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关心读书心得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9057669 上传时间:2023-12-2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会关心读书心得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学会关心读书心得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学会关心读书心得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学会关心读书心得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学会关心读书心得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会关心读书心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会关心读书心得(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尔诺丁斯当代美国杰出的教育思想家,担任过美国哲学教育学会主席,1977年 1998年在斯坦福大学任教,先后3次获得优秀教师奖,2001年2005年担任美国科学院的 院长,曾获得哈佛大学杰出妇女贡献奖和美国教育研究学会终身成就奖,作为著书颇丰的研 究者,在美国乃至全世界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内尔诺丁斯3年前就度过了 80华诞,可她依然笔耕不辍,依然奔走于世界各地,宣 传她的教育理论。春节前夕,教育科学出版社最新引进出版了内尔诺丁斯文集,内尔诺 丁斯的教育模式,在中国的教育界引起了很大反响。前不久,借内尔诺丁斯来到中国访问 之际,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对她进行了专访。谈及为何如此执著地热衷于教育改革的

2、探 索和思考,内尔诺丁斯哈哈一笑说:“因为我始终爱着这个世界。”学会合作互相欣赏 眼下,不少人谈起教育,往往振振有词百舸争流针砭时弊;论及出路,确又简短笼 统不得要领不知去向。采访中,内尔诺丁斯首先谈了 21世纪的教育,她认为现在教 育面临很多挑战,如何超越以考试为中心的教育已经成为学校必须面临的课题。“中国和日 本已经考虑应试教育的有害性,但是美国却将考试越来越标准化,这种倾向非常不好。”内 尔诺丁斯说:“好的教育是帮助孩子们发现他们最适合做什么,他们应该选取怎样的人生 道路,而不是靠应试教育强迫每一个孩子走同一条道路。”说到教育的目的,内尔诺丁斯提醒说:“不能忘记3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合作

3、思维、 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内尔诺丁斯曾经在美国的公立学校教了很多年数学,对于美国的公立学校强迫所有的 孩子学数学她极力反对。她说:“我们已经忘了在真正的日常生活当中,不是每个人都需要 数学的东西。代数、几何,很多孩子在生活中不需要这些东西,但是学校里面教得太多了, 这导致现在美国已经很难发现人们可以做手工的焊接,就只好到欧洲找做这样事情的人,在 美国已经很难找到了。”她认为,现在的社会很重要的是人和人之间,就像国家和国家之间, 是互相合作彼此依赖的。孩子是人类的未来和财富,我们应该热爱和尊重孩子,因而教育应 该减少个人主义的思考,帮助孩子们学会互相欣赏。教育是培养关心人的人内尔诺丁斯撰

4、写了 18本著作,这些著作在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成为教育研究者的必读书目。令人汗颜的是后9本著作,都是内尔诺丁斯在70岁之后的 成果。内尔诺丁斯一向研究关心伦理,她的教育主张就是探讨关心的本质及运用。1984年 问世的关心伦理一书,成为内尔诺丁斯的成名代表作品。2011年,教育科学出版社 翻译出版的内尔诺丁斯文集中,其中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就是内尔诺 丁斯重返关心伦理研究的最新成果。内尔诺丁斯从女性经验的角度追诉道德发展,认为道 德发展与母性本能直接相关。她说:“关心伦理更多的是从女性的经验中自然地产生,这不 等于宣称男性不能投身于关心的内容,就像很多女性接受并且身体力

5、行关心伦理一样,很多 男性接受并且身体力行关心伦理,以关心伦理为指导,对道德教育命题进行了非常广泛深入 地研究。”内尔诺丁斯的大量文章阐述了道德教育模式,就是以榜样、对话、实践和认证为途径 培养关心人的人,这个道德教育模式是对目前以灌输美德为主的传统教育的超越,人格教育 者往往强调在孩子们身上下工夫,使他们成为有道德的人,而关心教育者主张改善环境,为 孩子们的道德生活提供支持。内尔诺丁斯反复强调在学校里建构符合道德的制度、文化以 及人际关系,远比一味向孩子灌输美德重要,从而使“关心”不仅成为一种个人的美德,而 且成为一种人际关系,一种文化条件。内尔诺丁斯的学术兴趣和贡献远不只是关心伦理和道德教

