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语文 20石钟山记(第一课时)精品教案 大纲人教版第一册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8394673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中语文 20石钟山记(第一课时)精品教案 大纲人教版第一册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2年高中语文 20石钟山记(第一课时)精品教案 大纲人教版第一册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2年高中语文 20石钟山记(第一课时)精品教案 大纲人教版第一册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2年高中语文 20石钟山记(第一课时)精品教案 大纲人教版第一册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中语文 20石钟山记(第一课时)精品教案 大纲人教版第一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语文 20石钟山记(第一课时)精品教案 大纲人教版第一册(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高中语文 20石钟山记(第一课时)精品教案 大纲人教版第一册从容说课石钟山记是一篇考察性的游记。写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夏季,苏轼由黄州赴任汝州的旅途中。文章通过记叙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说明要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本文以石钟山得名由来为线索,共三段。第一段,写石钟山得名缘由中的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说法,及其可疑之处。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引水经上的话,交代石钟山的处所,紧扣题目,点出石钟山,引起下文。第二层,提出六朝人郦道元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接着点明人们对此说法的怀疑态度。并由此导出唐人李渤的说法。第三层,提出李渤的说法并质疑。第二段,记

2、叙实地考察石钟山,得以探明其名由来的经过。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点明探访石钟山的时间,同行者和缘由。第二层,写访问寺僧。第三层,写月夜考察游石钟山的经过。在这一段,作者以自己的目见耳闻,证实并补充了郦道元的说法,进一步否定了李渤的说法,为末段的议论提供了事实依据。第三段,写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感想,表明写作意图。又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以反问的方式表示充分肯定的意思,点明了全篇的主旨。第二层,从两方面分析世人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第三层分承上面所说的两个方面,点明写这篇游记的目的:传播自己的见解,证实、补充郦道元的观点,纠正李渤的观点。文章围绕

3、一个中心,采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叙述为了议论,论述又紧依叙述。叙述时简练清晰,生动形象;议论时又透彻周全,恰当有力。叙与议,都是紧紧围绕中心议题:探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文章散而不乱,层次清楚。前后呼应,结构严谨。本文语言生动、形象。作者用动的眼光来观察静的事物。用拟人的手法把静止的景物写活了,如写绝壁的森严,说“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使人有如临其境之感。再者大量的拟声词读起来铿锵有力,使文章具有音乐美。本文语言障碍不多,内容也不难理解,尽可能放手让学生根据注解自己解读课文。教师可点拨学生在弄清文章结构、理解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文章的表达方式时遇到的问题,还可指导学生通过比较阅

4、读本文与游褒禅山记理解本文的特点。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归纳积累:鼓、殆、何、莫、发五个多义词的义项。2.掌握:临、鸣、扣、适、向、识、考7个实词的意义及用法。3.了解:苏轼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代表作。能力目标1.辨析名词作状语的现象,掌握其规律。2.学习借记游以阐述自己的见解,把议论、记叙、描写和抒情有机结合的写作方法。3.背诵课文。德育目标1.学习古人反对主观臆断、有疑必察的求实精神。2.领悟文中阐明的人生哲理。教学重点1.课内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掌握5个多义词和7个实词的意义和用法。2.辨析名词活用。3.学习本文带有考辨性质的游记既有驳论文的某些特点,又有一般游记的特点,二者有机结

5、合的艺术特点。教学方法1.介绍一些有关石钟山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如湖口石钟山、李渤的辨石钟山记及古代乐器在本文中的“钟磬”类。2.继续培养学生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自学古文的能力。3.运用提问、点拨、比较法,通过与游褒禅山记比较,理解课文的特点。教具准备图片、资料、录音机、投影仪或多媒体、投影胶片、教学磁带。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要点阅读课文,结合注释,了解大意,弄清文章结构,研习课文。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刚学习过的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不同于一般游记,其特点是即事明理,叙议结合。而苏轼的石钟山记在写法上同游褒禅山记有类似之处,不仅以说理透辟见长,而且以景物描写的形象生动见胜,行文缓急有致

6、,抑扬顿挫,诙谐风趣。清人方苞、刘大櫆都认为这是“坡公第一首记文”。二、听录音1.轻声跟着录音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清句读。2.指名三人朗渎课文,注意下列字的读音。蠡l 聆lng 铿kng 硿kng 鹘h 鹳gun 罅xi 噌吰chng hng 窾坎kun kn 镗tng t“莫”通“暮”m;“识”通“志”zh;无射y三、挂出石钟山的彩色图画和地理位置示意图(多媒体演示更好)1.提问:石钟山在哪里?为什么叫石钟山?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明确:石钟山在江西湖口鄱阳湖东岸,古名彭蠡湖,有南北二山,县城南边的叫上钟山,县城北边的叫下钟山。石钟山由石灰岩构成,由于受地下水及江水、湖水的溶蚀冲刷。加上水位变化

