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标识白皮书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9109474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2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联网标识白皮书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物联网标识白皮书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物联网标识白皮书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物联网标识白皮书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物联网标识白皮书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联网标识白皮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联网标识白皮书(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物联网标识白皮书201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2013年5月 / 声明本白皮书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并受法律保护。、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白皮书文字或者观点的,应注明“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院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前言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发表物联网标识白皮书旨在与业 界某某分享在物联网标识领域的研究成果。近年来,物联网的相关技术、应用与产业开展引起了全球X围的 广泛关注,已经成为当前世界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开展的战略制高点。物联网突破了人与人之间的通信模式,引入对物理世界的感知和控制, 使得人与物、物与物间的通信与协作成为可能。而作为用于识别和

2、区 分不同物理和逻辑实体以与信息资源的物联网标识如此是实现以上通信与应用的根底和前提。目前,物联网标识研究已经成为国际和国内 的研究热点之一,各领域出现了成熟程度不一、应用X围不等的多种 标识体系,也呈现了众多标识技术共存且应用现状复杂的状态。本白皮书对物联网标识的概念、标识的解析以与标识的管理进展 了分析,总结提出了物联网标识体系。在对标识开展现状和趋势进展 研究的根底上,分析了我国物联网标识开展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我国 物联网标识开展思考与建议,希望能为业界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目录一、物联网标识概述1(一)物联网标识概念1(二)物联网标识体系1(三)物联网标识解析3(四)物联网标识管理4二、物

3、联网标识开展现状和趋势4(一)物联网标识类应用开展迅速4(二)国际上 RFID 标准已经形成比拟完善的布局5(三)物联网对不同通信标识需求紧迫性不同7三、我国物联网标识开展面临的挑战9(一)我国物联网标识标准加快推进,专利问题不容无视9(二)RFID 应用开展在编码和解析系统方面面临一些问题10(三)物联网长远开展需考虑与通信技术与资源的协同推进11四、我国物联网标识开展思考和建议11(一)加强我国物联网标识相关战略研究,做好物联网标识顶层设计12(二)研究并逐步建立我国物联网标识编码规如此和解析服务系统12(三)推进我国物联网标识通用技术标准和关键应用领域标准制定13(四)研究满足我国物联网

4、长远开展的通信标识解决方案14一、物联网标识概述物联网是通信网和互联网的网络延伸和应用拓展,是新一代信息 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它利用感知技术与智能装置对物理世界 进展感知识别,通过网络传输互联,进展计算、处理和知识挖掘,实 现人与物、物与物的信息交互和无缝,以达到对物理世界实时控 制、准确管理和科学决策的目的。在物联网中,为了实现人与物、物与物的通信以与各类应用,需 要利用标识来对人和物等对象、终端和设备等网络节点以与各类业务 应用进展识别,并通过标识解析与寻址等技术进展翻译、映射和转换, 以获取相应的地址或关联信息。(一)物联网标识概念物联网标识用于在一定X围内唯一识别物联网中的物理和

5、逻辑实体、资源、服务,使网络、应用能够基于其对目标对象进展控制和 管理,以与进展相关信息的获取、处理、传送与交换。(二)物联网标识体系基于识别目标、应用场景、技术特点等不同,物联网标识可以分 成对象标识、通信标识和应用标识三类。一套完整的物联网应用流程 需由这三类标识共同配合完成。结合物联网分层体系架构、标识分类、标识形态和配套分配管理 要求,可总结规划物联网标识体系如图1所示。图1物联网标识体系1.对象标识对象标识主要用于识别物联网中被感知的物理或逻辑对象,例如 人、动物、茶杯、文章等。该类标识的应用场景通常为基于其进展相关对象信息的获取,或 者对标识对象进展控制与管理,而不直接用于网络层通

6、信或寻址。根据标识形式的不同,对象标识可进一步分为自然属性标识和赋 予性标识两类。1自然属性标识自然属性标识是指利用对象本身所具有的自然属性作为识别标识,包括生理特征如指纹、虹膜等和行为特征如声音、笔迹等。 该类标识需利用生物识别技术,通过相应的识别设备对其进展读取。2赋予性标识赋予性标识是指为了识别方便而人为分配的标识,通常由一系列 数字、字符、符号或任何其他形式的数据按照一定编码规如此组成。这 类标识的形式可以为:以一维条码作为载体的EAN码、UPC码,以二维码作为载体的数字、文字、符号,以RFID标签作为载体的EPC、uCode、OID等。网络可通过多种方式获取赋予性标识,如通过标签阅读

7、器读取存 储于标签中的物体标识,通过摄像头捕获车牌等标识信息。2.通信标识通信标识主要用于识别物联网中具备通信能力的网络节点,例如 手机、读写器、传感器等物联网终端节点以与业务平台、数据库等网 络设备节点。这类标识的形式可以为、IP地址等。通信标识可以作为相对或绝对地址用于通信或寻址,用于建立到通信节点 连接。对于具备通信能力的对象,例如物联网终端,可既具有对象标识 也具有通信标识,但两者的应用场景和目的不同。3.应用标识应用标识主要用于对物联网中的业务应用进展识别,例如医疗服 务、金融服务、农业应用等。在标识形式上可以为域名、URI等。(三)物联网标识解析物联网标识解析是指将物联网对象标识映

8、射至通信标识、应用标 识的过程。例如,通过对某物品的标识进展解析可获得存储其关联信 息的服务器地址。标识解析是在复杂网络环境中能够准确而高效的获取对象标识对应信息的重要支撑系统。(四)物联网标识管理对于物联网中的各类标识,其相应的标识管理技术与机制必不可 少。标识管理主要用于实现标识的申请与分配、注册与鉴权、生命周 期管理、业务与使用、信息管理等,对于在一定X围内确保标识的唯 一性、有效性和一致性具有重要意义。依据实时性要求的不同,标识管理可以分为离线管理和在线管理 两类。标识的离线管理指对标识管理相关功能如标识的申请与分配、标识信息的存储等采用离线方式操作,为标识的使用提供前提和根底。 标识

