首要问题。高职院德育目标体系是在整体构建德育体系的德育论和系统论指导下,将德育总日标分解为横向贯通渗透、纵向分层递进的德育目标群。德育目标群排列有序,组成了一个自成系统的目标络。高职德育目标是指经过德育,使高职大学生在政治、思想、品德等方面所要达成的目标和规格。高职院德育最关键的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处理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

6、力和政治参加能力。高职德育总体目标是:教育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基础路线,确立献身于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方向,含有坚定正确的政治观;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走和实践相结合,和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努力为人民服务,含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自觉地遵纪遵法,含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勤奋学习,勇于探索,努力掌握当代科学文化知识,使之成为含有高尚人格、高素质的优异人才,并从中培养一批含有共产主义觉悟的优秀分子。3德育队伍管理。德育队伍是实施德育的主体,是实现德育目标的组织确保。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思想性和业务性相结合、专职和兼职相结合、

7、骨干队伍和基础队伍相结合的功效互补、示范性较强的德育队伍,是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关键,是实施素质教育、完成教育任务、实现培养目标的基础确保。高职院德育队伍包含学生专职政工人员、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兼做德育工作的业务课老师和党政干部。要优化队伍结构,建设一支专兼结合、功效互补、政治坚定、业务精湛的德育队伍,要培养和造就一批思想教育教授和教授。学生专职政工人员是指专职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员,包含学院分管德育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学生工作部(处)、团委中从事学生思想教育的人员、系党总支副书记、团总支书记、教导员和专职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其它人员等。和学生人数的百分比约为1:120一1:150。思想政

8、治理论课老师队伍,应根据教育部相关要求的百分比配齐编制,优化结构。高职院应依据相关要求,采取切实方法,处理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和德育专职人员的学习培训、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待遇等问题,改进其工作、生活条件。4.德育制度管理。首先,认真落实实施国家统一要求的规章制度,如高等学校德育纲领、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要求、高等学校校园秩序管理若干要求;其次,结合高职院的实际,健全和完善一系列规章制度。包含相关学生工作管理的制度、相关学习管理的制度、相关生活管理的制度、相关奖励和处罚的制度。如学校各职能部门的德育职责范围和工作制度;德育岗位责任制;各类德育会议制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思想品

9、德评定、评定方案;在思想品德方面的奖惩制度和条例;其它等。并将规章制度印成手册,全校师生人手一册。并坚持对德育规章制度实施好的集体、个人进行奖励和处罚。(1)制订严格的规章制度。18世纪末,英国人来到澳洲,随即宣告澳洲为英国的领地。这么广阔的大陆,怎样开发呢?英国政府想了一个绝妙的措施:把罪犯统统发配到澳洲去。部分船主承揽了此项生意。起初,政府按上船的人数支付船主费用,3年间从英国运往澳洲的犯人在船上的死亡率达12%,有的高达37%。一位英国议员想到了制度:假如倒过来,政府以到澳洲上岸的人数为准计算酬劳呢?政府采纳了她的提议,问题迎刃而解。一段时间后,发觉船上的死亡率降到了1%以下,这就是制度

10、的力量。(2)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每个单位全部有自己的“天条”即规章制度,规章制度一旦制订并运行,单位中的任何人触犯了它全部要受到处罚。这就是著名的“热炉”法则。“热炉”法则明确通知大家不应该怎么样,它形象地说明了惩处标准:一是热炉火红,不用手去摸也知道炉子是热的,是会灼伤人的,即警告性标准。管理者应常常对下属进行规章制度教育,以警告或劝戒其不要违反规章制度,不然会受到处罚。二是不论谁碰到热炉,全部会被灼伤,即公平性标准。也就是说,只要违反规章制度,就一定会受到处罚。不论是什么人,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三是当你碰到热炉时,立刻就被灼伤即时性标准。惩处必需在错误行为发生后立刻进行,决不能拖泥带水,决

11、不能有时间差,这么才能达成即时更正错误行为的目标。记住:有制度不实施比没有制度更糟糕。5.德育路径管理。学院德育路径。学院德育路径是高职院为了实现德育目标,依据一定的德育标准,利用一定的德育方法,对学生进行一定内容的德育所必经的通道。其特点一是多样性:因为高职院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多个教育原因影响下形成的,不一样的教育原因有不一样的承载体,所以,高职院实施德育的路径也是多个多样的。二是相对稳定性:因为学院是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场所,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主阵地,有受过专门训练的老师,有相对固定的时间和教材,在长久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多个相对稳定的德育路径。相对于家庭和社会,不论是在有计划的使用上,还是

12、在使用的频率上,全部是比较稳定的,比较规范的。三是主导性:学院德育路径的主导性,是由学院德育的主导地位决定的。学院德育路径,在和社会、家庭德育路径相互配合中,起着主导作用。(2)家庭德育路径。家庭德育路径是家庭对孩子实施德育的通道。其特点,一是生活化:家庭德育路径不像学院德育路径相对稳定,而是在家庭日常生活中或家庭组员共同参加的活动中,家庭利用有利机会,对孩子施加道德影响,培养孩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训练孩子的道德行为。二是渗透性:家庭德育路径不像学院德育路径那样详细、明确,有组织、有计划地使用,而是渗透在家庭的言论、行动和环境之中的。家庭的经济情况、家庭组员之间的关系、家庭的文化气氛、生活习俗、家长的一举手一投足全部会渗透着道德的影响,而且其影响是长久的深刻的。(3)社会德育路径。社会德育路径是社会(尤其是小区)对高职大学生实施德育的通道。包含社会(小区)教育机构、大众传媒、社会交往活动、社会风气、社会舆论、社会楷模等。德育的本质是实践的,而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标实践。高职院德育管理体系的制订,正是以它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对德育工作的实践起着统领和引导的主要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