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试验方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0819527 上传时间:2022-08-1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8.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性能试验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性能试验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性能试验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性能试验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性能试验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性能试验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性能试验方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锅炉性能试验方案1试验目的验证锅炉机组的运行性能是否能达到锅炉供货商对其提供产品所作的性能保证,检验锅炉 其它性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为甲方提供准确、可靠的技术数据。2试验依据 锅炉性能试验规程ASME PTC 4 1998 火电机组启动验收性能试验导则 相关技术文件3试验项目及其条件31 空气预热器漏风311 空气预热器漏风率达到设计值3% 。312 空气预热器漏风保证条件:燃用设计煤种; 设计的Ca/S摩尔比; 锅炉达到BMCR运行工况。32 额定工况下锅炉效率3. 2. 1锅炉效率保证值为(按高位热值、BECR工况)322 锅炉效率保证条件: 燃用设计煤种; Ca/S 摩尔比达到设计值;

2、进风温度达到要求; 蒸汽品质合格; 入炉煤和石灰石的粒度在设计范围以内; 过量空气系数达到设计值。3. 3 无气助燃稳定运行最低负荷3. 3. 1无气助燃稳定运行最低负荷不大于30%BMCR (主蒸汽温度510C;主蒸汽流量 66t/h)。3. 3. 2 无气助燃稳定运行最低负荷保证条件:入炉煤和石灰石的粒度在设计范围以内;无自动控制投入;燃用设计煤种。34 高加全切工况下运行参数测试341 高加全切工况下锅炉各主要参数应达到设计参数;342 高加全切工况下锅炉保证条件: 燃用设计煤种; Ca/S 摩尔比达到设计值; 过热蒸汽、压力达到额定值; 再热蒸汽进出口温度、压力达到额定值; 冷却水入口

3、温度达到设计值; 机组电负荷25MW; 机组补水率为0。3. 5锅炉最大连续运行工况(BMCR)参数测试3. 5. 1锅炉出力(BMCR)为220t/h。当机组达到最大出力时,便开始试验,并一直继 续到条件迫使结束此试验时为止,或参加试验人员宣布试验结束。 燃用设计煤种; Ca/S 摩尔比达到设计值; 燃煤粒度和石灰石粒度达到设计值; 给水温度达到额定值; 过热蒸汽、压力达到额定值; 蒸汽品质合格; 汽轮机TCC状态的要求、在主蒸汽上抽取设计流量的辅助蒸汽; 达到设计补水率。4. 试验测点为满足试验的要求,需要布置如下测点: 原煤取样点:布置在给煤机入口下煤管,每台给煤机1 个; 石灰石取样点

4、:布置在石灰石料斗; 撞击式飞灰取样点:布置在空气预热器出口水平烟道,每侧烟道1 个; 炉底大渣取样点:布置在除渣器或安装临时排渣管; 烟气成分取样点:空气预热器出、入口烟道。每侧烟道进口侧布置8个,出口处 布置6 个; 烟气温度测点:同“ 烟气取样点” ; 环境温度、大气压力测点:布置在送风机入口附近处(避风、遮阳处); 蒸汽流量:采用 DCS 上运行记录值; 给水流量:采用临时安装的高精度的凝结水流量喷嘴; 汽水系统主要压力采用DCS上运行记录值(或单独布置高精度压力变送器); 汽水系统温度采用DCS运行测点; 在烟风道的相应位置上布置测点,用于测量静压、差压; 大气湿度:布置在送风机入口

5、附近处(避风、遮阳处),采用干湿球温度计进行 测量。5试验仪器本次性能试验主要仪器、仪表及设备采用德国进口测试设备,具体如下: NGA 2000 烟气分析仪; M&C 烟气预处理箱; M&C CO2 测试仪; M&C PMA 30 氧量计; 上述仪器均为现场采用标准气体样瓶自行标定。 T 型热电偶; K 型热电偶; 秒表; 标准毕托管; 遮板式毕托管; 大气压计; 电子微压计; 倾斜式微压计; 红外测温仪; IMP 数据采集板;EIC 数据采集仪; 差压变送器。 6测量内容及方法 61 原煤、石灰石取样 投运给煤机和石灰石下料管每15分种取样一次,每次取样2kg。取样结束后,将所有样品 缩分成

