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科普放诊断报告模板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1504642 上传时间:2022-08-2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5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影像科普放诊断报告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影像科普放诊断报告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影像科普放诊断报告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影像科普放诊断报告模板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影像科普放诊断报告模板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影像科普放诊断报告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影像科普放诊断报告模板(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胸部 1、胸廓对称,气管居中;两肺纹理增粗,肺野未见实质性病变,肺门形态如常;心影、纵隔无殊,两膈面光整,肋膈角锐利。 两肺纹理增粗。1、 两侧胸廓对称,气管居中;双肺未见实质性病变。纵隔无增宽,心影及双侧肺门大小形态位置未见异常;双侧膈面光整,双侧肋膈角锐利。 心肺膈未见明显X线异常。2、 右上肺野见大片状阴影,其内密度不均,边界模糊,局部肺纹理模糊不清;肺门未见增浓、增大,心影未见增大;余肺清晰;两膈面光滑,肋膈角锐利;胸廓对称,气管居中。 右上肺大叶性肺炎。3、 所示胸廓骨骼及胸壁软组织未见异常。两肺纹理增多增粗模糊。肺门形态,大小,位置未见异常。心脏形态大小未见异常。纵隔及气管居中,未

2、见移位。纵隔未见增宽。两膈光整,两肋膈角锐利。 支气管炎。4、 所示胸廓骨骼及胸壁软组织未见异常。两下肺纹理增多模糊,沿肺纹理可见小斑片状渗出影。纵隔及气管居中,未见移位。纵隔未见增宽。肺门形态,大小,位置未见异常。心脏形态大小未见异常。两膈光整,两肋膈角锐利。 支气管肺炎。5、 胸廓对称,气管居中;双肺纹理清晰,未见明显实质性病变;肺门形态正常;心影、纵隔无特殊,膈面光整,两肋膈角锐利。左右侧第 肋骨骨皮质连续性中断。 左右侧第肋骨骨折6、 所示胸廓骨骼及胸壁软组织未见异常。左下肺野见大片呈外高内低弧形致密影,其上缘达第四前肋,左膈及肋膈角消失。纵隔及心脏向右移位。右侧肺野及膈面清晰。 左侧

3、中等量胸腔积液。7、 所示胸廓骨骼及胸壁软组织未见异常。左上肺可见小片状渗出影,其内密度不均,病灶边缘欠清。余肺野清晰。两肺门影正常,心脏大小正常。气管纵隔居中,膈面光整,肋膈角锐利。 左上肺渗出灶,结合病史为浸润型肺结核。8、 所示胸廓骨骼及胸壁软组织未见异常。两上肺见斑点状密度增高影及纤维条索状影,两肺尖部见片状的边界清晰的高密度阴影,局部肋间隙缩小,两肺纹理增多。纵隔及气管居中,纵隔未见增宽。肺门形态,大小,位置未见异常。心脏形态大小未见异常。两膈光整,两肋膈角锐利。 两上肺陈旧性肺结核伴胸膜增厚粘连。9、 示胸廓骨骼及胸壁软组织未见异常。左上肺壁层胸膜下见大片弧形透亮影,其内无肺纹理,

4、内侧有清晰的弧形线状胸膜线,邻近的肺组织压缩约30%,且移向肺门,压缩肺内肺纹理聚集,透亮度降低。心影向对侧移位,左肋膈角钝。右肺野清晰。 左侧气胸,肺组织被压缩30%。10、 所示胸廓骨骼及胸壁软组织未见异常。两肺野清晰,两肺门结构正常,气管纵隔居中。左侧膈面有尖部向上的三角形致密影。左侧肋膈角钝,膈面稍平直。左下胸壁外侧短条带状密度增高影,邻近肋间隙略窄。 左胸膜粘连,左侧胸膜增厚。11、 所示胸廓骨骼及胸壁软组织未见异常。右肺门下方心影旁有一致密影,上界清晰,由肺门斜向外缘及下缘,边界清。侧位片示:病灶呈三角形,基底部紧靠下部胸骨。邻近肺野透亮度增加,左肺清晰。两肺门结构正常,气管纵隔居

5、中,两膈面光整,肋间隙清晰。 右肺中叶不张。建议CT扫描及支气管镜检查。12、 所示胸廓骨骼及胸壁软组织未见异常。右上肺肺外围见有一约3CMX4CM卵圆形致密影,密度均匀,边界清,无明显分叶及毛刺,无明显胸膜凹陷征及兔耳征,无明显的钙化灶和卫星灶,肺门结构正常。气管及纵隔居中,膈面光整,肋膈角锐利。 右上肺占位,建议CT扫描。13、 两肺血管纹理明显增粗,边缘模糊,以两上肺静脉为明显,两肺野透亮度降低;主动脉弓增宽,心腰凹陷,左心缘下段向左下延伸,心尖位于胃泡内,心胸比例大于0.52;两肺门阴影增浓;两肋膈角钝;气管居中,胸廓对称。 左心室增大,肺淤血。14、 左右侧肋骨骨连续性未见中断,未见

