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结材料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9878894 上传时间:2024-02-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作总结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结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工作总结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结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工作总结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结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工作总结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结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工作总结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结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作总结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结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作总结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结材料(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X年工作参考总结-美丽乡村建立工作参考总结汇报材料美丽乡村建立工作总结汇报材料一尊敬的省住建厅领导: 首先,我代表海晏住建局全体干部职工,向莅临我县检查指导工作的住建厅各位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我就全县“高原美丽乡村”活动开展情况,做一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判指正。 一、根本情况 按照年初省州安排,今年我县“高原美丽乡村”建立涉及甘子河达玉、金滩乡仓开、海东、道阳4个村的101户39名农牧民。其中:仓开村335户;达玉村55户;道阳村197户;海东村25户。金滩乡仓开村,甘子河乡达玉村2个村为省级建立村,金滩乡道阳村和海东村纳入了州级建立村。二、主要做法为了使“高原美丽乡村”建立活动

2、获得本质性成效,县委、县政府将“高原美丽乡村”建立活动作为深化推进新农村新牧区建立、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内容,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狠抓措施落实,各项建立工作获得了积极成效。详细工作中我做到了“个4”:(一)完善“4”项机制,构成工作合力。坚持把健全机制、落实责任,作为“高原美丽乡村”建立重要保障,坚持任务到人、责任到人、层层落实,从而保证了活动有序顺利开展。 一是建立目的治理机制。坚持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及时研究制定施行方案、召开专题会议进展安排部署,成立了县委副书记为组长、相关县级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主管领导牵头抓、住建局长亲

3、身抓、乡镇领导直截了当抓、村“两委”负责人详细抓、相关部门配合抓的工作责任制,并将建立任务纳入部门、乡村和县直共建单位年度目的,强化目的治理,有力推进了工作开展。二是建立“三书一表日报告”工作推进机制。引导村委会与群众签订施工平安责任书,与共建单位签订共建活动保证书,并发放共建活动告知书和共建活动进度安排表,大力推行工作推进“日报告”制度,实在凝聚起了强大的工作合力。 三是建立宣传监管机制。注重群众的参与权和知情权,在规划设计和工程施行的前期,通过召开群众会、发放材料等方式,征求意见、讲解政策,有效激发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在施行过程中,通过“一事一议”、群众代表监视工程施行等方式,强化把知情权

4、、自主权和监视权,提高了群众的支持度和参与度。四是建立督查督办机制。成立由县政府主管副县长为组长的“高原美丽乡村”建立活动督查组,通过明察暗访、随即抽查等方式加强督查指导,对工作力度不够,进展缓慢的建立村在全县范围内进展通报批判,明确整改时限要求,构成工作倒逼,有效防止了因工作“不实、不力、不到位”阻碍工作进度等现象的发生。(二)强化“4”个投入,全力保障建立。按照“政府补助一点,工程整合一点,群众自筹一点,共建部门支持一点”的方法,积极开辟筹资渠道,全力保障建立投入,构成“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资金投入格局,努力提供资金支撑,今年我县“高原美丽乡村”建立投入资金到达了43.44万元

5、。 详细工作中,我们狠抓了四个方面:一是加大工程整合力度。通过召开会议、现场办公、情况通报等方式,及时研究处理出现的困难和征询题,调整力量部署,把高原美丽乡村建立与村容村貌整治、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农村建筑节能改造等工程结合起来,整合资金210万元,集中捆绑投入,有效拓宽了建立活动的资金投入渠道,为提高建立效果提供了工程和资金保障。 二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活动期间,县政府针对省州补助资金到位慢的实际,先后垫付资金260万元,确保了“高原美丽乡村”建立能够顺利施行。同时,落实财政配套资金393万元,特别针对个州级高原美丽乡村建立村缺少建立资金的困难,县财政为两村落实补助资金132万元,有效保

