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提能演练(五)22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8532703 上传时间:2022-08-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时提能演练(五)22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课时提能演练(五)22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课时提能演练(五)22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课时提能演练(五)22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课时提能演练(五)22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时提能演练(五)2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时提能演练(五)2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圆学子梦想 铸金字品牌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课时提能演练(五)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2012杭州高二检测)2012年2月,中国首条“生态马路”在上海复兴路隧道建成,它运用了“光触媒”技术,在路面涂上一种光催化剂涂料,可将汽车尾气中45%的NO和CO转化成N2和CO2。下列对此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使用光催化剂不改变反应速率B.使用光催化剂能增大NO的转化率C.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D.改变压强对反应速率无影响2.(2012漳州高二检测)下列四个试管中,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的反应速

2、率最快的是( )3.反应C(s)+H2O(g)CO(g)+H2(g)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增加碳的量将容器体积缩小一倍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体系体积增大A.B.C.D.4.(2012滨州高二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右图所示的是一个放热反应B.只有活化分子才能发生有效碰撞 C.燃烧热是生成1 mol H2O放出的热量D.加入催化剂v(正)增大、v(逆)减小5.用3 g块状大理石与30 mL 3 molL-1盐酸反应制取CO2气体,若要增大反应速率,不可采取的措施是( )A.再加入30 mL 3 m

3、olL-1盐酸B.改用30 mL 6 molL-1盐酸C.改用3 g粉末状大理石D.适当升高温度6.2SO2(g)O2(g)2SO3(g)是制备硫酸的重要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催化剂V2O5不改变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B.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反应速率一定增大C.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将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D.在t1、t2时刻,SO3(g)的浓度分别是c1、c2,则时间间隔t1t2内,SO3(g)生成的平均速率为7.(2012潍坊高二检测)某化学兴趣小组用铝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以下能够加快该反应速率的是( )用98%的浓硫酸代替稀硫酸加热改用铝粉增大稀硫酸的体积加水加入少量硫酸铜

4、A.全部B.C.D.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29分)8.(6分)如图表示在密闭容器中反应:2SO2+O22SO3 H0达到平衡时,由于条件改变而引起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变化情况,ab过程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bc过程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9.(8分)为了研究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反应速率,某同学通过如图实验装置测定反应中生成的CO2气体体积,并绘制出如图所示的曲线。请分析讨论以下问题。(1)化学反应速率最快的时间段是_,原因是_;A.0t1B.t1t2C.t2t3D.t3t4(2)为了减缓上述反应速率,欲向盐酸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你认为可行的有_;A.蒸馏水B.NaCl固体C.NaCl溶

5、液D.通入HCl(3)若盐酸溶液的体积是20 mL,图中CO2的体积是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则t1t2时间段平均反应速率v(HCl)=_molL-1min-1。10.(15分)某实验小组以H2O2分解为例,研究浓度、催化剂、溶液酸碱性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常温下按照如下方案完成实验。(1)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原因是_。(2)实验和的目的是探究_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时由于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而无法得出结论。资料显示,通常条件下H2O2稳定,不易分解。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你对原实验方案的改进是_。(3)实验、中,测得生成氧气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分析上图能够得出的实验结论_环境能增大H2O2分

6、解的速率;_环境能减小H2O2分解速率。答案解析1.【解析】选C。A项,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但不能影响化学平衡的移动,故A、B错误;D项,改变压强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来说,能改变反应速率。2.【解析】选D。一般情况下,温度越高,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就越快。使用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选项D是正确的。3.【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要注意以下两点:(1)增加固体或纯液体的用量不改变反应速率;(2)压强不变,充入无关气体,容器体积增大,导致体系各物质的浓度变小。【解析】选A。因碳为固体,其浓度是常数,增加碳的量不会增加其浓度,对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将容器体积缩小一倍,增加了反应物的浓度,

