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内科基础知识163问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8464625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肾内科基础知识163问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肾内科基础知识163问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肾内科基础知识163问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肾内科基础知识163问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肾内科基础知识163问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肾内科基础知识163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肾内科基础知识163问(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肾内科基础知识163问1由肾脏排泄的体内毒素有哪几种?(1) 尿素,分子量为60,尿素本身毒性很低,但尿素的水平反应了体内一组蛋白代谢产物积聚的水平。(2) 胍类物质:甲基胍等(3) 肠道细菌代谢产物:包括胺类、酚类。2尿液是怎样生成的?尿液的产生分为3个步骤:(1) 滤过:当人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浆中的某些成分可从肾小球滤过,进入肾小囊中。(2) 重吸收:滤过的液体经肾小囊进入肾小管和集合管,许多有用的物质被重吸收回血液。(3) 分泌: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可将周围毛细血管中的一些成分,以及这些细胞本身产生的一些物质,分泌至肾小管和集合管腔内。两侧肾脏每分钟形成的滤液约有125毫升,全天共

2、有180升,而每分钟经肾脏最后形成尿液约1毫升,每天约1500毫升,即尿量仅为滤液量的1%。3.什么是肾性高血压?直接因肾脏疾病引起的高血压称为肾性高血压,是继发性高血压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成年高血压病人的510。其中,肾动脉狭窄导致肾缺血引起的高血压称为肾血管性高血压;而由其他肾实质性疾病引起的高血压则称为肾实质性高血压。4.如何区别肾性高血压与原发性高血压?8090的高血压是由于原发性高血压引起,1020为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一般多发于40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多有家族史;常先有高血压,后有尿检异常,在高血压早期,尿变化及肾功能损伤均不明显;肾脏损伤与心脏、视网膜血管硬化等病变相并行。

3、肾性高血压为继发于肾脏疾病后所致的高血压,发病年龄多在3040岁以下,常无家族史;患者常有水肿,血压逐渐上升,有时可急剧恶化;其尿变化和肾功能损伤较明显,常先有尿检异常,后有高血压,一般随血压升高而出现眼底变化。5什么是蛋白尿?当24小时尿蛋白排出量超出150毫克,用常规的临床检验方法检出尿中有蛋白时,称为蛋白尿。蛋白尿分为两型,一种是生理性蛋白尿,一种是病理性蛋白尿。生理性蛋白尿是指健康人在遭受某些刺激时出现的一过性蛋白尿,当刺激去除后,蛋白尿亦随之消失。病理性蛋白尿(又称持续性蛋白尿)是因为患肾小球疾病或全身性疾病影响到肾脏而引起的蛋白尿,在病变痊愈前将持续存在。病理性蛋白尿可分为四种类型

4、:肾小球性蛋白尿;肾小管性蛋白尿;溢出性蛋白尿;组织蛋白尿。6什么是直立性蛋白尿和运动性蛋白尿?直立性蛋白尿,常见于青少年,直立姿势时出现蛋白尿,卧位时尿蛋白消失,且无高血压、浮肿及血尿等异常表现。其发生机制可能与血液动力学及内分泌调节有关。此种蛋白尿可表现为间歇性和持续性蛋白尿。7什么是运动性蛋白尿?运动性蛋白尿即指在运动时或运动后出现尿蛋白排出增多,在数小时内消失,不伴随其它特异性症状和体征。运动性蛋白尿的发生原理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与外伤、酸性代谢产物的刺激、肾血管收缩造成的缺血及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改变等有关。8什么是血尿?血尿是指尿红细胞数异常增多。根据血量的多少及血尿的外观和颜色,

5、可分为肉眼血尿和显微镜下血尿。正常人每日尿排出红细胞总数150万。当尿标本10ml,离心5分钟后,显微镜下观察,每高倍视野3个,则称为镜下血尿。当每升尿液中混有1毫升血液时,即可呈肉眼血尿。9. 尿色发红是否就是血尿?除肉眼血尿外,其它原因亦可导致尿液发红:(1) 尿液受邻近器官血液的污染,如月经或子宫、阴道、直肠、痔疮的血液混入尿中。(2) 血红蛋白尿或肌红蛋白尿,镜检无红细胞或仅有少量的红细胞,潜血试验阳性。前者尿液呈均匀暗红色或酱油色,不混浊,无红色沉淀;后者尿液外观呈红棕色。(3) 卟啉尿,由血卟啉病引起,尿液放置或置于阳光下会变成红棕色或葡萄酒色,外观均匀不混浊,镜检无红细胞,尿卟啉

