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地震科普教育课教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8981944 上传时间:2023-12-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少年地震科普教育课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青少年地震科普教育课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青少年地震科普教育课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青少年地震科普教育课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青少年地震科普教育课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少年地震科普教育课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少年地震科普教育课教案青岛市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基地一、 课题地震来了怎么办?二、 教学(活动)目标:1.通过本课(活动),让学生简单了解地震和地震灾害,培养学生防震意识。2.让学生学会在破坏性地震发生时应如何避震。三、教学(活动)重点和难点(首先要解决的问题):1.重点:避震的原则,动作要领,不同场所的避震方法。2.难点(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培养学生防震避震的意识,让学生了解地震离我们并不那么遥远。四、教具:课件 五、课时: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师生问好,作自我介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地震和防震避震的知识,请同学们先看一个短片。(播放地震发生时短片)(二)讲授新课1.让学生了解地

2、震灾害师问:短片看万里,请同学们说说自己了解的地震是什么样子的?(学生回答)师说:刚才同学们说理自己所了解的地震,说的都很好。地震可以造成严重的破坏,房屋倒塌,人员伤亡,这里有几组图片让我们再进一步了解地震所带来的危害。(屏幕显示几种灾害的图片,让学生直观了解地震给人类造成的危害)。师问:地震能带来如此严重的破坏,我们不禁要问:地震是怎样形成的呢?(学生回答)师说:大家说了自己对地震成因的认识,现在还是通过短片来了解一下。(播放地震成因短片)师说:原来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巨大能量,通过断层运动以地震波的形式突然释放出来,从而引发地面震动的一种自然现象,就跟刮风下雨等自然现象一样。全世界

3、每年发生的地震有500万次左右,而人们能够感觉到的只有1%左右。2.让学生了解地震离我们并不远通过前面看的短片和图片,我们了解了地震的成因一级造成的灾害。师问:刚才同学们看到的图片都是外国的地震记录,谁知道我们中国过哪些地震呢?(学生答)师说:同学们都知道唐山大地震,我在这里有一组设计,一起来了解一下。(屏幕显示发生在中国的地震记录及唐山大地震前后对比的图片)通过这些统计可以看出我们中国是个多震的国家,我们家乡青岛就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影响范围内(屏幕显示环太平洋地震带)2003年崂山区仰口就发生了一次有感地震,当时我在值班,就觉着这座房子也抖了几抖。看一下地震造成的危害。(屏幕显示崂山区地震图

4、片)可见地震并不像有些人想的那样离我们很遥远,不可能发生。虽然地震会造成严重的灾害,但是只要防震避震措施得力地震就并不可怕。在这方面有些国家做的比较好,比如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的日本,在95年大阪大地震中虽然城市、经济遭受了严重的破坏,但是人员的伤亡却很少,可见日本的防震避震的措施起到了关键性作用。3.当地震发生时,应该怎样避震?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探讨如何避震的问题,要避震首先的确定真的要发生地震了。(1)师问:那位同学知道地震发生前会有哪些异常现象?(学生回答动物)师说:同学们对震前这些异常现象还是有一定了解的。地震发生前的异常现象有地面的颤动、地声、地光、建筑物的晃动等以及刚才大家说的那些动

5、物的反常现象。(屏幕显示动物异常现象图片及文字描述)(2)从地震发生到造成伤亡,一般有十几秒钟的时间,我们就要通过这些异常现象来确定要地震了,并且用着宝贵的十几秒钟做出避震反应。师问:那么,我们避震时应遵循哪些原则呢?(学生尝试回答)师说:避震就像同学们说的一定不能慌张要保持镇静。避震的原则就包括:保持镇静,行动果断;因地制宜,就地避险;伏而待定,不可疾出。(屏幕显示避震应急原则并与学生逐句分析)(3)师问:请同学们结合逼真的原则说说看,现在发生地震了,就在这间教室里你会怎么办?(学生说出自己的避震方法,教师引导简评)(4)师问:根据“因地制宜、就地避险”的原则,线的选择安全的位置避震。那么看

6、看教室内哪些位置是比较安全的?(学生回答)师说:避震时,我们应该选择能掩护舌体的物体下或旁边,易于形成三角空间,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比如兼顾的家具货架旁边、承重的内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物间等。(屏幕显示比较安全的位置图片和文字描述)(5)刚才大家选择了比较安全的位置,但是不能站在那里,你觉得什么样的身体姿势能最大限度的保护自己?(学生回答并请一位同学演示自己的动作)(屏幕显示正确动作要领的文字描述,指导一位学生做动作示范) (6)现在我们了解了避震的原则和要领,就在这间教室内让我们演练以下。我拍手为信号表示地震发生了,请同学们迅速做出自己的避震反应。(全体学生就地演练,教师进行评价)(

7、三)拓展延伸 刚才我们演练了在教室内避震时,需要避开头顶的掉落物比如吊灯、吊扇、投影仪等,把身体藏在课桌底下尤其是把头部保护好。但是地震发生时,人们不一定在什么地方做什么。现在我们再开拓下思路,如果地震发生时,不是在教室里你会怎么办?(屏幕显示六个场景)这是我们生活中常去的几种地方,现在请你运用避震知识尽可能详细的设计在其中一种情况下自己的避震策略。场景一、超市购物;场景二、街上散步;场景三、学校操场上;场景四、自己家中;场景五、郊游中;场景六、化工厂区。(设定时间,学生小组讨论,现场交流)大家经过讨论后都设计了自己的避震策略,这些策略是否可行呢?还是让我们听听专家的意见。(播放专家短片)(四)总结同学们,在这节课中我们了解了地震的成因和危害,地震发生时避震的原则和方法。大家还会有疑问:海啸跟地震有没有关系,地震能不能像天气预报那样预报,地震灾害的发生后怎样自救、呼救等等,请大家在课后通过阅读有关资料(包括影像资料)中得到解答最后,让我们用一次避震演练结束这节课。(教室避震,紧急疏散)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辑,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