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高一语文期中考试题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8945096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6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师高一语文期中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幼师高一语文期中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幼师高一语文期中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幼师高一语文期中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幼师高一语文期中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师高一语文期中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师高一语文期中考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师部2011-2012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卷)本试题共120分,时间120分钟。请将试题所有答案写在另附的答题卡上!第一部分 国学试题(20分)一、默写1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2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3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4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5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二、解释1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2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三、运用1根据剧情,回答问题。两个人走在路上擦身而过,不小心碰撞了一下。其中一个说:“你没长眼睛呀!”另一个人说:“你才没长眼睛呢!”两人打做一团。请问:这两个人都犯了弟子规中的哪一条?2根据下面这则故事,回答问题。据世说新语

2、记载,晋武帝登基之后,找了一个算卦的人给他算卦。这个人算出来一个字:一,一二三四的“一”。人家刚刚当皇帝,你算一个“万”字多好?你就说人家能当一万年皇帝,干吗算个“一”?晋武帝一想:这个老小子,这不是说我能当一年的皇帝吗?觉得很不吉利,就开始翻脸,准备把这个算卦的给拖出去砍了。这个时候,群臣相顾失色,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怎么弄出这么一个结果?裴楷正好在旁边,他引用了何晏的老子注,以非常凝重和舒缓的语气讲了三句话: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天如果只有“一”个天,当然天是清的了,对不对?如果天上出现两个天,这边乌云遮日,那边不要发生气流对撞吗?地得“一”则宁,如果地震

3、了,这块地拱起来,那块陷下去。侯王得到了“一”,那是天下最大的根本,根本就是“一”,“一”是最吉利的。裴楷咬字清晰,语气舒缓,整个朝廷都听到了,皆大欢喜。晋武帝一听,算了,重赏。那个算卦的本来要成为刀下之鬼,这一来不仅得救了,还得了一笔赏金。裴楷凭借自己的话语救了算命先生的命。请问裴楷说话的特点符合弟子规中的哪一条?第二部分 语文试题(100分)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25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1分)A. 札(zh)记 槲(h)寄生 怜悯(mn) 笨坯(p)B. 轻率(shui) 狭隘(y) 狗吠(fi) 精粹(cu)C. 琐屑(xi) 胚(pi)胎 无的(d)

4、放矢 檄(x)文D. 譬(b)如 衔(xin)肉 瞬(shn)间 刚正不阿()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1分)A. 蹩脚 装腔作是 轻重倒置 接洽B. 津津有味 实事求是 祸国殃民 藕断丝连C. 枯躁 吮吸 六艺经传 句读D. 菱角 恐吓 莫明其妙 窒息3、 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A 发迹:一个人走路的痕迹。B 屈尊下顾:降低了身份来观察民情。屈尊,降低身份俯就。C 以毒攻毒:用毒药来治疗毒疮等疾病。这里比喻利用对方自身的矛盾来反对对方。D 对牛弹琴:课文讽刺那些不看对象盲目地写文章的人。4、 常识填空。(每题2分,共14分)(1) 达尔文是_国杰出的_家,_

5、的创立者。(2) 我们平常说的天干指的是:_;地支指的是:_。(3) 孙犁,小说、散文家,_派的创立者,他的小说有“_”之称。与此同时,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还有一个较为有影响的流派,即以_为首的_派。(4) “唐宋八大家”分别为:_、_、_、_、_、_、_、_。(5) 韩愈,字_,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称为“文起_”,因昌黎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之为“_”。(6) 王安石,字_,号_,因封荆国公,世称_,卒谥文。北宋临川人,政治家、文学家。他两度为相进行变法,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列宁称其为“_”。(7) 语体一般分为_和_。5、 连线。理解读中九则寓言中的动物各喻什么人或什么行为,将动物

6、与喻指对象相对应。(每线1分,共8分)a蝙蝠 A比喻无自知之明的人。b蚂蚁 B比喻见风使舵想保持身份的人。c狗 C比喻下了台还想上去为所欲为的人。d天文家 D比喻靠给死人写文章抬高自己的人。e乌鸦 E比喻品质底下、妒贤忌能的人。f母蛙 F比喻嗜财如命、极端吝啬的人。g母鸡 G比喻自以为是和人比长处的人。h狐狸 H比喻贪心不足得了益处反诉苦的人。二、阅读理解。(共23分)(一)阅读师说片段,完成6-10题。(11分)嗟夫!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7、其皆出于此(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 )( )!6、文中括号处应填的文言虚词是:_、_、_、_、_、_、_(4分)7、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释义:(2分)A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句读:_B作师说以贻之 贻:_C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传:

