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模拟试卷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1020606 上传时间:2023-12-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模拟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模拟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模拟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模拟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模拟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模拟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模拟试卷(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模拟考试试卷 2012-10-24一、积累和运用(23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一题一分,共6分)更深月色半人家,_。(刘方平月夜) ,尽日不能忘。(白居易观刈麦)酒困路长惟欲睡,_。(苏轼浣溪沙)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晏殊破阵子)诸葛亮集中有一句话,“赏不可不严,罚不可不均。”与出师表中的 , , 两句一致。辛弃疾破阵子中描写战场上拼杀场面的是 , 。建国以来,我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正如

2、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所写:“ , ”。(2)把李清照的武陵春默写完整:(4分)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 。2选出下列各项词语中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2分)A. 亵渎(xe d) 忐忑(tn t) 强聒不舍 脑羞成怒B. 商酌(shng zhu) 枘凿(ri za) 重蹈覆辙 滋滋不倦C. 恣睢(zhi sui) 鄙夷(pi yi) 秀手旁观 吹毛求疵D. 缟素(go s) 拮据(ji j) 为民请命 根深蒂固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拾荒老娘”于化玲,9年来孤身一人在城市独自拾荒,供儿子读书。(删除“独自”)B他的晚年,

3、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激情,留下了许多优秀作品。(把“他的晚年”改为“晚年的他”)C由于长江流域连续干旱,导致洞庭湖、鄱阳湖水面大面积缩小,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大影响。(删除“给”)D有人认为央视“开心辞典”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把“研究和了解”改为“了解和研究”)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7分) 不要怕土地贫瘠,只要你有手,土地就会变肥沃。不要怕路途遥远,只要你有腿,路途就是近的。不要怕山峰耸峙,只要你有毅力,山峰就在脚下。 , , 。 你想想:哪块贫瘠的土地,不在农人的手下献上粮食;哪条遥远的道路,不在我们的前进中逐渐缩短;哪座巍 ()的高山,

4、不在登山者的脚下 A (臣服、屈服、折服);哪个黑暗的长夜,不在我们的忍耐中变成光明。伸出双手,迈开脚步,坚毅、忍耐、 B (跨进、奋进、迈步),胜利就在眼前。(1)第一段,加点字“峙”的读音 ;第二段,“巍”后面应填的字 。(2分)(2)第二段中,A、B两处应填的词语分别是:A ,B 。(2分)(3)在第一段末补上与第二段内容相照应的句子。(句式与前面句子大体一致)(3分)5、读下面这首小诗,请在另两个事物中选一个进行仿写,要求符合事物特征,并寄寓一定的思想感情。(2分) 小草垂柳水滴没有花朵的艳丽没有伟岸的身躯却以破土的力量昭示什么是顽强二、文段阅读(37分)(一)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

5、(12分)老人是菲律宾华侨,在海外奋斗半生。几经浮沉,衣锦还乡的他萌生了济世助人、造福梓里的念头。于是,老人分别给家乡几所学校的校长写了信,希望每个校长能提供十来个学生的名单,以便他从中确定人选,作为资助对象。家人嗔怪他的愚昧,既是捐助,何必要程序搞得这样复杂?不如来个快捷方式,譬如通过“希望工程”或者“春蕾计划”,干净利落地了却一桩心愿,岂不是更好?老人摇摇头说:“我的血汗钱只给那些配得到它的孩子。”哪些孩子才有资格得到资助?是那些家庭贫困的孩子还是优秀生,抑或是特长生?谁也不知道老人心里的答案。名单很快到了老人手里。老人让家人买来了许多书,有泰戈尔诗集纪伯伦诗集十万个为什么等,分门别类地包

6、装好,准备寄给名单上的孩子。家人面面相相觑:这样微薄的礼物是不是太寒碜了?大家断定书中自有“黄金屋”。可翻来覆去也没有找到夹在书中的纸钞。只在书的第一页看到了老人的亲笔赠言:赠给品学兼优的学生x x x 。落款是老人的住址、姓名、电话和电子邮箱。家人大惑不解,却也不愿忤逆老人的意愿,只好替他一一寄出那些书。光阴荏苒,老人常常对着电话发呆,又莫名其妙地唉声叹气。从黄叶凋零到瑞雪飘飞,谁也猜不透老人所为何事。家人读懂老人的心,缘于新年前收到的一张很普通的贺卡,上面写着:感谢您给我寄来的书,虽然我不认识您,但我会记着您的。祝您新年快乐!没想到老人竟然兴奋的大呼小叫:“有回音了,有回音了,终于找到了一