6、骨质破坏等异常。左右侧肋骨未见异常。建议复查。15、 两侧胸廓对称,气管影居中。两肺纹理增粗。心影增大,外形呈“梨形”,心胸比例约为0.61。双膈无殊。 心影增大,请结合临床。16、 胸廓桶状,双侧肋间隙增宽,两膈光整,位置低平。两肋膈角锐利。纵隔及气管居中,未见移位。纵隔未见增宽。心影狭长。肺门形态,大小,位置未见异常。两肺野透光度增加,两肺纹理增多紊乱。 结合病史符合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征象。17、 胸廓桶状,两侧肋间隙增宽,两膈低平,肋膈角稍钝。两肺纹理增多紊乱。两下肺透亮度稍增加。两下肺沿肺纹理可见多发点片状致密影,部分融合,左下肺见多发小的环状透亮影,边清,部分呈蜂窝状。气管纵隔居中

7、,心影稍窄。 结合病史符合慢支肺气肿,支扩伴继发感染。18、 所示胸廓骨骼及胸壁软组织未见异常。左中下肺见有斑片状条状异常增高影,大多在肺部外围。邻近肋间隙稍狭窄,邻近肺体积略缩小。心影大小正常,气管纵隔居中,向病例移位,肋膈角清晰。 左侧胸膜钙化。19、 所示胸廓骨骼及胸壁软组织未见异常。两肺纹理正常。左侧胸廓内侧缘有向肺野突出的半圆形软组织影,基底宽,边界清晰。两肺门结构可,气管纵隔居中。左侧肋膈角钝.侧位胸片示:见左后肋膈角有致密影,其上缘呈水平状,左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 左侧胸膜肿瘤伴左侧胸腔少量积液。建议CT检查。20、 所示胸廓骨骼及胸壁软组织未见异常。左下肺野见大片呈外高内低弧

8、形致密影,其上缘达第四前肋,左膈及肋膈角消失。纵隔及心脏向左移位。 左侧肺野及膈面清晰。左侧胸腔积液。21、 所示胸廓骨骼及胸壁软组织未见异常。右肺门外上方见一类圆形稍高密度影,大小约xcm,边缘毛糙,周围有片状致密影。右上叶支气管开口狭窄,右水平裂上移,下缘呈弓型。右肺门影增大,密度增高。气管稍右移,纵隔稍增宽,心影正常。右中下肺透亮度增高,左肺清晰。两膈光整,肋膈角锐利。右肺门块影伴右肺上叶不张及右中下肺肺气肿。 考虑:中央型肺癌。建议:扫描。22、 所示胸廓骨骼及胸壁软组织未见异常。两肺纹理增多,上纵隔右侧可见一直径为cm的半卵圆形软组织影突向右肺野,边清晰,与纵隔呈钝角。侧位片示:肿块

9、位于上纵隔前部,卵圆形,轮廓较清。气管居中,两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前上纵隔占位。 胸腺瘤可能。建议CT检查。23、 所示胸廓骨骼及胸壁软组织未见异常。左下肺有一直径为cm大小致密影,边缘清晰,其内有斑点状,层状钙化灶,周围有多发纤维条索影及多个钙化卫星灶。余肺野清晰。气管纵隔居中。两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 左下肺结核球.24、 双肺纹理清晰,分布走向自然,双肺门规则;气管纵隔居中,心影大小形态属正常范围;双膈面光整,肋膈角清晰锐利;胸廓无畸形。双侧膈上肋骨对称分布,未见确切错位骨折征象。 胸部未见确切异常。25、 胸廓异常。(尤其是脊椎后侧突,病态脊柱后突和胸骨内陷对循环系统带来一定影响。是

10、引起假性心脏病的一个原因)心脏阴影扩大。胸椎平直,缺乏生理弧度,前后径缩短,(胸骨后止第8胸椎前缘)与横径(相当于右膈上面水平的左右肋骨内缘)的比值小于正常人。其前径/横径()在成年人正常者()男性:47.0(36.757.3);女性:45.7(32.359.0)。直背综合症男性35.8(29.841.6);女性:37.3(31.843.2)。直背综合症。(几乎所有病者心底部可听到14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肺动脉瓣二心音亢进分裂,半数左右患者心电图示V1及aVR有rsr 型,少数可见非特异性T波改变,但没有器质性心脏病。直背综合症的先天性心脏病如心房间隔缺损的发生率增加)26、 单腔起博器: 左

