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21秋《建筑材料》复习考核试题库答案参考套卷79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0422719 上传时间:2023-08-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3.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北工业大学21秋《建筑材料》复习考核试题库答案参考套卷79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西北工业大学21秋《建筑材料》复习考核试题库答案参考套卷79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西北工业大学21秋《建筑材料》复习考核试题库答案参考套卷79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西北工业大学21秋《建筑材料》复习考核试题库答案参考套卷79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西北工业大学21秋《建筑材料》复习考核试题库答案参考套卷79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北工业大学21秋《建筑材料》复习考核试题库答案参考套卷7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北工业大学21秋《建筑材料》复习考核试题库答案参考套卷79(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北工业大学21秋建筑材料复习考核试题库答案参考1. 不属于高分子材料的特点是( )。A.比强度高B.导热性高C.电绝缘性好D.耐磨性好参考答案:B2. 相同条件下,碎石混凝土的和易性比卵石混凝土的和易性好。(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3. 水下混凝土灌注桩基础,其水下混凝土坍落度范围是( )。A.7080mmB.120160mmC.3050mmD.180220mm参考答案:D4. 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成型方式是焙烧。(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5. 沥青混合料中掺矿粉是为了提高混合料的密实度。(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6. 建设用卵石、碎石(GB/T 14685-20

2、11)规定、类卵石和碎石的含泥量不大于( )。A.1%、3%和5%B.3%、5%和10%C.0.5%、1%和1.5%D.1%、2%和3%参考答案:C7. 寒冷地区应尽量选用脆性转变温度较高的建筑钢材。(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8. 木材具有显著的( )性。A.热胀冷缩B.冷胀热缩C.湿胀干缩D.干胀湿缩参考答案:C9. 下列选项中,与钢材疲劳强度有关的有( )。A.钢材内部的组织B.荷载的性质C.构件的形状D.成分偏析参考答案:ABCD10. 和易性包括哪三方面( )A.流动性B.粘聚性C.透水性D.保水性参考答案:ABD11. 钢结构设计时,以( )强度作为确定材料容许应力的主要依据

3、。A.pB.sC.bD.s参考答案:B12. 韧性好的材料在破坏时比脆性材料可产生更大的变形。(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3. 通用水泥的储存期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 )。A.一年B.六个月C.一个月D.三个月参考答案:D14. 在混凝土中掺加缓凝剂可以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变性能。(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15. 石膏的( )低。A.强度B.吸湿性C.耐火性D.保温性参考答案:A16. 砂中的有害杂质有( )。A.云母B.石英C.轻物质D.硫化物参考答案:ABCD17. 简述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参考答案:(1)净浆制作,按照预估的标准稠度用水量的百分率计算相应用水量,称取5

4、00g水泥加入相应用水量,按照规定方法和时间搅拌制作水泥净浆。(2)仪器设备,维卡仪、试杆、台模、净浆搅拌机、天平等。(3)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拌合结束后,立即取适量水泥净浆一次性将其装入已置于玻璃板上的试模中,浆体超过试模上端,用宽约25mm的直边刀轻轻拍打超出试模部分的浆体5次以排除浆体中的孔隙,然后在试模上表面约1/3处,略倾斜于试模分别向外轻轻锯掉多余净浆,再从试模边沿轻抹顶部一次,使净浆表面光滑。在锯掉多余净浆和抹平的操作过程中,注意不要压实净浆;抹平后迅速将试模和底板移到维卡仪上,并将其中心定在试杆下,降低试杆直至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1s2s后,突然放松,使试杆垂直自由地沉

5、入水泥净浆中。在试杆停止沉入或释放试杆30s时记录试杆距底板之间的距离,升起试杆后,立即擦净;整个操作应在搅拌后1.5min内完成。以试杆沉入净浆并距底板6mm1mm的水泥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其对应的拌合水量为该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P),按水泥质量的百分比计算。(4)当试杆距底板小于5mm时,应适当减水,重复水泥浆的拌制和上述过程;若距离大于7mm时,则应适当加水,并重复水泥浆的拌制和上述过程。18. 水泥混凝土用集料,凡粒径大于( )者称为粗集料A.4.75mmB.9.5mmC.2.36mmD.3.2mm参考答案:A19. 下列对水泥的主要技术标准表述正确的有( )。A.细度不符合要求为废

