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9359783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兴一中高一语文月考答题卷 2006年9月8日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本试卷分两部分,共7页,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一部分阅读鉴赏(共66分)一、古诗文阅读鉴赏(共36分)古诗文默写(8分)1补写出下列古诗文中空缺的部分。(每组只选1小题,共可选4小题。8分) 此地有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又有清流激湍, 映带左右 。(1) (王羲之兰亭集序)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 古道西风瘦马 。(天净沙秋思)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2) (王安石赤壁赋)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其声呜呜然

2、,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赤壁赋) (3)业精于勤,荒于嬉; 行成于思 , 毁于随 。(韩愈进学解)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4)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古诗阅读(8分)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题。 梅花王安石墙角数枝梅 , 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 , 为有暗香来。(1)从体裁上看,这首诗是 五言绝句 诗,王安石是 宋 朝诗人。(2分) (2)请分析诗中 “梅花”这一意象。(6分)解析:对诗歌意象的分析必须从两个方面来回答:表层

3、含义深层含义。分析:诗中的“墙角数枝梅 , 凌寒独自开 ”, 描写严冬群芳凋谢 , 独有梅花凌寒开放的景象 , 体现了梅花傲然独立的风姿。(表层含义)作者借梅花歌咏了不怕困难、倔强不屈的傲然风骨。(深层含义)(评分标准:答出一个方面得3分)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7题。(20分)韩信信与张耳以兵数万欲东下井陉击赵。赵王、成安君陈余闻汉且袭之也,聚兵井陉口,号称二十万。广武君李左车说成安君曰:“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行数百里,其势粮食必在其后。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绝其辎重;足下深沟高垒,坚营勿与战。彼前不得斗

4、,后不得还,吾奇兵绝其后,使野无所掠。愿君留意臣之计。”成安君,儒者也,常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曰:“今韩信兵号数万,其实不过数千,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今如此避而不击,后有大者,何以加之!”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还报,则大喜,乃敢引兵遂下。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蔽山而望赵军。诫曰:“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今日破赵会食。”诸将皆莫信,详应曰:“诺。”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平旦,信建大将之旗鼓,鼓行出井陉口。赵开壁击之,大战良久。于是信、张耳详弃旗鼓,走水上军。水上军开入之。复疾战。赵果空壁争汉鼓旗,逐韩信张

5、耳。军皆殊死战,不可败。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已不胜不能得信等,欲还归壁,壁皆汉赤帜,兵遂乱,遁走。于是汉兵夹击,大破虏赵军,斩成安君禽赵王歇。信曰:“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诸将皆服,曰:“善,非臣所及也。”注赵王,名歇,系项羽所封的诸侯王。樵苏:苏,取草。水上军:汉军在水边的营地。参考译文:韩信与张耳凭借数万兵力,准备东下井陉进攻赵。赵王、成安君陈余听说汉军将要袭击他们,便在井陉口聚集军队迎击,号称兵力二十万。广武君李左车向成安君献策:“臣听说从千里之外运送粮食,士兵面有饥色;

6、打来柴草后才能做饭,将士常吃不饱。现井陉口的道路,车辆不能并行,骑兵不能成队列,队伍排出数百里,这种形势下运输粮食的车载必然落在后面。希望您拨给我奇兵三万人,在山道截拦他们的辎重;您派人挖深沟,筑高墙,坚守营地不与汉军交战。他们向前无法作战,向后不能撤退。我率奇兵断绝他们的后路,使他们在荒野中无处掳掠。希望您留心考虑臣的提出的计策。”成安君陈余是个儒生,常称“仁义之师不用阴谋诡计”,他说:“今韩信的军队号称数万,其实不过数千,从千里外向我进犯,也已经疲惫之极。现在我们这样回避而不迎击,倘若今后有强者来犯,又用什么办法对付他们呢!”韩信派人暗中察看,探子了解到陈余没有采纳李左车的建议,回来报告,

7、韩信大喜,方才引兵下井陉。距离井陉口三十里,停下来宿营。韩信挑选二千善战的骑兵,让每人持一面红旗,从小道行,隐蔽在山间观察赵军。韩信告诫这些兵士:“赵军若发现我军后退,必倾巢而出追逐我军,你们急速突入赵军营地,拔下赵军旗帜,换上汉军的红旗。待今天日打败赵军,我们再会餐。”诸将都不敢相信,假意附和道:“好。”韩信于是派一万人打先锋,出了隘口,背依河水列阵。赵军望见汉军这样的阵势,大笑。天刚亮,韩信令士兵打起大将的旗鼓,擂鼓开出井陉口。赵军打开营门攻击汉军,大战许久。于是信、张耳佯装败阵,丢弃旗鼓,逃向背依河水边的军营。驻扎在水边的军队打开营门让韩信人等进来。尔后汉军又与赵军激战一番。赵军果然倾巢

