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管教策略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9664383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管教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小学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管教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小学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管教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小学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管教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小学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管教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学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管教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管教策略(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小学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管教策略小学阶段:一至四年级:这4年是从幼儿园以“玩”为主的生活方式,慢慢转化为以“学”为主的过程,对于小学的“学习环境”“学习内容”“作息时间”都产生了极大的不适应。但由于其年龄的特征,对此感受不大,尤其是各方面的压力。所以在这四年中是一个对学生综合习惯培养的一个最佳时机(比如说心质的培养;智力开发;习惯培养: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五至六年级:属于学生的心理的少年阶段,在各方面处于半成熟期,对许多事情的好奇心,超乎咱们的想象。同时在其他方面也是成熟阶段(集中力 记忆力 思维有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在这个阶段是培养学生对知识认知度的最好的时机。初中阶段:初中生智力的发

2、展最主要在于其新的思维特点的出现。在生理上处于青春期的第二个发展飞跃期会出现自我意识的高涨,反抗心理,情绪表现的矛盾性(强烈狂暴性和温和细腻性的共存,情绪的可变性和固执性并存,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等比较极端的情绪类型)和人际交往的新特点。初一:学生还保留小学生的特点,但在这一时期由于发育速度的突飞猛进,使其在智利能力上有了显著的提高。记忆力系统发展更加完善,记忆能力随着记忆方法与技巧的掌握明显增高。在这阶段学习强度与学习压力骤然增大,学习方法与小学时出现了明显的差别,学生自学能力的作用逐渐显现出来,成绩也会有较大的变化。新的人际关系(是一个让学生认可,信任的好机会)。初二:初二是一个学生整体发展

3、的关键阶段。,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成为主导学习成绩的关键点,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成为学习成绩是否优良的主要因素。初二年级没有刚入学时的天真,又没有初三年级的紧张,也是青春期特征表现明显的一段时期,是心理问题的多发期。在此期间学生的成人感增强,想极力表象出成人的作风和气魄,摆脱家长老师,甚至是社会的约束。由于这一时期的学生自身的心智发展还不成熟,成人感的急速上升与个人独立能力的矛盾日益明显。,情绪起伏较大。对学习的积极性和自制力下降。学习效率低下。精力转化到别的方面,寓于解脱。尤其是互诉衷肠(班主任一定要掌控好这一时期的学生,最基本的要杜绝在尚学的早恋问题,不让让他影响到学习意识

4、,知识价值观的形成。)初三:这个年级段的学生在各方面的发展水平已经接近于成人,尤其是心态也相对成熟,稳定。但中考是学生面临的最大问题!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中,中考的压力甚至要大于高考。在学习压力外, 中考也是人生的一个分水岭,许多现实问题第一次摆到了学生的面前,加之许多社会现象的出现也会对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导致学生会焦躁,不安,失落和有挫败感。咱们班主任带这个阶段的学生时除了要摆正学习等问题,要对学生的心理极为关注。高中阶段:自我意识的高度发展,对自己的评价也日趋成熟与理性,并产生了较强的自尊心,确立自我价值观。高一:从思维水平上看已经从经验型转变成理论型,学习能力已经与成年人相差无几。由

5、于其自己的一些观点能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认同,在其心理上形成了一种我以是大人的萌芽思想在各方面都想脱离父母,来证明我是可以的。其实在学习上就能反映出来,高一和初三其实一样是个分水岭,一部分学生进入高中后,开始感到学习的压力和急迫感,开始奋发学习;而另一部分学生则认为自己终于从中考的压力中解脱出来了,高考还遥不可及,可以适当的放松一下。高二:对事物的思维水平已经进入了理论型发展的成熟期,对某一事物有自己的见解和处理办法。但这个时期又是高中阶段的断层期,高一的学生对学校有新鲜感,面临的是如何适应新的环境,从学校,老师和家长都会给予高度关注;高三的学生因为要参加高考家长和老师的关注度就会更高了。相对来看

