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寓言故事精选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9229388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寓言故事精选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古代寓言故事精选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古代寓言故事精选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古代寓言故事精选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古代寓言故事精选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代寓言故事精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寓言故事精选(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寓言故事精选本文是关于 古代寓言故事精选 的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1 . 铁杵磨针 李白小的时候,学习不太认真,还没有完成学业就跑了。半路上,他遇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坐在小河边,用劲磨一根碗口粗细的铁棒。他很奇怪,就走上去问: 老婆婆,你这是在干什么呢 ?老婆婆把脸上的汗水擦了擦,说: 我想把它磨成一根绣花针。 李白感到很好笑,说: 这么粗一根铁棒,你哪年哪月才能把它磨成一枚针呢 ?老婆婆信心十足地说: 只要功夫到家了,自然就可以成功了。 李白听后,非常感动。于是,他马上回去继续学习,终于完成了学业,成了有名的大诗人。虞 韶日记故事寓意: 要干成一件事, 必须

2、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持之以恒的决心。原文:李白,少读书,未成,弃去。道逢一老妪磨杵,白问 将欲何用 ?曰: 欲作针 。白笑其拙,老妇曰: 功到自成耳。 白感其言,遂还读卒业,卒成名士。虞 韶,生卒年不祥,元代人,编有童话读物日记故事 。2 . 自相矛盾楚国有个人到大街上去卖长矛和盾牌。 为了招徕顾客, 他举起盾牌夸耀说: 我的盾牌非常坚固,无论什么武器都剌不穿它 !他放下盾牌,又举起长矛吹嘘说: 我的长矛锋利无比,无论什么东西一剌就穿!这时,有个人问他说:如果用你的长矛来剌你的盾牌,那结果是一个什么样呢?那个楚国人一句话也答上来。寓意: 脱离实际地夸大某种东西的长处, 往往会闹出自相矛盾的笑话

3、。原文: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其人弗能应也。韩非韩非子难势韩非子 (公元前 280- 前 233) ,战国末期韩国人,是荀子的学生,当时著名的法家代表人物。著有韩非子 55 篇,其中引述了很多寓言故事,富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先秦寓言发展的高峰,反映出我国寓言在战国末期已发展到成熟阶段。3 .先见之明一次,蔡京请张进士教孙子读书。张进士布馆后,既不教读书, 又不教写文章,只是教孩子们学跑步。起初孩子们贪玩还照着去做, 可几天下来就不耐烦了, 便向老师请求学功课。张进士摇头说:“不必了,

4、还是继续练跑步吧! ”孩子们问:“为什么 ? ”张进士说:“你的祖父、父亲都是又奸诈,又骄奢,把老百姓害苦了,百姓总有一天要找他们来算账。你们是孩子,没有过错,要是跑得快,也许还能保住性命。此外,可没有别的办法了。”4 .郑人买履从前,有个郑国人,打算到集市上买双鞋穿。他先把自己脚的长短量了一下,做了一个尺子。可是临走时粗心大意,竟把尺子忘在家中凳子上了。他走到集市上,找到卖鞋的地方。正要买鞋,却发现尺子忘在家里了,就对卖鞋的人说: 我把鞋的尺码忘在家里了,等我回家把尺子拿来再买。 说完,就急急忙忙地往家里跑。他匆匆忙忙地跑回家, 拿了尺子, 又慌慌张张地跑到集市。 这时,天色已晚,集市已经散

5、了。他白白地跑了两趟,却没有买到鞋子。别人知道了这件事,觉得很奇怪,就问他;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试鞋子,而偏偏要回家去拿尺子呢 ?这个买鞋的郑国人却说: 我宁愿相信量好的尺子,也不相信我的脚。 寓意: 不顾客观实际而墨守成规的人, 常常会做出荒唐可笑的事 来。原文:郑人有欲买履者, 先自度其足, 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 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日: 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日: 何不试之以足? 曰: 宁信度,无自信也。 5 .拔苗助长古时候宋国有个人, 看到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太慢, 心里很着急。这天, 他干脆下田动手把禾苗一株株地往上拔高一节。他疲惫不堪地回到家里,对家里

6、的人说: 今天可把我累坏了 !我一下子让禾苗长高了许多 !他的儿子听了,连忙跑到田里去看。田里的禾苗全部枯萎了。寓意: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谁如果违背规律蛮干,就必然受到惩罚。原文: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 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稿矣。孟 子孟子公孙丑上孟 子(约公元前 390- 前 305) ,名轲,字子舆,战国邹 (今山东邹县东南 )人,是当时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曾一度为齐宣王客卿。他死后,门徒把他的著述编辑为孟子 。 孟子和论语一样,是问答语录体,但篇幅略长。书中引用的寓言故事,精粹深刻,风趣幽默,标志着中国寓言的成熟。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