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板预制质量管理办法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0226243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梁板预制质量管理办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梁板预制质量管理办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梁板预制质量管理办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梁板预制质量管理办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梁板预制质量管理办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梁板预制质量管理办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梁板预制质量管理办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梁板预制质量管理办法 汇报材料 一、工程概况 *高速公路主线全长*公里,起点桩号:*,终点桩号:*,包括*,中桥*;主线上跨分离式立交桥*;主线下穿分离式立交桥*;互通式立交*。我标段共有*;米箱梁*片;0米箱梁*片。 二、桥梁施工进度 我项目部桥梁施工进度详细见附件1。*桥梁工程进度。 三、桥梁梁板预制施工总结 、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施工方案应在熟悉施工图纸、梁板预制生产工艺和方法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施工过程中各种不利因素对梁板预制质量的影响。仔细编制和完善施工技术方案、开工报告和报表,通过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编制、技术交底、岗前培训把关做好控制工作。)

2、预制场场地选择合理和整体布置有序 由于受征地拆迁等因素的影响,我项目部筹建了二个梁场,分别在路基和*路基,使桥梁施工成本极大的增加。场地选择优先考虑成品梁板的存放和转运,避免场地沉降,选择在切方路基上,因我项目部桥梁较多,梁场开工早,多座桥梁均在同一时期开工,短时间内梁板架设难形成规模,成品梁需要考虑有足够的存梁场地,而且要求现场转运操作灵活。能够顺利地运抵吊装现场、进行起吊安装作业。场地内预制底模、堆料场、存梁场等合理布局,构件预制时立模、浇注、养护、脱模、起吊等有足够的空间与工作面,预制场地应进行必要的硬化处理,排水设施完善。 12)施工前对模板方案认真设计,满足容易装拆、不漏浆的要求底座

3、和底模数量应根据预制构件类别、数量、使用的先后顺序以及生产周期和工期要求等进行计算确定,按照正常生产操作水平,充分考虑了梁板施工生产季节温度和平均底模生产周期;底座设计采用混凝土底座,底模铺钢板,有效的避免了底模的变形。 内外侧模和端模采用定型钢模,根据预制梁的生产周期以及总的工期要求、底模数量等确定需要的套数。外侧模上设置了附着式振捣器,保证了混凝土的振捣质量。 侧模和底模之间的密封采用在底模上设置凹槽,嵌入橡胶棒作为密封防渗措施;侧模之间接缝处设置拼接槽口和定位栓孔,确保拼缝平整、容易密封和装拆。 )制定了钢筋加工和混凝土质量的专项控制方案 包括钢筋加工、绑扎、安装、混凝土拌和、浇筑等。施

4、工过程严格按照方案执行。 )原材料、外购成品、半成品料源审查把关 原材料质量是影响钢筋混凝土梁(板)质量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项目部对用于钢筋混凝土施工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进行认真的审查把关。会同监理工程师对砂石料、水泥、钢筋等料源进行现场考察,对相关材料的料源或厂家生产能力是否满足工程要求应进行核实,对各种原材料进行取样试验,以便确定是否满足质量标准要求。与此同时,建立每批进场原材料自检、报检验收把关制度。 2、认真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项目部根据总体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方法、技术控制要点、质量控制 要点、质量检测指标和标准、安全文明生产管理措施和规定、质量控制工作管理流程、施工和试验资料管理要求

5、、与监理的配合关系以及内部考核奖罚条例等编制成书面文件,通过书面交底会议层层交底到第一线。技术交底会议请监理工程师参加。 3、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现场准备 项目部在开工前的施工准备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现场准备,核实是否按施工图要求和审批的施工方案进行。 1)检查场地布置是否按要求压实整平,地基承载力是否足够。场地排水畅通,布置合理。 )砂石堆放场地应进行表面硬化处理,设置了隔仓墙,防止不同规格的砂石混堆。预制梁台座周围、钢筋加工场地应采取适当硬化处理措施,完善了局部排水措施,保持预制梁台座周围、钢筋加工场地干燥、清洁。 3)检查梁板预制台座基础和台座是否按照图纸施工,质量是否满足要求,

6、是否按照设计要求设置反拱度。 4)检查模板加工质量,施工单位应对模板进行试拼,对有关问题进行妥善处理。 5)检查自行式吊机、龙门吊、轨道是否达到要求,龙门吊是否通过了技术质量监督部门的检查标定,有无颁发合格证书,操作员有无上岗证。 6)检查拌合楼是否满足要求,施工前进行计量标定,通过试生产检查其是否稳定,对进料仓隔板应进行适当的加高处理,避免进料仓砂石混堆影响计量准确度。 3)对砂、石、水泥、钢筋、外加剂等进场材料取样进行检验,建立按批次进行自检、监理复检的管理制度。 8)督促试验室做好砼配合比的试配和平行试验审批等工作,明确施工过程的塌落度控制要求,未经审批认可的配合比,不得用于梁板预制施工

7、。 9)检查混凝土输送能力和施工机具、人员配备是否满足施工要求,机具是否处于良好使用状态。 10)落实了梁板内部自检、监理抽检、资料管理等工作职责,明确相互配合关系和约束管理机制。 4、做好第一片、第一批预制梁板施工质量控制工作 对于梁板预制这种批量生产的现场来说,第一片、第一批梁板预制标准化质量检查和控制工作非常重要,项目部高度重视。梁板预制厂的第一片梁板施工过程,项目部安排认真负责的施工员全过程跟踪,施工员、质检工程师对照图纸进行跟踪检查,施工完成后,应通知驻地办专业监理工程师对照图纸进行检查。避免梁板和安装与图纸不符的情况发生。 )原材料经自检、监理抽检合格,实验报告资料齐全后才投入使用

