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图像图表类综合检测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9665381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图像图表类综合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图像图表类综合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图像图表类综合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图像图表类综合检测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图像图表类综合检测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图像图表类综合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图像图表类综合检测(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图像图表类综合检测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共15小题)1五个大小相同的马铃薯幼根与物种A的幼根分别放入甲戊五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失水过多会导致死亡),数小时后,取出称重,重量变化如图所示。以下关于该实验结果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种A比马铃薯更耐干旱B在甲溶液中加入适量的蔗糖酶,在最初一段时间,其中的马铃薯幼根细胞液浓度将减小C物种A在与马铃薯根细胞液等渗的完全培养液中不能正常生长D当马铃薯根细胞在乙蔗糖溶液中重量不再发生变化时,渗透作用依然进行2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A恒温动物的/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B哺乳动物的/值一般

2、为10%20%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值D食肉哺乳动物的/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动物3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环状结构B是产生核糖体、mRNA和蛋白质的场所C核膜由2层磷脂分子组成,蛋白质、RNA大分子可以穿过核膜进出细胞核D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与复制的场所4如图表示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A是蛋白质,B是磷脂分子B二氧化碳和氧气通过膜需要A的协助C构成细胞膜的A与B大多数可以运动D适当提高温度,能使A和B的相对运动加快,透性增加,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5如图是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图解,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3、A在AB段主要进行蛋白质的合成,细胞生长速率快B出现CD段变化的原因是细胞质分裂C该细胞中,在BC段始终有染色单体存在D若该细胞是植物细胞,则CD段高尔基体和内质网活动非常活跃6如图代表人体胰岛细胞中发生的某一过程(AA代表氨基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能给该过程提供遗传信息的只能是DNAB该过程合成的产物一定是酶或激素C有多少个密码子就有多少个反密码子与之对应D该过程中有水产生7某农科所通过如图所示的育种过程培育成了高品质的糯小麦。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育种过程中运用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突变Ba过程能提高突变率,从而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Ca过程需要使用秋水仙素,只作用于萌发的种子Db过程

4、需要通过自交来提高纯合率8(2012广东卷,2)艾弗里和同事用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从表可知()实验组号接种菌型加入S型菌物质培养皿长菌情况R蛋白质R型R荚膜多糖R型RDNAR型、S型RDNA(经DNA酶处理)R型A.不能证明S型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B说明S型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C和说明S型菌的DNA是转化因子D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9某同学分离纯化了甲、乙两种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重新组合为“杂合”噬菌体,然后分别感染大肠杆菌,并对子代噬菌体的表现型作出预测,见表。其中预测正确的是()“杂合”噬菌体的组成实验预期结果预期结果序号子代表现型甲的DNA乙的蛋白质1与甲

5、种一致2与乙种一致乙的DNA甲的蛋白质3与甲种一致4与乙种一致A.1、3 B1、4 C2、3 D2、410如图表示植物光合作用的一个阶段,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BC3生成(CH2O)需要H、ATP和多种酶C提高温度一定能促进(CH2O)的生成D无光条件有利于暗反应进行11下图是夏季晴朗的白天,玉米和花生净光合速率(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吸收CO2的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在9:3011:00之间,花生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暗反应过程减缓B在11:0012:30之间,花生的单位叶面积有机物积累量比玉米的多C在17:00时,玉米和花生的单位叶面积释放O2

6、速率相同D在18:30时,玉米既能进行光反应,也能进行暗反应12如图是人体细胞中两种重要有机物B、E的元素组成及相互关系,相关叙述正确的是()细胞核中能发生EG的过程细胞质中能发生GB的过程B的种类和数量的不同可能导致生物膜的功能不同E具有多种重要功能是因为B的排列顺序不同E是人类的遗传物质A BC D13. 下图为人WNK4基因部分碱基序列及其编码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示意图。已知WNK4基因发生一种突变,导致1 169位赖氨酸变为谷氨酸。该基因发生的突变是()A处插入碱基对GCB处碱基对AT替换为GCC处缺失碱基对ATD处碱基对GC替换为AT14如图表示人进食后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对

