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学整理笔记概要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8908516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8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炮制学整理笔记概要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中药炮制学整理笔记概要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中药炮制学整理笔记概要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中药炮制学整理笔记概要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中药炮制学整理笔记概要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炮制学整理笔记概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炮制学整理笔记概要(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药炮制学复习笔记 第一章 绪论I掌握中药炮制与中药炮制学的基本概念及其任务;熟悉中药炮制学的起源、发展情况,熟悉重要的中 药炮制文献;了解中药炮制的有关法规。第一节概述I中药:以天然药物为主要来源,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应用的药物,也是人们对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分三种商品形式:丨中药材:中药的原药材;中药饮片:经过切削、炮制供煎汤剂的中草药。中成药:以中草药为原料,经制剂加工制成各种不同剂型的中药制品,包括丸、散、膏、丹各种剂型。卜炮制:是我国的一项传统制药技术,也是我国医药学独有的制药术语。I厂在古代是指制药总称,在现代多指单味药材加工成饮片。炮制的同义词,历代有炮炙、修治、修制、修合、

2、修事、 治削、合和、合药、饮片加工等。I匚“炮”字代表各种与火有关的加工处理技术。“制”字代表各种更广泛的加工处理方法。卜中药炮制: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 药技术。.中药炮制学: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质量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中药炮制学的任务?不同专著的炮制名称:7遵循中医药理论体系,继承中药传统炮制技术和理论的基础 厂张仲景金匮玉函经炮炙卜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探讨炮制原理,改进炮制工艺,制订饮片廉量标准雷公炮炙论书名以“炮炙”,正文多用 匚提高中药饮片质量,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从而不断创新与-缪

3、希雍炮炙大法炮炙第二节中药炮制的起源与发展卜陈嘉谟本草蒙筌制造中药炮制的起源:卜李时珍本草纲目修治厂起源于用药实践,其历史可追溯到原始社会。匚张仲岩修事指南书名以“修事”,正文用“炮制”丄中药炮制产生的前提条件厂中药的发现和应用和应用,炮生为熟,形成了中药炮制的雏形匚酒的发明与应用,产生了辅料制法,充实了药物炮制的内容;陶器的发明与应用,创造了必要的工具条件。中药炮制发展本草著作作者成书年代学术价值春秋战宋代(B.C.744A.D.19)炮制技术起始和成1五十二病2方了是我国最早有炮制内容记载的医方出血者燔发2黄帝内 经形战国至秦 汉 从中可见当时已注意到有毒药物的炮 夏” “角发”、“燔治”

4、即是最早的炭药 “口父咀”当时的切制饮片3神农本草 经汉代 (东汉末年* 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总结了汉以前 收载药物5申,分上、中、下三品 对药物的产地、采集、药物真伪鉴别 书中总结了四气五味、七情配伍等基 步奠定了中药学理论的基础4金匮玉函 经i张仲 景东汉开创了药物生熟异用学说的先导; 粒度与药效的关系5本草经集 注1陶弘 景南北朝梁 代(502-536年* 第一次系统归纳炮制技术,说明了部 首创药物按自然属性分类法;又创诸 7卷,载药30申,分玉石、草木、虫兽 菜、米食、有名未用 记载了药物的性味、产地、采集、形 内容6雷公炮炙 论雷敦南北朝刘宋) 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志着本草新分支学 产

5、生,载药0申 创建了炮制新方法,概括炮制作用, 料炮制药新修本草7唐本草李绩 苏敬唐代(公元659年*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世界上第一部药 全书4卷,载药50中,新增药4中 全面总结唐以前的药学成就,图文对 界药学著作的先例本草拾 遗陈藏 器唐 代(741年* 0卷,收载唐本草未载药物 根据药效分0类,成为中药按功效分类 端制“治半血余炭;的医学经验有些概括 本原则,初阐明了药物分炮制作用 病通用药.果、态、鉴别等乞科的广泛运用辅典照开创了世沖勺发经史证类 备急本草 8证类本 草唐慎微宋代,金元时期(110年前) 全书1卷,载夠4种,新墙0(余种 集宋以前之大成,首创方药并收,有 实用价值和文献

