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景区项目申请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8940396 上传时间:2023-11-30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2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景区项目申请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xx景区项目申请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xx景区项目申请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xx景区项目申请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xx景区项目申请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景区项目申请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景区项目申请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卓玛圣谷景区可行性研究报告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卓玛圣谷景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XX规划设计研究院二OO二年十二月第一章 总 论 本项目拟兴建卓玛圣谷景区的公路、供水、供电、通讯、环卫、游览步道、停车场、游人中心等旅游基础设施,恢复、培育卓玛圣谷内的绿化,致力改善旅游条件,加快建设以卓玛圣谷为重点的青藏公路中部的旅游度假休闲区;力争在三年内初见成效,以此作为那曲地区旅游开发的启动区,促进和带动相关行业的全面发展,实现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1.1 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1.1.1 项目背景 1. 项目开发的机遇 近年来国家对发展旅游产业高度重视,西藏自治区更是将旅游产业发展放在重要的位置,明确提

2、出要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后,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下发了199653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决定。目前,旅游业已发展成为当今全球的一大支柱产业,具有很强的关联带动作用和很强的辐射能力。 那曲地区政府及旅游局也高度重视旅游业,通过对地区东、西部各县(区)的全面详实的旅游资源考察,积极寻找适合那曲旅游发展的思路,已制定完成那曲地区旅游业“十五”、“2015”年发展总体规划,拟在确定那曲主景,树立藏北旅游业的整体形象基础上,以点带线,以线带片,点线结合的有机发展地方旅游事业。 2. 那曲地区旅游资源概况 那曲在藏语中是“黑河”之意,黑河为怒江源头。那曲是青藏公路的重要

3、中转站,自唐代以来就是交通要隘。 那曲地处广阔的牧野,藏北万千气象构集于一身,堪称西藏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千年的文化积淀形成的历史遗迹,神秘的宗教文化内涵、藏北高原的奇山异水,还有自然生息的野生动植物,无一不是多姿多彩、神奇迷人。据相关资料分析,全区共有人文、自然景观资源2大类,七中类,二十五小类,近三十处景点那曲地区旅游资源分布表自然景观构成表中类小类分类地域代表景观天景日月星空景观全区彩虹、蓝天、白云风雪景观全区冬日银装素裹气候景观全区一日四季地景奇峰景观全区念青唐古拉山、桑丹康桑峰山垭口景观青藏公路沿线唐古拉山口异洞景观索县附近梅木溶洞水景温泉景观谷露区谷露温泉、绒玛温泉高原湖泊景观那

4、曲西南部纳木错、色林错河流景观那曲以东那曲、怒江源头景观格拉丹冬峰冰塔林(长江之源)冰雪景观格拉丹冬峰冰塔林(长江之源)生景草地草原景观全区冲钦卡多草原物候季相景观全区花海、草海、秋景、冬景野生动物栖息地那曲西北部野牦牛珍稀动物景观那曲西部藏羚羊、黑颈鹤奇花异草景观西北部虫草、贝母、雪莲花人文景观构成表中类小类分类地域代表景观建筑宗教寺庙景观各公路沿线孝登寺、巴青路布寺村镇民居全区那曲镇胜迹遗址遗迹全区象雄王国遗址、骷髅墙纪念地那曲以南亚运点火纪念塔游娱场地那曲镇周围赛马场风物节假庆典那曲赛马节民族民俗全区藏北风情宗教礼仪全区佛教、神山祭祀神话传说全区纳木错传说 其中著名的山峰有唐古拉山、格拉

5、丹冬,著名的湖泊有纳木错、色林错、奇林错、当惹雍措等,人文景观有世界独一无二的比如骷髅墙、文布穷宗古象雄遗址、加林山早期人类岩画遗址,宗教景观有西藏四大名塔之一巴拉曲登、孝登寺、恰如寺等。西藏神山神湖相伴有四处,其中两处在那曲。另外,广阔的草原上,还栖息着众多的珍贵野生动物,其中有藏羚羊、黑颈鹤、野牦牛、藏雪鸡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它们在这里繁衍生息,无比自在。 每年八月是那曲的黄金旅游季节。八月的羌塘草原,绿草茵茵,繁花似锦,风和日丽,是时四乡八邻的牧民齐聚那曲镇,短短的时间,草原上就搭起了一座帐篷城。歌舞、祈愿、赛马、角力以及大型的商品物资交易会使金秋的草原生机勃勃。 那曲的旅游资源概括有“