8、出动争夺汉军的鼓旗,追逐韩信、张耳。汉军将士皆殊死抵抗,赵军无法打败他们。韩信派出那二千善战的骑兵,飞驰入赵军营地,将赵军旗帜全部拔掉,树起二千面汉军红旗。赵军已无胜势也捉不到韩信等人,打算返回自己的营地;此时营地满是汉军的红旗,赵军混乱,兵士逃散。在这种情况下,汉兵夹击,大破赵军,俘虏兵士,杀死成安君,生擒赵王。韩信说:“兵法不是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在那种形势下,不得不将军队置于死地,使人人为保全性合奋战;如果留下退路,都会逃跑,哪里还能留住并指挥他们作战?”诸将听了,都心悦诚服地说:“有道理,将军的韬略不是我们能比得上的。”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9、( A )(3分)A樵苏后爨,师不宿饱。爨:灶台B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罢:疲惫C诸将皆莫信,详应曰:“诺。”详:佯,假意D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陈:列阵(解析:爨(cun),本义为“灶”,此处为名词用作动词,埋灶做饭。)4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D )(3分)A乃敢引兵遂下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B其势粮食必在其后 其孰能讥之乎?C信与张耳以兵数万欲东下井陉击赵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D赵军望见而大笑 耳得之而为声(解析:D、两个“而”都是连词,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A、两个“乃”都是副词,但第一个作“才”讲;第二个表示判断,作“是”讲。B、第一个“其”

10、是指示代词,译为“那”;第二个“其”是副词,表示反诘语气,译为“难道”。C、第一个“以”为介词,译为“凭借”;第二个“以”是连词,译为“因为”。)5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A使(汉军)野无所掠。 B(韩信派出的侦探)知其不用,还报。 C水上军开(赵军)入之。 D善,(将军韬略)非臣所及也。(解析:省略的应为“韩信带领的队伍” 。)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D )(3分)A李左车认为韩信定会利用井陉之险背水而战,故提议“深沟高垒”以“绝其后”。B汉军在水边高竖帅旗擂鼓壮行,韩信则乘机亲领二千精兵偷袭赵军的大本营。C韩信井陉“背水一战”,虽违

11、背兵法教义,但依情势而定阵势确属高明之举。D汉将对韩信设计的战术本有疑虑,战后韩信说透布阵意图,他们才心悦诚服。(解析:A项,李左车在当时并未预见韩信定会背水而战。B项,“二千精兵偷袭赵军的大本营”既非汉军擂鼓出征时的举动,也非韩信亲领。C项,谬说;没有领会原文“兵法不曰”的反诘语气。)7、把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成安君,儒者也。 (2分)译文:成安君陈余是个儒生。(评分标准:译出判断词“是”给1分,译出大意给1分。) (2)今韩信兵号数万,其实不过数千,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3分) 译文:今韩信的军队号称数万,其实不过数千,能够从千里外向我进犯,也已经疲

12、惫之极。(评分标准:“兵”1分,“罢”通“疲” 1分,大意1分。) (3)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还报,则大喜,乃敢引兵遂下。(3分) 译文:韩信派人暗中察看,探子了解到陈余没有采纳李左车的建议,回来报告,韩信大喜,方才引兵下井陉。(评分标准:“间”1分,“乃”1分,大意1分。)二、现代文阅读鉴赏(30分)阅读下面一篇小说,完成8-10题。(12分)烛心乔迁新居,还没收拾完毕,突然停电了,室内一片漆黑。 “笃、笃、笃”,小薇刚摸到蜡烛和火柴,门外便传来了敲门声。打开门一看,原来是一个小男孩,仰着小脸,背着手:“阿姨,你家有蜡烛吗?”怎么?刚搬进来第一天就支使孩子来借东西!真是欺负新来,这怎么行

13、?今天借给他家蜡烛,说不定明天又来借葱、蒜之类的。不,不行!小薇的脑筋急速地转着。 “哎呀,真不巧,阿姨刚搬来,也没有蜡烛。”说完就准备关门。 “阿姨,你看,我妈妈让我送来的。”小男孩变戏法似的从背后抽出手,高高地举着两根粗粗的蜡烛。面对孩子澄澈的眼睛,小薇一下子惊呆了,继而无力地倚着门,双手捂面,不敢与孩子对面 (李丰春文)8本文所设置的悬念是什么?(3分)答:阿姨,你家有蜡烛吗? 。9本文第四段是什么描写? (3分)答: 心理描写 。10本文主要表现的人物是哪两个?他们的性格特点分别是什么?(6分)答:小薇和小男孩妈妈。(2分)小薇的性格特点是:处世冷漠,多疑,以致误解。(2分)小男孩的妈

14、妈:热心肠,与人为善。(2分) 。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11-14题。(18分)两 片 秋 叶 陈薇莉秋意浓入肃杀,一阵风过,光秃秃的树干上颤颤地缀着几片不肯就去的枯叶,瑟缩地打着旋儿。倏地,一片落叶飘进了我摊开的书页。黑黄的色,边儿早已碎败,蜷曲着身子,不知被什么虫子咬得满是疮洞。我突然想到愁,不正是心上搁了个秋么?我悲秋,我亦恋秋。每当第一片落叶从浓密的绿中飘飞下来,每当凉凉的秋雨无声地润了我的窗帘,那种夹杂着甜味的愁就袭上来,牵出一线忧思,唇边也会滑出一声长长的“唉”,落进心底,化作一怀莫名的悲哀。人生,不都如这枯叶么?在转瞬即逝的浓绿后转黄,变黑,飘飘地落地,不知葬身于哪一角落。又一阵风过,叶儿在书页上颤了颤,想要飞去,我捂住了它,想把它嵌入书中,又觉得摊开的这本书词语太热,容不得这冰浍的形体,须得另寻一本。从枕旁的书堆上取到一封未拆的信,想是同寝室的给带回来搁在那儿的,一看那刚劲的字立刻就像看到了那双闪着亮点儿的眼睛,一股热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