6、4份,每份约10kg,如图1所示。煤质化验内容为:工业分析、发热量和元素分析; 石灰石化验内容为:CaCO3、MgCO3和H20。原煤、石灰石取样采用自制取样铲。 原煤、石灰石取样有效时间与锅炉试验工况时间相等,但取样开始和结束时间应视燃料 从采样点到送入炉膛所需的时间适当提前,以保证样品能代表试验期间所用燃料。采集的 样品应立即密封存放,缩制煤样应尽快进行。62 飞灰取样 通过装设在空气预热器出口水平烟道上的撞击式飞灰取样枪,采集锅炉飞灰样品。所取飞 灰样品的缩制程序同原煤样完全一样。化验内容为:灰中可燃物含量。63 炉底大渣取样 大渣取样位置在炉底排渣口处或者临时排渣口处。渣样的缩制程序同

7、原煤样完全一样,化验内容为:渣中可燃物含量。64 烟气温度测量 在空气预热器进出口烟道布置的温度测点进行。试验开始前,打开测孔,按照网格法布置 好热电偶并将测孔密封良好。采用经过标定的T型、K型热电偶,通过IMP数据采集系 统,将空气预热器进出口烟温记录到计算机中,试验期间每5 秒记录一次。烟气温度测量 65 烟气成分测量 烟气采样在空气预热器进、出口烟道烟气取样点进行。烟气采样点采用多代表点布置,即 每个测孔布置一个取样点。烟气取样管取样端固定在取样点处,用橡胶管将每个烟道取得 的烟气样经烟气混合器混合,送NGA2000分析烟气成分。每1015分种测量一次。66 大气参数测量 在送风机入口附

8、近,用干湿球温度计和大气压计测量干湿球温度和大气压力,每15 分种 测量一次。67 汽水系统参数测量记录、打印锅炉蒸发量、压力、温度、差压、给水温度、流量等主汽系统参数;记录、打 印再热器系统各个参数,每30 分种记录一次。68 烟风系统参数测量 记录、打印空气预热器出入口烟(风)道静压等参数,每20 分种记录一次。 7试验条件71 试验前具备的条件711 确认锅炉各主要辅机能正常运行,并满足试验要求。 锅炉各主要辅机能连续运行,能适应正常负荷变化的要求; 蒸汽温度、压力均能满足设计的技术规范; 过热器、减温水(烟气调节挡板)能正常投入; 送引风机、一次风机调节挡板操作灵活、指示正确; 正式试

9、验前,须经有关各方认可,机组运行状态达到满意程度。712 机组严密性检查 消除烟风系统不应有的泄漏; 消除汽水系统不应有的泄漏。713 锅炉汽温、给水、风量调节系统能投入运行。714 锅炉吹灰系统能够正常投入,所有受热面能保持正常的清洁度。715 所有参与试验的仪器仪表检定合格。716 确定储存足够的、符合试验规定的燃料和石灰石。717 试验前机组连续、正常运行3 天以上,正式试验前的12 小时中,前9 小时机组 运行负荷不低于试验负荷的75,后3 小时应维持试验负荷。72 试验期间的要求7. 2. 1锅炉燃用设计煤种(符合试验规定的),设计Ca/S摩尔比。722 试验期间主要运行参数允许波动

10、范围如下: 锅炉蒸发量3蒸汽压力2过热蒸汽温度540C7. 2. 3 试验期间锅炉不吹灰、不排污,不进行任何干扰试验工况的操作。724 试验前进行有关系统的隔离,定排、连排、暖风器停用。8试验程序锅炉性能试验按以下步骤进行。81 预备性试验811 确定锅炉以及整个电厂是否具备实施试验的合适条件。812 氧量场标定。在额定负荷,分别于空气预热器进出口烟道截面,按等面积原则, 逐点抽取烟气样,测量各点氧量以获得烟道界面氧量分布场。求得氧量代表点,且以氧量 代表点作为烟气取样代表点。813 评估存储的试验用煤是否符合大纲对煤质的要求。 检查入厂煤的化验结果; 检查入炉煤的化验结果; 在煤场实地取样,

