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综合-昆明第十四中学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8436569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7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科综合-昆明第十四中学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理科综合-昆明第十四中学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理科综合-昆明第十四中学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理科综合-昆明第十四中学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理科综合-昆明第十四中学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理科综合-昆明第十四中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科综合-昆明第十四中学(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全解全析1.下列过程中,不直接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就能完成的是A. 植物体胞杂交中原生质体融合B. mRNA与游离核糖体的结合C. 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D.吞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膜的结构特点一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植物体细胞杂交中原生质体的融合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属于外排作用,吞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属于内吞作用,内吞和外排作用均与细胞膜的流动 性有直接的关系;而 mRNA与游离核糖体的结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无关。【答案】B2光照条件下,给 C3植物和C4植物叶片提供14CO2,然后检测

2、叶片中的14C。下列有 关检测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A. 从C3植物的淀粉和C4植物的葡萄糖中可检测到14CB. 在C3植物和C4植物呼吸过程产生的中间产物中可检测到14CC. 随光照强度增加,从 C4植物叶片中可检测到含14C的C4大量积累D. 在C3植物叶肉组织和 C4植物维管束鞘的C3中可检测到14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 C3植物和C4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同位素标记法,考查学生的理 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根据C3植物和C4植物光合作用暗反应的场所、过程C3植物:C5+14CO2T2C3(只有两个14C)TC 5+(14CH2O);和C4植C4植物的光合作用:141414_14

3、1414C3+ CO2TC 4(只有一个C) TC 3+ CO2, C5+ CO2T 2C3(只有两个C) TC 5+( 14CH 2O):和呼吸作用的过程C6H12O6+6O2+6H2S 6H 2O+12CO 2可知,A、B和D三项均正确;C4途径中的C4为中间代谢产物,不可能大量的积累。【答案】C3.下列四种现象中,可以用右图表示的是A. 在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随CO2含量的变化B. 条件适宜、底物充足时反应速率随酶量的变化C. 一个细胞周期中 DNA含量随时间的变化D. 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相关生理过程中的数量变化趋势,涉及到新陈代谢与细胞分裂的相关内容,

4、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如图曲线的走势为先增加后稳定,曲线有两个关键点:即起点( m,0)( m 0)和饱和点。符合这一曲线的为A选项;B项对应的曲线起点不正确,曲线的走势一直为增函数,不会出现饱和效应;C项对应的曲线就更不正确了,起点纵坐标等于终点,且大于0; D项曲线为种群的 “J型增长曲线。【答案】A4.关于在自然条件下,某随机交配种群中等位基因A、a频率的叙述,错误.的是A. 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B. 持续选择条件下,一种基因的频率可以降为0C. 在某种条件下两种基因的频率可以相等D.该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进化

5、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一般来说,某一性状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其基因频率也往往比较大。如果显性性状不能适应环境而隐性性状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强的话,那么A基因的基因频率在持续选择的条件下,就会逐渐降低至 0,自然就有可能出现iA ia、iA = ia和iA V ia的情形。而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与突变与重组、迁入与迁出和环境的选择等多种因素有关。【答案】D5右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 叙述,错误的是A.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B.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沼气D.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

6、态系统的分解者【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态学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能力。在该农业生态系统中,农作物可以成为家畜的饲料和人的食物,家畜也能成为人的食物,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可以利用农作物秸秆、人和家畜粪便中的有机物,而沼液和沼渣又可以为农作物提供肥料,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又能成为人类的能源物质,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 用,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利用的是无生命的有机物,因此C项的叙述是错误的。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属于分解者。能量是不能循环利用的,所以【答案】C6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 .沸点:NH3 PH3 AsH3B .熔点:Si3N4 NaCl Sil4C.酸性:H

7、CIO4H2SO4 H3PO4C.碱性:NaOH Mg OH 2 Al OH 3【解析】B考查不同类型晶体的熔沸点高低,2008年高考全国卷I第8题已经考过,般认为是: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所以B正确;C项正确,一般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D正确,一般元素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A项错误,2009年高考全国卷I第29题已经考过,NH3分子间存 在氢键,故最高,AsH 3 PH 3分子间不存在氢键,只有 范德华力,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相对分子质量越大, 其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熔沸点越高故应该为:NH3 AsH3 PH3;【答案】a蝇悶弋10

8、01枣-【命题意图】考查基本概念:如晶体熔沸点高低判断,氢键与范德华力对物质的物性的影响,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强弱判断方法具体应用,这些都是平时反复训练的,这道题目实属原题,属于送分题!【点评】其实还可以拓展:考冋种类型晶体的熔沸点高低判断里面的如冋为原子晶体或同为离子晶体等,不应该老局限于分子晶体,这样显得2010年高考题与08和09没有太大区别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Li在氧气中燃烧主要生成Li 2O2B .将SO2通入BaCl2溶液可生成BaSO3沉淀C.将CO2通入次氯酸钙溶液可生成次氯酸D .将NH3通入热的CuSO4溶液中能使 Cu2+还原成Cu【解析】A错误,因为Li在空气中燃烧