6、价值 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本草9太平圣惠方王怀 隐北宋992 年)始载乳制法;强调炮制的重要性1太平惠民和剂局文i宋代强调“凡有修合,依法炮制”特设“ 药石类例”专门讨论炮制技术金元、明时期(12801644)炮制理论的形成期11汤液本草王好古元代引李东坦“用药心法”,并有“去湿以 隔痰以蜜”的记载12十药神时书曷可久(首提炭药止血首次提出炭药止血理论“大抵血热则行 黑则止。” “十灰散”为其名方13本草蒙筌陈嘉谟明代第一次系统概括了辅料炮制的原则14本草纲 目 被誉“东方 百科全书”李时珍明代1596 年) 全书2卷,载药89种,新增374申,药 图110幅,附方109条 集我国世纪以前药学成

7、就之大成,为 大型的药学专著 7世纪传到国外,译成多国文字,为当 上最先进的百科全书15炮炙大 法缪希雍明代 我国第二部炮制专收载了39申药物的炮 制方法; 将前人炮制方法归纳为炮炙十七法 提出药物贮藏保管之法清代(16451910)炮制品种与技术 大应用时期16修事指 南扩张仲岩清代 我国第三部炮制专收载了32申药物的炮 制方法 系统的论述了各种炮制进一步深化炮 理论17本草纲目拾遗赵学敏清代1765年) 除各种炮制方法外,还记载了相当数 炒炭存性 全书0卷,载药21种,其中新增6那如西洋参、冬虫夏草、鸦胆子等 对纲目进行了大量的补充和重要现 代(1911炮制振兴和发展期历代中药炮制资料辑要

8、1寸历代中药炮制法汇典等 整理了各种炮制经验炮制研究被列入国 攻关项目 编写了各类炮制专著学术价值、论炮炙三品生姜,去上,血见古代最时世界制量的炭药的修订第三节有关中药炮制的法规药品管理法和药典是目前药品生产、使用、检验的基本法规,中药饮片的炮制必须按照以上有关规定执行。厂国家级药物炮制质量标准一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炮制各药项下列录中列药炮制通则篇。卜省部局级标准中药饮片质量标试行则全国中药炮制规范.地方标准一一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大多制订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炮制规范,作为各地饮片生产、经销部门的执行依据。第二章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 掌握中药炮制对药性的影响;熟悉炮制如何影响临床疗效;了解传

9、统制药的原则。 第一节炮制是中医用药的特点清代修事指南的作者张仲岩指出:“炮制不明,药性不确,而汤方无准,病症不验也”。这段话反映了炮制与药性、医疗活动、临床疗效的关系。强调了临床用药必须注意炮制品药性的改变以及炮制品的选择应用,以对症下药,取 一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指导中医临床施治的基础。二中药成分复杂,常一药多效。【柏子仁润肠通便、心安神。生品有令人呕吐的副作用,多用于肠燥便秘。若用于心神不安、虚烦失眠的脾虚患者,则需将柏子仁制霜,消除 三炮制品种的选用,明确体现了辨证施治的特点:疾病的发生、发展是多变的,用药时应综合考虑病因、病机、生理、病理、脏腑的属性、 第二节中药炮制与

10、临床疗效1、净制去杂,纯净药物,保证中医临床用药准确。2、加工切制,便于调剂,提咼煎出率,提咼疗效。3、加热炒煅,缓和药性,降低毒性,增强疗效。4、加入辅料,调整药性,降低毒性,增强疗效。5、发芽发酵、制霜干馏,制备新药,扩大疗效。第三节传统的制药原则一、制药原贝来源:清徐灵胎大椿医学源流论件目反为制反制:用药性相对立的包括药物来制约中药的偏性或改变药性。【酒制大黄、茱萸制黄连、盐水益智仁】忡目资为制从制:用药性相似的辅料或某种炮制方法来增强药效。【胆汁炙黄连、盐水制知柏母酒炙仙茅起石、蜜炙百合草】H相舉杀为制利用某种辅料来炮制药物,以制约该药物的毒、副生姜制半夏星】4相恶为制利用某种辅料或方

