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名词解释和问答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8371489 上传时间:2023-10-11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64.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理学名词解释和问答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病理学名词解释和问答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病理学名词解释和问答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病理学名词解释和问答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病理学名词解释和问答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病理学名词解释和问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学名词解释和问答(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病理学名词解释及问答题大全(带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0.1.01 病理学(pa thology)0.1.02 病理解剖学(pa thologic anatomy or anatomical pathology)0.1.03 病因学(e ti ology)0.1.04 发病机制(pa thogenesis)0.1.05 病理变化(pa thologicchanges)0.1.06 尸体解剖(autopsy)0.1.07活体组织检查(biopsy)0.1.08 细胞学(cy tology)0.1.09 组织培养(t issue cul ture)0.1.10 组织化学(his tochemis t

2、ry)0.1.11 分子病理学(molecularpathology)0.1.12 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0.1.13 基因诊断(gene diagnosis)四、问答题0.4.01 举例说明病理学在医学中的 地位0.4.02 简述病理学常用研究方法的应用及其目的0.4.03 简述病理学的发展史答案一、名词解释(此处仅列出答案要点)0.1.01一门医学基础学科;研 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形态、代谢和功能变化);目的: 认识疾病的本质和发生发展规律,为 防病治病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0.1.02 病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形态学角度研究疾病;研究病

3、 变器官的代谢和功能改变及临床表 现;研究病因学和发病学。0.1.03 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生条件 的一门科学。0.1.04即发病学;在原始病因 和发生条件的作用下,疾病发生发展 的具体环节、机制过程。0.1.05 在病原因子和机体反应功 能的相互作用下;疾病过程中脏器 和组织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0.1.06 一种病理学的基本研究方 法;对死者遗体进行病理剖验; 目的:确定诊断、查明死亡原因,提 高临床医疗水平;及时发现传染病和 新的疾病;为科研和教学积累资料和 标本。0.1.07患者机体的病变组织; 组织获取方法:局部切除、钳取、穿 刺针吸以及搔刮、摘除等;目的: 研究疾病、诊断疾病。0.

4、1.08病理检查方法;黏膜或 组织表面脱落或刮取的或深部穿刺所 得的细胞;诊断疾病,尤其是肿瘤 的诊断。0.1.09常用的研究技术;体外 条件下;疾病(病变)的发生发展。0.1.10 能与组织细胞某些化学成 分特异结合的显色试剂;病变组织 细胞内的化学成分;认识形态和代 谢改变;疾病诊断。0.1.11病理学与分子生物学、细 胞生物学和细胞化学的结合;分子 水平上研究疾病发生的机制。0.1.12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 未知抗原或抗体;肿瘤病理诊断0.1.13DNA或RNA中碱基序列; 内源性基因的异常和外源性基因的存 在;生物性病原因子、遗传性疾病、 肿瘤性疾病和个体基因的识别和诊 断。四、问答题

5、(此处仅列出答案要点)0.4.01桥梁作用;以其他基础 学科如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 生物化学、寄生虫学、微生物学等为 基础;为临床医学提供学习疾病的 必要理论。0.4.02尸体解剖:查明病因,提 高临床工作质量,减少同种疾病的漏 诊与误诊率;通过尸体解剖,积累教 学、科研素材;帮助解决法律纠纷等 活检:及时准确诊断疾病,判断疗 效,并能利用活检组织进行特染、超 微结构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组 织细胞培养等对疾病进行深入研究;0.4.03 病理学的发展大致分四个 动物实验:复制疾病的模型,了解 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变过程的 动态变化及外来因素如药物对疾病的 影响等;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

6、:可 以观察细胞和组织病变的发生发展过 程,了解外来因子对组织细胞的影响、名词解释1.1.14脂肪变性fa tty degeneration or fatty change)阶段;来源于古希腊哲学的病理学: 古希腊名医 Hippocrates 的液体病理 学和 Asclepiades 的固体病理学,都 对疾病的来源作了阐述,但未对医疗 实践起到理论指导作用;器官病理 学的建立: 1761 年,意大利医学家 Morgagni 发表了疾病的部位和病因 一书,从而创立了器官病理学,标志 着病理形态学的开端;细胞病理学 的建立: 1858 年,德国病理学家 Virchow 根据对大量尸检材料的显微 镜

7、改变,提出了细胞病理学的理论, 认为细胞的改变和细胞的功能是一切 疾病的基础,并指出了形态学改变与 疾病过程和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 现代病理学的发展: a 超微结构病理 学从亚细胞(即细胞器)水平观察 病变; b 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能显 示细胞内的化学成分; c 免疫病理学 用免疫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来阐述 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d 遗传病理 学从染色体畸变和基因突变的角度 进行疾病的探讨; e 分子病理学从 分子水平研究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 制; f 免疫组织化学免疫学与组织 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去探讨疾病的病 因、发病机制、组织发生。 (刘钧)1.1.02 损伤 (injury)1.1.03 萎

8、缩(atrophy)1.1.04 肥大(hypertrophy)1.1.05 假性肥大(pseudohypertrophy)1.1.06 增生(hyperplasia)1.1.07 化生(me taplasia)1.1.08 鳞状上皮化生(squamousmetaplasia)1.1.09 肠上皮化生(in test inalmetaplasia)1.1.10 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1.1.11 医源性疾病(iatrogenic disease)1.1.12 变性(degenera tion)1.1.13 细胞水肿(cellular swelling)1.1.1