6、原试验阳性,潜血试验阴性。(4) 其它原因:如某些药物、食物、染料、试剂等也可引起红色尿液,如使用利福平、酚红、偶氮染剂等,亦可引起尿色发红。此时尿液镜检无红细胞,潜血试验阴性,患者有用药史。10. 什么是运动性血尿?运动后,尿中红细胞超过正常范围,出现一过性镜下血尿,有时亦可见肉眼血尿,经系统检查,没有发现其它明确病因者称为运动性血尿。90的运动性血尿的持续时间不超过3天,并可在多年内反复出现。运动性血尿与运动量过大,身体适应能力下降,寒冷及高原等环境因素有一定关系。11血尿的病因是什么?(1) 泌尿系本身疾病:原发或继发的肾小球肾炎;各种原因所致的小管间质性肾炎;泌尿系感染;结石;肿瘤;遗

7、传性肾脏疾病,如多囊肾、薄基底膜肾病等。(2) 尿路邻近器官炎症或肿瘤;(3) 凝血或出血性疾病;(4) 运动性血尿;(5) 泌尿系统外伤。12. 正常人夜间排尿量是多少?夜尿增多常见于哪些疾病?正常人夜间排尿一般为02次,尿量为300400毫升,约为24小时总尿量的1/41/3。随年龄增长,白天尿量与夜尿量的比值逐渐减少,至60岁时比值为1:1。若夜尿量超过全天总尿量的一半,则称为夜尿增多。夜尿增多主要见于:1)肾病性夜尿增多:常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及慢性肾功能不全等。排水性夜尿增多:2)由于体内水潴留,特别是心功能不全时,晚上平卧后回心血量增多,肾血流量亦随

8、之增多,尿量亦增加。3)精神性夜尿增多:多以夜尿次数增多为主,量一般不多。严格说仅排尿次数增加而尿量不增加者不属于夜尿增多范畴。13. 什么是少尿和无尿?临床上将24小时内尿量少于400毫升(或每小时少于17毫升)定为少尿,24小时内少于100毫升称为无尿。14. 什么是肾性水肿?由肾脏疾病引起的水肿则称为肾性水肿。肾性水肿的特点是水肿首先发生在组织疏松的部位,如眼睑或颜面部、足踝部,以晨起明显,严重时可延及下肢及全身。肾性水肿的性质是软且易移动,临床上呈可凹性浮肿,即用手指按压局部皮肤可出现凹陷。15. 尿频、尿急、尿痛的病因有哪些?尿频、尿急、尿痛的病因很多,主要是膀胱和尿道疾病,包括感染

9、性疾病如普通细菌、结核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引起的膀胱炎、尿道炎、前列腺炎、尿道旁腺炎、尿道憩室炎、龟头炎、阴道炎、尖锐湿疣;非感染性炎症如间质性膀胱炎、放射性膀胱炎、化学性膀胱炎(环磷酰胺、避孕药或泡浴等引起);结石如膀胱结石、尿道结石、输尿管下段结石;膀胱、尿道、前列腺肿瘤;膀胱或尿道内异物等。膀胱瘘、尿道狭窄、肉阜、尿道口过小、处女膜伞异常,包茎等也可以引起尿频、尿急、尿痛。除膀胱和尿道疾病外,肾盂肾炎、肾积脓、肾结核等肾脏疾病,膀胱、尿道邻近器官如子宫、卵巢、结肠等的疾病,癔病、神经性膀胱等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和白塞病等全身性疾病都可以引起尿频、尿急、尿痛。16. 什么是尿常规检查?尿常

10、规检查包括尿的颜色、性状、酸碱度、蛋白质、糖、酮体、红白细胞的检查。17. 为什么血尿病人需作尿红细胞形态检查?血尿是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判断血尿的来源,对明确病因和治疗有重要意义。从形态上观察尿中红细胞,可将其分为两种类型:(1) 均一型:尿红细胞外形、大小基本正常,提示血尿是非肾小球疾病引起,多见于肾肿瘤、肾结核、肾外伤及泌尿系结石,又称非肾小球源性血尿或外科性血尿。(2) 多形型:尿红细胞形态变化多样,或呈面包圈状,或呈葫芦状,大小不等,有破碎的红细胞,提示血尿是肾小球疾病引起,多见于急性肾炎、慢性肾炎及继发性肾炎,又称肾小球源性血尿或内科性血尿(80%以上异形)。应用相差显微镜来鉴别肾

