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的主人教学案例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0820521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河的主人教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黄河的主人教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黄河的主人教学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黄河的主人教学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黄河的主人教学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黄河的主人教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河的主人教学案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黄河的主子教学案例教学片段:1.惊涛骇浪指的是什么,课文哪里写到,我们来读一读,边读边想,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沟通,想不想看看情景,播放课件录像。看着这宏伟的画面,听着这气概磅礴的音乐,你们是不是也想读出来。谁来,谁读得更好。你能想到哪些描写黄河的诗句胆战心惊的黄河,然后艄公却站在那滚滚的黄河上。(他靠着英勇和才智,冷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子。)2.什么是如履平地,说明词语有不同方法,如就是似乎,履是走在上面艄公凭什么在黄河上如履平地,看看羊皮筏子,作者最早看到羊皮筏子是什么样,从课文中找到相关语句,读,谈体会,练习朗读。3.当越来越近,细致看,又

2、看到什么,此时心情什么样,你是怎么体会到的?抓 啊 省略号 数字 练习朗读。除了人,还有什么,此时你会想什么?4.这样的羊皮筏子,在滔滔的黄河上,你敢坐吗,为什么?5.而筏子上的乘客是什么样。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谈体会,有感情的读。6.假如你们就是乘客,你们会谈论什么?模拟表演。假如是我们中一员来撑皮筏子,你还敢坐吗?为什么艄公撑就有人敢坐,找出描写艄公的句子,谈体会,练朗读,总结方法。7.艄公还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我从第6自然段感觉到他很镇静,不慌不忙,看上去感觉阅历丰富。他很细心,做事很细致,我是从“专心致志”这个词语体会到的。他很英勇,也很镇静,他“当心地凝视着水势”,生怕因为自己的

3、不慎给游客带来危急。8.他“当心”地看着水流,要是快,他就会留意平安,当心航行。水流要是缓,他就会9.这不仅须要志气,更须要才智啊!我们都坐过小船,有的同学还有漂流的经验,结合你的生活实际,想一想就在乘客们谈笑自若时,艄公在撑篙前进的过程中,他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呢?10.当遇到这些困难时,“只见艄公”绽开你的想象,也可以用上黑板、屏幕上的这些词来说一说你看到的艄公当时的动作、神态,乃至语言!动笔写在书上。生练习用“当( )时,只见艄公( )”句式写话。 (生答略。)你们通过一系列动作的描写,让我们感到他是那么机敏,真令人佩服!这就是艄公,面对着(引读第1自然段描写黄河的语句。)11.是啊,这样

4、的艄公,怎么不令人肃然起敬,怎么不令我们由衷地钦佩,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一起读最终一个自然段。看录像后带着感受,伴随音乐读课文。教学反思:黄河的主子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中的一篇课文。作者袁鹰以独到的角度、大气流畅的文笔,以自己在黄河岸边的所见所闻为线索,通过环境渲染、人物对比、衬托等艺术手法,刻画了战胜惊涛骇浪,在黄河上操纵羊皮筏子接送乘客和货物的艄公形象,突出表现了艄公的英勇和才智、冷静和机敏,同时也深刻地揭示了一个道理:只要英勇、机灵,就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可以说,对学生而言,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佳作,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人文主义教化的好教材。此节课胜利之处:教学体现我校课改

5、,严格根据我校的教学流程教学,筛选一个主要问题绽开教学,节约时间,让学生阅读同步拓展阅读。课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读懂揭示课文中心的重点句,即“他靠着英勇和才智、冷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子。”理解这个重点的关键是放手让学生读通课文,帮助他们借助语言文字创设的情境,绽开想象,感知羊皮筏子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进的惊心动魄的景象。教学难点是帮助学生弄清课文各部分和中心之间的联系。为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我细细探讨教材,发觉了其中隐藏的契机抓住三个对比,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放手让学生自读感悟的基础上,我适时奇妙地抓住以下三个对比,来引导学生精读感悟。一、黄河和艄公

6、两者的对比文章开篇并没有干脆描写羊皮筏子及艄公,而是浓墨重彩写黄河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险恶气概,极力渲染黄河气概之大、险情重重,为的就是增加黄河和艄公两者在力气上的悬殊,将自然和人形成显明的对比,为下文描写黄河的主子的品行作铺垫。在上课伊始我就“多管齐下”,引导学生深化感受黄河。先由课题入手,让生谈谈对黄河的了解,接着出示课文第一节内容,指名读。然后,理解“滚滚”、“万马奔腾”“浊浪排空”、“胆战心惊”后,再指导感情朗读,最终利用多媒体播放黄河万马奔腾、滚滚东流的录像,直观地感受黄河的气概,让学生在这一情境中想象假如此刻你就站在黄河的岸边,会有什么感受?指住课题,趁机反问,黄河是如此的桀骜不驯

