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物言志-散文阅读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8626961 上传时间:2022-08-27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托物言志-散文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托物言志-散文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托物言志-散文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托物言志-散文阅读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托物言志-散文阅读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托物言志-散文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托物言志-散文阅读(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阅读托物言志类散文,我们可以从下面几种方面入手:1整体把握文本,揣摩体现手法。同窗们在阅读时,往往分不清是用了托物言志还是借景抒情,最重要的因素是对“物”“景”和“志”“情”两对概念分不清,而这也正是两者的区别所在。一方面,要分清文中所描写的对象是“物”还是“景”。“托物言志”是通过咏物来抒情,因此这里的“物”一般是指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某些特性,通过对这些特性的描写,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体现出来。这些“物”不是“景”,咏物不是写景。而“借景抒情”是借助写景来抒情,或景中含情,时时流露;或情寓景中,蕴而不露。这里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例如白杨礼赞中挺立在北方平原的挺拔

2、的白杨树,松树的风格中坚强、不畏环境恶劣的松树,病梅馆记中被残害、被扭曲成病态的梅树等,都是具体的“物”植物。而荷塘月色中的月下荷塘、塘上月色,春中所描写的生机勃勃的春景,紫藤萝瀑布中的紫藤萝花那生机盎然的景色等,都是写风景,而不是某一种具体的事物。 另一方面,要分清文章通过描写对象,是在体现某些“志”还是在抒发某种“情”,体现的是什么样的志,抒发的是什么样的情。“托物言志”中的“志”,含义很广,可以指感情、志向、情趣、爱好、愿望、规定等。“借景抒情”中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鞭挞、快乐、悲哀等感情。例如白杨礼赞体现的是对北方农民乃至中国农民的坚强品格的赞扬;病梅馆记体现的是作者要挽救

3、人才,遏止残害压制人才现象的一种愿望;而荷塘月色体现的是作者内心的愁闷与无奈;紫藤萝瀑布体现的是对顽强生命的一种赞叹与欣赏。2个性感悟文本,分析形象特点。生动描绘事物是托物言志类散文的独特风采。抓住特性,细腻描绘,只有形似,才有也许神似,因此我们要全面地分析所托之物的形态、色泽与特性。如散文名篇白杨礼赞里的这段描写便是典范:那是力求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呢,一般是丈把高,像是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呢,一律向上,并且紧紧靠拢,也像是加以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无横斜逸出;它的宽敞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

4、,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的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犟挺立的一种树!为了展示白杨树的风采,文章抓住树干、树枝、树叶、树皮四方面全面刻画,形象地展示了其“顽强向上”的精神品质。白杨树的精神品质挖掘出来了,文章所要赞美的北方农民“朴质坚强的精神”也就体现出来了。3筛选整合信息,注意答题规范。筛选整合信息,是散文阅读解题的第三个重要环节。有效组织答题语言,精确答题,是筛选整合信息的落脚点。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固然是要精确把握题意。为了避免答非所问,最佳把答案带进试题中进行检查,看其与否符合题意。托物言志类散文:本文巧妙地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作者紧紧抓住_的_的特点,精心刻画,从而含蓄地体现了作者

5、_的抱负(或人生观或生活态度或精神品质)。例如白杨礼赞,本文巧妙地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作者紧紧抓住白杨树挺拔、枝枝向上的特点,借此赞扬了北方农民质朴、坚强、倔犟、力求上游的精神。第二,主观性简答题一般是分点给分,答题时要根据题意,分点或分层解答。第三,答题时要尽量运用原文的词语,或从原文中的核心性语句中去提取整合答题语言。对开放性试题、探究性试题,应当有自己答题的语言模式,一般模式是“题意复述+文本(或题干)引用(或分析)+自己的观点”。答题模式为答好主观题提供理解题思路,它可以协助我们严密思维,有层次地组织语言,答题时既简洁流畅、不枝不蔓,又避免漏掉答题点。窗前的树张抗抗我的窗前有一棵树。

6、那是一棵高大的洋槐。树冠差不多可达六层的楼顶。粗壮的树干与三层的阳台相齐,碧绿而茂密的树叶部分正对着我的四楼的窗户。坐在我的书桌前,一树浓阴收入眼底。从春到秋,由晨至昏,任是着意的或是不经意昂首,终是满眼的赏心悦目。那树想必已生长了近年。我们还没有搬来的时候,它就站立在这里了。或许,我还没出生的时候,它就已成为一棵树了。就由于它的缘故,我们曾真心但愿能拥有这个单元的一扇窗。后来果真如愿,我们从此天夭享有着它的凉爽与恬静,很是满足,很觉幸福。洋槐在春天,似乎比其他的树都沉稳些。杨与柳都已翠叶青青,它才爆出米拉般大的嫩芽,只星星点点的一层隐绿,悄悄然绝不喧哗。又过了些日子,忽然就挂满了一串串葡萄似

