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酸雨形成机制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1485112 上传时间:2023-10-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酸雨形成机制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论酸雨形成机制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论酸雨形成机制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论酸雨形成机制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论酸雨形成机制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酸雨形成机制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酸雨形成机制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酸雨形成机制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中文摘要:酸雨是指pHv5.6的雨、雪或其他降水,是大气污染的一种表现。以pHv5.6为 标准,这是因为自然界大气中在10C时存在的CO2浓度约为300PPM,当它和雨水充分接 触达到平衡时,雨水的 pH 约为 5.6。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大气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硫、氮 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转换成硫酸和硝酸,随着大量雨水的降落,通 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形式沉降到地表面。中文关键词:酸雨 农业 危害英文摘要: Acid rain is rain, snow or other precipitation pH5.6, is a manifesta

2、tion of atmospheric pollution. With pH5.6 as the standard,this is because the CO Qconcentration in the atmosphere at 10 C nature is about 300PPM, when it is full contacted with water to balance, the pH is about 5.6. Due to the impact of human activities, the atmosphere contains large amounts of sulf

3、ur dioxide, nitrogen oxides and oxide acid, converted into sulfuric acid and nitric acid through a series of chemical reactions, with the landing a lot of rain, the settlement to the surface through a solid,liquid and gas in three forms.英文关键词:acid rain agriculture harm前言:前我国酸雨呈蔓延之势正在不断扩大,酸雨区面积已占国土面积

4、的30, 已成为继欧洲、北美之后的世界第三大重酸雨区1。酸雨是跨越国界的全球性灾 害,素有“空中死神”之称,已被列为目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酸雨肆虐、 水危机、土地荒漠化、臭氧 层遭破坏、温室效应、水土流失、森林 锐减、物种 灭绝和有毒化学品污染)之中2。我国经济正快速发展,特别是电力和钢铁工业 的迅速发展,致使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大,造成了日趋严重的大气污染。因此,控 制二氧化硫排放量以及酸雨的形成,已成为我国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中心内容3。1 酸雨的形成机理随着工业的发展,特别是钢铁和电力的快速发展,导致自然降落的酸雨中含 有多种无机酸和有机酸,其中无机酸中的硫酸和硝酸占很大比例。该时期酸

5、雨的 形成是一种复杂的大气物理和化学过程。工业生产、民用生活燃烧煤炭排放出来 的一氧化硫和二氧化硫,燃烧石油以及汽车尾气排放出来的氦氧化物,经过“成 云聚雨”,即水气吸附在硫酸根、硝酸根等凝结核上,发生液相氧化反应,形成 硫酸雨滴和硝酸雨滴:在降水过程中,不断合并吸附其他含酸雨滴和含酸气体,形成体积较大的雨滴,最后降落在地面上,形成了酸雨。酸雨的形成过程,概括 起来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二氧化硫的氧化形成流酸型酸雨,另一个方面是氮 氧化物催化氧化形成硝酸型酸雨。1.1 二氧化硫的氧化硫酸型酸雨1.1.1 直接光化学反应二氧化硫在有氧气和液体水的条件下被高能量的光子照射形成硫酸,即:SO2+O2

6、+H2O+hv H2SO41.1.2 间接光化学反应二氧化硫在有烟雾、氧气和液体水的空气中被过氧化物催化氧化形成硫酸, 即:so2+o2+h2o -过氧化物H2SO41.1.3 在液滴中空气氧化二氧化硫先和液体水反应形成亚硫酸,亚硫酸再和空气中的氨气在氧气存在SO2+H2O的条件下形成铵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即:H2SO3H2SO3+NH3+O2NH4+SO42-1.1.4 在液滴中多相催化氧化二氧化硫和氧气、液体水在某些重金属离子(如Fe、Mn、V)催化下形成硫酸, 即:SO2+O2+H2O 重余属离齐HSO222241.1.5 在干燥表面上催化氧化二氧化硫和气态水、氧气在碳颗粒的催化下形成硫