11、法来减弱药物的烈性,以免损伤正气麸炒枳实、米泔水制苍术;煨木香】?注:对服用后有不良反应的药物,“相恶为制”与“相畏为制”意义相似。二、具体方法制其形:改变药物的外观形态和分开用部位:改变药物性能4制其味:调整中药的五味或矫正劣味制其质:改变药物的性质或质地。性质,包括药性和功用。第四节炮制对药性的影响一、对四气五味的影响厂经炮制,正药物过偏之性【黄连f子苦寒,经辛温的姜汁制后,能降低苦寒之性,以免伤中,即所谓以热制寒,称为“反制”】卜经炮制使药物性味增强【以苦寒的胆汁制黄连,更增黄连苦寒之性,所谓寒者益寒;以辛热的酒制仙茅,增强仙茅温肾壮阳作用,所谓热 4经炮制改变药物性味,扩大药物的用途生

12、地甘寒,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制成熟地后,则变甘温之品,具滋阴补血胆南效凉天南星二、对升降浮沉的影响厂炮制改变性味改变其作用趋尤其对具有双向性能的药物更明显。丨本草纲目云:“升者引之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则浮而上至巅顶。”卜辅料有影响,酒炒性升,姜汁炒则散,醋炒能收敛,盐水炒生黄柏亍功在沉降,清下焦湿热;酒黄柏,藉酒的甘辛温升浮之性,清上焦之热4升熟降【生莱菔子能升能降品以升为主,可涌吐炒后则以降为主,长于降气化痰,消食除胀】三、对归经的影响:中药通过加热和辅料炮制,可改变其归经或引药入经,使其功效更专一。厂辅料炮制药物,弓I药归醋制入肝,蜜制入脾,盐制入肾等I【生姜发散风寒,和

13、中止呕,入肺、胃经;干姜,温脾胃,回阳救逆,适应心经疾病;煨姜,和中止呕,主入胃经】卜I强药或改变物对其中某一脏腑或经络的作用I 益智仁入脾、肾经,具有温脾止泻、摄涎唾、固精、缩尿等功效;盐炙后则主入肾经,专用于涩精、缩尿。I 知母入肺、胃、肾经,清肺、凉胃、泻肾火;盐炙后则主要作用于肾经,可增强滋阴降火的功效。I 青皮入肝、胆、胃经;醋炒后可增强对肝经的作用。I 生地可入心经,以清营凉血为长;制成熟地后则主入肾经,以养血滋阴、益精补肾见长。四对药物毒性的影响生毒熟减,毒性中药,经炮制,使其由大毒减至低毒甚至无毒,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厂使毒性成分发变【如川乌、草乌等】卜使毒性成分含量如巴豆

14、、马钱子等】卜利用辅料的解作用【如白矶制天南星、半夏等】4增强机体对药物毒性成分的解毒甘草制法半夏】第五节炮制与方剂疗效的关系一、提高方剂疗效增强方剂中药物的作用;保证方中各药比例准确,发挥配伍后的作用;增强对病变部位的作用;突出临床需要的药效而提高全二、消减方中部分药物的不良反应,利于治除药物本身不利于治疗2勺因素整辅助药物的药性,制约方中主药对机体的不利影响三、调整方剂部分适应证,扩大应用范围四、适应方剂的剂型要求,保证临床安全有效 炮制对制剂的影响一汤剂和中成药对饮片炮制品种的要求厂中成药处方固定,对药物的炮制品种要求相应固定宝美髯丹中主药何首乌选制品,取其乌须发、强筋骨、固精气之功。4汤剂对药物的炮制品种要求灵活多变,常依用药意逆汤定用于阳气被遏,四肢不温,宜用生柴胡辛散透邪升阳;用于胁肋疼痛,宜用醋柴 二汤剂和中成药对饮片的外观质量与内在质量的要求厂饮片的外观质量从形态、色泽、气味、质地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