7、的花苞,又如一只只浅绿色的蜻蜓缀满树枝当它张开翅膀跃跃欲飞时,薄薄的羽翼在春日温和的云朵下染织成一片耀眼的银色。那个清晨你会被一阵来自梦中的花香唤醒,那香味甘甜淡雅、撩人心脾却又若有若无。你寻着这馥郁走上阳台,你的精神为之一振,你的眼前为之一亮,顿时整个世界都因此灿烂而壮丽:满满的一树洁白,袅袅低垂,如瀑布倾泻四溅。银珠般的花瓣在清风中微微飘荡,花气熏人,人也陶醉。便设法用手勾一串鲜嫩的槐花,一小朵一小朵地放进嘴里,如一种圣洁的吻,甜津津、凉丝丝的。轻轻地咽下,心也香了。洋槐开花的日子,是我们的槐花节。槐花开过,才知春是真的来了。铺在桌上的稿纸,便也文思灵动起来。那时的文字,就有了些许轻松。夏

8、日的洋槐,巍巍然郁郁葱葱,一派的生机勃发。骄阳下如华盖蔽日,烈焰下送来阵阵清风。夏平常有雨,暴雨如注时,偏爱久久站在窗前看我的槐树它任凭狂风将树冠刮得东歪西倒,满树的绿叶呼号犹如一头发火的雄狮,它翻滚,它旋转,它颤栗,它呻吟。曾有好几次我觉得它会被风暴折断,闪电与雷鸣照亮黑暗的瞬间,我窥见它的树干却始终岿然。大雨过后,它轻轻抖落身上的水珠,那一片片细碎光滑的叶子被雨水洗得发亮,饱含着水分,安详而安静。那个时刻我便为它幽幽地滋生出一种感动,自己的心似乎也变得干净而澄明。雨后清新的湿气萦绕书桌徘徊不去,我想这书桌会不会是用洋槐木做成的呢?否则为什么它负载着沉重的思维却仍然结实有力。洋槐给我一春一夏

9、的绿色,到秋天,艳阳在树顶涂出一抹金黄,不几日,窗前已被装点得金碧辉煌。秋风乍起,金色的槐树叶如雨纷纷飘落,我的思路便常常被树叶的沙沙声打断。我明白那是一种辞别的方式。它们从不缠缠绵绵凄凄切切,它们只是痛痛快快利利索索地向我挥挥手连头也不回。它们离开了槐树就好比清除了衰老抛去了陈旧,是一种必然,一种整合,一次更新。它们一日日稀疏凋零,安然地沉入泥土,把自己还原给自己。她们需要休养生息,一如我需要忘却所有的陈词滥调而寻找新的开始。因此凝望这棵斑驳而残缺的树,我并不怎么觉得感伤和悲凉我懂得它们来年还会再回来。冬天的洋槐便静静地沉默。它赤裸着全身一无遮挡,向我展示它的挺拔与骄傲。或许没人理睬过它的存

10、在,它活得孤单,却也活得自信,活得潇洒。寒流摇撼它时,它黑色的枝条俨然如乐队指挥庄严的手臂,指挥着风的合奏。树叶落尽后来,树权间露出一只褐色的鸟窝,肥硕的喜鹊啄着树枝喳喳欢叫,几只麻雀飞来飞去到我的阳台上寻食,偶尔尚有乌鸦的黑影匆匆掠过,时喜时悲地营造出一派生命的氛围,使我常常猜想着鸟们的语言,也许是在提示着我什么。雪后的槐树一身素裹银光璀璨,在阳光尚未及融化它时,真不知是雪如槐花,还是槐花如雪。四季的洋槐便如一幅幅不倦变幻的图画,镶入我窗口这巨大的画框。冬去春来,老槐衰而复荣、败而复兴,重新回来的是本来那棵老槐;可是,我懂得它已不再是本来的那棵槐树了它的每一片树叶、每一滴浆汁,都由新的细胞、

11、新的物质构成。它是一棵新的老槐树。年复一年,我已同我的洋槐度过了六个春秋。在我的毕生中,我与槐树无言相对的时间将超过所有的人。这段漫长又真实的日子,槐树与我无声的对话,便构成一种神秘的默契。 (选自读者)第23期)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洋槐在一年四季的不同特性。(分)8.从文中提供的信息看,你觉得洋槐最可贵的品质是什么?(3分)1作者写夏日的洋槐,为什么要着力写暴风雨中的洋槐?(分)20.自选角度品析下列语句。(3分)“雪后的槐树一身素裹银光璀璨,在阳光尚未及融化它时,真不知是雪如槐花,还是瑰花如雪。”2.从洋槐的身上,你获得了如何的生活启示?树的家族较大,你最敬佩的是什么树?请谈谈你的理由。

