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定岗定编实施方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8727943 上传时间:2023-10-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动态定岗定编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医院动态定岗定编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医院动态定岗定编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医院动态定岗定编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医院动态定岗定编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动态定岗定编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动态定岗定编实施方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院动态定岗定编实施方案医院定岗定编是指医院按照自身的规模、所承担的功能与任务,在充分考虑本阶段人员的整体素质与能力、医院管理水平和管理及服务流程等综合因素的情况下,对医院配备医疗、护理、医技、药剂、管理及后勤等各类人员的岗位设置和人员配置进行设计与规划。人力资源是开展医疗服务工作的基本要素,医疗工作要想有序地进行,就必须对各类人员的资格条件、能力素质以及如何配置等进行研究,以便于各项医疗任务的完成,同时又能使员工的能力得到发挥。这就需要加强医院定岗、定编、定员、定工作标准、定任务目标等工作,以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效益。一定岗定编的指导原则医院定岗定编工作要充分考虑医院现实情况,既要实行满负荷工

2、作,又要考虑员工的身心承受能力;既要节约人力成本,又要确保医疗质量;既要提高工作效率,又要追求细节的完美。让定岗定编成为规范医院管理,科学配置人力资源,鼓舞员工士气,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推进器。在实施定岗定编过程中,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1尊重现实原则 医院的定岗定编首先应该遵循尊重现实的原则。目前医院所形成的人员与岗位匹配情况,与医院的社会文化背景、管理体制、员工的执业理念、长期的工作习惯甚至个人价值观有很大的关系,医院在不改变现有体制,无法在短期内大规模缩减和增加人员,员工的观念不可能很快改变的情况下,必须尊重现有岗位和人员的实际,只要能够通过定岗定编合理调整人员结构,对工作负荷

3、与压力进行合理分解,对各岗位员工的工作数量、质量、效率进行合理评价,并能够增强各级管理人员和全院员工的人力成本控制意识和效率意识,就可以基本达到定岗定编的目的。 2工作需要原则 定岗定编必须以满足工作需要为根本原则,做到“以事定岗、以岗定人”。按照医院各部门职责说明书和临床医技科室业务范围说明书确定岗位名称和编制数,不应因人设岗。 3精简高效原则 即坚持因事设岗,因岗设人,精简冗员,使岗位与人员编制在配备上达到优化,在保证医院工作质量的前提下,用较少的人员完成较多的工作任务,从而提高医院工作效率,达到优质高效低耗的目的。 4结构合理原则 要保证各类人员合理的比例关系和合理的层次结构,使医院人员

4、达到群体组合的最优化,以发挥医院人才群体的最大效能。根据医院的专业性特点,尤其是要处理好医、药、护、技、管理人员和后勤人员等各种岗位之间的比例关系,合理安排管理人员与全部员工的比例关系。管理人员占员工总数的比例与医院的管理体制、内部运行机制、专业化程度、员工素质、医院文化以及其他一些因素有关。 5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 医院的大部工作都是可以用数量指标来监测的,但有些工作是无法用数量来衡量的,因此,在定岗定编时,必须要做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6动态调整原则 医院人力资源编制应该根据医院发展、学科建设、工作效率、经营管理水平等因时因地制宜,实施动态管理,以满足医院发展的客观要求。二定岗定编的主要方

5、法1.效率定编法 效率定编法是一种由工作量和单位工作时间计算得出的编制方法,主要用于临床和门诊医生的编制。这类人员的工作量(出院病人占用总床日数、门诊量)可以从医院统计报表中得到,而单位工作时间(每医生日管床数、单个病人门诊诊疗时间)是参照国家卫生统计报表数据以及景惠多家医院通过观察法统计得出的社会平均工作时间的经验值得出。门诊医师编制年门诊总量每医生年诊疗病人数门诊医师数 = - 门诊量- 按照前三年医院门诊量平均值增长5%为基数调整后得出。诊疗效率(分/人)- 根据医院提供数据结合兄弟医院及景惠经验值定出。每医生年诊疗总人数- 60/诊疗效率 8 5 52 90% (每小时诊疗人数 日工作

6、时间 周工作日数 年周数工作时间有效率) 病区医师编制病区医师数量= - + 机动数 编制床位数床位使用率每名病人每日所需诊疗时间(30分) 规定每名医师每日工作时间(660分) 按照景惠编制经验值,综合性医院内科系统每医生管床日数为7床日/人,妇产科、外科、五官科、儿科每医生管床日数为6床日/人,科室年出院病人占床总日数与每医生年管床日数之比得出科室医师总人数。根据不同科室平均住院日的不同,可以用平均住院日系数调节。 (3)手术医师编制的确定综合性医院手术较多。因此,考虑手术医师定编时,要从各类手术所需时间、各类手术所需人数及每病人其他耗时来综合计算科室手术医师数量。根据手术部位和操作技术难