7、个可资助的孩子。”家人恍然大悟,终于明白老人这些日子郁郁寡欢的原因,他寄出去的书原来是块“试金石”,只有心存感激的人才会有资格得到他的资助。老人说:“土地失去水分滋润会变成沙漠,人心没有感激滋养会变的荒芜。不知感恩的人,注定是个冷漠自私的人;不知关爱别人,纵使给他阳光,日后也不会放射出自身的温暖,也不配得到别人的爱。”想来也是,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什么是必须和应该的;所以,没有一种领受是可以无动于衷、心安理得的,都应心存感激。一朵花会为一滴雨露鲜艳妩媚,一株草会因一缕春风摇曳多姿,一湖水也会因一片落叶荡漾清波,一颗心更应对另一颗关爱的心充满感激之情。6、选文第段中老人说:“我的血汗钱

8、只给那些配得到它的孩子”,在老人眼里,哪些孩子才配得到他的资助? (2分)答: 7、理解下面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2分)(1)大家断定书中自有“黄金屋”。问:文中的“黄金屋”指的是什么?答: (2)寄出去的书原来是块“试金石”问:文中的“试金石”有什么含义?答: 8、选文第段中说“老人常常对着电话发呆,又莫名其妙地唉声叹气”,请你用一小段话来描绘老人此时的心理活动。 (2分)答: 。9、选文第段中加横线的句子为后文哪些内容埋下了伏笔?(2分)答: 。10、联系选文主旨,理解第段中“纵使给了他阳光,日后也不会放射出自身的温暖”的含义。(2分)答: 。11、选文题目说“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

9、,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2分)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8题。(11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邓小平) 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没有知识,没有人才,怎么上得去?科学技术这么落后怎么行?要承认落后,承认落后就有希望了。现在看来,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科学技术和教育整整落后了二十年。科技人员美国有120万,苏联90万,我们只有20多万,还包括老弱病残,真正顶用的不很多。日本人从明治维新就开始注意科技,注意教育,花了很大力量。明治维新是新兴资产阶级干的现代化。我们是无产阶级,应该也可能

10、干得比他们好。 抓科技必须同时抓教育。从小学抓起,一直到中学、大学。我希望从现在开始做起,五年小见成效,十年中见成效,十五年二十年大见成效。办教育要两条腿走路,既注意普及,又注意提高。要办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要经过严格考试,把最优秀的人集中在重点中学和大学。 要从科技系统中挑选出几千名尖子人才。这些人挑选出来之后,就为他们创造条件,让他们专心致志地做研究工作。生活有困难的,可以给津贴补助。现在有的人家里有老人孩子,一个月工资几十元,很多时间用于料理生活,晚上找个安静地方读书都办不到,这怎么行呢?对这些人的政治要求要适当。他们在政治上要爱国,爱社会主义,接受党的领导。他们做好研究工作,

11、出了成果,就对政治有利,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好处。 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反对不尊重知识分子的错误思想。不论脑力劳动,体力劳动,都是劳动。从事脑力劳动的人也是劳动者。将来,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更分不开来。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有许多工人的工作就是按电钮,一站好几小时,这既是紧张的、聚精会神的脑力劳动,也是辛苦的体力劳动。要重视知识,重视从事脑力劳动的人,要承认这些人是劳动者。 在军队中,科研和教育也要一起抓,进行现代战争没有现代战争知识怎么行?要使军队领导干部自己有知识而且尊重知识,要办各级学校,经过训练,使军队领导干部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现代战争知识;同时使我们的部队干部年轻化。六十岁的人当军长是不行的。 科技和教育,各行各业都要抓。大的企业都要有科学技术研究机构,有科学技术研究人员。每个部门都要进行科学研究。12、结合原文,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1)专心致志: (2)空气: 13、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科学技术现状怎样?(用自己的话来说)(2分)(1)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