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教案八年级二单元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9664384 上传时间:2023-10-2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4.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王》教案八年级二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老王》教案八年级二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老王》教案八年级二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老王》教案八年级二单元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老王》教案八年级二单元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老王》教案八年级二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王》教案八年级二单元(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老王 杨绛 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二单元 教材分析:老王是杨绛女士发表的反映旧社会贫苦人民生活的文章,文章以“我”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回忆了老王的几个生活片断,刻画了一个穷苦卑微但心地善良、老实厚道的“老王”形象,表达了作者一家对老王那样不幸者的关心、同情和尊重。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社会应该以人道主义精神来关心不幸者。教学目标:1识记并掌握课文的生字词,并归纳文章段落大意;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老王的“苦”和“善”;3品味作者描写老王时平淡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教学难点:1. 理解老王的“苦”和“善”;2. 品味作者描写老王时平淡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教学时长:2课时 第一课时一、新课导

2、入1、以图片的形式展现老王的形象,并以学生提问的方式走进老王。2、简介作者: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作者简介”,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作者杨绛。二、整体感知:(以一读二读三读的形式)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有效信息,通过分析整合,概括归纳人物形象读的方式:读的目的:一读:听录音带读 识别生字词,理清文章大意二读:学生自读,分小组朗读理解老王的“苦”和“善”三读学生细读,感悟文章语言(找出描写老王的语言)三、进入课文(一)、初读课文:1,重点字词正确识读:塌(t)败 荒僻(p) 蹬(dng)车眼翳(y) 骷(k)髅 伛(y)身取缔(d) 凑(cu)合 惶(hung)恐滞(zh)笨 愧怍(

3、zu) 攥(zun)着 2,段落大意概括:文章以“我”与老王相识、相交、相处的过程,按时间的先后顺序,记述了老王的一些生平琐事。据此,全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4段),写“我”与老王的相识,概述老王的身世、经历及“眼瞎”的不幸遭遇。第二部分(57段),写“我”与老王的相交到老王的不幸。第三部分(822段),写老王去世前为“我”送香油,鸡蛋和“我”对老王的愧疚、感动与敬佩。(二)、二读课文,整体感知:(以提问的形式)问生:老王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从文章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讨论明确:学生的答案可能是丰富多彩的,必须让他们提出理由,然后老师进行归纳,无外乎“苦”与“善良”。1、老王是苦人。学

4、生迅速浏览课文,谈谈自己对老王的印象。(多媒体展示)苦:生活艰苦。明确:课文前面四段,主要是介绍老王的基本情况。老王一辈子艰苦。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文革期间载客的三轮车被取缔,他的生计就更加窘迫,只能凑合着打发日子。他打了一辈子光棍,孤苦伶仃。他住在荒僻的小胡同里,小屋破破烂烂的,眼睛又不好。这些说明他的生活艰难。(板书:生活上-条件艰苦)精神凄苦。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了解到老王的处境艰难,有人说,生活苦不算苦,就怕心苦。老王的心境如何呢?(内心的痛苦和孤独)能结合课文具体谈谈吗?明确:失群落伍、单干户、没亲人、不老实-被人瞧不起,没人搭理(板书:精神上-内心凄苦)善:2、老王是善人。从上

5、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老王的艰难与辛苦,不只是反映在生活上,还体现在精神上。可以说,老王是个不折不扣的苦人-贫穷卑微,是社会中的弱者,他是不幸的,但难能可贵的是,他在逆境中依然保留纯朴善良的品质。提问学生:老王的善良也有许多表现,愿意给我们带送冰块,车费减半;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担心人家看病钱不够。老王的善良更表现在,受了人家的好处,总也不忘,总觉得欠了人情,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门感谢。小结:老王是不幸的,他在生活的贫困线上苦苦挣扎,穷苦卑微,他的艰苦是很多人难以想象的,对于这样不幸的人,我们应当同情和关心。但老王又是可敬的,他善良纯朴,关心人,讲仁义,他需要钱

6、,但他更重感情,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尊重的。(板书:关爱尊重)板书 生活艰苦 苦 关爱 老 精神凄苦 王 善 老实厚道 尊重 (三)、三读课文,勾勒人物: 文章中写了老王很多事,有些事一带而过,有些事却要具体写详细写。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详写”和“略写”?那些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的我们要详写。课文中也采用了这种方法。老王的哪件事写得最详细最感人?学生一般认为最令人感动的是:老王临死还要送鸡蛋香油还人情这一情节。师:那么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一片断。1、指名读。(注意读出感情)2、学生听读,并思考: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作者在刻画人物时主要运用了哪两种手法?(外貌、行动、语言)这三种手法课文分别体现了人物怎样的特

7、点?请大家把它们找出来,3、小组交流体会。请同学们把自己的独到体会说出来,与大家分享。(A、对老王的形神描写语句进行分析及“镶嵌”、“强笑”“攥”“直僵僵”等主要字词的理解;B、体现作者感情的字词)(意在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四、课后作业:运用其中一种描写手法,来描写生活中熟悉的人。要求:150字左右,不得抄袭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理解:“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2、体会作者的平等意识与人道主义精神,引导学生关心普通人。3、通过独立阅读,形成自己独特而有创造性的见解。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的平等意识与人道主义精神,引导学生关心普通人。一、 课前导入:同学们,上一节课已经学

8、习了这篇文章的语言魅力,同时也感悟到了老王的“苦”与“善”;这节课老师将会侧重去分析文章中具有深意的句子以及关于爱的话题。二、 进入正课:(一)、提出问题问生:如何理解:“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善良老实的具有金子般心灵的老王就这么去了,在他生前经常照顾他的杨絳有什么样的感受?(愧怍)明确: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她觉得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老王是一个不幸的人。而自己对老王的关爱不够,所以感到愧怍。 (二)老师解读“愧怍”1、愧怍,指惭愧。愧怍是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为不幸者做的还不够。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

9、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 2、干校里,我没能拿工资,要接受劳动改造,被批斗,被定为“特务”“反动权威”,甚至作者自己说“人人可以起来欺凌戏侮”,这样的处境应该是十分艰难的。 3、老王是病死的,非寿终正寝,是一个人辛酸的结局,在作者那里,人是生而平等的,各人境遇不同,甚至差别很大,不过是幸运与不幸造成的差别。所谓幸与不幸,包括天赋条件、成长条件、生理条件,幸运者只有关爱不幸者的责任,没有歧视不幸者的理由。有平等意识,才会有平等对话,才会感觉人家上门来“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是很抱歉的。(三)讨论文章中“我们一家”在面对老王的遭遇时,表现怎么样呢? 引

10、导学生: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车;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能让他白送,也给了钱,关心老王生活,三轮改成平板三轮,生意不好做,作者关切地询问他是否能维持生活。作者的女儿知道老王有夜盲症,送给他大瓶鱼肝油。说明我们一家也是善良的。小结:作者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所以她才会用一颗善良关爱之心去对待老王这样的普通人。我们常说,理解是相互的,善良也是相互的。你宽容、慈爱,你才能体会到别人的宽容和慈爱,才会用平等的、尊重的目光,去对待你周围的人,哪怕他只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三:拓展思维: 在我们这个时代里,你关注我们周围的人吗?面对他们,你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自由发言:(播放歌曲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总结:以善良体察善良、回报善良;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只要人人都奉献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更美好。 四:课外作业 要求学生在拓展思维的基础上练笔回忆一件你与和你社会地位不同的人之间交往的事情,你们之间有没有感人的记忆?将其写成一篇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