6、育,她的另外一个学术兴趣 集中在精神问题上。1989年,内尔诺丁斯出版的女性和罪恶一书,从女性的视角分 析恶的概念,书中审视历史上各种组织对女性的压迫,对两性不平等地位的维护。她指出罪 恶应该包括有目的的给她们施加痛苦的行为,被迫的分离以及孤苦无助的状态。内尔诺丁 斯立足于社会现实,从东西方不同的文化习俗方面解析关心伦理和道德教育,从而在世界范 围引起人们的认同和共鸣。写作是一种思想享受为了写好18本著作,内尔诺丁斯付出了很多的精力。内尔诺丁斯笑着告诉记者,她除了写作外,还领养了5个孩子。另外,内尔诺丁斯 还喜欢养花养草,喜欢外出散步,最令她得意的是有一手非常好的厨艺,家人都夸赞她做的 饭菜很

7、好吃。内尔诺丁斯说:“我很少研究人类怎么产生和如何维系这方面的问题,我就是做自己 真想做的事情,这一点很重要。拿写东西来讲,就是写自己想写的东西,写自己感兴趣的东 西,这样写起来就有活力。”写作是一项很累的事务。对此,内尔诺丁斯也颇有感受,但她更多的时候说“不”, 她认为写作的累是有需求的,是自己思想价值的再现,是一种满足读者要求和期盼的快乐的 累,这种累就不会成为自身的负担,恰恰相反,这种累是个人的一种思想享受。内尔诺丁斯写作有个习惯,总要花费很多时间编写大纲,有了这个基础,写起来就比 较容易了。在写作的过程中,内尔诺丁斯总是感觉时间不够,这是她遇到的最为突出的困 难。当然,写作也常常会出现

8、意外情况。内尔诺丁斯说:“有时,我写着写着便要停下来 调整写作心境,梳理写作思绪,因为所写的内容与原先设想的内容不符。”内尔诺丁斯认为人生活的空间,总是处在一个矛盾的状态一一写作有压力,身心会感 到难受,但不写作思想会无聊,精神上也会感到空虚。对此,她觉得这种带有幽默感的生活, 才有享受的节奏,才有陶醉的趣味。再读内尔诺丁斯的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2009-04-02 11:23:01)转载标签: 教育 政治 主体间性 诺丁斯 关怀教育 杂谈 诺丁斯关怀道德教育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关怀。她认为:关怀就是一种“投注或全身心投 入”的状态,即在精神上有某种责任感,对某事或某人抱有担心和牵挂感。她强

9、调的是精神层 面的关怀,对人或事要付出感情。诺丁斯是美国的一个哲学家、一个前任数学教师、一个母亲、一个充满激情和爱心的人。 她在书中告诉我们:关心和被关心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她同意海德格尔的观点:关心是人类 的一种存在形式。关心是对生命的同情,是一瞬间的怜悯,是人世间所有的担心、忧患和苦 痛。但诺丁斯更强调:关心,意味着一种关系,它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两个人之间的一种连 接或接触。两个人中,一方付出关心,另一方接受关心。要使这种关系成为一种关心关系, 当事人双方都必须满足某些条件。无论是付出关心的一方还是接受关心的一方,任何一方出 了问题,关心关系就会遭到破坏。关怀伦理学兴起于20 世纪 70 年

10、代末 80 年代初的美国,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 重要的伦理学流派,其中理论最具深度和最为系统的当推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内尔诺 丁斯的以关怀为核心的道德教育理论。如何具体地实践关心教育?诺丁斯告诉我们,需要因地因人采用不同的策略:或严厉或 温柔;对严肃者要敬慕和尊重,对温柔随和的人可以通过拥抱;有时,关心只需几分钟的注 意,有时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她提醒我们,智力上的注意力并非就能转移到人际关系中 去,很多智力高度发达的人对其他人和其他生命形式毫无兴趣,漠不关心。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追求高学历,教育普及程度迅速提高。其显 著特征就是“应试”。随着改革大潮,我国的教育

