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数据采集中心及大数据计算平台建设方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8715381 上传时间:2023-11-20 格式:DOC 页数:87 大小:3.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数据采集中心及大数据计算平台建设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云数据采集中心及大数据计算平台建设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云数据采集中心及大数据计算平台建设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云数据采集中心及大数据计算平台建设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云数据采集中心及大数据计算平台建设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数据采集中心及大数据计算平台建设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数据采集中心及大数据计算平台建设方案(8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CC 云数据采集中心及大数据计算平台建设方案成都中蓝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目录联系 QQ:1280986324,欢迎探讨!1 引言51.1 项目背景51.2 项目目标51.3 建设原则61.4 参考规范71.5 名词解释92 云数据采集中心102.1 需求概述102.2 总体设计132.3 核心技术及功能182.3.1 分布式文件存储技术182.3.2 分布式并行计算技术272.3.3 分布式数据库技术312.3.4 负载均衡342.3.5 数据采集392.3.6 开放平台452.4 部署方案482.5 实施计划503 大数据计算平台523.1 需求概述523.2 总体设计523.3 应用建设5

2、73.3.1 收视率统计573.3.2 智能推荐603.3.3 拍立购633.4 部署方案693.5 实施计划724 性能及成本分析734.1 运营商网络性能分析734.2 服务器网卡性能分析734.2 服务器内存性能分析734.3 服务器硬盘性能分析744.4 服务器 RAID 模式分析744.5D2B 性能分析754.4DMQ 平台性能分析755 存储空间规划表766 机房选型777 安全设计788 风险分析811 引言1.1 项目背景根据 CC 智能战略的规划:做强终端、云平台建设、大数据商业模式,CC 正 迈向大数据时代,当前正面向所有智能终端提供优质的服务,同时通过终端传感 器或数据

3、采集服务能够获取海量的数据,并且数据量会以 TB 级剧增。因此 CC 迫切需要建设一套高性能、高安全性、高可靠性,可扩展性的云数据采集中心, 并搭建一个数据中心支撑平台,以满足当今高速增长的数据存储、管理、计算的 需求,同时便于将来拓展和进一步的改造。目前 CC 数据中心是主要基于 CC 黑电、白电、浏览器等产品终端传感器采 集的海量文本、图片数据以及用户数据,为 CC 后续其他数据分析挖掘项目提供 数据支撑的信息平台。对应方针终端内容服务、云服务支撑与数据挖掘、个 性化数据价值探索。建立统一有效的云数据采集中心有利于 CC 大数据的管理,符合 CC 新的发 展战略,CC 黑电和白电产品终端传

4、感器采集的数据有用户行为的文本数据(log)、 台标等图片数据以及自建的影视知识库的结构化数据、电商平台的海量镜像数据。 当 CC 的用户量和采集的数据量与日俱增的时候,数据中心必须能通过添加更多 服务节点来扩展性能和负载能力,保证高可扩展性和高可用性从而满足 CC 业务 发展的需要。1.2 项目目标l搭建分布式存储平台(能够存储海量非结构化数据和结构化数据)、分 布式并行计算平台等等,满足海量数据的采集、存储、计算的需要,平5台必须具备高可用性,高扩展性,高可靠性要求。l为 CC 后面的产品(收视率统计,智能推荐系统,拍立购,开放平台等等) 的应用和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为集团 CC 的大数据

5、提供运营支撑。l云中心初期建立至少保证可以正常运营 12 年,硬件选型,软件开始要 考虑到今后大规模扩容的要求。l技术平台要有能力支持数据量最高 1000W 终端数量的数据存储、数据计 算、信息推荐等的能力。1.3 建设原则基于本项目的建设要求,本项目将遵循以下建设原则:l前瞻性和高标准 整个项目要按照企业对大数据应用的需要的高要求和高标准建设,参考 行业标杆应用,建立满足需求,面向未来的目标,整个项目具有一定前 瞻性。l经济性和实用性 整个项目以现有需求为基础,充分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来确定系统的架 构,既要降低系统的初期投入,又能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同时系统设 计应充分考虑对已有投资的保护,

6、对已建立的数据中心、基础平台、应 用软件应提供完备的整合方案。l先进性和成熟性 为了确保项目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应充分考虑到管理创新、技术发展 需要,按照先进的建设理念,选择先进的技术架构和成熟技术,满足业务需求。l高性能和安全性 规范地进行系统建设和开发,提供合理且经济有效的应急方案,确保系 统的稳定,向各类服务对象提供可靠的服务。具有安全性,在系统遭到 攻击或崩溃时能快速恢复,确保重要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1.4 参考规范lGB 9361-88 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lGB 50173-93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lGB 2887-89 计算站场地技术条件lGB 50174-2008 电子信息

