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国旗、国歌和国徽的诞生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0222702 上传时间:2024-01-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寻国旗、国歌和国徽的诞生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探寻国旗、国歌和国徽的诞生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探寻国旗、国歌和国徽的诞生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探寻国旗、国歌和国徽的诞生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探寻国旗、国歌和国徽的诞生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探寻国旗、国歌和国徽的诞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寻国旗、国歌和国徽的诞生(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探寻国旗、国歌和国徽的诞生单元目标国旗、国歌和国徽是一个国家的象征。本单元活动符合当前爱国主义形势教育和学生的感情需要及心理特征等。学生在这项主题活动中能够经历、体验通过查找资料解决问题的完整探究过程,同时又能对国旗、国歌和国徽的诞生油一定的了解,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单元目标1、 了解国旗、国歌和国徽的有关知识,激发对建国历史的探究兴趣。2、 体验“确立课题确定研究方案查找资料整理、分析资料撰写报告”的探究过程。3、 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热爱祖国的情感,接受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熏陶。活动阶段安排分为“制定活动计划”、“收集和整理资料”和“撰写报告”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制定活动计划教学目标1、

2、分析资料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2、 尝试根据要解决的问题制订活动计划,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3、 激发对建国历程的探究兴趣。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内容一、 设置情景,引入话题播放预先准备的升旗仪式短片。观看升旗仪式短片。二、 引导学生学习实例预设一些问题,供学生阅读实例时思考。组织学生交流思考结果和学习收获。阅读实例,并讨论:研究者确定的探究问题是什么?他们的探究过程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做了些什么事?他们有哪些收获?从对探究过程的了解和学习探究内容的收获两方面进行交流。引导学生重点关注探究的一般过程和主要环节。提示学生实例中“采访校长”是一个补充资料的小插曲。三、 指导学生制定活动计划制定学

3、生确定本组要探究的问题。要求各组根据探究内容制订活动计划。组织各组学生交流活动计划。确定本组课题。模仿整理出的实例中的活动计划,制订本组活动计划。交流和完善活动计划。要求学生在模仿阶段尽可能围绕“国旗、国歌和国徽”确定课题。一份完整的计划包括:探究的问题、步骤、组员分工、所需条件和预想困难、预期成果和表达方式等内容。可根据情况提供活动方案表,要求学生填写探究所选课题的意义和具体的活动计划。第二阶段收集和整理资料教学目标1、 了解国旗、国歌和国徽的有关知识。2、 模仿实例,体验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有关资料的能力,并能在此基础上尝试整理、分析资料。3、 激发探究兴趣和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

4、生活动教学内容一、 指导学生收集资料指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资料。总结实例中查找资料的途径。通过书刊、网络等收集和本小组探究课题有关的资料。用读书笔记、摘记卡片、下载保存等方式记录收集到的有用信息。结合实例介绍查阅图书、报刊和网络资料的一般方法。介绍主要的搜索引擎。鼓励学生利用影像资料。二、 指导学生整理、分析资料结合实例,和学生一起总结整理资料的基本方法。指导学生整理并分析收集到的资料。组织各组学生交流收获。学习和总结整理、分析资料的一般方法。汇总本组同学收集到的资料,选择有用信息,并进行整理。分析整理后的资料,总结收获,并进行交流。选择某一组小组查到的资料,简介如何进行选择、分类、比较等。

5、将国旗、国歌和国徽的资料分别整理。按人物、事件、感想、议论等归类整理资料。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第三阶段撰写报告教学目标1、 了解撰写研究报告的一般要求和方法,并尝试撰写报告。2、 提高进行文字表达的能力。3、 训练全面、多角度考虑问题的思维。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内容一、 说明撰写研究报告的一般要求对撰写研究报告的过程和要求作指导。根据撰写研究报告的要求准备有关资料。向学生提供研究报告的撰写要求:标题。标题是报告的中心,反映整篇报告的主题。导言。交代探究背景、目的、成员分工、探究过程等。正文主体。说明探究的问题及其结果、结论等。讨论与建议。提出探究过程中的感想与体会及意见、措施和建议

6、。小结。回顾整个活动过程,总结得失。规范标注参考资料。二、 指导学生撰写研究报告要求各组学生根据前一阶段的收获,撰写研究报告。根据写作要求,确定本小组的报告题目。根据本组情况,议订报告提纲。充实内容,完成报告。修改和完善报告。不要简单堆砌资料,应充分利用整理和分析资料的结果,提出自己的想法。 教学反思:这是同学们在综合实践课上第一节课围绕目标,通过查询和调查获取资料,并采取合作学习形式,通过查询、讨论等等形式获得结果的探究过程。由于同学们平常学习过程中在方面的训练水平有高有低,学习的积极性难以全面调动,所以整个学习不是满意。在以后的课程学习中,偿试通过组员结合上进行探索,让好的同学与能力相对弱的同学相结合开展学习,或者有助于学习结果上的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