6、老师和家长对高二的学生关注就会较少(尤其有些是家长总感觉孩子大了有很省心,不招灾不惹祸的,分数还行就不用管了),使这个阶段的学生孤独感和失落感更强了。很多孩子就是在这一时期和父母出现危机的,由于无法和信任的人沟通,只有寻求伙伴的理解和异性的理解,导致早恋的高发期。轻者分数排名下降,重者心理会造成无法磨灭的阴影,给今后的学习生活带来很多不便。班主任在这年级段除了对学生知识的吸收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与监督外,更重视学生心理的沟通与情感的培养。高三:高三年级学生思考问题已经从抽象逻辑思维转向辩证逻辑思维。对事物的处理有相对起来更成熟的看法和应对的办法。这个年级的学生要将中学以来所学的所有知识进行大汇总从

7、而编织成一个知识网络,形成一个系统,所导致的就是课业负担相当的繁重。另外,由于高考制度的选拔性和近几年参加高考人数的逐年递增,导致同学之间竞争气氛加剧,加之家长,老师,亲友的殷切期望给学生造成难以承受的压力。在重压之下部风学生很难集中精力学习,容易精神状态涣散,情绪不稳定,以激怒,滋生内疚感甚至导致自卑,甚至自闭。与高二相比学管师更应注意学生的心理沟通,和对学生的鼓励,提高其信心!班主任要做到万事巨细。青春期心理特征:青春期心理特征概括为三句话: 三个特点 四个矛盾和四种表现形式三个特点:波动性 躁动性 反抗性四个矛盾:成熟与幼稚 独立于依赖 闭锁与开放 成就与挫败四种表现形式:关注自我 寻求

8、同伴 乐于评价 情绪难控第三部分 各年级学生的学习指导(小学 初中 高中)。小学:1-2年级:是基础教育时期,也是孩子成长的重要时期。孩子成人后的许多道德,情感,观 念都在这一时期养成。所以这一时期也是很重要的培养期。1 学习兴趣的培养:我们要从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好奇心入手,让其学会自我动手去探索未知世界,这样他会记忆更深刻。并从其兴趣去引导, 对其作对的事和努力所做到的事要给予赞赏和鼓励。2 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在一二年级必须养成四大学习习惯:专心听讲,认真阅读,工整书写,独立完成作业。注意:专心听讲:学生对咱们问及是否上课注意听讲了,第一反应就是抵触,作为班主任应注意方法方式,例如今天上课学

9、了什么? 做有意思的是什么?老师上课怎么样?如果孩子总是什么都不能说出个所以然来的话,那我们就要注意了,孩子有思想开小差的习惯。认真阅读:告诉家长要让孩子在家养成每天阅读半个小时以上的习惯。有了的阅读习惯,对将来高年级阅读课本,预习功课就会感觉是一件很轻松的事了,也为孩子将来自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工整书写:有的孩子说话很流利,但写字很慢,很潦草,如果老师生字多一点的话,完成练习就会感到很吃力,到了中高年级就有可能对作文产生厌烦感。这是思考力,想象力,文字表现力不足的缘故。由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容易接受暗示的影响,咱们和家长可以从写话本着手,让其知道作业就得是工整的,只有工整的作业才能得到老师和家

10、长的夸奖,让其在自然中形成工整书写的好习惯。按时独立完成作业:除了数量还要注重质量的完成,对孩子完成作业的时间效率问题我们和家长要重视!(现在家长普遍年轻化,只要看见孩子坐在书桌前就感到很满足了。实际上由于孩子年龄不同,个性不同,每次能够集中脑力的时间长短不一样,我们要从实际出发提出要求。最重要的就是要教孩子给自己提出学习内容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一坐到书桌前就要进入适度紧张的学习状态,要让其养成只有完成了作业才可以去休息玩耍的习惯,要让其明白休息的时间的长短是上课是否认真听讲,课后能否自己独立完成作业来决定的。)我们还要关注孩子是否有不懂就问,在学习中找问题的习惯。如果没有,我们应该引导孩子去

11、养成独立思考和善于提问的习惯。这对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和将来进一步学习都很重要。家长需要做的:1 要让家长尝试培养学生静心的坐下来,以活泼的思维代替活泼的行动。提醒家长这些有意识的训练一定要在鼓励和表扬中进行。2 明确告诉孩子,自上学期就要努力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放学回家必须独立思考完成作业后才能玩耍。养成预习明天上课内容的习惯,自觉认真检查作业的习惯,发现错误一定要勇于自我承担和自觉处理。3 锻炼孩子做事有条理的习惯,(从小事做起,例如:给其个小空间让他自己去打理,把书分类或把衣服分类放好。)4 锻炼孩子时间观念,一切要以表去做。5 最重要的就是保护孩子热爱学习的情趣。(刚入学的孩子,学习的兴

