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石油大学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9133447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65.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南石油大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西南石油大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西南石油大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西南石油大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西南石油大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南石油大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南石油大学(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油藏工程课程设计是石油工程课程设计的一部分,是本专业重要的教学环节 之一。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综合学生三年来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所 学的理论知识,以及生产实习所获得的知识,对给定的油藏,进行油藏工程设计, 从而接受油藏工程师的初步训练和工程意识的培养。由于学生平时所学知识都是分门别类和抽象的,与实际应用还相差甚远,如 何把这些知识综合起来,并应用于生产实践,学生需要一个理论联系实际和锻炼 工程能力的学习环节,课程设计便是实现这一目的的良好机会。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油藏,因此,通过一次课程设计,不可能解决所 有的工程问题。但是,世界上也没有完全不同的两个油藏,每一个油藏工程设计 都要

2、经历类似的步骤和程序,油藏工程设计的方法和原理都是相通的,因此,任 何一个油藏的工程设计都能够让学生得到油藏工程师最基本的训练。油藏是一个深埋地下而无法进行直接观察和描述的地质实体,人们所说的油 藏都是根据各种间接资料所描述出来的概念模型。资料有多寡,思路有不同,方 法也迥异。因此,不同时间,不同人做出的油藏工程设计也必将有所不同。油藏 工程的课程设计并不要求学生拘泥于局部的细节,而是要学生对设计有一个宏观 和整体的把握。只要设计思路正确,设计最大限度地使用了现有资料,并灵活运 用了所学理论和方法,设计就是一个好的设计,课程设计也就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一个油藏的发现是以油藏上第一口油井的出油为标

3、志的,第一口出油井通常 称为发现井。在油藏被发现以后,即进入油藏开发阶段。一个油藏的开发,大致 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油藏发现、油藏评价、开发方案设计与实施、开发监测与 调整,油藏废弃。油藏开发之前,首先要做开发方案设计,对油藏开发做出全面 部署。油藏往往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同一地质背景下形成的若干个油藏组成一个 油田。石油开发实际上并不是以一个油藏为研究对象的,而往往以一个油藏组合 即一个油田为研究对象,所以,以油藏工程设计在矿场上通常被成做油田开发设 计。本次油藏工程设计分为两章内容,分别是油藏评价、油藏工程设计。第一章 油藏评价第一节 油藏概况XN 油藏地处西南地区腹地,地面交通方便,人口

4、密集,工业化程度较高。油 藏位于西南盆地中央隆起为三叠系上统地层。该地区在首次地震勘探以后认为可 能含油,并于2000年1月完成第一口探井XI井,完钻深度5000m, 7套管完 井。并于同年4月对4820m4840m进行完井测试,测试结果为折算日产油2001, 日产气2.1X104m3,油为中质原油。从而转入对XN油藏的正式开发。现在油区内 二维地震测网密度已达1X1km.第二节 油藏地质特征2.1 构造特征从图1.2.1中可以看出XN油藏属于鼻状背斜构造,背斜长半轴2.9km,短半 轴100m。背斜呈南北走向,两翼倾角分别为2.29。,3.43。近于水平,中央稍 微隆起。储层岩石厚度为20m

5、,背斜顶端位于地层4720米深处,溢出点深度4800 米。如图1.2.2所示该背斜被断层截断,断层东西走向,向东北弯曲,在X1井, X2 井直线方向上断层倾角为 0.46。,基本是水平断开的逆断层,断裂面为弯曲 面。2.2 储层特征XN油藏储岩石电阻率为3.8Qm储层岩石颗粒粒度分布见表1.2.1和图1.2.3与图 1.2.4所示。该储渗透率变异系数为 0.3-0.4,为中等非均质。又由 粒度分布图可以看出,该碎屑岩为含粗砂的细-中砂岩。粒径(mm)1010-55-22-11-0.50.5-0.250.25-0.10.1-0.01 4000m属于超深层油气藏(4) 地层压力系数a _ 0.80.8 a 1.2 属于正常压力(5) 单位厚度采油指数j_97AP - h7.50 x 20_ 0.65为中等产能(6) 流度iK 0.205九=136.7 x 10-3 pm2 / mPa - s 为高流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