11、小球源性和非肾小球源性血尿,诊断符合率高。18. 什么是肌酐清除率?正常人肌酐的排泄主要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原尿中的肌酐不被肾小管重吸收。外源性肌酸对血肌酐影响很小。当肌肉容积无明显改变且外源摄入稳定情况下,测其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 ratio,Ccr)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临床上Ccr的测定方法:素食3天后,收集24小时全部尿液,在收集尿液结束时取血,用Jaffes反应测定血、尿肌酐定量。Ccr=尿肌酐24小时尿量/(血肌酐1440),单位为ml/min。亦可采用经验公式:Ccrml/min=(140-年龄)体重kg (男性)72血肌酐mg/dlCcrml/

12、min=(140-年龄)体重kg (女性)85血肌酐mg/dl正常值为80120毫升/分钟。19. 什么是血肌酐?有何临床意义?肌酐是肌肉组织的代谢产物,分子量为113。肌酐主要经肾小球滤过,在肾小管几乎无重吸收,经小管分泌量也很小,血清肌酐水平一般相当恒定。男性正常值为0.6-1.2mg/dl,女性0.5-1.1mg/dl。当肾功能衰竭时,肌酐可经小管代偿性排泌增多,实际肾功能较肌酐值估计的肾功能为差。20. 什么是血尿素氮?有何临床意义?其数值增高与哪些因素有关?尿素是最主要的氮代谢产物,分子是为60。尿素经肾小球滤过后,在各段肾小管均可被部分重吸收,并可有少量经肾小管分泌。肾功能不全时,

13、BUN水平逐渐增高,肾小管分泌尿素也显著增加。此外,血流量不足、蛋白摄入过多、组织蛋白分解增多及某些药物的作用,均可使BUN升高。BUN不是最好的肾功能指标。BUN正常值为2.97.5毫摩尔/升(821毫克/分升)。BUN/SCr比值一般为10/1,如20,则为“高分解状态”,如700-800毫渗量/公斤H2O。尿比重或渗透压过低,反映远端肾小管浓缩功能减退,见于慢性肾盂肾炎、重金属和氨基甙类抗生素的肾损害、高血压、动脉硬化、慢性肾功能衰竭等。22. 什么是尿浓缩稀释试验? 什么是自由水清除率?浓缩试验是观察在机体缺水的情况下,远端小管浓缩尿的能力,通过准确的测定尿比重,即可了解远端小管的浓缩

14、功能。尿的稀释试验亦反应远端小管功能,但因需短时间内大量饮水,可引起不良反应,甚至水中毒,又受肾外因素影响较多,临床上极少采用。自由水清除率又称无溶质水清除率(free water clearance,CH2O),即单位时间(1分钟或1小时)从血浆中清除到尿中不含溶质的水量。正常人排出的均为含有溶质且浓缩的尿,故CH2O为负值。正常人禁水8小时后晨尿CH2O为-25-120毫升/小时。CH2O可用于了解远端肾小管浓缩功能状态。23. 尿蛋白盘状电泳试验有何意义?尿蛋白盘状电泳(尿SDS-PAGE)可分析尿中蛋白成分的分子量范围,从而为肾脏疾病诊断提供参考。尿蛋白以中小分子为主,没有或仅有极小量

15、大分子蛋白,称为选择性蛋白尿。若尿中大、中、小分子蛋白质均有,并有相当大量的大分子蛋白质,称为非选择性蛋白尿。尿蛋白SDS-PAGE测定的临床意义:1 大、中分子量范围蛋白尿常见于肾小球疾病,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时都可出现大、中分子蛋白尿。2 低分子蛋白尿反映肾小管疾病,慢性肾盂肾炎、小管间质性肾炎、重金属(汞、铝等)中毒及药物毒性引起的肾小管间质病变、肾移植排异时均可出现低分子蛋白尿。3 多发性骨髓瘤因血浆中异常免疫球蛋白升高,免疫球蛋白分子的轻链过多,轻链经肾小球滤过增加,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使尿中小分子轻链增多。24. 肾穿刺适应证是什么?肾穿刺适应证:(1) 原发性肾脏病:a、急性肾炎综合征:当肾功能急剧恶化或疑急进性肾炎时应尽早穿刺;按急性肾炎治疗23月病情无好转时,也应行肾活检检查。b、原发性肾病综合征。c、无症状性血尿:异型红细胞血尿临床诊断不清时。d、无症状性蛋白尿:蛋白尿持续1g/天,诊断不清时。(2) 继发性或遗传性肾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