6、品B.水泥初凝时间不符合要求为不合格品,终凝时间不符合要求为废品C.水泥初凝时间不符合要求为废品,终凝时间不符合要求为不合格品D.体积安定性不合格为废品参考答案:CD20. 普通碳素结构钢Q235AF表示( )。A.屈服强度为235MPa A级B.弹性极限为235MPa A级C.镇静钢D.沸腾钢参考答案:AD21. 外加剂的作用有( )。A.可改善拌和物的和易性B.减轻体力劳动强度C.有利于机械化作业D.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参考答案:ABCD22. 在受侵蚀性介质作用的混凝土中不得使用的水泥是( )。A.矿渣硅酸盐水泥B.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C.复合硅酸盐水泥D.硅酸盐水泥参考答案:D23. 湖砂是

7、一种人工砂。(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24. 关于水泥技术性质和技术标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般来说,水泥越细,水泥的强度越高,所以我们应该尽可能的使用更细水泥B.测定水泥标准稠度采用试杆法或试锥法,当两法试验结果不一致时,应以试杆法为准C.我国国标规定水泥强度试验标准方法,试件的尺寸是40mm40mm160mmD.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宜过短,终凝时间不宜过长参考答案:CD25. 在混凝土拌合物中,如果水灰比过大,会造成( )。A.拌合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不良B.产生流浆C.有离析现象D.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参考答案:ABCD26. 普通混凝土的强度与其水灰比成线性关系。( )A

8、.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27. 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是一项综合的性能,它包括的几种不可分割的性质是( )。A.流动性B.粘聚性C.保水性D.耐久性参考答案:ABC28. 当水泥中( )不符合标准规定时,该水泥应视为废品。A.氧化镁、氧化硫含量B.终凝时间C.初凝时间D.细度参考答案:AC29. 泵送混凝土中,宜加入( )。A.早强剂B.减水剂C.速凝剂D.缓凝剂参考答案:B30. 堆积密度是指( )材料单位堆积体积的质量。A.块状材料B.散粒状材料C.粉状材料D.固体材料参考答案:BC31. 反映钢筋塑性性能的指标是( )和( )。反映钢筋塑性性能的指标是()和()。伸长率$冷弯性能32. 反

9、映钢材塑性的指标有( )。A.冲击韧度B.伸长率C.断面收缩率D.屈服强度参考答案:BC33. 蒸压灰砂砖自生产之日起,应放置( )个月之后,方可使用。A.3B.2C.1D.6参考答案:C34. 为改善沥青低温和高温时的性能,常在沥青中加入( )等掺加剂。A.树脂B.矿物填充料C.水玻璃D.橡胶参考答案:ABD35. 热轧光圆钢筋HPB300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 )。A.320Mpa、420Mpa、17%B.300Mpa、420Mpa、25%C.300Mpa、420Mpa、17%D.320Mpa、420Mpa、25%参考答案:B36. 砂浆与混凝土的不同之处在于没有粗骨料,因此

10、有关混凝土的各种基本规律,大都不适合于建筑砂浆。(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37. 我国用于墙体材料的主要品种有( )。A.砖B.砌块C.毛石D.板材参考答案:ABD38. 钢材的冷弯性质是指在低温条件下,承受弯曲变形的能力。(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39. 下列元素中,属于钢中有害元素的是( )。A.锰B.硅C.碳D.磷参考答案:D40. 火山灰和粉煤灰这两种活性混合材料的化学组成和化学活性基本相同。(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41. 下列钢材中,塑性及可焊性均最好的为( )。A.Q215B.Q255C.Q275D.Q235参考答案:A42.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11、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的物质基础B.绿色环保材料是未来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势之一C.JGJ指的是国家建材局标准D.ASTM代表法国标准参考答案:AB43. 一般来说材料的孔隙率越大,其导热系数越小,但如果是粗大或连通的孔隙,尽管孔隙率大,其导热系数反而增大。(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44. 硅酸盐水泥的耐磨性优于粉煤灰水泥。(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45. 以下不是水玻璃性质的是( )A.黏结力强B.耐酸性好C.耐热性高D.耐腐蚀性强参考答案:D46. 体积安定性检验不合格的水泥可以降级使用或作混凝土掺合料。(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47. 大体积混凝土可能会出现温度裂缝,其产生原因是( )。A.养护温度过高B.水泥水化时会产生水化热C.混凝土拌制时水温过高D.以上选项均不正确参考答案:B48. 对于任何材料,其密度都大于其表观密度。(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49. 浇筑配筋混凝土的要求坍落度,比浇筑无筋混凝土的坍落度( )。A.大B.小C.相等D.无关参考答案:A50. 表观密度常常能反应石材的技术性质,通常情况下表观密度大( )A.抗压强度高、隔热性好B.耐水性好、抗冻性强C.强度高、耐热性好D.强度高、加工性好参考答案: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