7、大,形成了所谓溶洞,“空中而多窍”,形如覆钟,当江湖之水浸灌洞内,涵淡澎湃,声如钟鸣。这就是石钟山的“钟形”“钟声”命名的原因。故叫石钟山。作者带有考察研究的因素游石钟山,对他人有关石钟山命名原因的说法有怀疑,引出游山动机,经过游览解决疑问,并得到触发、感想。进行评论,所以本文以石钟山得名由来为线索,把记游、议论、描写三者紧密结合起来。2.作者简介同学们结合注释指出。教师补充:苏轼在政治上同革新派王安石等意见不合,多次被贬官,当地方官时,做了一些有益于人民的事,如营建苏堤;他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他的散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题材广泛,清新豪健,

8、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四、研习课文提问:苏轼游览了石钟山,游山归来写下了历代传诵的散文石钟山记是何情、何景、何事,萦绕激荡在诗人心中。使诗人迫不及待地投笔抒怀呢?明确:“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点拨:作者并非留连于山光水色之美,也无意猎奇览胜,只是因为有感于事理。而借机查勘,终有所得,于是慨然感叹两种关于石钟山命名缘由的说法一“简”一“陋”。因此写下此文。1.指名阅读第一段提问:关于石钟山命名缘由的两种传统说法。有“简”“陋”之嫌,那么,郦道元和李渤是怎么样释惑解难的呢?明确:郦道元为水经作注,首先对石钟山命名缘由进行探索,他

9、认为山: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到了唐朝,李渤亲自探访石钟山,潭上有两块石头,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这石头就是石钟的来由。凭什么此石此山独独用钟来命名,对其有疑惑,于是对郦道元所持说法“人常疑之”,对李渤所持态度“余尤疑之”。学生总结这一段内容:提出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及对这两种说法的怀疑。提问:“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这个句子有何特点?一学生先翻译这一句子。明确:这里的“名”,是名词活用为动词,作“命名”解。“石之铿然有声者”,是定语后置句,应是“铿然有声之石”。2.指名阅读文章第二段讨论:夜游石钟山,作者怎样描写

10、月夜绝壁下的情景的?实地考察,有没有遇难而退?结果如何?并总结第二段内容。明确:(出示投影)(1)景物有高空的栖鹘,水上有鹳鹤。(2)静态大石,动态栖鹘。(3)用比喻绘形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4)直接绘声栖鹘、磔磔云霄间。(5)比喻拟声鹳鹤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作者实地考察,见此情状、声音令人毛骨悚然,气氛阴森可怖,探访困难,心动欲还,忽然噌吰如钟鼓不绝之声却吸引了作者“徐而察之”,反映了他镇静而坚忍的探索精神。发现“山下曾石穴罅,不知其深浅,微波人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中流大石,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终于搞清了石钟山得名的原因。第二段的内容:记叙实地考察石钟山,得以

11、探明其名由来的经过。提问:“古之人不余欺也”,这个句子有何特点?明确:“古之人不余欺也”,是个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是古之人不欺余。点拨:在否定句和疑问句中,当宾语是代词时,一般就会提到动词前面。宾语前置有两个条件:一是否定句或疑问句,二是代词作宾语。提问:阅读全文,看看本文共用了几处“笑”?体会作者笑什么?明确:本文共用了四处“笑”“余固笑而不信也”“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因笑渭迈曰”“而笑李渤之陋也”,有三处写作者笑。一是笑寺僧和小童的行为;二是对“迈”的笑是愉快的笑,反映探得山名由来的兴奋;三是笑李渤,是嘲笑,嘲笑李渤不实地考察,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提问:李渤真的可笑吗?(学

12、生讨论)明确:李渤不应该被笑,因为他能够对郦道元的观点提出质疑,并且考证它,得出新的结论,这和苏轼同样可贵,而且苏轼笑李渤也是不对的。如果这样,后人同样可以笑苏轼,因为在后人看来,苏轼的观点也是错误的。点拨:学习石钟山记就在于学习苏轼这种不迷信旧说,大胆质疑,而且敢于探索,通过实践得出结论的精神。质疑是很可贵的科学精神。3.提问:第三段写什么?主旨句是什么?明确:写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感想,表明写作意图。主旨句“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以反问的方式表示充分肯定,是作者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所得出的结论,所总结的事理,是作者的心得。提问:世人不能准确知道山名由来的原因是什么?结尾对郦道元

13、和李渤的说法各持什么态度?明确:郦道元言之不详,人常疑之。士大夫不做实地考察(不能夜泊),故莫能知;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不能为文);“陋者”(李渤)斧斤考击,自以为得其实,主观臆断,以讹传讹。最后一句对郦道元既肯定又叹其太简略,对李渤是否定并讥笑其浅陋。表明写文章的目的是为了传播自己的见解,补充郦道元的观点,纠正李渤的观点。4.(出示投影)解释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目”,用眼看;“耳”,用耳听,表动作行为和方式,名词用作状语。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舟”,坐船,名词用作状语,表动作行为用的工具。大石侧立千尺“侧”,在旁边,名词用作状语,表动作行为的状态特征。五、课堂小结本篇是带有考察性质的游记,叙议结合以说明一个道理,它不同于单纯以写景为主、情景交融的一般游记,因而阅读学习中,要弄清文章的结构及各段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析作者是怎样通过记游来说明事理的。六、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2)总结名词用作状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