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性梁吊模施工工法_(DOC 25页)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9076904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劲性梁吊模施工工法_(DOC 25页)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劲性梁吊模施工工法_(DOC 25页)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劲性梁吊模施工工法_(DOC 25页)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劲性梁吊模施工工法_(DOC 25页)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劲性梁吊模施工工法_(DOC 25页)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劲性梁吊模施工工法_(DOC 25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劲性梁吊模施工工法_(DOC 25页)(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钢筋混凝土劲性梁吊模施工工法申 报 材 料二00八年六月目 录1、工法申报书 2、工法内容材料 3、企业级工法批准文件复印件 4、关键技术鉴定材料 5、工程应用证明原件 6、经济效益证明原件江苏省工程建设施工工法申报书工法类别: 1、房屋建筑工程 2、土木工程 3、工业安装工程 工法名称:申报时间:二00八年六月工法名称钢筋混凝土劲性梁吊模施工工法主要完成单位通讯地址邮编联系人电话主要完成人姓名职务职称工作单位副经理工程师副经理工程师技术员工程师董事长高级工程师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工法应用工程名称和时间工法关键技术名称、鉴定时间、鉴定证书编号工法关键技术获科技成果奖励的情况原工法名称、完成单位

2、、省级工法批准文号、编号(重新申报项目填写此栏)工法内容简述:目前一些工程中的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屋(楼)盖部分的施工,由于施工现场的特殊情况致使模板支撑系统的落地支撑点无法设置,或者屋盖下方支模空间不足无法支设落地模板支撑,如何妥善的处理好这种特殊情况下的模板支撑施工问题就成了工程施工中的一道难题。xxxxxx纪念馆扩建工程万人坑部分屋盖,设计采用跨度25.9m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梁板单层框架结构,取代原有的网架屋盖四点支撑结构,而万人坑中位于表层土层中的遗骸由于多年风化腐蚀已经不起轻微的碰撞扰动,在万人坑范围内模板支撑根本无处立足,因此在确保万人坑部分保护可靠的条件下,完成跨越万人坑上空跨度达

3、25.9m的单向梁板楼盖混凝土浇筑成了扩建工程中的一个关键性技术问题。工程中针对这种特殊情况开展了技术攻关,将单向梁板结构中框架梁设计为带型钢的劲性钢骨钢筋砼梁,用梁内的型钢作为吊模的支承梁,在型钢梁加劲肋板上焊接吊杆,再通过吊杆将整个屋面的支撑体系吊挂在型钢骨架梁上,这样整个混凝土结构和施工荷载将通过模架吊杆传给型钢梁,再由型钢梁传递给两端柱、墙结构,确保了整体模板支撑体系的顺利施工,同时也给后期装修操作平台留下了支撑拉杆。通过该工程的总结,形成了钢筋混凝土劲性梁吊模施工工法,施工技术水平达到了省内领先水平,关键技术通过了有关专家组的审定,且由于施工效果明显、技术先进,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

4、经济效益。关键技术及保密点(有专利权,请注明专利号):钢筋混凝土劲性梁吊模设计与施工技术技术水平和技术难度(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水平比较):目前一些工程中的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屋(楼)盖部分的施工,由于施工现场的特殊情况致使模板支撑系统的落地支撑点无法设置,或者屋盖下方支模空间不足无法支设落地模板支撑,如何妥善的处理好这种特殊情况下的模板支撑施工问题就成了工程施工中的一道难题。通过采用钢筋混凝土劲性梁吊模设计与施工技术,从根本上克服了诸如搭设贝雷架等其它解决方案存在的弊端,保证了工程的顺利施工。其施工技术具有以下几项显著特点:1、钢管扣件模架通过吊杆悬吊在承重钢骨梁上实现空中搭设,有效的解决了模板支

