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8716310 上传时间:2022-08-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政治必修一第三单元学问点总结 政治的学习须要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紧密联系时政,结合自身特点去学习。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学好中学阶段的必修课本,以下整理了人教版必修1的学问点,希望可以帮到你! 第三单元 收入与安排 第七课个人收入与安排 一、按劳安排为主体,多种安排方式并存 生产确定安排,生产资料全部制形式确定安排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全部制经济共同进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此实行以按劳安排为主体,多种安排方式并存的安排制度。 1、按劳安排 (1)按劳安排的性质: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安排的基本原则。 (2)内容与要求: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

2、项必要扣除后,以劳动者向社会供应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安排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3)缘由: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安排的前提。 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进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安排的物质基础。 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安排的干脆缘由。 (4)意义:实行按劳安排,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乐观性与制造性,从而促进生产力的进展。 按劳安排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安排制度,是结以往几千年来坐享其成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歼灭和消退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同等安排的社会地位,是安排制度上的宏大变革。 2、按劳安排以外的安排方式:主要包括按个体劳动

3、成果安排和按生产要素安排。 (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安排 个体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收后干脆归劳动者全部,从而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他们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投资者,不仅要付出劳动,谋划进展,还要担当经营风险,个体劳动者的合法收入受国家爱护。 (2)按生产要素安排 含义:按生产要素安排,是生产要素全部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全部权参与收益安排。 详细形式: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 a、按劳动要素安排:指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劳动者所获得的工资收入。 b、按资本要素安排:包括私营企业主生产经营取得的税后利润,债权人取得的利息收入,股息分红,债券

4、,股票交易收入等。 c、按技术要素安排:科技工供应新技术取得的收入包括技术入股和技术转让。 d、按管理要素安排:企业的管理人才凭借其管理才能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而参与安排的形式。 (3)缘由: 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安排的制度。 健全生产要素安排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全部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敬重,对劳动、学问、人才、制造的敬重。有利于让一切劳动、学问、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制造社会财宝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二、收入安排与社会公允 1、社会公允: (1)公允含义:公允含义较宽泛,涉及政治、经济、法律

5、等各个领域。合理的安排制度是社会公允的重要体现。收入安排的公允,主要表现为收入安排的相对同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须要。 (2)意义:公允的收入安排,是社会主义安排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进展、社会和谐。 (3)实现的途径(实现社会公允的举措): 坚持和完善按劳安排为主体,多种安排方式并存的安排制度,是我国实现社会公允、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安排格局供应重要的制度保证。 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安排中占合理比重、劳动酬劳在初次安排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允的重要举措。这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安排关系,维护劳动者利益

6、,也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进展。当前,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安排中的比重,提高劳动酬劳在初次安排中的比重。着力提凹凸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再安排更加注意公允是实现社会公允的另一重要举措。为此,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安排的调整,爱护合法收入,调整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强化税收调整,整顿安排秩序,把收入差距限制在肯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峻的两级分化,实现公允安排。 2、处理好效率与公允的关系 (1)效率的含义: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效率提高就是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宝的增加

7、。效率是人类经济活动追求的基本目标之一。 (2)效率与公允的关系: 在收入安排中,效率与公允是一对冲突,既对立又统一。 效率是公允的物质前提。社会公允的逐步实现只有在进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宝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允,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困。 公允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公允安排,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才能激发劳动者进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乐观性。 公允和效率也存在冲突性,两者强调不同的方面。 (3)如何处理二者关系: 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安排和再次安排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允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允。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匮乏。进展经济必需充分调动各方面的乐观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要将收入差距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安排的结果能促使人们奋进,使社会具有朝气和活力。 处理好效率与公允的关系,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安排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舞人们创业致富的的同时,提倡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