11、并进行煤的工业分析和发热量测试。814 预备性试验期间进行少量的参数调整,了解和掌握锅炉的某些参数达到新的稳定 所需要的时间。815 检查仪器、仪表,参与试验的人员熟悉使用仪器并掌握试验步骤。82 验收试验821 正式试验开始前的工作 试验前4 小时锅炉各受热面吹灰一次,并确认系统隔离情况; 确认试验仪表准备就绪; 试验前2 小时进行运行调整,确保锅炉蒸发量、汽温、汽压在试验允许的范围内 表盘氧量、风量配比合理。烟气分析仪开始校验; 试验前1 小时,冷渣器除渣。关闭连续排污和定期排污; 正式试验宣布开始前,试验各方代表确认工况、确认试验仪器仪表、确认人员资 格,并在试验认可书上签字;822 试

12、验测量时间 锅炉效率4 小时 其它试验2 小时823 试验工况从开始直至结束,锅炉各参数应尽可能保持稳定。824 试验结束后,参加试验的各方代表进行试验复核:所有样品确认并封存; 所有记录签字认可,并复印给试验各方代表;83 试验次数 额定工况下锅炉效率试验项目做两个平行工况,其它项目做一个工况。84 试验工况的舍弃 在试验过程中或计算结果时发现观测到的数据有严重的异常情况,则此工况试验应予以舍 弃;或者受影响的部分是在试验的开始或结束时,则应予以部分舍弃。如果为达到试验目 的而有必要时,应重做被舍弃的试验工况。9数据处理91 试验原始记录的处理 试验原始记录经可靠性检查后,计算算术平均值。9

13、2 锅炉效率锅炉效率计算采用热损失法。热损失包括:未燃碳热损失、干烟气带走的热损失、燃料中 水分引起的热损失、氢生成的水分带走的热损失、空气中水分带走的热损失、石灰石中水 分带走的热损失w、一氧化碳引起的热损失、辐射对流热损失、灰渣显热损失、CaC03煅烧 热损失、合成硫酸盐放热和不可测热损失。锅炉效率的修正依据ASME PTC 4.01998所 述方法进行。灰渣比例的划分1:经试验各方协商取70:30 或按设计值取。93 水和蒸汽性质本试验中涉及到的水和蒸汽性质计算依据IFC67标准进行。94 锅炉出力 根据以往的经验,锅炉表盘蒸发量与汽轮机实测结果偏差不大。因此,本试验中将记录表 盘蒸发量

14、。10组织机构为了配合本次性能试验顺利进行,试验组织机构须在试验开始之前建立。设试验总指挥2 人,由调试单位和电厂有关领导担任;设技术负责人1 人, 调试单位负 责全部试验测试工作并提供最终试验报告;业主负责试验的组织协调、测点安装、运行操 作、工况的调整与稳定运行,同时由下列部门和人员给以配合: 运行人员:负责工况调整及稳定运行并记录有关表盘运行数据; 热试组:配合进行测试;化学车间:进行入炉煤工业分析、灰渣含碳量测试、入炉煤粒径分析等;热工人员:负责按照试验措施进行有关系统或设备自动保护的投入与解除以及表计的消缺电气人员:配合布设仪器用电源、安装功率表、记录有关运行数据等;检修人员:配合有关测点的加工、安装及拆除,搭设必要的脚手架等汽轮机性能试验方案2、汽机性能考核项目2.1 汽机性能保证值考核项目535 C25MW25MW6.213 kg/kW.h535C30MW汽机额定出力: 主汽额定温度 额定功率 汽机额定工况热耗: 额定功率 热耗汽机最大出力: 主汽额定温度 最大功率2.2 锅炉性能非保证值试验项目75%额定负荷下热耗试验50%额定负荷下热耗试验3、保证值条件3.1 主要参数的试验平均值与额定值的允许范围参数名称允许偏离范围参数名称允许偏范围主蒸汽压力5%主蒸汽温度8C给水温度8C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