7、,原委谁是黄河的主子?引出“艄公”,出示“艄公”图片,进而将两者进行对比,表面上看,“前者”如狼似虎,“后者”血肉之躯;“前者”凶险异样,险象环生,“后者”一篙在手,别无他物。一强一弱,明显不过。可是最终“弱者”却成了“强者”的主子。这是说明白什么呢?课堂上学生们几乎没有人一下子说出艄公英勇、才智、冷静、机敏,只答出了说明艄公很“大胆”、很“英勇”。我觉得这就可以了因为此时,学生对文章还没有深化地研读,所以这里的对比,应当也只是一个铺垫,不能过早拔高了学生对艄公的情感。完全可以先放手让学生自由去读文,自由谈感受,老师在引导学生一层层深化读书体会的过程中,逐步渲染、积累,最终让学生自然生成心中的

8、“仰慕之情”。这样,学生的情感才是发自内心的,也才能让文本真正深化学生内心,打动学生的心灵,这样的学习才是更加有深度,有效果的。二、羊皮筏子体积之小与其载物这之多的对比第一次看到羊皮筏子作者是什么感觉呢?边读边把有感想的地方划出来,写一写感受。然后沟通各自的相识,老师适时点拨,老师点出“作者初见到湍急的黄河,为一惊,远望鼓浪的橡皮筏子为之再惊,细看到筏上有人更惊”的视察思路、相识思路,并用朗读呈现这种越来越惊的层次。“一个、二个、三个、四个、五个、六个 -”,(由远而近)看到羊皮筏子的心情是心惊胆战、惊异、激烈、兴奋、惊讶。我把大量的时间放在指导学生朗读上。通过朗读来表现自己的感受。我抓住了“

9、啊”进行多元解读,读出其惊异,为什么惊异?因为羊皮筏子上有那么多的人啊!太不行思议啦!而羊皮筏子呢?“从岸上远远望去,那么小,那么轻,浮在水面上,似乎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淹没”,引导学生从“小”、“轻”、“一个小小的浪头”“整个儿淹没”等重点词句中体会筏子的特点:小。可是“那上面却有五位乘客和一位艄公,而且在他们的身边还摆着两只装得满满的麻袋”。这足以让岸上的观众为之惊异得目瞪口呆。抓住“五位”、“一位”、“还”、“满满的”等词读出惊异的语气,让学生读进去,通过反复读、评价的方式让学生明白该怎样读好。进而引导学生将筏子和货物进行对比,感受筏子体积是这样的小,可是其装载的货物确是这

10、样之多,即使是艄公想多挣几个钱,充分利用羊皮筏子的体积,可也要顾及自己和乘客的平安。假如没有惊人的胆识和过人的才智,没有超群的撑筏技术,艄公是不敢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进”的。可见艄公果真了不得,学生对艄公的敬意又添几分啊!这时可以趁机出示最终一节,作为对“艄公”的赞美,进行感情朗读,结合这一部分内容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说不到位没有关系,接着学文。三、旁观者和当事人的对比看到这六个人乘着一张小小的羊皮筏子,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在惊涛骇浪中颠簸,岸上的“我”不禁心惊胆战,看的人已经是胆战心惊了,可是当事人呢?你瞧,“艄公却很镇静,他专心致志地撑着篙,当心地凝视着水势,大胆地破浪前行”

11、; “羊皮筏子上的乘客谈笑自若,那从容的神情犹如坐在公共汽车上阅读窗外的景色”。对比之后我们不禁要问:乘客们何以如此放心,如此安稳?那艄公凭什么赢得了乘客的信任?再次出示最终一节,引导学生理解中心句“他靠着英勇和才智、冷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子”。让学生联系68节,说说对英勇、才智、冷静、机敏这几个词的理解。在理解词语的同时,引导学生探讨艄公会遇到的怎样的困难,他又会如何克服,在此基础上找寻艄公能克服这些困难的缘由,深化感受羊皮筏子的艄公镇静稳健、镇定自若的气质及他那超群的驾筏技术和丰富的阅历。相机理解“如履平地”这一“履”字!领会艄公风采后,齐诵最终一

12、自然段,用作者的话赞美艄公。在课堂上抓住这三个对比,不仅能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树立起黄河的主子艄公那英勇、才智、冷静、机敏的形象,使学生受到剧烈的感染,从而对艄公肃然起敬,还让学生深深明白课文各部分与中心是紧密相连的。学生的内心真正有很深的感受在各个对比之中 “专心”读书,自然而然发自内心地生成,在一遍遍的读书过程中渐渐感受到,渐渐从心中“长”出来的真情实感,而不应当是老师带着学生从文章中生硬地“对比”出来的。不足与改正措施:回顾此节课教学,教学程序在细微环节上还要留意,层次感不是非常清楚,课件播放中出现了问题。总结的话语老师说出,没有必要用课件展示出来。今后我会再接再厉,细心备课,苦练基本功,好好教研、虚心学习,力争将来自己的教学水平再上一个台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