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考试放射医学技术习题汇总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9001637 上传时间:2024-02-10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1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考试放射医学技术习题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国家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考试放射医学技术习题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国家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考试放射医学技术习题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国家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考试放射医学技术习题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国家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考试放射医学技术习题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家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考试放射医学技术习题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考试放射医学技术习题汇总(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国家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考试放射医学技术习题汇总第一篇 基础知识第一章解剖与生理基础1、 胸大肌起自胸骨、第16肋软骨和锁骨的侧半,肌束斜向外上方,止于肱骨大结节下方,收缩时可使臂收或旋。前锯肌上部收缩时牵引肩胛骨向前。2、 腹外斜肌位于腹前外侧部浅层,其上中部肌束向移行于腱膜,经腹直肌的前面,参与构成腹直肌鞘的前层,腹外斜肌腱膜下缘构成腹股沟韧带,腹横肌腱膜与腹斜肌腱膜会合形成腹股沟镰。3、 肺尖的体表投影相当于第7颈椎棘突的高度。4、 肺大体呈圆椎形,具有一尖,一底,肋面,侧面,前缘,下缘。5、 深呼吸时两肺下缘可向上下各移动23cm,临床上称肺下缘移动度。6、 咽与食管的分界处平第六

2、颈椎体下缘。7、 阑尾连于盲肠侧壁。8、 胃可以分为贲门部、胃底、胃体、幽门部四部分;胃小弯的最低处为角切迹;胃小弯黏膜皱襞多为纵行;幽门部分为幽门管与幽门窦,幽门管位于幽门窦的右侧;正常人多为钩型。9、 颈外动脉在胸锁乳突肌深面上行,其主要分支有:甲状腺上动脉、舌动脉、面动脉、颞浅动脉和上颌动脉。10、 腹主动脉发出壁支、脏支两种分支,脏支成对的有:肾动脉、睾丸动脉(卵巢动脉);不成对的有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11、 基底核是大脑半球髓质灰质团块的总称,包括豆状核、尾状核、屏状核、和杏仁体等,松果体不属于基底核畴。12、 下丘脑位于中脑和端脑之间;间脑主要是由背侧丘脑和下丘脑组

3、成的;下丘脑位于背侧丘脑的下方,包括视交叉、灰结节、乳头体和漏斗,其末端连有垂体。13、 下丘脑主要核团有视上核和室旁核,视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经元能分泌血管升压素和催产素。14、 海绵窦位于蝶骨体的两侧,腔有颈动脉和展神经穿行,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和上颌神经沿窦的外侧壁通过。15、 脑脊液的循环途径:左、右侧脑室室间孔第三脑室中脑水管第四脑室正中孔和左、右外侧孔蛛网膜下隙蛛网膜粒上矢状窦。16、 三叉神经属混合神经,含躯体感觉和躯体运动两种纤维;眼神经为感觉神经;上颌神经为感觉神经,经圆孔出颅,穿眶下裂续为眶下神经;下颌神经为混合神经,卵圆孔出颅分为数支;三叉神经周围突形成眼神经、上颌神经

4、和下颌神经的大部分。17、 脏运动神经分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交感神经的低极中枢位于脊髓胸1至腰3节段的灰质侧角,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脑干的副交感神经核和脊髓骶2至4节段的骶副交感核。18、 松果体位于背侧丘脑的后上方。一般松果体开始萎缩的年龄为7岁后。19、 胸腺在青春期达到高峰,20岁后退化,45岁后渐被脂肪代替。20、 胆盐、胆固醇、磷脂酰胆碱(卵磷脂)等可使脂肪裂解为脂肪微滴,从而增加了胰脂肪酶的作用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其中,与脂肪消化关系最密切的成分是胆盐。21、 牙组织包括牙质、釉质、牙骨质、牙髓,不包括牙周膜。22、 小脑位于小脑幕的下方,包括小脑半球和蚓部,小脑半

5、球下面有小脑扁桃体。小脑按形态结构和进化可分为:绒球小结叶(原小脑或古小脑),小脑前叶(旧小脑),小脑后叶(新小脑)。在小脑左、右半球深部的髓质中,每侧各埋藏着4个神经核团,由侧向外侧分别为顶核、栓状核、球状核和齿状核。小脑中脚连于小脑和脑桥之间。其主要成分为小脑传入纤维。23、 囊和后肢血供来自大脑中动脉中央支。24、 老年人听力下降查骨传导正常,空气传导功能障碍,进一步查壶腹嵴可不考虑。25、 进行胸膜腔穿刺时,进针部位可行超声定位,或选在胸部叩诊实间最明显部位进行,一般取肩胛下角线或腋后线第78肋间,也可选腋中线第67肋间或腋前线第5肋间。穿刺针应沿肋骨上缘垂直进针,不可斜向上方,以免损