5、撑无法落地或落地不牢的问题。2、承重钢骨梁与悬吊钢管桁架通过建模设计,能承受施工时的较大荷载。3、支撑体系在某些情况下比搭设满堂模板支撑体系工期短,且不影响已建部位正常使用和结构受力形态,施工速度快。4、支撑体系拆除后,留下的模架吊杆可兼作后期装修操作平台的支撑拉杆,满足了后期装修阶段的施工要求,提高了作业效率。 工法成熟、可靠性说明(省工法工程应用少于3项时填写):工程应用情况及推广应用前景:目前在xxxxxx纪念馆扩建工程、*火车站站房工程、通州*综合楼A、B座工程等工程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屋(楼)盖部分的施工中,遇到施工现场的特殊情况致使模板支撑系统的落地支撑点无法设置,或者屋盖下方支模空

6、间不足无法支设落地模板支撑的特殊情况。工程中针对这种特殊情况开展了技术攻关,将单向梁板结构中的框架梁设计为带型钢的劲性钢骨钢筋砼梁,通过吊杆将整个屋面的支撑体系吊挂在型钢骨架梁上,再由型钢梁传递给两端柱、墙结构,确保了整体模板支撑体系的顺利施工,同时也给后期装修操作平台留下了支撑拉杆。通过该工艺的使用,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工程工期按原计划顺利进行,保证了工程质量,节约了投资,缩短了工期,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种钢筋混凝土劲性梁吊模施工技术,和传统的施工工艺相比具有较为明显的优越性,对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屋(楼)盖施工中模板支撑无法实现落地支撑这种特殊情况下的工程施工具有广泛的应用

7、价值和指导意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包括节能和环保效益)钢筋混凝土劲性梁吊模施工体系通过梁内的型钢作为吊模的支承梁,再通过焊接在型钢梁上的吊杆将整个屋面的支撑体系吊挂在型钢骨架梁上,并通过结构墙、柱向下传递施工荷载,施工方便,安全可靠,操作方便等特点,具有广泛的推广使用价值。经测算,采用劲性梁吊模施工体系与采用其它支模方法相比,在*纪念馆扩建工程万人坑部分屋盖施工中,共节约投资30万元,工期提前18天,保证了万人坑遗址的安全,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另外,通过该工法的使用,减少了梁内钢筋的使用量,且为后续工程的施工提供了工期保证,节约了周转材料的投入,减少了模板支撑制作工作量和焊接有害

8、气体的排放,保护了环境。主要完成单位意见第一完成单位 签章 第二完成单位 签章年 月 日 年 月 日第三完成单位 签章 年 月 日 省辖市建设局(委)、建工(管)局或省有关主管部门、有关单位推荐意见1、如工法应用工程实例少于3项,对该工法关键技术可靠、成熟性提出意见: 2、推荐意见: 签 章 年 月 日 专家评审委会评审意见 主任委员: 副主任委员: 年 月 日省建筑工程管理局意见 签 章 年 月 日 钢筋混凝土劲性梁吊模施工工法 1、前言目前一些工程中的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屋(楼)盖部分的施工,由于施工现场的特殊情况致使模板支撑系统的落地支撑点无法设置,或者屋盖下方支模空间不足无法支设落地模板

9、支撑,如何妥善的处理好这种特殊情况下的模板支撑施工问题就成了工程施工中的一道难题。xxxxxx纪念馆扩建工程万人坑部分屋盖,设计采用跨度25.9m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梁板单层框架结构,取代原有的网架屋盖四点支撑结构,而万人坑中位于表层土层中的遗骸由于多年风化腐蚀已经不起轻微的碰撞扰动,在万人坑范围内模板支撑根本无处立足,因此在确保万人坑部分保护可靠的条件下,完成跨越万人坑上空跨度达25.9m的单向梁板楼盖混凝土浇筑成了扩建工程中的一个关键性技术问题,必须采取针对遗骸的有效保护措施以保证万无一失。通州*集团有限公司联合设计单位和有关高校研究所,针对以上特殊的工程情况开展了技术攻关,形成了钢筋混凝土