12、趣热情很高,事事都想问个为什么,家长不要烦,要时时给予解答,并给爱子热情的鼓励。由于孩子很小心理很脆弱很容易因受挫而灰心丧气,千万不要伤害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家长所需要注意的:(班主任需要和家长说的)1 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评说老师的过错或作业上有什么问题。很容易就造成挑拨孩子与老师之间的关系,让孩子对老师逐步疏远起来。不利于将来老师培养孩子习惯的养成。(孩子对家长因为熟悉了就没有惧怕感了)2 不要坐在孩子旁边监视其写作业。(因为当你不在的时候孩子很容易形成自我管理失序的状态,同时这样也会造成会孩子不信任的感觉,在无意中伤害了孩子。)3 一些家长发现学生作业有些差错或不会做时,会马上给孩子指出来

13、,这样很容易妨碍孩子独立思维能力的发展,进而形成对家长的思维依赖。4 家长替写作业(有些孩子因为玩耍时间过长,没有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睡眠时间又以过,家长怕影响第二天的学习,就主动代替还在做作业。这样会对孩子自我责任承担和自我学习意识造成很不利的影响。一定要杜绝!)3-4年级:是小学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在这时期里学校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发生了一些明显得变化,使得孩子在学习方面出现分化现象。这一时期的学生是我们需要关切,鼓励和帮助的。分化现象:原因:孩子个性更为独立,自身心理有了变化。学习内容复杂化:动脑筋的内容多了,直观简单的少了;被动学习转向了主动学习体现:学习成绩分化: 刚入学90分很容

14、易得到,到了3年级以上难度加大,成绩下降。学习能力分化: 一个学习之余做感兴趣的事情的孩子和一个只读懂书上东西的孩子,他们的学习能力在三年级开始体现出差异性。纪律分化:学习好,认真听讲,成绩优秀; 学习差了,跟不上,捣乱,迟到,旷课。解决办法:1 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写成长日记,自查自省) 2 放大孩子的优点。(表扬要具体,不要宽泛。赏识孩子聪明不如赏识他努力) 3 纠正不良习惯。(让榜样的力量帮助孩子改正不良习惯;用好习惯取代坏习惯:例如:每天记5个单词;作业自检;计时作业或考试等)家长需要配合做到的: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家长

15、要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榜样的力量去塑造孩子)家长要把良好的情绪传递给孩子。(由于孩子年龄很小,心理还处在发育情感的影响。家长要用乐观,豁达,友善的情绪来对待孩子和他人;同时还要及时排除孩子的恐惧,抑郁,愤怒等不易被社会接受的不良情绪。)关注孩子情绪情感的细微变化。(家长一定要关心孩子,尽量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对于不合理的要求则要耐心的向孩子说明不能满足的道理。家长千万不能对孩子的内心感受不闻不问,更不能动辄训斥打骂,压抑孩子的不良情绪情感。相反,家长应让孩子的不良情绪情感得到合理的宣泄,并了解造成不良情绪的原因,得以减少或杜绝。) 让孩子学会接人带物。5-6年级:这个

16、阶段是小升初的重要阶段。也是心理成熟的少年期(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有明显提高)。我们应更注重学习方法和学生自身品质的培养: 1 提高孩子的自我认识水平。 2 根据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风格实施个性化教育。 3 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品质。家长所需要配合的: 1 加强社会实践活动。 2 经常与孩子平等的交谈与讨论问题。(家长要选择适当的时机和孩子谈有兴趣的话题。谈话的方式有漫谈式,调查式和批评式。一切从教育的需要和效果出发,一定要注意时间地点和场合以及讲话的方法方式,语调!) 3 确定一定的家规,保持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初中1-2年级:初中时孩子人生的第二站,一个崭新阶段的开始。在这个阶段学生不但要会学习,还要会考试。在这阶段学生的考前心理辅导和调试是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