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期末考试重点复习资料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8654172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期末考试重点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期末考试重点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期末考试重点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期末考试重点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期末考试重点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期末考试重点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期末考试重点复习资料(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词解释1.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在成立,由周作人、*振铎、沈雁冰、王统照、许地山、*希祖、蒋百里、耿济之、瞿世英、郭绍虞、孙伏园、叶绍钧等十二人发起。会刊为小说月报、文学旬刊等,文学宗旨: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理论主*:积极提倡为人生”的文学主*和现实主义文学思想,注重文学的社会功利性。创作多以人生和社会问题为题材,特别注重对社会黑暗的揭示和灰色人生的诅咒,表现新旧冲突。写法上倾向于现实主义,重视并强调实地观察和如实描写。它承接了五四”文学革命的现实主义传统,使之发展成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占主流地位的文学思潮。 2.创造社: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东京,最初成员

2、有郭沫若、*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汉、穆木天、*凤举、*祖正、陶晶孙、何畏等。先后办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创作月刊、洪水等十余种刊物。他们初期主*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必须忠实的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要求”,讲求文学的全”与美”,推崇文学创作的直觉”与灵感”,追求文学的美感,同时注重文学表现时代的使命,对旧社会不惜加以猛烈的炮火,后期转向提倡表同情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创作方法上倾向浪漫主义,侧重自我表现,有浓重的抒情色彩。3.新月社:1923年成立于,主要成员有胡适、陈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多为英美留学生。最初开展戏剧活动 ,1925年以*志摩为核心逐渐形成新月诗派。重要刊

3、物有晨报副刊、诗镌、新月(后期),前期新月派提倡新格律诗,因此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他们致力于新诗艺术形式的探索,促使新诗艺术上走向成熟,创作上倡导新格律诗,对中国新诗发展有较大贡献。4.语丝社:成立于1924年,办有语丝周刊。主要成员有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半农、孙伏园、冯文炳、俞平伯等。语丝社的文学主*是提倡自由思想、独立判断和美的生活。多发表针砭时弊的杂感小品,以倡导这种文体而获语丝派”的称号,创造的着重社会批评与文化批评、任意而谈的随笔文体,又称为语丝体”,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5.闲话风散文:闲话”也称漫笔”,表明了一种笔墨趣味,不仅指题材上的漫”无边际,而且指行

4、文结构上的兴之所至的随意性,是对鲁迅朝花夕拾风格的概括。闲话”还体现了一种追求原生味”的语言趣味。闲话风”散文自然、亲切、和谐、宽松,每个人(作者与读者)既是说话者又是听话者,彼此处于绝对平等的地位。6.独语体散文:独语”是一种内敛的散文叙述方式。它的最大特点是封闭性与自我指涉性,是对鲁迅野草风格的概括。独语体散文不顾及与倾听者的交流,而只注重自己孤寂的内心世界,通过强化自己内心的孤独感与荒凉感,表达一种个体面对世界的生命体验,也实现一种常有幻想色彩的审美追求。7.问题小说:是中国现代小说的第一个潮流,出现在1919年的下半年到1922年间,代表作家有冰心、许地山、叶绍钧、庐隐、王统照等。他们

5、以五四新文化作为参照,重新思考社会人生问题,并通过小说的形式加以艺术的表现。具有强烈的启蒙色彩和理性批判精神。观念化与抽象化,削弱了作品的审美价值。代表作有冰心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等。 8.乡土小说:乡土文学的出现溯源于鲁迅的故乡。20年代,现代文坛上出现了一批比较接近农村的年轻作家,他们的创作较多受到鲁迅影响,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以农民疾苦为主要内容,形成所谓乡土文学。而乡土小说,则主要指这类靠回忆重组来描写故乡农村或城镇的生活,带有浓重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鲜明的地方色彩的小说。代表作有彭家煌怂恿,王任叔疲惫者,许钦文疯妇,台静农地之子等。 9.自叙传抒情小说:形成于20世纪初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