7、度,以及根据手术复杂性以及病人生命威胁程度划分为四个级别:某医院各类手术相关参数表一类手术二类手术三类手术四类手术手术时间123.56其他时间0.511.52参加人数1234在取得医院各手术科室两个年度手术量统计后,依手术量增长趋势预算和调整数值。然后根据各类手术所需的时间之和除以每医师年工作时间总和,得出科室手术医师编制。 手术医师编制 = - (手术时间+家属谈话时间)参加人数手术例数 日工作时间年工作日 (4)超声科定岗编根据工作量测算,某医院全年超声检查为45600人次,体检B超30000人次。根据以往工作效率,检查1人次超声所需要的时间为肝胆系统7分钟、颈椎动脉浅表血管5分钟,心脏彩

8、超8分钟,肢体血管15分钟。按2009年各类检查量计算每超声人次平均耗时为8分钟,体检每超声人次平均耗时为5分钟。目前每天上午B超检查为140人次(约占总检查人次的75%至80%),两台彩超、一台黑白B超运转明显紧张,病人排队平均在1小时以上,已引起病人的明显抱怨。为此,定岗定编时按临床B超室彩超3台、黑白B超1台;体检B超室彩超2台为设备基数,人员上要保证体检每天上午2人;临床每天上午4人,下午2人,中午1人,夜间1人。根据满负荷工作所需要耗费的时间:体检:300005分钟=150000分钟=2500小时/90%=2778小时(有效工作时间按90%计算)临床B超室:456008分钟=3648

9、00分钟=6080小时/90%=6755小时(有效工作时间按90%计算)科主任管理时间:每周10小时(约三个半天)全年520小时(已计算为有效时间)。承担教学工作任务:理论教学150学时、临床带教150学时、路程与备课耗时150学时共450小时(已计算为有效时间),可假设一个人每周有三个半天从事教学工作。根据以上计算,B超室全年全部工作耗时总量为2778+6755+520+450=10503小时每名医生全年实际出勤天数为365104(周六、日)11(国家法定节假日)10(人均公休假与请假天数)=240天。每天实际出勤为7小时,每名医生全年实际出勤时间为1680小时。按满负荷运转,实际需要医生数

10、为10503/1680=6.25人。考虑到人员上要保证体检每天上午2人;临床每天上午4人,下午2人,中午1人,夜间1人,实际应编制9人。各班次时间安排为:每天(周一至周五)上午班(8:0012:00计4小时)6人、下午班(14:3017:30计3小时)2人、中午班(12:0014:30计2.5小时)、夜班(17:30次日8:00计14.5小时)1人;周六、日上下午班各2人,中午班、夜班1人。排班方式为:医 生星期一星期一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累计工时A兼主任上午班上午班上午班上午班上午班35小时下午班管理班下午班管理班管理班B兼教学上午班上午班上午班上午班上午班35小时下午班教学班下午

11、班教学班教学班C医生上午班上午班上午班34.5小时中午班夜班下午班中午班D医生上午班上午班上午班上午班33小时中午班夜班E医生上午班上午班上午班上午班36小时夜班下午班中午班F医生上午班上午班上午班上午班下午班39小时中午班下午班夜班G医生夜班上午班上午班29.5小时下午班下午班H医生上午班上午班上午班29.5小时夜班下午班I医生上午班上午班上午班上午班38.5小时中午班下午班中班夜班9名医生每周应出勤总小时数为315小时,按以上排班总出勤小时数为310小时,按此排班可有5小时机动,用天突发加班等。个别医生周工作时间低于或超过35小时,可以下一周进行平衡安排。 某医院医放射科定岗定编情况CT两

12、台机全年工作量36000人次,每台18000人次,大型设备工作的有效天数按95%计算,36595%=347天,每天平均52人次。参照兄弟医院经验值,每天平均60次属于满负荷,两台实际工作天数600天。两台机的编制预测:每台机配置一个工作组,每组员工全年出勤182天(去除28天放射假),共需配置3.3组。每组配置医师一1人,技师2人,护士1人,共需要13人。MR每天22人次,有效工作天数347天合计7634台次,工作负荷基本与同类医院相当,实际应工作347天,工作组员工全年出勤182天(去除28天放射假),共需配置1.9组。每组配置医师1人,技师1人,护士0.5人,共5人。介入:医师1人,技师1

13、人,编制2人。ECT 全年4000台次,医师1人,技师2人,编制3人。透视两台机:医师1人,技师3人,编制4人。照片13台机:每台机每天工作量50人次,就配置医师7人,技师20人,编制27人。放射科编制合计54人。2. 比例定编法 比例定编法是以医院床位数或员工总数为基础,通过一个标准比例来计算出相关人员编制数的方法。主要用于宏观编制的计算,如员工总人员定编、各大类型人员定编、卫生技术人员结构定编等。“标准比例”主要来源于国家、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出台的法规、政策、标准等。如:ICU医生编制按人床比1:1计算,,护理人员按人床比为2-3:1编制。新生儿科按照医生与新生儿病床之比1:3编制,护士按照1:1.5编制。产科按照每350个产妇配置1名助产士编制。人力资源管理类人员与业务人员之间的比例在一般为1:150。医务部管理人员与床位之比不低于0.7:100120编制。护理部管理人员与床位之比不低于1:150200编制。3.业务分工定编法业务分工定编法定性成分较大,主要适用于管理人员和工勤人间的定编。这些人员工作内容广泛而不可量化,因此需要根据组织机构、职务岗位的工作种类和工作量来确定人数。如下为某医院办公室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