6、障了两村建立的顺利推进。 三是引导群众投资投劳。采取抓两头、促中间,一方面发动党员干部在建立活动中发挥典范带头作用,带动周边群众。另一方面,采取“面对面”交流、分户走访发动等多种有效方式,加大对“观望户”、“钉子户”、“无人户”的思想发动,引导群众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高原美丽乡村建立。在建立过程中,共引导群众投工投劳50余人次,落实群众自筹资金9029余万元,自筹比例到达4.。四是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支持。通过上门专题汇报、邀请共建单位负责人到共建村实地调查等方式,主动加强与各共建单位的沟通联络。特别是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身带队赴共建单位,主动汇报工作,征求共建单位意见建

7、议,修订完善施行方案,最大限度地争取了共建单位的理解和支持。活动以来,省政法委、青海湖景区治理局及州县共建单位,共落实水电路等根底设备建立、文化广场建立以及后续产业开展等方面帮扶资金25万元。这些资金的投入有效处理了太阳能路灯、广场建立、贫困户补助等一些工程难以覆盖的征询题,大大提升了建立活动的整体效果。(三)狠抓“4”个环节,确保科学有序推进。 一是合理调度施工力量。按照建立任务,科学制定施工方案,对工作任务科学调度、分层落实,保证了有效推进。详细工作中,将围墙撤除和房屋、围墙、大门等建立任务落实到村,由村两委牵头,抓发动发动,保证群众自建的及时有序开展,将墙体粉刷、文化广场等建立任务落实到

8、乡镇,由乡镇进展统筹建立,做到了力量上的合理分配,确保了各项建立任务的有序推进。 二是创新施工方式。在建立任务落实中,注重群众增收与参与并举、进展统筹安排,特别在群众房屋等建立中,将35户的住房建立对外承包,并引导群众就地打工,承担起既是“小工”又是“监工”的双重角色,实现了增加收入和建立家园两不误。 三是加强资金治理。在县财政设立资金专户,分村建立了工程明细账,由分管县级领导负责审查,实在做到专户储存、专人治理、专账核算、封闭运转,确保了资金平安有效使用。同时,在各村成立理财小组,对各项资金实行监视治理,让整个工程在阳光下操作,把知情权让给群众,调动了群众参与建立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杜绝了

9、一些矛盾纠纷的产生。四是严把质量关口。县发改、住建等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对建立工程的规划、监管和指导,为工程的顺利施行提供了有力保障和有效效劳。各村也选出1-名质量监视员,采取分片承包的方式,进展全程参与监管,做到了质量关口严把、群众满意放心。 (四)呈现“4”个新变化,活动获得新实效。在省州各级部门的统筹支持和共建单位的大力帮扶下,通过全县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我县“高原美丽乡村”建立活动获得了积极进展,呈现出新亮点。一是村容村貌有了新变化。按照“一村一规划、一村一特色”的原则,突出村域特色、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对村庄建立、村内设备分布、产业培育等情况,进展了合理规划和修正完善。并严格按

10、规划,开展了村庄整治、农牧户房屋庭院改造,以及配套文化广场、道路硬化、绿化亮化等根底设备建立。截止目前,累计撤除废旧空院155付、废旧围墙6万米,改新建围墙2.2万米、新建铁艺围墙1.08万米,新建大门757付、铁艺大门25付、村级综合办公效劳中心处、主辅文化广场9处及配套建立器材,安装太阳能路灯213盏、太阳能热水器57台,粉饰墙面9.万平方米,完成危房改造、异地搬迁、游牧民定居188户,并为仓开村3户群众施行了房屋外墙保温。村庄“脏、乱、差”等现象明显改变,群众生活环境大幅度改善。 二是农牧区经济有了新开展。建立中,我们着眼长远,注重将建立活动成果更多地表达在农牧区经济开展和农牧民增收上,

11、把开展产业、带动致富作为重要来抓,协助群众制定产业开展规划,着力加大了对牛羊育肥贩运产业和民族餐饮等文化旅游业的引导和扶持力度,并围绕培育主导产业,积极引导群众建立产业协会和专业经济合作组织,走“协会农户”的开展方式,努力促进了群众增收。截至目前,4个村新建畜用暖棚12幢,200平米羊圈0个,建成规模化养殖小区处,培育组建专业协会个,引导群众贩运牛羊万余头只,培育特色文化旅游产业户1户,带动群众100余人。同时,修建人畜平安饮水管道2公里、排水渠266公里、新建便民桥1座、过水涵洞15个、拦洪坝1出,硬化村道1.6公里,铺设乡村沙路6公里,小眼机井8眼,新建药浴房7间(40平米),新建旅游景区