6、最初体式,作者多集中于创造社。创造社的主要成员在日本留学期间,较多地接受了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于是强调本着内心的要求,从事于文艺活动。主*再现作家自己的生活和心境,减弱对外部事件的描写,而侧重于作家心境的大胆暴露,包括暴露个人私生活中的灵与肉的冲突以及变态性心理,作为向一切旧道德旧礼教挑战的艺术手段。自叙传抒情小说作为一股创作潮流是从郁达夫1921年出版的沉沦小说集开始的。10.纯诗:1926年早期象征派诗人穆木天在谭诗寄沫若的一封信中提出纯诗这一概念,即纯粹的诗歌。穆木天所谓的纯诗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诗与散文有着完全不同的领域,主*把纯粹的表现的世界给了诗作领域,人间生活则让给散文

7、担任;二是诗应有不同于散文的思维方式与表现方式,诗是要暗示的,诗最忌说明的。早期象征派诗人提出的纯诗概念,在其更深层面上,意味着一种诗歌观念的转化:从强调诗歌的抒情表意的表达功能转向自我感觉的表现功能。11.早期象征派诗歌:以李金发为代表的象征诗派出现于20年代中期,后期创作社的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也是象征主义诗歌的重要作者。象征派诗人多受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其作品运用象征性的形象和意象,运用新奇的想象和比喻,表现自己微妙复杂的内心世界,注重自我心灵的艺术表现,强调诗的意向暗示性功能和神秘性,追求诗歌语言的省略和跳跃。李金发于1925年至1927年出版的微雨、为幸福而歌、食客与凶年,是中

8、国早期象征派诗歌的代表作,为中国新诗艺术的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象征派诗歌后来趋向成熟,取得较高成就的是在30年代戴望舒手中。12.早期无产阶级诗歌:1923年早期共产党员邓中夏在新诗人的棒喝、贡献于新诗人面前等文中就在理论上明确提出:新诗必须自觉充当无产阶级领导下的*革命的工具”,主*多作能够表现民族伟大精神的作品”,多描写实际生活”并暗示人们的希望”,向诗人发出了从事于革命的实际活动”的号召。在创作实践上体现了这一要求的,是蒋光慈(1901-1931年),他的新梦集(1925年出版)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诗歌。13.主观性叙述小说:简答、论述及作品赏析一、鲁迅1881.9.25出生于*一

9、个破落封建官僚家庭。祖父周福清(字介孚),父亲周凤仪(字伯宜),外祖父鲁晴轩,母亲鲁瑞。周树人,原名周樟寿(字豫才,笔名鲁迅),二弟周作人(魁寿),三弟周建人(松寿),四弟周椿寿(早夭)鲁迅著作一览小说集:呐喊彷徨;新编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35万字) 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篇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伪自由书南腔北调集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集外集拾遗(共700多篇,约135万字)辑录、校勘的学术著作:稽录集中国小说史略小说旧闻钞唐宋传奇集(约80万字) 翻译著作和作品:中长篇小说、童话本,短篇小说78篇,戏剧2本,文艺论

10、著8本,短篇论文50篇(共约310万字) 书信:两地书(1350封)鲁迅书信集二册(1200封)(共约200万字) 1936.10.17)(约82万字)另有70万字佚文、佚诗。鲁迅创作总字数约1000万字。1.分析呐喊、彷徨对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礼教的深刻批判小说集呐喊和彷徨的总主题是反封建,对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礼教的揭露批判极其深刻。1、多数作品描写了封建势力对人民压迫及制造的一系列人生悲剧,主人公主要是农民、知识分子和妇女。阿Q、孔乙己、祥林嫂,他们以自己被侮辱、被损害的血泪人生,控诉封建社会的黑暗。如孔乙己身受封建科举制度和等级观念毒害,沦落到下层穷愁潦倒,表现了封建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惊