8、。2)钢筋加工、焊接工人具有上岗证,上岗前进行焊接工艺试验。其焊接试件外观合格,试件强度经监理试验室试验满足要求。 3)钢筋加工前,项目部的工程技术人员、现场施工员与监理工程师一起应对各种型号的钢筋大样图、钢筋数量进行核对,发现问题包括设计图纸问题、图纸数量问题及时反馈。 4)钢筋的加工、焊接、安装严格按规范进行,钢筋接头按规范错位布 4置并安排在受力较小的断面附近,对钢筋弯头、焊缝是否有裂缝抽样检查。 5)钢筋安装完成后,由质检部、现场监理工程师共同对其进行检查,检查钢筋是否按照设计图纸布置,并重点检查钢筋尺寸、间距,检查钢筋加工、安装是否按照批准方案进行。钢筋接头、钢筋骨架的刚度和稳定性、

9、保护层厚度、预埋件位置和数量等均应符合相关规范和设计要求。达不到要求,坚决返工,让现场工人形成高标准、严要求的良好工作习惯。 )检查拌合楼配料是否准确,电子计量系统经过计量部门的现场标定。7)项目部试验室要和施工员、监理实验检测人员一起,在梁板浇筑现场共同检查砼塌落度是否稳定,如塌落度不稳定,及时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改进措施,坍落度不符合要求的砼报废,不得进行砼浇筑施工。8)砼浇筑顺序应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过程要加强振捣,对于厚度小、振捣难度大的腹板部位,细化振捣工艺,安排有经验的施工员、现场监理人员旁站监督和指导,使施工人员尽快掌握振捣工艺要求。 9)敦促施工班组做好预制梁板砼养生工作,

10、炎热干燥季节,在砼浇筑后至少7内,选择行之有效的喷淋养护方法,保持砼表面始终湿润。10)钢束张拉采用张拉力与伸长量双控的原则,当预应力钢束达到张拉控制吨位时,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误差不得超过6%。1)预应力张拉做到:“三同心、两同步、三控制”即:预留孔道、锚具、千斤顶三者同心;同时达到同一荷载值,不同步率控制在0以内;控制好油表读数,钢绞线伸长量、持荷时间。 512)及时完成施工检查记录表、质量检验报告等相关资料,确保施工资料及时、真实、准确、齐全。 四、梁板进度问题及原因分析 根据业主的年底主线贯通工作计划安排,目前,桥梁的施工进度已严重滞后于计划进度,形势十分严峻。针对桥梁目前施工进度

11、滞后的状况,项目部进行研究分析其主要原因如下: 资源投入不足,没有严格按照施工进度计划的要求进场桥台、盖梁和箱梁的施工人员、机械设备,进而制约工程施工进展;施工安排不紧凑,工作没有前瞻性。施工队合同意识差,施工进场人员设备不满足合同及进度计划要求。 *桩基础、下部结构施工队计划人数*人,实际到位*人,下差*人; 桥预制场施工队计划人数*人,实际到位*人,下差*人;*桥下部结构施工队计划人数*人,实际到位*人,下差*人。针对以上问题,要求桥梁施工员和施工队必须立即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抓住当前有利的施工时机,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扭转当前进度严重滞后的被动局面。要求认清形势,理清思路

12、,严格履行合同,围绕制定的目标计划加大人员、设备投入,落实各项保证措施,掀起大干高潮,把已经滞后的进度赶上去,时间不待人,责令尽快将下差的人员、设备落实到位,否则,项目部将按照业主的要求采取处罚措施。 五、梁板常见质量问题预防及处理主要质量问题有: 6(1)混凝土浇筑时有气泡、浮浆较多。对砼配合比需要经常性检查,特别是粗骨料的继配,需要经常性的检查、调整,确保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混凝土早期强度较低,需要对配比进行对比试验,找出影响因素,对配合比进行优化。并在低温条件下采用早强剂或者采取保温措施。()浇注后加强砼早期养护,并适当延长养护时间,以提高砼抗拉强度,减少收缩量。 (4)预应力管道的

13、位置是质量控制的关键,管道位置不准确,不但改变了结构的受力状态,还会增大预应力孔道摩阻损失,从而相对减少了施加的预应力值,对结构安全和工程使用阶段都有很深的影响。对钢绞线进行编束并固定其相对位置。在平整的场地上,将截切好的钢绞线顺序展开并使其完全放松,在两端涂以不同颜色的漆进行编号,编束完成的钢绞线每隔m的间距用22号铁丝进行捆扎,以防穿束时钢绞线错动。特别注意控制孔道坐标和孔道线形圆顺,避免钢绞线间的互相缠绞,避免张拉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使钢束伸长值均满足要求。 (5)预制箱梁中钢束均采用两端张拉,且应在横桥向对称均匀张拉,顶板负弯矩钢束也采用两端张拉,并采用对称均匀张拉,需要过程控制。 ()拉毛和凿毛不彻底,需要过程控制。 ()结构连续、湿接缝钢筋的焊接难以满足设计要求,需要选派专业焊工施焊,确保焊接质量。 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