7、酸蒸汽,即so2+o2+h2o -碳颗粒 h2so41.1.6 臭氧氧化二氧化硫和臭氧发生反应生成三氧化硫和氧气,该反应是大气中最主要的化学反应,继而三氧化硫进一步形成硫酸和气溶胶,即:SO2+O3 SO3+O2so3+h2o h2so4 (水合过程)H2SO4+H2O (H2SO4)m.(H2O)n (气溶胶核形成过程) h2so4+h2o+nh3 (NH4)2SO4.H2O (气溶胶核形成过程)1.2 氮氧化物催化氧化硝酸型酸雨 氮氧化物在空气浓度大,并且在有金属杂志和氨气存在等条件下将以较大速 度生成硝酸和硝酸铵,反应如下:NO+O2no2+h2oHNO3HNO3+NH3 NH4NO32

8、 酸雨对农业的影响我国南方土壤本来就多呈酸性,在经过酸雨冲刷,会加速酸化过程;我国北 方土壤多呈碱性,对酸雨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土壤中含有大量铝的氢氧化物,土壤酸化后,可加速土壤中含铝的原生和次生矿物风化而释放大量铝离子,形成植物可吸收的形态铝化合物。作物长期吸收铝,会造成中毒甚至死亡。土壤还能加速土壤矿质营养元素的流失,改变土壤结构,导致土壤贫瘠化,影响植物正常发 育。酸雨还能诱发植物病虫害,影响种子萌发,导致作物叶片出现可见伤害、生 物量减少、生长受抑,使叶绿素减少、细胞膜透性增加、光合作用下降、落花落 果增加,最终导致农作物减产4-6。2.1 酸雨对农作物的影响2.1.1 酸雨对主要农作物

9、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表明,酸雨的pH越低,农作物种子萌发受阻越严重。酸雨对农作物种 子萌发的影响通常采用不同pH值的模拟酸雨浸泡种子进行发芽试验。周青等 报道,当酸雨胁迫强度为 pH 2.0-2.5 时,水稻、小麦和 油菜种子皆不萌发,表 现为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都为0; pH 3.0处理种子时,三者的 发芽率分别 为 93、 84、 70;种子萌发时酸雨伤害阈值是水稻 (pH3.0-3.5) 小麦(pH 3.5-4.0)v油菜(pH 4.0-5.0),种子萌发的抗酸雨胁迫能力为水稻小麦 油菜。试验研究还指出,这3类种子萌发过程中的保护性酶过氧化氢酶(CAT) 与过氧化物酶(POD

10、)抗酸雨的能力是水稻小麦油菜,说明保护应激清除自由基 反应能力的差异是决定这 3 类种子萌发指标不同的深层次原因。2.1.2 酸雨对农作物生长发育及生理特性的影响张耀民等9-10哪采用田间酸雨喷淋试验,研究了酸雨对11种农作物(杂交稻、 粳稻、小麦、大麦、棉花、大豆、油菜、青菜、莴苣、萝卜和花菜)的叶片伤害、 植株高度、生物量及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细胞膜透性、气孔阻抗和蒸腾强度 等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酸雨可导致作物叶片出现可见伤害、生物量减少、 生长受抑,导致叶绿素减少、细胞膜透性增加、光合作用下降,但对植株高度没 有明显影响。酸雨对作物的直接伤害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伤害症状除遗传因素外

11、, 主要取决于pH值。试验还表明,pH4.2和pH 3.5的酸雨未对任何供试作物叶片 造成可见伤害,但已使绝大多数作物的生理指标出现明显变化,说明酸雨对作物 生理指标的影响在作物叶片出现可见症状以前就己产生了。因此,张耀民等提出 用“相对指标值”(指标降低或升高 10)来评价酸雨对作物生理特性的影响。酸雨明显抑制油菜地上部分生长,株高、叶面积、单叶鲜重随酸雨酸度增加 而下降,花受害百分率高达 68.22,花序顶端萎缩,花瓣皱折,有效角果数减 少,落花落果增加11。随着模拟酸雨酸度的增强,油菜花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抗 氧化酶活性和非酶抗氧化剂含量等生理指标逐渐下降,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 显著增加