6、伤肋骨下缘处的神经和血管。26、 最适宜结扎输精管的部位为精索部,在该部位结扎输精管,其切口要经过皮肤、精索外筋膜、睾提肌、精索筋膜,但不经过睾丸鞘膜腔。27、 疑诊股疝,压迫隐静脉裂孔的上半份,该肿块不再突出最有助于明确诊断,修补股环手术方法最有助于治疗。28、 鼻窦是鼻腔周围颅骨开口于鼻腔的含气空腔,包括上颌窦、额窦、筛窦、和蝶窦,上颌窦是最大的鼻窦,开口于中鼻道的前份,因开口高于窦底,故为病人直立时最不易引流的鼻窦。治疗可通过中鼻道穿刺上颌窦。29、 作甲状腺侧叶切除术,结扎甲状腺上动脉的最佳位置为紧靠甲状腺上极,紧贴甲状腺的侧叶结扎甲状腺下动脉易损伤喉返神经,喉返神经损伤可导致病人声音

7、嘶哑,而误切甲状旁腺,可导致甲状旁腺素分泌减少,血钙降低,可引起病人手中抽搐。30、 肾上腺皮质网状带分性激素,球状带分泌盐皮质激素,束状带分泌糖皮质激素,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31、 上颌窦、额窦、前筛窦开口于中鼻道,蝶窦开口于蝶筛隐窝,后筛窦开口于上鼻道。第二章医用物理学知识1、 受激吸收:不是自发产生的;需要有外来光子的激发才会发生;外来光子的能量应等于原子激发前后两个能级间的能量差才会发生;受激吸收激发光子的振动方向没有限制。2、 受激辐射特点:不是自发产生的,需要有外来光子的刺激才会发生;辐射出的光子与诱发光子特征完全一样;外来光子的能量必须满足前后两个能级之差。3、 谐振腔的作用:产

8、生维持光放大;选择输出光的方向;选择输出光的波长。4、 应用于医这领域的激光器的分类可按工作物质形态、发光粒子、输出方式进行分类。激光为医学基础研究提供的新的技术手段有:激光微光束技术、激光全息显微技术、激光荧光显微技术、激光扫描技术。5、 决定原子能级的主要因素是主量子数。决定轨道量子数的是磁量子数。决定电子的自旋状态的是自旋量子数。决定同一电子壳层中电子具有的能量与运动形式的是角量子数。第三章X线物理与防护1、 管电压越高,产生的X射线最短波长越短;X射线的最短波长对应于最大光子能量;管电压越高,X射线的产生效率越大;阳极靶物质的原子序数越大,X射线的产生效率越大。2、 能量80kV的电子

9、入射到X射线管的钨靶上产生的结果是连续X射线的最大能量是80kV。特征X射线的能量与靶原子壳层的结合能有关;X射线的两种成分中,特征X射线只占很少一部分;绝大部分的电子能量变为了热能。3、 X线光子与构成原子的层轨道电子碰撞时,将其全部能量都传递给原子的壳层电子,原子中获得能量的电子摆脱原子核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光电子),而X线光子则被物质的原子吸收,这种现象称为光电效应。光电效应放出特征X线。光电效应产第一条件发生几率:放射光子的能量与轨道电子结合能必须“接近相等”,光子能量过大,反而会使光电效应的几率下降,发生几率大约与能量的三次方成反比,光电效应不产生有效的散射。光电效应的影像学应用:

10、患者接受的剂量多,能产生良好的对比,常用钼靶产生,散射线少。光电效应的产物:光电子、正离子、特性放射、俄歇电子。4、 X线束成为混合射线的原因是阴极产生的电子能量不同。5、 康普顿效应:与物质的原子序数成正比,与入射光子的能量成反比,与入射光子的频率成反比。6、 电子对效应的发生几率:电子对效应的发生几率与物质原子序数的平方成正比,与单位体积的原子个数成正比,也近似地与光子能量的对数(lnh)成正比。可见,该作用过程对高能光子和原子序数物质来说才是重要的。7、 在诊断X线能量围,相干散射不产生电离过程,康普顿效应产生的几率与能量成反比,不发生电子对效应和光核效应。在诊断射线能量围不会发生的作用

