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配合共护孩子成长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9504006 上传时间:2023-03-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校配合共护孩子成长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家校配合共护孩子成长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家校配合共护孩子成长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家校配合共护孩子成长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家校配合共护孩子成长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校配合共护孩子成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校配合共护孩子成长(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家校配合 共护孩子成长 黄龙镇中心小学 罗敏不知不觉儿子已是二年级的小学生了,随着科技迅速发展,社会竞争的激烈,教育孩子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对每一个家长来说,孩子的教育永远是一个艰巨的任务。虽然我们也是从小接受不同的教育长大成人,直至成为父母。但当我们回过头来准备对自己的孩子实施教育时,却往往发现过去自己的种种,已不足以成为经验。因为自己承受的多年教育方式和过程,并不是一个愉快的经历。矛盾和纠结以此产生:怎么样才能让自己的孩子在快速全面掌握所需知识的同时又能愉快地成长呢?有的人认为自己的责任就是送孩子上学,一旦孩子进入学校,家长就如释重负似地将教育的责任全部推到老师身上,认为教育孩子只是学

2、校的事,可我不怎么认为。一个合格的家长应该对子女成长承担教育责任。要记住: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还是孩子的终生教师。古人讲“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要培养孩子成才,学校和家庭都负有重大责任,只有家长重视和做好与学校配合教育孩子的工作,才能将孩子培养成对祖国有用的现代化人才。一作为家长必须首先更正一些错误1、过分保护。我的孩子是一个很懂事,很善良的孩子,而且比较老实,就是有些胆小怕事,缺乏独立精神和应变能力。进入小学后这个问题就更突出了。一年级时,他总是被一些调皮的同学欺负,回来告诉我后,我听了既心疼又无奈,不知应该怎样保护他。后来我在一本书上看到“有些孩子胆小怕事,缺少勇敢

3、精神,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家长对子女过于关注,甚至溺爱,事无巨细都越俎代庖而剥夺了孩子尝试的机会。”这句话让我恍然大悟,原来我的“呵护”与“保护”竟是造成孩子“窝囊”无能的罪魁祸首。从这以后,我就尽量给他多创造一些交往和沟通的条件和机会。我会经常带他参加一些聚会,给他报名参加了跆拳道班,让他知道,自己长大了,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师,能自己做的事就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先要想办法解决。学点简单的劳动技能,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逐渐减少父母或其它成人的照顾,逐步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所以我会经常告知我的孩子,并让她空的时候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比如洗碗、擦桌子、有可

4、能的情况下,还会让她包馄饨等等;当然我们有时也会看不顺眼,就包办掉了,其实这样是错误的,我们应该大胆放手让孩子多去尝试,这样孩子才会成长。 2、过分宠爱。现在的孩子,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家长(尤其爷爷奶奶)往往明知无理,但经不住孩子哭闹,只能样样事情依着他,从而导致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在不正常的环境中成长的现象。所有的父母都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好的,犯错误是偶然所为。可是进入学校以后,是有约束和压力的,或许孩子会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一些挫折和批评,作为家长,对于孩子不合理的行为要让孩子受一些批评。我觉得适当的批评也是一种爱,宠着她其实是在害她。记得儿子小的时候,估计是在读幼儿园时期吧,无意间发现

5、了她奶奶放钱的抽屉钥匙,她也想方设法地搬凳子爬上要打开抽屉,后来被我们发现了,我也及时地批评了她,并满足了她的好奇,告知她这样做得到的后果,此后她再也没碰过,如果那次没有批评的话,估计她的好奇会给她将来带来严重的后果。儿子去超市商场也不会吵着嚷着非要买她要的东西。3、过分期望。每一个家庭包括我都想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所以就会不顾孩子的感受,给孩子过多的压力,希望孩子样样都争第一名,心愿是好的,但孩子的压力也很大啊!给孩子过份的压力往往会让结果往反方向发展,次次测验得100不可能,孩子努力了就行。所以我们不勉强儿子去学他不愿学的兴趣班,正所谓“强扭的瓜不甜”,或者会适得其反,那还不如顺其自然吧。

6、我经常告诉儿子,结果不重要,我看的是你的态度有没有认真,如果你做任何事认真仔细了,就不怕结果不好啊。二做好家庭教育,培养孩子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1、重视道德品质教育。培养孩子的礼貌与人品从家长自己做起。平时可以讲一些【中华美德小故事】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学习到一些尊老爱幼的高尚品德。平时在接待客人时不少孩子不知该怎么办?有的跑到房间里躲起来,有的笑一笑就算打过招呼了。缺少家庭教育。家长应该简单地介绍客人的情况,客人与自己的关系。教孩子怎样称呼,要求孩子问候让座,送茶,礼貌接待、让客人高兴满意。在接待亲朋来访中,学习起码的礼节,提高孩子与大人的交流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孩子正处于模

7、仿期,家长的一言一行都至关重要。要让孩子有礼貌,讲文明,就要从我做起,从家里做起,用友善的态度对待孩子和其他家庭成员。说到这个,我也在此检讨,有时心情不好,也会借着女儿的一点错误发挥了一点脾气,语气语言当然差了,同时也增加了家庭矛盾,其实事后也意识到了家长的一言一行是会影响孩子的,也让孩子在性格上有了改变,所以说作为家长的我们要改善自己的脾气,给孩子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留下好的榜样,多使用一些文明用语,比如借用东西要说“请”、“谢谢”,做了错事要说“对不起”等。2、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曾经看到这样一幅画面,一个小男孩在前面奔跑,一个白发的太奶奶跟着小孩,他的奶奶端着碗也跟在后面,等孩子停下