6、多、奇、特”的特点,景点众多,以奇观奇闻著称,具有唯一性。但是,就资源分布来看,又有“散、小、乏”的不足之处,景点分散,不够集中,许多景点的规模极少,缺乏深层次的展示。再加上交通的不便,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匮乏,造成了名气大,而效益不高的局面。 因此,开发那曲旅游资源,应该充分依托现有的交通条件,发展投入少、见效快的项目,以点带线,以线带面,滚动发展,形成区域旅游开发的良性循环。 3. 卓玛圣谷景区的区位关系论证 卓玛圣谷景区位于西藏北部,那曲地区那曲县境内,紧靠青藏公路,景区面积37.6平方公里。 自然环境:卓玛圣谷景区位于昆仑山、唐古拉山和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之间的山原湖盆地,这里山势浑圆,

7、连绵不断,峡谷纵横,具有藏北高原的典型地貌特征。 景观环境:卓玛圣谷景区处在拉萨和那曲之间,是拉萨通往藏北的必经之路,是以拉萨为中心的历史文化景观和藏北草原风光民俗风情的交汇地带,其周围分布了众多的具有世界吸引力的旅游资源。 拉萨是西藏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交通的中心,有着世界闻名的布达拉宫,还有大昭寺、小昭寺、罗布林卡、色拉寺、哲蚌寺等旅游景点。另外还有藏族发祥地泽当、抗英名城江孜、高原圣湖羊卓雍错、世界海拔最高的地热发电站羊八井等,北面那曲地区有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珍贵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和特色鲜明的赛马节。这两个区的旅游发展对卓玛圣谷景区有着较强的辐射作用。 同时,卓玛圣谷又位于青藏公路和

8、青藏铁路沿线,以青藏公路为例,北有塔尔寺、日月山、青海湖、格尔木、沱沱河、盐湖、唐古拉山口(海拔5800米)、格那丹冬冰塔林、那曲孝登寺,南有羊八井、亚运圣火点火纪念塔、念青唐古拉山、桑丹康桑山(海拔6590米)、圣湖纳木错(面积1961平方公里,海拔4713米),还有丰富的地热资源羊八井、谷露温泉等。从拉萨向北沿青藏公路而行,即进入羌塘草原,公路两旁雪山连绵,蓝天草原相映,成群的牛羊象珍珠般洒落绿野,风光旖旎,美不胜收。整个青藏公路沿途景观类型异常丰富,有草原、盐湖、戈壁、高山、荒漠等,而且路况较好,全长1165公里,非常适合旅游开发,具有较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 文化环境:那曲地区曾在西藏

9、历史上乃至整个青藏高原和中亚史上以古老的文明而显赫一时。那曲在原古时代属文明古国象雄国,象雄作为王国已不复存在,但是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象雄文化,对后来的吐蕃以至整个西藏的历史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古老的象雄文化不仅创造了文字,创造了地方传统的土著宗教“苯教”,而且形成了以牧业为主,兼有农业的历史脉络,产生过极高的古代文明。迄今尚留有规模可观的象雄王国遗址和苯教寺庙巴青路布寺和芭沧寺。 同时,那曲还有黄教大寺庙孝登寺和赞丹寺。 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宗教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民族风情为该区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结论:卓玛圣谷景区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条件,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广阔的客源市场。同