12、,膜脂过氧化加剧,最终导致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粒重和实际产量 等指标逐渐下降12。较高酸度(pH 3.O)的酸雨能直接伤害辣椒叶片,引起营养生长不良,出现落 花、落果现象,导致产量降低;pH 3.5时,虽然不会造成可见伤害,但产量已经 受到影响13。酸雨对春小麦叶片光合特性、产量的影响随酸雨的H+浓度增大而愈显著14。 酸雨pH与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叶绿素相对含量 以及春小麦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胞间 CO2 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随着酸 雨 pH 值的降低,杂交稻、常规稻和野生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均呈显著下降的趋 势,叶片光合作用效率下降、蒸腾作用减弱15。2.2

13、酸雨对土壤的影响2.2.1 酸雨使土壤酸化这是酸雨污染土壤环境的首要环节。模拟酸雨试验表明,土壤酸化一般由表 土向心土和底土层发展16,并与酸雨浓度、数量及持续时间呈正相关。2.2.2 酸雨使盐基离子大量流失在酸雨作用下,随着pH值下降,土壤中的正电荷增加、负电荷减少。这样, 不仅使土壤对钾、钙、镁等养分离子的吸附量显著减少,而且由于这些阳离子与 土壤的结合能力随pH值的降低而急剧下降,所以其吸附的牢固程度也大为降低, 使上述离子易于随渗漏水淋失17,导致土壤肥力下降。2.2.3 酸雨促进活性铝的流出于天仁研究发现,土壤经酸雨淋溶后,当土壤 pH 值降至 5 以下 时,活性 铝的溶出浓度就会明

14、显提高;土壤硼值进一步降低时,活性铝的溶出浓度就会急 剧增加18。这是由于在酸性条件下,土壤中固相的铝盐溶解度较大、生成的可 溶性铝络合物也较多。2.2.4 酸雨活化土壤重金属于锰、铬、铜、铅、镉、锌等有毒重金属离子在低pH值条件下溶解度升高, 故酸雨在使土壤酸度提高的同时能够活化土壤中的某些重金属元素19。2.2.5 酸雨降低酶活性研究发现,酸雨对土壤中促进有机态养分转化与循环的微生物酶的活性具有 相当的抑制作用20,当酸雨量较大(2 000mm)、酸度较高(pHv3.5)时,土壤酶活 性受到明显抑制21。2.3 酸雨对水体的影响一旦酸雨降落在水体中,会造成巨大的损害。首先,当酸雨降至湖泊,

15、会引起湖泊的算话。在 pH5.5-6.5 时,鱼卵难以孵化,鱼苗数量减少;当 pH 在 5.0 时,大多数鱼类不能生存。湖水酸化对虾类的影响大于对鱼类的影响。湖水酸化 对水生植物也会造成严重的影响,水体酸化对藻类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使其种类数 减少、多样性降低以及生产力大幅度下降。3 酸雨的防治(1)确定合理的酸沉降控制区与二氧化硫排放控制区,把酸雨和二氧化硫 污染综合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对主要致酸物质排放实行分省 和分行业总量控制。(2)建立控制酸雨的监督管理系统,逐步完善国家酸雨监测网。(3)建立和健全控制酸雨的法律、法规和与之配套的政策和法规体系,强 化环保执法。(4)调整能源结构,发展替代能源。开发可以替代燃煤的清洁能源,如核 电,太阳能,二氧化硫排放量将会大量减少。(5) 抓紧研究开发二氧化硫治理技术和设备,优化能源质量,提高能源利 用率,减少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参考文献1 许新辉,郜洪文.中国南方酸雨的分布特征及其成因分析J四川环境,2011, 30 (4): 135 1392 陈明艳,姜显政,黄汝红.浅析酸雨的形成、危害及防治措施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9, 16(1): 15203 万玉山,王皖蒙.中国酸雨污染现状成因分析及防治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