8、就喂其一口,接着孩子又继续跑,这样重复着才能将一碗饭吃完。儿子看到后直摇头,说这样不好,我才不会这样呢。因为一开始就要求我儿子一定要吃完饭后离开饭桌,才能玩,所以这也成了习惯,每当出去吃饭聚会,儿子不会像其他小孩吃两口甚至不吃就离开座位,这样不仅小孩不能好好吃,连大人也得受累,那还不如让其改掉这种坏习惯。以下例了几个好习惯:1)、准时起床。寒冷的冬天,准时起床对孩子来说是一种考验。为了做到这一点,家长应该以身作则,自己先做到准时起床,然后督促孩子准时起床。2)、按照规定的要求穿衣。根据学校要求穿校服、运动鞋,仪表整洁大方。要在孩子出门前检查一下,以防忘记。3)、准时到校。如果因病因事不能到校,

9、要及时请假。4)、独立完成作业。这一点值得提一下,在一年级时,我是陪读在儿子旁边的,这也让他有了依赖思想,一有问题就会得到解决,同时给了他懒得思考的习惯,作业也做得比较慢,现在读了二年级,我也经过老师朋友的提醒建议,放宽心地让她自己完成作业,不要陪读在旁边,这样大人也可省下时间做自己的事情了,也不用太累了。的确,儿子现在通过老师和我们家长的配合,也得到了改善,作业不用我们大人盯着了,他会思考了,也不用陪她做到很晚了,提高了效率,真的很不错。三. 配合学校教育1、要配合学校,就要注意老师的用心良苦。我认为家长和老师最好是朋友关系。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家长要先想想自己哪一点做的不到位,不要把责任都一

10、股脑的推向老师,应该与老师一同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还应该与老师做个换位思考,应该想到班上还有其他的孩子,要理解老师工作的辛苦。这就是最好的配合,不给老师树立威信,再好的配合也无从谈起。有些家长到点领不到自己的孩子,在外等的时间久了,便会责骂老师留得这么晚,其实你应该理解老师的用心负责,老师也有家庭,难道她不想早点回家休息吗?你的孩子为什么会留下来呢?如果老师不负责的话,那你的孩子能学到知识吗?如果你也配合老师工作,这样老师也不用这么辛苦地留你孩子,你也用不着这么辛苦地等你孩子呀。2、要配合学校,培养孩子的集体荣誉感、不自私。家长应积极地支持学校的教育活动,教育学生,时时处处要为班集体着想,为学

11、校着想。密切配合老师共同教育好孩子。不要认为孩子小,就无关紧要。这样怎能培养孩子的集体荣誉感呢?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正面引导,教育孩子不要气馁,寻找原因,使孩子有信心在下次活动中,为班级争取荣誉,否则孩子将会变得麻木不仁,不求上进,丧失集体荣誉感。影响良好班风的形成,不利于孩子的成长。3、要配合学校,就要架好沟通的桥梁。要做到正确配合,家长还要和老师密切联系,和老师讨论孩子的教育问题,虚心听取老师对家庭配合教育问题的意见和要求,并在家庭中配合落实。平时,孩子在家里发生的问题,也要及时和老师取得联系,交换意见,以便学校、家庭配合教育。另外,家长配合教育要有信心和耐心。家长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学习

12、和掌握一些教育孩子的理论和方法。家长与家长之间,也要搞好团结,以班级集体的利益为重。4、多与老师和孩子沟通家长要与老师经常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中的表现,与老师共同商定对孩子进行教育的计划,与老师相互配合,共同教育好孩子。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物质上是丰富的,可精神上是孤独的。他们也有喜怒哀乐,也需要热情的沟通和交流。在他们的心目中,父母是最亲近的、最值得信赖的人,在学校里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或者遇到这样那样的难题,找不到答案,分不清是非的时候,他们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父母,如果做父母的能够耐心倾听,提出建议,就能化解孩子心中的矛盾。父母和孩子相互沟通这一点对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我家一直有

13、个习惯,就是晚上睡觉前会和孩子有一段聊天时间。大家静下心来,谈谈今天一天看到、听到、经历过的事情,让孩子畅所欲言,从而了解孩子的烦恼和需求,有意见分歧时也要认真考虑孩子的意见,有时也会采纳孩子的意见,这时倾听就成为我与孩子沟通的桥梁,让我成为孩子无话不谈的朋友。另外,针对独生子女孤独这一现象,我认为家长应鼓励孩子多与小伙伴玩耍,如:星期六星期天孩子可以约好一起出去玩,到好朋友家去做客或邀朋友到家玩等。同时也练了他们的胆子。家庭是孩子人生发展的起点和基础。但是从孩子进入学校,开始接受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学校教育起,他们的生活节奏、生活习惯和学习活动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如果你勤劳,孩子就勤快;如果你热情,孩子就大方;如果你主动,孩子就积极;如果你礼貌,孩子就学会了尊重;相反地,如果你贪吃,孩子就懒做;如果你骄横,孩子就跋扈;如果你不懂节约,孩子就会铺张浪费;如果你虎头蛇尾,孩子就不会善始善终孩子的头脑就是一张白纸,你的一举一动都会反映在孩子身上。所以,你必须用心,必须极为慎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孩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身为父母要以身作则,用律己正己的思想行为来影响孩子、鼓励孩子,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还要充分尊重孩子,学会循循善诱,讲究方式方法,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上进心。既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更要关心孩子的心理需要,积极配合学校和老师教育孩子,这样孩子们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