7、加快了其反应速率;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但各反应物的分压没有增大,即反应物的浓度没有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几乎没有影响;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体系体积增大,使各反应物的浓度减小,使反应速率减小。4.【解析】选B。根据图像可知生成物的能量高于反应物的能量,因此该反应是吸热反应,A不正确;把能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称作活化分子,B正确;燃烧热是指在一定条件下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C不正确;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可以同等程度改变正、逆反应速率,D不正确 。5.【解析】选A。对反应CaCO3+2HCl=CaCl2+CO2+H2O而言,增大反应速率的方法

8、有增大盐酸的浓度,升高温度或将块状大理石改为粉末状大理石,故选A。6.【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要注意以下两点:(1)催化剂同等程度地影响正、逆反应速率;(2)增大压强,并不一定能增大反应速率。【解析】选D。A项,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故A项错误;B项,在恒容的条件下,通入惰性气体,压强增大,但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则反应速率不变,故B项错误;C项,降低温度,反应速率也降低,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就长,故C项错误。7.【解析】选B。用浓硫酸代替稀硫酸后,出现钝化现象,不再产生氢气;增大稀硫酸的体积,没有改变溶液的浓度,不会引起速率的变化;加水冲稀了溶液,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慢;加入少量硫酸

9、铜后能形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误区警示】本题容易误认为硫酸越浓,c(H+)就越大。其实不然,浓硫酸不但难以电离出H+,且具有强氧化性,与金属发生钝化,从而不能产生氢气。8.【解析】ab过程正、逆化学反应速率比原来平衡状态时都增大,且v(正)v(逆),与原平衡的反应速率又不是连续的,故可想到是升高了反应温度或增大了压强所致,又因为v(逆)v(正),故只能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bc过程反应速率比原来平衡时变小了,且与原平衡的速率是连续的,因此只能是减少生成物(SO3)的浓度。答案:升高温度减少SO3的浓度【方法技巧】影响反应速率的条件的判断方法(1)先观察改变条件后v(正)、v(逆)的变化,要是

10、比原平衡速率大,且是与原平衡反应速率出现断层,可以考虑是升高温度或者是加大压强,到底是哪种情况,则要结合反应特点来判断。(2)要是改变条件后的速率与原平衡相连续,说明是改变浓度所致,要是比原平衡反应速率大,则是增大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到底是增大反应物还是生成物,则要看v(逆)、v(正)谁增大得快,要是v(正)增大得快,则是增大反应物的浓度,要是v(逆)增大得快,则是增大生成物的浓度,至于改变条件后反应速率比原平衡小,则是减小浓度所致。当v(正)减少的程度大于v(逆),则是减小反应物的浓度所致;当v(逆)减少的程度大于v(正)时,则是减少生成物的浓度所致。9.【解析】(1)曲线中斜率最大,表明

11、反应速率最快,故为t1t2时间段,原因是反应放热,使反应速率加快。(2)该反应实质为CaCO3+2H+=Ca2+CO2+H2O,故加水稀释c(H+)减小,反应速率减小,NaCl溶液中Na+、Cl-对该反应无影响,故相当于加水稀释,加NaCl固体无影响,通入HCl会使c(H+)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故选A、C。(3)t1t2时间段产生CO2为mol,所以答案:(1)B反应放热,使反应速率加快(2)A、C(3)10.【解析】(1)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原因是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从而增大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2)实验和的差别是H2O2溶液的浓度不同,故目的是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由于通常条件下

12、H2O2稳定,不易分解,所以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可向反应物中加入等量的同种催化剂或将盛有反应物的试管放入同一热水浴中。(3)据图可以看出在碱性条件下反应最快,在酸性条件下反应最慢。答案:(1)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2)浓度向反应物中加入等量同种催化剂(或将盛有反应物的试管放入同一热水浴中)(3)碱性酸性【方法技巧】对照性实验试题的解答在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知识点时,常常设置对照性实验,以说明或探究外界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近几年的高考题中常设置此类题目,解答方法如下:(1)找出对照实验组(常常是第一组),如本题;(2)其他各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确定不变量,找出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如本题和对比;(3)有时其他相邻两组或三组作对比,如本题、对比,关键是找准变量对实验的影响。-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