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舾装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1369587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 页数:67 大小:77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船舶舾装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船舶舾装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船舶舾装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船舶舾装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船舶舾装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船舶舾装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船舶舾装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船舶舾装生产线新建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 总论3第一节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3第二节 承办单位概况和项目指标4第二章 项目背景8第一节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8第二节 可行性研究简要结论15第三章 市场前景分析与预测16第一节 产品市场前景分析16第二节 产品市场竞争力分析19第三节 产品目标市场预测22第四章 项目内容和建设方案24第一节 项目组成和主要内容24第二节 产品工艺及设备方案24第三节 建设地区的选择28第四节 主要原辅材料供应及燃料动力方案30第五节 总图运输31第六节 土建工程32第五章 环境保护34第一节 建设地区的环境现状34第二节 项目主要污染及治理36第六章 劳动

2、安全卫生与消防39第一节 劳动安全卫生39第二节 消防41第七章 合理用能43第一节 设计依据及原则43第二节 项目用能情况43第三节 节能措施综述44第八章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46第九章 项目实施进度48第十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49 第一节 投资估算依据49第二节 项目总投资估算49第三节 资金筹措51第十一章 财务评价52第一节 财务评价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52第二节 销售收入及销售税金估算52第三节 成本费用估算53第四节 利润及利润分配估算55第五节 财务效益分析56第六节 偿债能力分析56第七节 不确定性分析57第十二章 风险分析60第一节 项目风险预测60第二节 项目风险控制6

3、0第十三章 结论和建议63第一节 结论63第二节 建议64附件目录66第一章 总论第一节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一、项目名称:船舶舾装生产线建设项目二、项目承办单位:大连弘盛船舶舾装有限公司三、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四、建设项目法定代表人:许维福五、建设地址:普兰店市皮杨陆岛经济区六、可研报告编制单位:大连菲尼克投资咨询管理有限公司七、研究依据、原则和范围(一)研究依据根据原国家计委关于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试行管理办法进行编制。1. 国家、辽宁省第十一个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2.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方法与案例应用手册;3.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4. 原国家计委办公厅“关于出版投资项

4、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的通知(计办投资200215号)”;5.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6.辽宁省建设工程概算定额;7. 大连市、普兰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8. 普兰店市地形、地貌、地质及水文等资料;9. 建设单位提供的其它相关资料。(二)编制原则1. 兼顾国家、地方利益原则;2.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节约投资原则;3. 以市场为导向,确定项目建设方案和规模原则;4. 从实际情况出发,力求近期与远期发展相结合原则;5. 合理安排发展用地,保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原则;6. 根据建设内容和规模,合理确定建设期原则。(三)研究范围大连菲尼克投资咨询管理有限公司受建设单位委托

5、,承担船舶舾装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任务,主要进行了以下研究工作:1. 项目承办单位情况调查;2. 项目的建设背景、必要性;3. 项目的市场的调查及发展前景预测;4. 项目的建设条件和生产条件分析;5. 项目建设投资、成本及费用的测算;6. 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等。第二节 承办单位概况和项目指标一、承办单位概况大连弘盛船舶舾装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3月,项目占地20,034平方米,民营企业性质。船舶舾装生产线是新设法人项目。项目主要生产船用系缆装置,交通装置、舱口盖、通风、桅杆、滤器、救生艇舾装件、机座、机舱辅机台、白钢加热器、集装箱导架等舾装产品,将来发展甲板机械,船用成

6、套设备等附加值高的产品。大连弘盛船舶舾装有限公司船舶舾装生产线的建设,填补辽宁地区船舶舾装制品延伸生产行业的空白,解决下岗再就业问题,将公司打造成为东北地区船舶舾装制品行业的领军企业。公司树立了“让客户满意、员工满意、社会满意、环境满意”的理念,贯彻“以质量争市场、向成本要效益、靠创新求发展”的经营思想。项目建成后,该公司将拥有员工100人,其中作业人员85人,质量管理人员4人,中高级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6人,生产管理人员2人,具有本科学历、同行业工作经验10年以上的技术管理人员3人。目前公司已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产品开发、生产制造、产品销售体系。随着国家经济技术的迅速发展,船舶海运领域的需求不断

7、扩大,船舶制造厂商也不断增多,从而给船舶舾装产品的生产带了了巨大的商机。大连弘盛船舶舾装有限公司将以精湛的技术力量、卓越的产品品质和完善的售后服务支持飞速发展的船舶现代化建设。(二)项目主要指标船舶舾装工程项目建设指标:项目规模:该项目占地总面积20,034,总建筑面积10,075。总投资6177.55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5618.37 万元;铺底流动资金投资410.00 万元;项目申请银行贷款3,900万元。项目的建设目标为达产年年产船舶舾装制成品 4,772吨,年销售收入6500.00 万元。1投资估算:本项目建设投资估算为5618.37 万元。工程费4361.75 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

