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指导意见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1361128 上传时间:2023-02-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本教研指导意见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校本教研指导意见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校本教研指导意见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校本教研指导意见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校本教研指导意见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校本教研指导意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本教研指导意见(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小学校本教研实施指导意见为健康有效地推进我乡新一轮课程改革,巩固提高我乡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依据宁城县中小学校本教研实施指导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实际提出中小学校本教研、校本培训工作指导意见。一、指导思想坚持以新课程理念为导向,以研究和解决学校教学实际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培训主体、以促进学生健康、主动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为宗旨。充分调动教师个体、教师集体和教导人员的积极性,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深入开展校本研训活动,不断创新教研、培训机制,从而促进我乡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和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二、基本原则(一)实效性原则校本教研的生命在于实效性。

2、校本教研涉及的问题应源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必须具有针对性。要将研究的成果及时应用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提高育人质量,进而促进教师与学校的共同发展。(二)多样性原则校本教研强调研究内容、形式和方法的多样化。由于学校不同、教师不同、学生不同,遇到的问题会多种多样,具有差异性,因此,要针对不同的研究内容,采取不同的研究方式和方法。坚持“分层施教、分类指导、分别要求”。(三)发展性原则要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理念,把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作为校本教研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科研为导向,以培训为主线,教、研、训要做到有机结合,资源共享,方式灵活,整体推进。 (四)互动性原则校本教研

3、不只是本校内的教研;要打破学校的界限,加强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兼职教研员和学校业务领导要通过参与讨论、学习指导,实现与一线教师的共同提高;要加强教师之间、教师与学校管理者之间的互动协作。为教师提供和创设发问、对话、讨论、交流、演练活动的机会。三、工作目标1、通过校本研训,使广大教师的基本素质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大幅度提高。真正使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提高素质、优化教学行为、促进专业发展,更好地成为新课程改革的研究者、实践者。2、逐步建立健全有利于新课程实施、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校本研训运行机制;转变研训方式,更好地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从而造就一支具有教育境界高远、理念先进、蓬勃向上的教师队

4、伍。为巩固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创建教学品牌,奠定坚实的师资基础。3、创建一批在校本研训工作起引领示范作用的先进校;锻造一批懂管理会研究的“专家型”校长;培养一支教育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的“科研型”骨干教师队伍。创新教育教学机制,形成办学特色,促进全乡教育教学和谐、可持续的发展。四、主要内容“学校是教育真正发生的地方。”校本教研的内容是学校中真实的教育教学问题,是从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归纳和汇集起来的现实问题,是对学校真实情境中所发生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结合我乡实际,开展校本教研,具体可包括:1、研究学科之间的相互衔接、相互融合及协作发展问题;2、研究如何准确地理解教材,把握教材作者和编者的意图,

5、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足教材,超越教材,如何开发和利用校本教材;3、研究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进;4、研究学校的办学理念、管理制度、教育环境、文化氛围和特色发展;研究不同发展水平学校的校本教研模式;5、研究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校本课程的建设、校本管理机制的完善;6、研究如何将德育有机地渗透在各学科教学之中,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7、研究不同发展状况教师的角色定位、教育教学行为和个性发展;8、研究学校环境、家庭和社会生活背景对学生发展的影响;9、研究学生的兴趣爱好、生活态度、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及能力,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个性化

6、教育教学策略和方法,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等。五、方式方法(一)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校本教研的基础和前提。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通过反思,可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找到研究的切入点。每一节课结束后,教师都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对本课教学进行诊断与分析,认真反思这节课用了哪些教学策略,体现了什么样的教育教学理念,是否达到了教学的目标,有哪些优点和创新之处,还存在哪些问题与不足,应如何改进和提高。学校要为每一位教师建立教育档案,以撰写教学札记、课后随笔、实践反思录,讲述自己的教育教学故事等多种形式,及时记录教师实施新课程的心路历程,记录教育教学的成败、启示和感悟,使教学反思逐渐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成为促

7、进教师自我成长和专业发展的内驱力。(二)专业引领专业引领是校本教研的关键和支撑。学校在进行校本教研时,要积极争取各级各类教育教学专家的支持和帮助,可以通过举办各种专题报告,开展多种教学观摩活动,引导教师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了解课程目标,把握课程内容。校本教研要面向全体教师,积极创造条件,让勇于创新、肯钻研、有潜力的教师尽快成长为骨干教师。要安排专家对骨干教师进行跟踪指导、重点培养,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对外交流的机会,为他们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三)同伴互助同伴互助是校本教研的标志和灵魂。要组织开展集体备课、专题座谈、教育论坛等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广泛进行对话交流,形成教师与教育管理者、教师与教研员

8、、教师与专家之间的多方合作互动,用学术思想的交流和思维火花的碰撞,来增进教师之间的了解与沟通,互相取长补短,实现共同成长、共同发展。(四)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是校本教研的基本方式,其核心是通过对一个个具体教育教学情境的分析和研讨,提出最佳的应对策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要注意个案积累。进行校本教研,我们可以采用下列一些基本模式:教学课例反思模式:剖析反思例证明理;教学专题(主题)研讨模式:收集问题搜集资料专题研讨反思实践改进实践;资源共享模式:发掘专长引领学习实践应用;专业技能学习模式:专业技能学习换位演练实践思考提炼策略;校际合作模式:专题研究实践交流提炼经验提出问题深入实践解决问题;自我反思模式