11、右上胸可见心脏起博器一枚,其电极端位于脊柱左侧膈上前方。双腔起博器: 左右上胸可见心脏起博器一枚,其一枚电极端位于脊柱左侧膈上前方;另一枚电极端位于脊柱右侧膈上前方,呈上钩状。26、 肠道准备欠佳,肠气影明显左肾影不清;左肾区可见条片状高密度影,最大为3.45*0.63CM,另一为1.5*0.3CM。右侧盆腔尾椎旁亦见一米粒大小高密度影。余输尿管行径区及膀胱区未见明显阳性结石影,亦未见明显异常钙化影。 左肾阳性结石,右输尿管下段可疑结石。建议:清洁肠道后复查。29、心影呈中度增大,似梨形,并向左旋转,主动脉球影不明显。心缘向右扩展,心右缘明显膨隆,心尖圆钝。心前上缘延长并凸隆,与升主动脉形成角

12、度,心前间隙几乎消失。心后缘后移,但仍可见心后透亮间隙。 肺充血,肺动脉段明显膨隆,肺门血管阴影明显增粗,肺野血管纹增多、增粗、扭曲,延伸到外带。 综上所述:心脏中度增大,右心房、右心室明显增大,肺充血,符合临床诊断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30、呈二尖瓣型(球形),轻度(中度)增大,(心脏向左旋转)。心脏向左、右两侧扩展,心尖稍圆钝,肺动脉段延长,相对凹陷(轻度膨隆)。心后透光间隙变小(消失),食管局部轻度受压,后移。肺门血管增粗,肺纹增强。 综上所述:左、右心室增大,左心房亦增大,肺血轻度增多,符合临床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31、左右肺透光度减低,呈磨玻璃样改变。肺纹理增粗、增密并

13、伸展至肺野外带,粗细不均且扭曲,形成网状,肺野下部外缘可见短小横行线条影。左右肺中下野、内中带可见致密的、轮廓清楚的针尖状或颗粒状阴影,以右侧为多。肺门影扩大、增密。 结合病史,考虑尘肺一期。32、肺纹理增粗、增密并伸展至肺野外带,粗细不均且扭曲,形成网状。肺野下部外缘可见短小横行线条影。左右肺上中下野、内中外带均可见致密的、轮廓较清楚的大小不均结节影散布,局部较密集,以右侧为多。肺门影扩大、增密,远段呈残根状。左右肺透光度增加,可见多数小圆形或椭圆形透亮区,以肺底部及肺尖为主。膈面呈幕状改变。 结合病史:考虑尘肺二期。有肺气肿形成及胸膜增厚粘连。33、双肺见致密、轮廓较清楚、大小不均结节影分

14、布,局部较密集。左右锁骨下外带可见明显结节影融合。肺野中部内带见宽条、圆形或椭圆形块影,大者直径约2.0CM。双肺纹理粗细不均,扭曲紊乱呈网状。双肺门影扩大增浓,远段呈残根状。肺透光度增加,可见多数小透光区及大小不等环形薄壁透光区。双膈面幕状改变,双肋膈角变钝。心影不大,肺动脉段膨隆,心尖圆钝。结合病史:考虑尘肺三期,并肺气肿、肺大泡形成,有胸膜增厚粘连。肺心病?34、心脏轻或中度增大,心胸比约 。心左缘丰满,心尖向左下方移位。肺动脉段平直或膨隆,上界升高(或肺动脉呈瘤样扩张)。主动脉增宽,主动脉球影增大,向左外突出膨大呈“漏斗征”(常偏在主动脉前外侧壁)。心后透亮区缩小或消失,食道左房压迹加

15、深或加大。两侧肺门血管轻度或显著扩张。肺纹理增强。综上所述:左房、室增大,主动脉增宽,肺动脉段膨隆和肺充血,符合临床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35、心影呈靴形增大,心胸比约 。心尖圆钝上翘,心腰凹陷,心膈段增宽。心右缘加高。心前缘膨出,上方丰满。上纵隔阴影增宽,向右前方移位,主动脉弓影移向纵隔内。(可见右位主动脉弓)食管主动脉弓压迹反位。肺血细小,肺门影缩小。综上述:肺血减少,右心肥大,主动脉右移骑跨,心腰凹陷,结合临床,符合先天性心脏病法鲁氏四联症。36、患者平卧右手抱头。常规消毒、铺巾。在电视透视监视下经右侧第9、10肋间浸润麻醉后,21G穿刺针向第10胸椎穿刺至椎旁3CM处,退出针芯,缓慢褪针见胆汁流出。注入少许造影剂见胆道显影。透视下经针内引入0.018的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