11、正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然而, 目前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异化为升学教育。在此情形之下,曾出现过的“重点学校”逐 渐消失的同时,却出现了不少的“名校”。随之而来的就是择校、择师、择生。而教师面临 着“双择”,即:学校选聘和家长择师。有的学校生源过于拥挤,教师面临的学生越来越多, 有很多班级的学生人数超过标准,而且许多教师同时负责好几个班级,这就使得教师对学生的 关怀仅仅限于知识讲授,师生之间缺少充足而必要的对话关怀实践。多数情况下学校 教育对教师的评价则偏重于学生的学科成绩,这样往往会使教师只抓学生成绩、只看重学生 的智育,而忽略了学生的身体成长、道德成长等,从而也使教师的教学工作越来越

12、枯燥,越来越 没有激情。这些问题是学校目前急于解决的。学校需要育人的高素质教师,学生渴求关心爱 护自己的老师,教师想成为优秀的育人园丁。学生想要快乐的学习生活,教师需要职业的幸 福感。教育本是一件幸福的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它需要教师与学生主体双方全身心 投入,教师幸福应该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实现,缺少师生主体间关怀实践的教育又如何成就 幸福?现今社会存在着一些伦理失范、道德滑坡、诚信不足、礼仪缺失、人际疏离、生态恶化、 贫富分化等不和谐因素,正在危害着社会的健康发展。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潮,长期以来教师 用心血和汗水所筑成的师德之堤正面临强大的冲击。目前,在中国教育界也出现了一些令人 忧

13、虑的现象,比如:如贪图安逸、不思进取;八仙过海,“生财有道”;从教不廉,以教谋 私,甚至还有少数教师学术腐败、品德堕落;师生关系疏离化、庸俗化,等等。使部分教师 在拜金主义浪潮冲击下,人生观与价值观产生倾斜。这些现象,虽然是少数,但它败坏了教 师的崇高形象,侵蚀着中国教育事业的健康肌体。如何培养和塑造有道德、有责任的健康向 上的人,自然成了教师肩负的重任。而要完成好这一历史的重任,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教师 职业道德素养和专业素养。怎样切实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和专业素养呢?诺丁斯告诉我们许多道理和可行的办 法学会关心。教师对学生的关怀效果主要是由学生来反馈和评价的。诺丁斯认为:教师应当认可学生,

14、应该给予学生与现实相符的积极的自我形象,而不是将一种主观的期望强加给学生,如此学生 才能产生力量感,才能形成积极的道德追求。传统的评价方式要求教师割裂与学生的关怀联 系,只看中学生某一方面或某几个方面的表现 ,与学生整体性发展割裂开来,非全面的评价将 教师陷入两难境地。教师不仅要关怀学生现时的幸福,更应关怀学生一生的幸福,不仅要关怀 学生某一个方面的发展,更应关怀学生的身心和谐、全面发展。教育培养的不仅仅是现存社 会的人,更是为未来社会培养健全的人。学生自主成长能力的提高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见效的, 我们在评价时也很难把握,这个时候就出现了学生、家长、学校及社会能否对教师认可的考 验。不仅学生需要

15、认可,教师也需要认可。对教师最好的认可就是学生对教师关怀的敏感反 应,其次,就是整个教育界要有认可教师的正确标准,否则容易使教师心灰意冷,不知所措。诺丁斯认为“关怀者虽说不必然都是教师,但是教师则必然应成为关怀者” 。教师在作 为关怀者时应完全沉浸在与学生的关怀关系中,不必以教育者的姿态对待学生。教师应该把 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关怀。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教师扮演了朋友的角色,聆听他的心声,站 在学生的立场为学生着想;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又要以教师的身份进行教学;作为班级 的管理者,教师又要与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除此教师还要扮演自己生活圈中的各种角色。改革升学教育趋向下教学只注重学生成绩的现状

16、,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使 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学会关心的过程;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 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使教育教学成为成就师生幸福的创 造性活动,重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真实体验和感受。诺丁斯告诉我们:学会关心的首要秘诀在于专注。专注在此并不意味着疯狂或者痴迷, 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和接受。当真正关心一个人,就会认真去倾听他、观察他、感受他,愿意 接受他传递的一切信息。这种专注或者关注可能仅仅持续片刻,以后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 但在任何关心的交流过程中,它都是关键因素。诺丁斯说:当一个陌生人向我问路,我们之 间的交流就可能变成一种关心关系,即使这种交流的时间很有限。我专注地倾听他的问题和 需要,然后认真地回答他。当他接受了我的专注、认真和答案,这种关心的关系就完成了。诺丁斯关怀道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