12、(5分)解析:作家张抗抗的这篇散文,巧妙地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紧紧抓住洋槐在一年四季的不同特性,精心刻画,从而含蓄地体现了洋槐沉稳、朴实和坚强可贵的品质。从洋槐的身上,我们获得了生活的启示:做人应像洋槐那样朴实、坚强,为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而不懈奋斗。第1题考核对文章整体内容的把握和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通观全文,把握文章重要描写的是洋槐的什么特点,即把握托物言志中“物”的特点。通过全文,不难找出特点。答案:春天的洋槐既隐绿又不喧哗,在清风中花香怡人;夏日的洋槐任凭狂风将树冠刮得东歪西倒,它的树干却始终岿然;秋天的洋槐在秋风乍起时,金色的叶子如雨飘落;冬天的洋槐赤裸全身而一无遮拦,展示它的挺拔

13、与骄傲。第题考核对文中洋槐形象的把握,即考察托物言志的“志”的内容。可结合文中“洋槐在春天,似乎比其她的树都沉稳些”“夏日的洋槐,巍巍然郁郁葱葱,一派的生机勃发”“曾有好几次我觉得它会被风暴折断,闪电与雷鸣照亮黑暗的瞬间,我窥见它的树干却始终岿然”“那香味甘甜淡雅、撩人心脾却又若有若无”等语句来概括。答案:洋槐可贵的品质是沉稳、朴实和坚强。第题考核对文章详略安排的分析。要扣住洋槐的品质特点来分析,意思对即可。答案:暴风雨中的洋槐更能显示出坚强不屈的性格,体现了作者对洋槐的赞美之情。第4题考核对文中语句的品析。可从不同的角度赏析,如修辞、词语运用、写法等,答案不唯一,意思对即可。答案:此句运用了

14、回环的手法,细腻地描写了雪后洋槐银装素裹的美丽姿态,给读者展示了一幅美妙的画卷,使人有如临其境之感。第5题考察我们读文的感悟,是本文的延伸和拓展,考察我们的语言体现能力。谈人生启示要联系洋槐的品质,后一问答案不唯一,能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理由,言之成理,符合规定即可。这道开放题,练习对托物言志手法的运用。答案:示例:做人应像洋槐那样朴实、坚强,为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而不懈奋斗。松树傲雪挺立,永葆绿色(杨柳柔软飘逸,用自己生命的绿色装扮春天)。丁香赋每当冰雪消融,一股细细的清香立即浮满北国冰城,是丁香选择了哈尔滨,还是哈尔滨选择了丁香?问花花不语,天地间都在感慨着花与城的奇缘。“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

15、树丁香开。”当春风尚未完全驱走哈尔滨的冰寒,丁香就像春天的使者,绽满枝头,如霞如烟,哈尔滨的春天实在是太短暂了。丁香就像春天里的一种梦,与哈尔滨的春天交相辉映,有了丁香花,哈尔滨的春天就变得芳香四溢,美伦美奂。春天的丁香花,夏天的太阳岛,冬天的冰雪,是每个哈尔滨人心中的挚爱。几十万株丁香装点着哈尔滨的街道、公园、庭院。丁香的花小如丁,数不清的小花汇到一起,一簇簇,紫中带白,白中映粉,远远望去,花如云,花如海,花如霞。这情景给寒冬里走过来的人以张力,发明的热情,想象的驰骋。丁香,花香袭人,在花草中,它的香气最为浓郁了,倘若你漫步街头,往往是还没有看见花,香气已先冲入鼻中,一代代的哈尔滨人就是在这沁人心脾的芬芳中梦想自己的将来。丁香在国内有一千近年的栽培历史,它给中国的文化平添了无限秀色。古时,有许许多多有关丁香的传说,说丁香是“神树”,它能给人带来幸福。历代的文人墨客,又为丁香留下了许多名篇:“五月丁香开满城,芬芳流荡紫云藤”。李商隐则用“芭蕉不展丁香洁,同向春风各自开”的诗句,描述情人的思恋之心。哈尔滨人把丁香作为自己的市花,丁香是她们情感的寄托,审美的移情,更是对生命价值的一种追求。丁香花的生命力很顽强,能绽放在北纬度线上,深得哈尔滨人的宠爱。这里的丁香外表柔媚,但它的根紧紧地抓住土地,纤细的枝杆,劲健地支撑着一簇硕大的花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