8、用989.08 万元;预备费用267.54 万元。设备器具购置费及安装费2662.00 万元。2铺底流动资金估算:410.00 万元;3资金来源:全部由企业自筹。4工程实施进度安排:本工程拟于2007年3月筹建,2008年6月竣工交付使用,工程建设期限为1年。5项目主要指标项目主要指标见下表1-1。表1-1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序号指标单位指标值备注1方案类1.1占地面积平方米200341.2总建筑面积平方米10075.00 2投资类2.1项目建设总投资万元6177.55 2.2固定资产投资万元5767.55 2.3流动资金(铺底)万元410.00 3财务预测类3.1年销售收入万元6500.00

9、达产年3.2年总成本万元1037.40 达产年3.3年销售税金(含增值税)万元455.41 达产年3.4年利润总额万元1362.17 达产年4经济评价类4.1财务内部收益率%29税后4.2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年4.4 税后4.3财务净现值万元5,523税后4.4投资利润率%24.50年均4.5投资净利润率%18.38年均5风险评价类5.1盈亏平衡点%43.80借款期第二章 项目背景第一节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一、项目建设背景(一)我国造船业的强劲持续发展使得船舶舾装业成为朝阳行业近年来,国际造船市场日益兴旺。2003年世界新船成交量、手持订单量、造船产量均突破历史最高纪录。新船成交金额大幅度

10、增长,同比增加140;造船产量达到了5,700万载重吨(约4000万总吨),其中油船、集装箱船、散货船分别比2002年同期增长了134%、344%和35%,此三类船型占了世界新船成交量的95。据英国劳埃氏船级社海运经济报提供的数据,20062007两年造船产量超过了5,400万载重吨。年产量超过4,500万载重吨的年份可再持续5年以上。我国2008年船舶产量2,88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2.2%,比上年同期提高21.8个百分点。世界船舶业将经历30年不遇的市场高峰期,全球新船订造量和造船产量都将再创历史新高。国内船舶市场也持续向好。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我国与世界的贸易量大增,中国海运市

11、场出现了空前的繁荣,船舶产品的需求将持续保持旺盛的势头。我国船舶产业生产规模总量大幅提高,产品结构也不断优化升级,船舶订单结构从本世纪初以中小型散货船为主(约占50%),转变为油船、集装箱船、散货船三大主流船型并驾齐驱、高新技术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明显增加。目前国内中远、中海和中外运几家大型运输公司正在大规模地扩充运力,计划购置新船102万载重吨,加上其它各方面的需求,近期国内海船年需求量可达到200万载重吨以上。另外,随着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三峡工程的建设的不断推进,宜昌以上长江主航道及长江水系各河流水位大幅上升,形成纵横交错的河网水道,长江、汉江、清江运输业和船舶制造业也将面临难得的发展机

12、遇。与国际、国内高速发展的造船业相比,我国船舶配套行业发展滞后,本土化设备装船率低,关键设备及部件受制于人等问题仍没有很大改观。船舶配套本土化率平均只有40%左右,LPG船、化学品船和大型集装箱船等平均不足20%。目前国内船舶主机缺口达50%-70%,配套舾装设备长期依赖进口。目前,在全球性船舶配套设备短缺的形势下,船舶配套的本地化问题对船厂来讲非常关键,本土化代表着能及时拿到产品,制造成本更低。能否及时拿到配套装备,将影响企业是否能按时交船。我国船舶配套的本土化水平低已成为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巨大瓶颈。世界造船业的强劲持续快速发展,为船舶舾装生产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商业机遇,必然成为我国船舶制造的

13、朝阳产业。在这种背景下,大连弘盛船舶舾装有限公司无疑是看准了这良好的国际、国内市场,新建船舶舾装生产线项目。新建项目必然成为大连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我国的产业政策为项目建设提供了跨越式发展的机遇“十一五”以来,在我国相关经济政策的指引和支持下,我国船舶工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大幅提升,呈现出经济增长快、质量效益提高、产业技术升级的发展态势。2006年3月14日,经第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正式颁布实施。纲要中明确提出,在“十一五”期间要“壮大船舶工业实力”。这是船舶工业首次被单独列入国家五年发展规划纲要。纲

14、要指出:“加强船舶自主设计能力、船用装备配套能力建设,优化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三大主力船型,重点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新型船舶和新型配套产业。在环渤海、长江口和珠江口等区域建设造船基地,引导其他地区造船企业合理布局和集聚发展”。“十一五”期间,我国船舶行业建立了现代造船模式,基本实现了模块化、标准化、专业化造船,生产效率大幅提高。相应船舶舾装产业效率、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伴随着我国三大主流船型的建设,相应的船舶舾装产品发展取得了新突破,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已位于世界先进水平。大连市第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批准通过的大连市振兴老工业基地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把大连打造成为“一个中心”、“四个基地”。四个基地之一就是要建设成为船舶制造基地,以保证大连的造船能力及船舶配套生产能力的提高,这无疑给造船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总之,大连弘盛船舶舾装有限公司的船舶舾装项目,得益于全球产业转移和国家政策支持。“十一五”期间,中国将向世界一流造船大国不断迈进,船舶舾装产品制造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