11、过程是电子对效应。8、 最高能量为100keV的连续X射线其平均能量大约为40keV。9、 150kV的管电压产生的X射线的最短波长为0.008266nm。10、 对半值层:可以表示X射线质,即HVL,可以用mmAl表示,对同一物质来说,半值层小的X线质软。半值层反映了X线束的穿透能力,对同一物质来说,半值层大的X线质硬。11、 线衰减系数(SI)单位是m-1。质量衰减系数的SI单位是m2/kg。照射量的SI单位是C/kg。吸收剂量的SI单位是Gy。12、 X线滤过:滤过是把X线束中低能成分吸收掉;固有滤过,是指X线管本身的滤过;固有滤过用铝当量表示;总滤过为附加滤过与固有滤过之和;一般对低能

12、量射线采用铝过滤板。13、 国际辐射单位和测量委员会简称:ICRU。14、 X线剂量:修正后的吸收剂量称为当量剂量;照射量率的单位时间照射量的增量;X或射线光子在单位质量(dm)空气中产生出来的所有次级电子,完全被空气阻止时,所形成的任何一种符号离子的总电荷量的绝对值(dQ)的绝对值,即XDq/dm;吸收剂量率表示单位时间吸收剂量的增量;照射量是1R的照射使每千克空气吸收0.00875的能量。15、 X线剂量定义:吸收剂量:单位质量的物质吸收电离辐射的能量;当量剂量:引起某些生物效应的危险;当量剂量率:单位时间当量剂量的增量;比释动能:间接辐射粒子释放的带电粒子的初始动能之和;比释动能率:时间

13、间隔(dt)的比释动能的增量(dK),称为比释动能率。比率动能率的国际单位是Gy/s。16、 可作为吸收剂量的单位的是Gy和rad。1Gy=102rad。17、 1R(伦琴)=2.5810-4C/kg。18、 1C/kg的照射量对应的空气的吸收剂量是3.385Gy。19、 1R的照射量对应空气的吸收剂量是8.710-3Gy。20、 当量剂量的单位Sv与rem的关系是1Sv=102rem。21、 当量剂量:在辐射防护中,将个人或集体接受的或可能接受的吸收剂量根据组织生物效应加以修正,经修正后的吸收剂量在放射防护中称为当量剂量;SI单位是Sv;曾用单位是rem;是不同射线类型对组织和器官形成辐射危

14、害的度量;辐射权重因子无量纲。22、 胚胎在器官形成期受照可能引起在照射时正在发育的器官畸形,这在性质上属于确定性效应。23、 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临床表现和分度诊断标准;度:皮肤色素沉着或脱失、粗糙、指甲灰暗或纵嵴色条甲;度:皮肤角化过度,皲裂或萎缩变薄,毛细血管扩,指甲增厚变形;度:角质突起,指端角化融合,肌腱挛缩,关节变形,功能障碍(具备其中一项即可)。24、 吸收剂量的基本测量法是量热法。25、 X射线防护的目的正确的是防止发生有害的确定性效应。26、 诊断用X射线机房的主防护铅当量厚度应是2.0mm,副防护铅当量厚应是1mm。27、 我国放射卫生防护标准:放射工作人员的剂量限值:为防止

15、发生确定性效应放射工作人员的当量剂量限值是眼晶状体150mSv(15rem/a),其他组织500mSv(50rem/a);为限制随机性效应发生率,而达到可接受水平,放射工作人员(全身照射)的当量剂量限值是20mSv(2rem/a)。放射防护标准的剂量限值分别为:基本限值、导出限值、管理限值和参考水平。放射工作条件的分类:年照射的有效剂量可能超过15mSv/a的为甲种工作条件,要对个人剂量进行监测,对场所经常性的监测,建立个人受照剂量和场所监测档案。年照射的有效剂量很少可能超过15mSv/a,但可能超过5mSv/a,的为乙种工作条件,要建立场所的定期监测,个人剂量监测档案。年照射的有效剂量很少超

16、过5mSv/a,的为丙种工作条件,可根据需要进行监测,并加以记录。控帛原则:未满勤8岁者不得在甲种工作条件下工作,未满16岁者不得参与放射工作。从事放射的育龄妇女,应严格按均匀的月剂量加以控制。在一般情况下,连续3个月一次或多次接受的总剂量当量不得超过年当量剂量限值的一半(25mSv)对事先计划的特殊照射,其有效剂量在一次事件中不得大于100mSv,一生中不得超过250mSv。放射专业学生教学期间,其剂量限值遵循放射工作人员的防护条款;非放射专业学生教学期间,有效音量不大于0.5mSv,单个组织或器官当量剂量不大于5。对公众的个人剂量限值对公众个人所受的辐射照射的年当量剂量,应低于下列限值:全身:1mSv(0.1rem),单个组织或器官50mSv(5rem)。第二篇相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