12、大门1座。群众消费条件不断提升,为开展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奠定了根底。 三是村风民风有了新气象。在“高原美丽乡村”建立活动中,我们在加强改善容村貌和生活条件的根底上,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广泛开展“除陋习、树新风”创立活动,“卫生庭院”、“星级文明户”、“卫生清扫日”、“农牧户家庭卫生评比”等群众性活动,有效调动群众建立新农村、制造新生活的积极性,自觉执行村规民约和各项管护制度,做到了垃圾不乱倒、污水不乱泼、杂物不乱推,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逐步构成。特别是建成了寓意深化、特色突出、反映精神相貌的9处主辅文化广场,成为引领群众精神、教育群众知恩感恩、鼓舞群众发奋图强的意味标志。四是基层组织有了新加强。我们

13、坚持把“高原美丽乡村”建立活动作为稳定党的执政根底、锻炼培育干部队伍的重要载体,与党的群众道路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推行“三联制度”(县级领导干部联村、乡镇领导干部联片、乡镇一般干部联户),为各级干部主动参与村级开展规划制定、宣传党的政策、做好群众工作搭建平台,一方面进一步充实了基层工作力度,另一方面使干部得到实实在在的锻炼和提高,构成了在实践工作中检验干部、锻炼干部、觉察干部的新机制。特别是在建立活动,通过严格落实“三议一表决”、“三务公开”、“一事一议”等制度措施,村民的规划参与权、整治决策权、经费知情权、自我治理权得到全面保证,农牧民群众认识建立、支持建立、参与建立的决心不断提高。同时,在

14、建立活动中,注重发挥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党员作用,深化开展与建立活动相匹配的设岗定责、公开承诺等活动,党员领先参与到建立活动中投工投劳,为群众发挥了表率作用,树立了标杆。村干部主动与相关部门衔接为群众跑工程、争取贷款,为群众联络厂家,低价统一购置水泥、大门、砖瓦等材料,积极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赢得了群众的认可,村“两委”班子的号召力和公信力明显提升。 三、存在的困难一是与历年“村容村貌整治”和“党政军企共建”活动相比,联点帮扶资金有所下降,群众自筹较高,许多群众不理解,工作开展困难。二是由于缺少垃圾池等相关根底配套设备工程,不同程度阻碍了高原美丽乡村建立的效果。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高原美

15、丽乡村”建立活动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下一步我们将在稳定提升建立成果的根底上,我们将进一步总结经历,完善思路举措,凝聚各方合力,统筹抓好明年施行的海峰村、黄草村、岳峰村、三角城村、永丰村及俄日村等个村的“高原美丽乡村”建立。 (一)抓好已建村庄的稳定提升。对已开展的4个村,我们将进一步修订完善工程管护、村容村貌保洁等长效机制,教育群众爱惜整治成果,自觉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实在把建立成果保持好、稳定好。同时,着眼加快开展、脱贫致富,进一步理清开展思路、完善开展规划,依托特色优势,大力培育开展特色养殖、乡村旅游、牛羊育肥等特色产业,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实际的开展路子,使美丽乡村建立不管在环境相貌

16、上,仍然在群众精神相貌、经济社会开展等方面都有明显变化,真正实现“消费开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治理民主”的目的,为全县新农村新牧区建立树立样板。(二)抓好新建乡村的规划建立。接着采取整合涉农工程、争取社会帮扶、发动群众自筹的方式,完善工作规划,分年度、分步骤抓好全县各村的高原美丽乡村建立。 一是关于明年6个村的“高原美丽乡村”建立,目前,我们正在开展宣传发动和前期调研工作,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群众意愿和一村一特色的要求,着力抓好规划编制,提早谋划和争取工程投资,并依托规划,施行好“高原美丽乡村”建立工作。 二是结合村容村貌整治、后续产业开展,积极争取对口援建省市以及省州共建单位、联点单位的支持与协助,着力深化和拓展投资和共建领域,接着强化资金投入。着重在组织建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