9、只能生成 Li?。,直接取材于第一册课本第二章第 三节;B错误,酸性:HCI H2SO3 H2CO3所以通入后无BaS03沉淀,因为BaSO3+2HCI=BaCI 2+H2O+SO2T ; D 错误,溶液 中该反应难以发生,先是:2NH3+2H2O+CuSO4=Cu(OH)2 J +(NH)2SO4,接着 Cu(OH)2CuO+H 20,溶液中 NH3 不能还 原CuO为Cu,要还原必须是干燥的固态! C正确,强酸制弱酸,酸性: H2CO3 HCIO,反应 为:CO2+H20+Ca(CIO) 2=CaCO3 J +2HCIO直接取材于课本第一册第四章第一节;【答案】C【命题意图】考查无机元素及

10、其化合物,如碱金属,氯及其化合物,碳及其化合物,硫及其化合物,氮及其化合物等A、B、C选项直接取材于高一课本,D取材于高二第一章氮族。【点评】再次印证了以本为本的复习策略,本题四个选项就直接取材于课本,属于简单题,不重视基础,就有可能出错!&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 将铜屑加入 Fe3溶液中:2Fe3 +Cu=2Fe2 +Cu2B 将磁性氧化铁溶于盐酸:Fe3O4 +8H+ =3Fe3+ +4H 2OC.将氯化亚铁溶液和稀硝酸混合:Fe2+4H + +NO=Fe3 +2H2O+NOD 将铁粉加入稀硫酸中:2Fe+6H+=2Fe3 3H2【解析】A正确,符合3个守恒;B错误,电荷不守恒

11、,Fe3O4中Fe有两种价态,正确 应该为:Fe3O4 + 8H + =2Fe3+ Fe2* + 4出0; C错误,得失电子不守恒,电荷不守恒;正确 的应为:3Fe2+ + NO3+ 4H + =3Fe3+ + NOT + 2出0; D错误,不符合客观实际,反应后铁只 能产生Fe2+和H2;【答案】A【命题意图】考查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方法!【点评】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本题出得太没有创意了,如D这是个重现率很高的的经典错误,考生绝对做过原题! B项也见得多,一般考查不是用盐酸而是用氢碘酸,有些专家多次指出,磁性氧化铁不溶于任何酸,这样的典型错误在高考题中 再次出现,这道题就

12、没什么意思了!A直接取材于课本第二册,C选项,考生也绝对做过,都是太常见不过了!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在醋酸溶液的pH =a,将此溶液稀释1倍后,溶液的pH =b,则a bB在滴有酚酞溶液的氨水里,加入NH4CI至溶液恰好无色,则此时溶液的 pH V 7C. 1.0 10;moI/L 盐酸的 pH =3.0 , 1.0 10*moI/L 盐酸的 pH =8.0D .若1mL pH =1的盐酸与100mL 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的 pH = 7则NaOH溶液 的 pH =11【解析】A若是稀醋酸溶液稀释则 C(H+)减小,pH增大,ba,故A错误;B酚酞的 变色范围是pH= 8.010.0

13、 (无色t红色),现在使红色褪去,pH不一定小于7,可能在78 之间,故B错误;C常温下酸的pH不可能大于7,只能无限的接近 7; D正确,直接代入 计算可得是正确,也可用更一般的式子:设强酸pH=a,体积为V1;强碱的pH=b,体积为V2,则有 10-aV1=10-(14-b)V2=10ab4,现在 V1/V2=10-2又知 a=1,所以 b=11V2 IU【答案】D【命题意图】考查弱电解质的稀释,强酸的无限稀释,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强酸与强碱的混合pH的计算等基本概念【点评】本题在第一轮复习至第三轮复习无时不在强调的基本问题考查就是第二册第三章的问题,这次居然没有考离子浓度大小比较,而考这些

14、,很简单,大家都喜欢!10.右图是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示意图。电池的一个点极由有机光敏燃料(S)涂覆在TiO2纳米晶体表面制成,另一电极由导 电玻璃镀铂构成,电池中发生的反应为:TiO2/STiO2/S (激发态)TiO2/S TiO2/S+ +e-l+2e - 3I2TiO2/S 31 - 2TiO2/S+l下列关于该电池叙述错误.的是:A .电池工作时,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B .电池工作时,I 离子在镀铂导电玻璃电极上放电C.电池中镀铂导电玻璃为正极D .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中I-和I 3的浓度不会减少正极,发生还原反应:l3-+2e-=3l-; A选项正确,这是个太阳能电池,从装置示意图可看出也即镀铂电极做【解析】B选项错误,从示意图可看在外电路中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是个原电池,最终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应为把上面四个反应加起来可知,化学物质并没有减少;C正确,见B选项的解析;D正确,此太阳能电池中总的反应一部分实质就是:还原I3- 氧化3I-的转化(还有丨2+13-),另一部分就是光敏有机物从激发态与基态的相互转化而已,所有化学物质最终均不被损耗!【答案】B【命题意图】考查新型原电池,原电池的两电极反应式,电子流向与电流流向,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原电池的总反应式等, 还考查考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