7、系统机房设计规范lGB 50462-2008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lGB 50311-2007 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lGB 50312-2007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lGB 50395-2007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设计规范lGB 50263-2007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lGB 50394-2007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lGB/T 20269-2006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求lGB/T 20984-2007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规范lGB/T 22239-2008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lGB/T 22240-2008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

8、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lGA/T 388-2002B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管理要求lGB/T 8567 -1988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lGB/T 11457-1995 软件工程术语lGB/T 11457-2006 信息技术 软件工程术语lGB/T 16260.1-2006 软件工程 产品质量 第 1 部分:质量模型lGB/T 16260.2-2006 软件工程 产品质量 第 2 部分:外部度量lGB/T 16260.3-2006 软件工程 产品质量 第 3 部分:内部度量lGB/T 16260.4-2006 软件工程 产品质量 第 4 部分:使用质量的度量lGB/T 1439

9、4-2008 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lGB/T 17544-1998 信息技术 软件包 质量要求和测试lGB/T 18221-2000 信息技术 程序设计语言、环境与系统软件借口 独立 于语言的数据类型lGB/T 18491.1-2001 信息技术 软件测量 功能规模测量 第 1 部分:概念 定义lGB/T 18492-2001 信息技术 系统及软件完整性级别lGB/Z 18493-2001 信息技术 软件生存周期过程指南lGB/T 20157-2006 信息技术 软件维护lGB/T 20272-2006 信息安全技术 操作系统安全技术要求lGB/T 20008-2005 信息安全技术

10、 操作系统安全评估准则lGB/T 20009-2005 信息安全技术 数据库管理系统安全评估准则lGB/T 20918-2007 信息技术 软件生存周期过程 风险管理lGB/T 8566-2007 信息技术 软件生存周期过程lSJ/T 10367-1993 计算机过程控制软件开发规程lSJ/T 11234-2001 软件过程能力评估模型l SDO (Service Data Object) for Java Specification V2.110l SCA (Service Component Architecture)Java EE Integration Specification V1

11、.00l Java 2 Platform, Enterprise Editionl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 (CMMISM), Version 1.1l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XML) 1.0 (Fifth Edition)l Web Services Business Process Execution Language v2.01.5 名词解释l S2DFS:简单存储分布式文件系统(Simple Storage Distributed File System)l D2B:分布式数据库(Distribute

12、d Database)l JSS:作业调度服务(Job Scheduler Service)l DCS:数据计算服务(Data Computer Service)l MPS:消息处理服务(Message Process Service)l SDS:流数据处理服务(Stream Data Service)l DMQ:分布式消息队列(Distributed Message Queue)l JGS:作业生成服务(Job Generation Service)l ACS:自动清理服务进程(Automatic Cleaning Services)l HTTP:超文本传输协定(HyperText Tran

13、sfer Protocol)l SMB:服务器信息块协议(Server Message Block)2 云数据采集中心2.1 需求概述根据 CC 的阶段规划,第一期云数据采集中心的建立至少满足 1 至 2 年内的 数据存储和计算规模,需要满足 200 万台各种智能终端的数据存储和计算规模。今后整个云数据采集中心的技术平台和架构需要轻松扩展到支持 1000 万台规模 的各种智能终端的数据存储和计算规模。以下的数据为预估数据(基于小范围的实验数据为依据):数据类别文件(记录)大小 1文件(记录)数量 1文件(记录)大小 2文件(记录)数量 2台标数据(原始数据,1 天周期)约 16KB/台/天(由

14、 200Kb/台/天而得)约 36 个文件/台/天约 32GB/200 万台/天约 7200 万个/200 万台/天行为数据(原始数据,1 天周期)约 60KB/台/天(记录)(由 400Kb/台/天而得,加上了 10KB 的索引记录) 约 50KB/台/天(文件)(由 400Kb/台/天而得)(平均估值)约 100 条记录/台/天(记录)约 100 个文件/台/天(文件)(平均估值)约 120GB/200 万台/天(记录)约 100GB/200 万台/天(文件)(平均估值)约 2 亿条/200 万台/天(记录)约 2 亿个/200 万台/天(文件)(平均估值)行为数据(原始数据,永久保存,压缩处理)约 60KB/台/天(记录)(由 400Kb/台/天而得,加上了 10KB 的索引记录) 约 50KB/台/天(文件)(由 400Kb/台/天而得)(平均估值)约 100 条记录/台/天约 100 个文件/台/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