8、_D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谀:_8、翻译下列语句。(2分)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不遗,吾未见其明也。_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_9、对这段文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1分)A该段句式变化多,整句和散句相结合,奇偶互见;字里行间饱含感情,读来感心动耳。B作者连用三个对比,尖锐地批判了“今之众人”“土大夫”“君子”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C三个对比,结语语气一句比一句重,第一个对比的结语是疑问语气,第二个对比的结语是肯定、责备的语气,第三个对比的结语是带有讽刺意味的语气,表达的感情更强烈。D这一段批判反面现象的目的仅在阐明从师学习的重要性。10、第二段中“巫

9、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在从师的问题上分别怎样做的?这样的做法带来怎样的局面?(2分)_。(二)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1-15题。(12分)幸福的坡度有时候,我们喜欢把自己的感受强加到别人身上,认为自己体会到的也一定是他人体会到的。 其实,这在许多时候都有偏差,至少我从那位坐在轮椅上的中年男子身上看到了这一点。那时,我们警队正和一所小学搞警民共建的活动,小学生们每到周末就要自发地到警队来打扫卫生,这让我们感到有些不好意思。几个领导一商量,也应该为学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上法制教育课是一个方面,但好像还不够。后来一个民警说,学校距离马路挺近的,小学生每天上学放学过马路,家长都很担心哩,于是

10、我们就有了主意,设个助学岗,一来可以保证学生过马路时的安全;二来,对那些在学校外抢小学生钱的大孩子也是个警示。在我的记忆中,那可能是这座城市的第一个助学岗。那时,我们几个上助学岗的民警与学校老师和学生的关系非常融洽。每天护送孩子们过马路,时间长了,与孩子们的家长也熟识,基本上能认清这个小孩子是谁的。其中一个坐着残疾人手摇车的中年男人让我很注意,他的神情有些落寞,只有在见到自己的孩子跑过来,才豁然一笑。后来,我知道他的孩子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有一次我问他,那个坐手摇车的是你爸爸吗?他点点头。我说,他行动不方便,你放学不可以自己回家吗?男孩欲言又止的样子,嘟着嘴道:他就在前边的福利厂工作呢。我心里

11、说,这小孩子,不知大人的难处。初秋的雨总会在不经意间落下来。那天我们又提前到助学岗上执勤,在树下,我见到了那位中年男子,披着雨衣,头露在外面,都淋湿了。见到我后,笑笑,说:“警察同志,麻烦你一件事可以吗?”我说:“你尽管说。”他说:“孩子上学时没带雨具,你能帮我送给他把伞吗?你知道,家长不让过止步线的,不然孩子会生气。”我点点头道:“没问题。”转身时,我想到一个问题,对他说:“孩子这么大了,你行动又不方便,不用每天来接他了吧。”男子有些不好意思,但又有些自豪地说:“哪里是我接他,是他接我了。”我有些疑惑了。他接着解释道:“我回的路上有大上坡,每次走那里很费力气的,孩子上学后,就对我说,爸爸,学

12、校离你的工厂这么近,每天放学的时候,咱们俩一起走吧,上坡时我推你。”这一推就是三年。其实上一年级的时候,他那么小,又怎么推得动?可孩子心里是怕累着爸爸呀。我呢?怎么劝也劝不住,孩子在后面红着脸,喘着粗气地推,我在前面用力地摇着,但却不知不觉中泪流满面,可你知道,其实我心里真是感到幸福极了。”我的心里一酸,别过头去,说:“我去接他了。”见到那小男孩。我蹲下身说:“今天叔叔想背你过马路行不行?”小男孩笑起来,说:“叔叔你开玩笑?”我说:“警察不说假话,试试叔叔的力气吧。”在初秋的雨幕里,一个警察和一个打着鲜黄雨伞的男孩,推着一辆手摇车在爬坡。那是一个幸福的坡度。11、(2分)结合语境,说说文中的加点词语“自豪”的表达效果。12、(2分)文章第二自然段提及设助学岗的情况有什么作用?13、(2分)体悟文中画曲线语句的内涵,想想“泪流满面”和“幸福极了”是否矛盾,为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