10、时,其景观类型丰富,兼具雪山、峡谷、古寺、民俗、珍稀动物等多样化的景观,将成为青藏线上最具投资开发潜力的景区。它的开发和建设不仅能投资产生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而且对周围的景区景点产生辐射作用,带动青藏线和整个地区的旅游发展。 1.1.2 建设必要性 那曲地区地处西藏北部 ,有“西藏北大门”之称。其东与昌都接壤,南靠首府拉萨,西与日喀则、阿里毗邻,北与青海格尔木市联接,是西藏面积最大的一个地区,辖10县和1区,总面积42平方公里,人口36万,牧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0%以上。 加快发展旅游业是那曲经济的必然选择。旅游业属第三产业,素有无烟工业之美誉。旅游业的发展对地方社会经济文化都具有非常大的促进

11、作用。二十一世纪将是旅游业发展的黄金时期,自治区政府已把旅游业作为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来培育。目前,虽然那曲地区已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但区内没有上规模工矿企业,城市化水平不高,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同时,那曲是一个纯牧业地区,优质、特色产品份额不大,初级原材料产品比重高。近年来,随着草地退化、沙化面积的增加,可利用草场载畜量处于基本饱和状态。因此,那曲的经济发展必须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利用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积极开发旅游,走“旅游致富”之路,振兴地方经济。发展卓玛圣谷的旅游开发,是构建青藏黄金旅游线的需要。该景区处于格尔木那曲拉萨青藏黄金旅游线的主要环节,又是拉萨为中心的历史文化观

12、光旅游区与那曲藏北野生动物、民俗民情旅游区的交汇地带。因此,开发该景区不仅丰富青藏公路沿线的景观,而且,填补两区交汇处的空白,形成南北大通道,将拉萨和格尔木的客源引向藏北高原,为开发藏北旅游大市场,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 加快卓玛圣谷景区旅游开发,是加强生态综合治理的需要。卓玛圣谷景区处于拉萨河上游,本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加强旅游资源的保护,恢复自然生态环境,这对实现拉萨河上游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保持生态平衡,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项目建设是十分必要的。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及范围 1.2.1 编制依据 本报告依据以下文件、资料编制: 1.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通

13、知(国发20019号); 2. 那曲地区旅游业“十五”、“2015”年发展总体规划(征求意见稿); 3. 关于那曲卓玛圣谷自然风景区开发建设立项报告(那旅字20028号); 4. 建设单位提供的其它有关基础资料、图纸等。 1.2.2 编制范围 根据那曲地区关于“那曲卓玛圣谷自然风景区开发建设立项报告”,本报告主要对卓玛圣谷景区的区位条件、景观资源、开发潜力及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论证。对景区公路、游山道、公厕、标示牌、停车场、景区输变电工程、给排水工程、通讯工程、污水处理工程、垃圾处理工程、寺庙的恢复及保护、游人服务中心及观景台等单项工程的建设规模、方案设计、工艺技术、投资估算和项目总体社会效益

14、进行可行性研究,并提出结论意见,供有关部门决策。1.3 可行性研究概要 1.3.1 主要旅游资源 卓玛圣谷景区位于那曲地区境内,是青藏公路沿线的重要景观资源,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景区规划面积37.6平方公里。融雪山、峡谷、古寺、民俗、野生动植物景观于一体,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1.3.2 游人预测 未来20年内,旅游业将成为地区乃至全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长假日、带薪休假等制度的实施,旅游已成为我国群众的生活新需求,假日旅游热就是这种需求的直接反映,因而旅游业市场前景较为广阔。 目前,生态旅游正逐步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主导潮流。那曲卓玛圣谷景区以其独有的景观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其开发前景看好。经预测该景区近期(2005年)游人将达2.8万人次,远期(2015年)游人将达8.5万人次。 1.3.3 建设内容及规模 1. 景区公路:新建三级公路11km。 2. 桥梁:新建钢架桥一座,长20米,宽7.0米。 3. 游山道:石梯(板)游览步道路18km。 4. 公厕:景区内设固定公厕3座。 5. 标示牌:立标示牌10个。 6. 停车场:建设景区停车场3000m2。 7. 游人服务中心:在巴仁多建游人服务中心,建筑面积1000m2。 8. 景区输变电工程:架设10kV输电线路11.6km;谷露区建35kV变电站1座。 9. 给排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