10、劲性梁吊模设计与施工技术这创新的新成果,并形成了钢筋混凝土劲性梁吊模施工工法。该工法关键技术通过了有关专家组的审定,施工工法技术水平已达到了省内领先水平,且由于施工效果明显、技术先进,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工法特点2.1钢管扣件模架通过吊杆悬吊在承重钢骨梁上实现空中搭设,有效的解决了模板支撑无法落地或落地不牢的问题。2.2 承重钢骨梁与悬吊钢管桁架通过建模设计,能承受施工时的较大荷载。2.3支撑体系在某些情况下比搭设满堂模板支撑体系工期短,且不影响已建部位正常使用和结构受力形态,施工速度快。2.4支撑体系拆除后,留下的模架吊杆可兼作后期装修操作平台的支撑拉杆,满足了后期装修阶段

11、的施工要求,提高了作业效率。3、适用范围本工法适用于落地式模板支撑系统无法满足施工要求,或施工现场无法支设落地式模板支撑系统的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屋(楼)盖工程施工。4、工艺原理钢筋混凝土劲性梁吊模施工,是针对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屋(楼)盖施工中模板支撑无法实现落地支撑的特殊情况,将单向梁板结构中的框架梁设计为带型钢的劲性钢骨钢筋砼梁,用梁内的型钢作为吊模的支承梁,在型钢梁加劲肋板上焊接吊杆,再通过吊杆将整个屋面的支撑体系吊挂在型钢骨架梁上,这样整个混凝土结构和施工荷载将通过模架吊杆传给型钢梁,再由型钢梁传递给两端柱、墙结构,确保了整体模板支撑体系的顺利施工,同时也给后期装修操作平台留下了支撑拉杆

12、。该工法施工方便,安全可靠,操作方便等特点,具有广泛的推广使用价值。5、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5.1 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对支撑体系进行建模设计浇筑柱、墙混凝土安装劲性钢梁焊接模板支撑体系吊杆钢管支撑架搭设梁、板模板铺设浇筑第一阶段混凝土浇筑第二阶段混凝土拆除梁、板模板体系,保留作业架进入装修阶段5.2 施工操作要点5.2.1设计计算通过设计计算,确定如下设计方案:采用钢筋混凝土劲性钢梁作为整个楼面支撑体系的承重大梁,将吊秆焊接在型钢梁加劲肋板上,通过吊杆将整个屋面的支撑体系吊挂在型钢骨架梁上,其基本传力途径为:梁板钢筋混凝土自重施工荷载模板面板扣件钢管支架槽钢纵梁吊杆型钢骨架梁竖向承力构件(柱

13、子、临时支撑塔架),钢梁之间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钢梁连系支撑,防止型钢梁侧向失稳。见图5.2.1图5.2.1吊模示意图整个支模体系要求验算模板支撑体系在浇筑混凝土的两个施工阶段的安全可靠性,包括模板、支架、吊杆以及钢骨梁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工程中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对混凝土两阶段浇筑施工过程进行内力计算分析,根据支撑体系平面布置图和立面图建立有限元模型,赋予各杆件截面性质(截面积、抗弯刚度等)、材料属性(弹性模量、密度等)、荷载(楼板荷载、大梁荷载、施工荷载、自重等)以及约束条件,自动绘出桁架各杆件的内力图(弯矩、轴力等)、弯矩图以及支座反力。经承载力验算、挠度验算、稳定性验算、钢梁支座锚筋验算,钢梁、吊杆、槽钢支架、钢管架等均能满足要求。5.2.2支撑体系的搭设支撑体系由吊拉钢平台和扣件式钢管模架组成(见图5.2.2),施工中应严格按照钢结构施工规范和扣件式钢管架施工规范进行操作。图5.2.2模板支撑体系示意图(1)悬吊钢平台型钢梁应严格按照设计尺寸进行加工,确保梁的每一个构配件焊接质量。在墙、柱施工完成后,将验收合格的型钢梁编好号码运至施工现场,安装在结构墙、柱预埋的底座上,然后安装型钢梁间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