9、的在线管理是指标识管理相关功能采用在线方式操作,并且通过 与标识解析、标识应用的对接,操作结果可以实时反应到标识使用相 关环节。二、物联网标识开展现状和趋势随着人类对信息需求的产生以与不断增强与丰富,各类标识与其 相关技术从出现即以不同形态在各个领域受到广泛应用,近半个世纪 以来其开展速度更加迅猛。从人与人之间的通信,到引入对物理世界 的感知后建立的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通信,标识技术与其应用的发 展都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与推动作用,并且随着物联网的推进,围绕标 识的应用、技术标准和需求都在不断增强和拓展。(一)物联网标识类应用开展迅速物联网标识类应用近年开展迅猛,条码技术、RFID技术在供给链管理

10、、物流管理、资产跟踪、防伪识别、公共安全管理、车辆管理、 人员管理等方面应用日益广泛。以RFID技术为例,采用RFID技术的 中国二代某某发行量已经超过10亿X,城市交通一卡通应用覆盖国内100多个大中型城市。2012年中国RFID市场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比2011年增长49.2%,市场规模达到亿元。另外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应用的开展,基于智能手机的二维码标识类公共服务应用,如电子化票据、电子优惠券、商品信息查询等已经逐渐普与,国内部 分机场已经支持刷手机二维码进展登机的服务。随着物联网标识类应用的开展,一些新的需求和趋势逐渐呈现:1随着物联网行业闭环应用的推进和成熟,大规模跨行业类的标识应用需

11、求凸显,如在智能物流领域,货物标识信息的管理、更新或获 取不仅涉与商品生产行业,如烟草业、农业等,还涉与交通运输、商 品管理等行业;食品溯源类也会涉与多个行业。目前跨行业应用还处 于起步阶段,规模较小,且大多集中在某个地区或特定应用关联行业, 未来将向更大X围内推广;2二维码应用进一步开展和流行。二维码本钱低廉,方便易用,且容易切入到O2OOnlinetoOffline,线上线下;即通过线上应用促进用户线下消费营销模式,通过手机 扫描二维码进展网上购物、打印优惠券、会议签到等已经逐渐成为潮 流。随着三大电信运营企业、腾讯微信和阿里巴巴等互联网企业的推 进,二维码应用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加速普与期,

12、正在不断催生各种新 型应用;3基于RFID的物联网标识类应用不断开展,并且随着RFID 标签本钱的下降应用X围将会不断扩大。随着智能手机集成RFID芯片和RFID读写器功能,基于智能手机和RFID技术的物联网标识类应 用在行业领域和公众服务领域逐渐展开,如电子钱包、远程支付、电 子票据、电子证件、医疗RFID服务等。(二)国际上RFID标准已经形成比拟完善的布局物联网对象标识标准方面,一维码、二维码相关标准已经相比照 较成熟,目前标准化工作与关注点侧重在RFID方面。RFID标准包括:通用技术标准、应用技术标准、对象标识解析技术标准以与对象标识 编码、分配管理方面的规定。通用技术标准主要是数据

13、采集和信息处 理相关标准;应用技术标准结合各个应用领域特殊需求对通用技术标 准进展补充和进一步具体化,如标签尺寸、标签粘贴位置、数据内容 格式、使用频段等;对象标识解析技术标准提供标识关联信息的获取 和共享机制,涉与对象标识解析架构和解析协议。国际RFID标准化方面比拟有影响力的组织和机构主要有:ISO/IEC、EPCglobal、ITU-T、 日本UIDUbiquitous ID、AIMGlobal、IP-X等,此外还存在大量应用X围相对较少的地区、行业标准与企业闭环应用标准。其中:国际上RFID通用技术标准的制定以ISO/IEC为主导,涉与空中接口标准、数据标准、测试标准、实时定位标准、安

14、全标准等,另外EPCglobal、日本UID等也制定RFID通用技术标准,如EPC制定标签 协议标准: EPCUHFGen2和EPCHF。总体上国际RFID通用技术标准已经形成比拟完善的体系,以ISO/IEC主导,并结合新的应用场景 和特性需求不断推进,如RFID和传感器结合。RFID应用技术标准目前主要涉与流通性较强的应用领域,其中ISO/IEC推进集装箱、物流供给链、动物管理等相关标准,而EPCgloabl侧重供给链标准。对象标识解析技术标准在国际上比拟有代表性的有三大体系,即 EPCglobal定义的ONSObjectNameService,对象名称服务、ITU 和ISO联合制定的面向O

15、IDObjectIdentifiers,对象标识符的ORS(ObjectidentifierResolutionSystem,对象标识符解析系统)、 日本泛在识别中心定义的uCode解析服务体系,此外还有一些其他解 决方案和思路,如基于Handle解析系统扩展来支持RFID标识解析,行业内部RFID编码和解析体系等。EPCglobal全球解析服务委托VeriSign营运,现已建立了7个解析服务中心,在中国设有对等根解析服务器设在某某。ITU和ISO已经联合发布ORS 标准ITU-T X.672;ISO/IEC29168-1,其解析系统还在开展建设中。日本uCode 解析服务体系与上述网络化的解析体系相比,通过在读卡器中预置标 识关联信息,还支持不通过网络来检索商品详细信息的功能。对象标识的编码和分配管理与对象标识解析体系严密相关。不同 组织所采用的编码方案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