11、人冷漠。2、揭示了封建思想道德的吃人”本质及其对人民群众毒害的深广。如药的悲剧是双重封建统治者用钢刀杀害革命者,封建迷信思想使华老栓把人血馒头当药为华小栓,但却治不老病。悲剧在于,华小栓吃的人血馒头,竟是反青革命志士的鲜血做成的。革命者为人民革命而献身,作为人民一员的华老栓并不理解。表现粗群众的愚昧麻木,受封建迷信思想毒害之深。小说既暴露了封建势力造成的人民物质上的病苦”,更着重暴露了人们精神上的病苦”,以惊醒不幸的人们”起来摆脱封建思想道德的枷锁。2.分析呐喊中的阿Q、闰土、七斤等农民形象小说集呐喊中的阿Q、故乡中的闰土、风波中的七斤,是三种类型的农民形象。他们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一共同点

12、:都受封建势力压迫剥削,却愚昧麻木不觉悟。二不同点:闰土是个典型的旧中国农民,勤劳、质朴但精神近乎麻木。他儿童时代机灵、能干,二十多年后,由于社会的压迫使他像个木偶人。七斤是另一类农民形象,虽与外界有接触,但仍然十分愚昧。辫子风波”,使他自己没有辫子而发愁得不知如何是好。这些都表现了农民的愚昧落后缺乏觉悟。阿Q是辛亥革命时期的农民典型。他是赤贫的雇农,被地主压迫,他不正视现实,常以精神胜利法自我陶醉,而忘却了自己失败者的悲惨屈辱的处境。通过阿Q、闰土、七斤等农民形象,小说揭示了一个重大的社会矛盾:农民被封建主义残酷压迫剥削,生活极其悲惨;农民精神上愚昧麻木,却没有改变自己悲惨境遇而奋斗的思想和

13、行动。同时也提出了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农民问题。要改变农民悲惨的地位境遇和启发农民的思想觉悟,使农民从封建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进行反封建斗争。3.简析呐喊中对辛亥革命的描写及其思想意义呐喊中对辛亥革命的描写,主要有阿Q正传的后半部,是侧面描写,写辛亥革命在未庄和县城的影响。1、在未庄,阿Q受到影响要革命”了,他的革命”观中有不少糊涂观念和错误思想。2、假洋鬼子成为未庄的革命风云人物。3、在县城,清朝的知县老爷、把总还是原官,但官的名称改了,而且也参加了革命党。这些描写,深刻揭示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1、对封建势力妥协,使封建势力摇身一变成为革命党,篡夺了革命胜利果实。2、辛亥革命未能充分依靠和发

14、动广大农民,未能注意启发农民*主义觉悟。4.分析评价狂人日记的思想艺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意义狂人日记的思想是:暴露礼教和家族制度的弊害”,揭露得异常深刻:1、揭露了礼教的吃人”本质。这是对封建礼教和家族制度的最深刻最本质的揭露,是对封建统治者以仁义道德吃人”的中国几千年历史和文化的最深刻最本质的揭露。2、揭露了封建礼教毒害之深广。人人吃人”也被人吃”。吃人者不仅有封建家族制度象征的大哥;也有妇女和下层人民,他们是受礼教残害最深重的;也有青年和小孩。3、作品通过塑造狂人形象,表现对封建传统的大胆怀疑和批判精神,也表现出严格的自审精神,寄希望于未来,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狂人是个具有现代意识的封建叛

15、逆者形象,是清醒的启蒙主义者形象。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狂人日记思想上的深刻性和对民族现状和前途的忧愤深广”的特色。艺术形式上的主要特点:1、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的结合。现实主义,作品真实地描写了一个患迫害狂症”者的故事,人物和环境都具有真实性。同时作者运用了象征和暗示等手法,赋予人物和环境以象征意义。2、运用日记体形式;以心理描写为主,是*的心理描写;简练的白话语言。文学史上的意义: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成为中国文学进入现代的标志:1、它以彻底深刻的反封建思想,以渗透于全篇的现代意识,显示其现代意义。2、艺术形式上,西方现代主义方法象征主义的创造性运用,*心理的细致描写,日记体的格式,成熟的白话,具有现代意味。5.简析狂人日记的思想性与象征意义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篇现代小说,全篇以狂人”的病情发展为线索,以他流动的意识内容为描绘对象,逐层深入地揭露了封建道德的残酷性与虚伪性。把猛烈的炮火对准了传统的封建道德,揭露了这种道德是一种吃人”的道德,几千年的封建史是吃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