7、含量的变化,其中两条曲 线表示健康人两种激素的变化趋势,另一条曲线表示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的变化趋势,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曲线b表示糖尿病患者血液中胰岛素相对含量的变化趋势B在曲线c上升时,人体下丘脑还可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促进肾上腺素 的分泌C曲线a表示的激素是人体内唯一能降低血糖含量的激素D人体通过a、c激素的协同作用,可使血糖含量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上15用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做遗传实验,得到的F2的部分基因型结果如下表(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配子YRYryRyrYR12YyRrYr3yR4yryyrrA.表中Y、y、R、r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

8、合定律B表中Y、y、R、r基因的载体有染色体、叶绿体、线粒体C1、2、3、4代表的基因型在F2中出现的概率大小为3241DF2中出现的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重组类型的比例是3/8或5/8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16.分析有关植物光合作用的资料,回答问题。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当的温度条件下,测定A植物和B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下表,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光照强度(千勒克司)光饱和时光照强度(千勒克司)光饱和时CO2吸收量mg/(100 cm2叶小时)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量mg/(100 cm2叶小时)A植物13115.5B植物393015(1)与B植物相比,A

9、植物是在_光照条件下生长的植物,判断的依据是_。(2)当光照强度超过9千勒克司时,B植物光合速率_,造成这种现象的实质是_跟不上_反应。(3)当光照强度为9千勒克司时,B植物的总光合速率是_mg CO2/(100 cm2叶小时)。当光照强度为3千勒克司时,A植物与B植物固定的CO2量的差值为_mg CO2/(100 cm2叶小时)。17.(江苏盐城二次调研)图1表示动物卵细胞形成过程图,图2表示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某阶段的细胞。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1中的细胞名称是_,正常情况下,该细胞核中有_个染色体组,有_条脱氧核苷酸链。(2)图2应对应于图1中_(填或或),该细胞染色体组成异常可能原因是_

10、。同时产生细胞的基因组成是_。18.下图所示是温带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的一部分图解,请据图分析回答。(1)该食物网含_条食物链,猫头鹰占有的营养级是_,属于_级消费者。(2)兔与鼠的关系是_,蟾蜍与蜘蛛的关系是_。(3)由于某种原因鼠突然死亡,短期内蛇和蟾蜍的数量变化情况依次是_。19中国寓言中有“火中取栗”的故事:猫从火中拿取板栗时,因火烧爪而快速缩回,虽然板栗拿到了,但爪子还是被烧了,而偷到的板栗却被猴子吃了。假设下图为“火中取栗”的反射弧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1)要确定这个反射弧中E是感受器还是效应器,可用电刺激的方法进行测定。测定与判断的方法是_。(2)如果不用实验,可据图判断E是感受

11、器还是效应器,判断的依据是_。(3)假设E是猫爪中的感受器,写出猫“火中取栗”时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用有关字母与箭头表示): _。(4)给你提供必要的实验用具,如电刺激设备、电位测量仪等,请设计实验方案,以探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和在相邻两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特点(是双向的还是单向的),并预期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结论。a验证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双向传导方法步骤:_。结果和结论: _。b探究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法步骤: _。结果和结论:_ 。参考答案1.解析由图示马铃薯与物种A在同一种蔗糖溶液中的重量变化可看出,物种A的根细胞液浓度小于马铃薯的根细胞液浓度,故物种A在与马铃薯根细胞液等渗的溶液中不能正常生

12、长,马铃薯较物种A更耐旱。在甲溶液中加入蔗糖酶后蔗糖水解,溶液浓度升高,马铃薯根细胞液浓度因细胞失水而增大。当处于乙蔗糖溶液中的马铃薯根细胞重量不再发生变化时,由于细胞失水过多,导致细胞死亡,故不再发生渗透作用。 答案C2.解析恒温动物维持体温需要消耗较多的有机物,因而/值一般低于变温动物;10%20%是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而不是同化量和获取量之间的比值;圈养动物产量的提高依赖于同化量的增加,即/的比值提高;植物性食物中含有哺乳动物不能利用的物质多于动物性食物,因而食肉动物的/值高于食草性哺乳动物。 答案C3.解析是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链状结构。是核仁,它与核糖体的形成以及某种RNA的形成有关。核膜由2层生物膜构成,即4层磷脂分子组成,蛋白质、RNA大分子可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 答案D4.解析题图中,A为蛋白质分子,B为磷脂分子;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大多数是可以运动的;适当提高温度后,组成细胞膜的分子运动加快,透性增加,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二氧化碳和氧气都是小分子气体,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答案B5.解析AB段一条染色体中的DNA数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