9、:展示教学一同伴议课同课异上(异构)反思提炼等。六、制度建设 (一)总校层面总校教导处要强化校本教研意识,把深化课程改革作为中心工作,将教学研究工作的重心下移到学校,充分发挥其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的职能作用。校本要发挥教导主任的作用;要切实转变教研方式,注重活动的设计,以活动去推进学校和学科的校本教研;注意加强学科之间的沟通与整合,使有组织的区域性教研活动能够植根并服务于自下而上的校本教研。要紧紧围绕课程改革中遇到的问题,把握重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教研活动。教导主任要调整自己的角色定位,与教师建立平等对话的合作伙伴关系,尊重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善于发现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闪光点和经验,

10、并与教师一起进行总结和提炼。要发挥自身优势,善于总结校本教研的成果,为教育决策提供服务。(二)学校层面中小学要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开展校本教研的理论学习、对话交流及课题研究制度,并结合实际,制定教研组评估方案教师专业成长评估方案,激励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校本教研;要组织、引导教师积极进行读书学习,不断提升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要组织教师开展经常性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做到计划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能及时得到研究,积累的经验能及时与同伴分享;要建立以行动研究为主的学校教研组织机构,并加强教研组的建设,通过专题式研讨,开展学科组或备课组内教师之间的交流,让教研与科研成为一体。 (三)

11、教师层面树立研究意识,自觉地参与校本教研。教师与教师、教师与管理者、教师与专业支持人员要进行平等对话与交流,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习惯。要掌握教育行动研究的基本方法,使研究与工作密切结合,通过个体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让自己与专家成为亲密伙伴,让自己与其他教师成为研究共同体,让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过程成为行动研究的过程。七、机制建设为进一步规范校本教研,使之既具有实效性,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能够经常化并广泛而持续地开展,取得综合效果,在推进校本教研的过程中,要注重机制建设,努力做到三个结合:(一)与校本培训相结合校本教研是开展校本活动的起点

12、和基础,是整合校本培训、校本管理和校本课程的中心和纽带。要坚持集中培训与校本研修相结合,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研究相结合。要通过校本教研的方式来进行校本培训,引导和帮助教师边培训,边研究,边总结,边提高,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与新课程共同成长。(二)与教育科研相结合要改变教研与科研“两张皮”的现象,将教研与科研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要把校本教研中发现的问题作为教育科研的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和方法,要用科研的理论、科研的方法、科研的成果来指导和推动校本教研,促进校本教研层次和水平的提高,实现“教研、科研一体化”。(三)与建设学习型学校相结合校本教研是建设学习型学校的有效途径

13、。开展校本教研,有利于浓厚学校的学习研究氛围,特别是教师的反思,同伴之间的交流、协作与互助,要创造条件,建立机制,在校本教研的过程中,组织开展创建学习型学科组、学习型年级组、学习型备课组、学习型班级的活动,将校本教研与学习型学校建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互促互进,共同发展。(四)与学校常规教研相结合校本教研和学校在常态工作中所进行的教学研究活动有许多共同点,例如,在教研活动的主体、主要场地、时间安排等方面都有一致性。因此,校本教研只有与常规教研活动相结合并渗透到常规教研活动中,才能使常规教育研究活动真正产生实效。学校要加强对常规教研活动的管理,并通过校本教研带动学校常规教研活动的正常开展。八、保障

14、措施(一)加强领导成立乡级校本教研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和推进全乡的校本教研工作。校本教研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全乡校本教研的日常管理、指导工作。办公室设在总校教导处。(二)明确责任各校要建立以校长为核心,以教导处、德育处、科研处为主体,以学科组、备课组为基本单位的校本教研网络,做到责任明确,人人参与。校长是校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必须高度重视校本教研,准确把握其内涵和意义,树立新的理念,采取有力措施,抓出实实在在的成效来。要注重思想引领,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宏观调控和全程监督,为校本教研提供咨询服务。要给教师以人文关怀,尊重和保护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教师的研究和工作凝聚到

15、学校发展这条主线上来。主管校长负责制定校本教研计划,建立全员参与校本教研网络,做好组织、协调,把握好工作的进度和节奏。要对校本教研的开展情况、教师的反思与交流合作等进行具体指导。教导主任、德育主任要加强对校本教研的管理,变检查评比教案为检查评比教后的反思,并对反思内容提出要求。要加强对教案、教学实录、教学故事等过程性研究成果的收集。要加强对校本教研课题的管理,做好立项前的准备、立项后的研究过程指导以及研究成果的总结推广工作。学科组长主要负责校本教研的具体实施和组织落实。要确定研究课题,提出研究方案及研究计划,组织教师进行具体研究,定期交流研讨,总结研究成果,开展教师自评和教师之间的互评。备课组长主要负责组织本备课组教师开展集体备课,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不断进行自我反思,发现问题,并提出自我改进的计划。每次教研活动都要有充分准备,主动承担一定的责任,坦诚发表自己的见解,对自己进行客观评价,并积极参与教师之间的评价。教师每周参加校本教研的时间不少于2小时,每周读书学习不少于2小时。(三)经费保障开展校本教研应坚持勤俭节约的原则,但在教研活动中的经费支出会经常发生,如:学习资料的购买、校际间的交流、教师的外出培训、邀请专家指导等等。因此,要从实际出发,在学校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划出专项资金用于校本教研活动的正常开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