9、6心肌脂肪浸润(myocardial fatty infiltration)1.1.17 透明变性(hyaline degeneration)1.1.18 淀粉样变性(amyloid degeneration)1.1.19 黏液变性(mucoid degeneration)1.1.20 含铁血黄素(hemosiderin)1.1.21 心衰细胞(heart failure cell)1.1.22 脂褐素(lipofuscin)1.1.23 病理性钙化(pa thologiccalcification)1.1.24 营养不良性钙化(dystrophic calcification)1.1.25

10、迁徙性钙化(me tastatic calcification)1.1.26 细胞死亡(cell dea th)1.1.27 坏死(necrosis)1.1.29干酪样坏死(caseous necrosis)1.1.30 坏疽(gangrene)1.1.31 液化性坏死(liquefac tive necrosis)1.1.32 纤维蛋白样坏死(fibrinoid necrosis)1.1.33 糜烂(erosion)1.1.34 溃疡(ulcer)1.1.35 窦(sinus)1.1.36 痿(fis tula)1.1.37 空洞(cavity)1.1.38 机化(organiza tion

11、)1.1.39 包裹(encapsula tion)1.1.40 凋亡(apop tosis)1.1.41 凋亡小体(apop totic body)四、问答题1.4.01 试述萎缩的基本病理变化。1.1.28 凝固性坏死(coagula tive1.4.02 试以肾盂积水为例,说明萎1.4.12 试从病变部位、发病原因、缩的发生常是综合性因素所致,并简 述肾盂积水的病理变化。1.4.03 缺氧从哪些方面导致细胞损 伤?1.4.04 化学性物质和药物是通过哪 些途径造成细胞损伤的?其损伤程度 与哪些因素有关?1.4.05 导致细胞遗传变异的主要原 因有哪些?细胞遗传变异可致哪些后 果?1.4.

12、06 试述细胞水肿的主要原因、 发生机制、好发器官和病变特点。1.4.07 试述肝脂肪变性的原因、发 病机制、病理变化及后果。1.4.08 举例说明纤维结缔组织的透 明变性易在何种情况下发生,其形态 学表现如何?1.4.09 含铁血黄素是如何形成的? 有何形态学特点?有何临床意义?1.4.10 简述坏死的过程及其基本病 理变化。1.4.11 变性与坏死有何关系?如何 从形态学上区别变性与坏死?病变特点及全身中毒症状等方面比较 干、湿性坏疽的异同。1.4.13 坏死对机体的影响与哪些因 素有关?举例说明。1.4.14 坏死与凋亡在形态学上有何 区别?1.4.15 病案分析 男,63 岁。6年前

13、确诊为脑动脉粥样硬化。一周前发现 右侧上、下肢麻木,活动不自如。1天 前出现右侧上、下肢麻痹,无法活动。 诊断为脑血栓形成。请分析在疾病的 发展过程中,脑可能发生的改变及病 变特点和发生机制。答案一、名词解释(此处仅列出答案要点)1.1.01细胞、组织或器官;耐 受刺激作用;存活的过程;形态: 萎缩、肥大、增生、化生。1.1.02细胞和组织;不能耐受 有害因子刺激;结构改变;形态: 变性或细胞死亡。1.1.03发育正常;细胞、组织 或器官体积缩小;实质细胞体积缩 小和或数量减少;间质增生。1.1.04 实质细胞的细胞器增多; 实质细胞、组织器官体积增大。1.1.05 实质细胞体积缩小和或数 量

14、减少;纤维或脂肪组织大量增生; 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1.1.06实质细胞增多;组织、 器官体积增大。1.1.07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 刺激因素作用;转化为另一种分化 成熟细胞的过程;发生于同源性细 胞;未分化细胞向另一种分化。1.1.08非鳞状上皮;转化为鳞 状上皮;常见于气管、支气管、子 宫颈等处。1.1.09炎症或其他因素刺激; 胃黏膜或胃腺上皮;转化为肠上皮; 常见于慢性萎缩性胃炎。1.1.10思想、情感障碍;细胞 损伤;器质性疾病。1.1.11疾病诊治过程;诊治本 身继发的伤害。1.1.12可逆性损伤;代谢障碍; 细胞质内或细胞间质内呈现异常物 质或正常物质增多。1.1.13细胞轻度损

15、伤;钠-钾泵 功能降低;细胞内水分增多,胞质 淡染、清亮;肝、肾、心等。1.1.14非脂肪细胞;胞质内三 酰甘油蓄积;心、肝、肾等。1.1.15心肌脂肪变性;左心室 内膜下心肌和乳头肌;黄色条纹与 暗红色心肌相间;似虎皮斑纹。1.1.16 心包脏层脂肪组织显著增 多;心肌间质出现脂肪组织;心 肌萎缩;可致心肌破裂、出血、猝 死。1.1.17细胞内、纤维结缔组织或 细动脉壁;蛋白质沉积和蛋白变性 等;HE染色呈均质、粉染至红染。1.1.18间质内;蛋白质一黏多 糖复合物蓄积;淀粉样呈色反应; 局部性或全身性。1.1.19间质内;黏多糖和蛋白 质蓄积;间叶组织肿瘤、风湿病等。1.1.20铁蛋白微粒集聚;光镜 下呈棕黄色,有折光;沉着增多提 示陈旧性出血。1.1.21左心衰竭肺淤血;肺内 出现含有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1.1.22细胞质内;黄褐色微细 颗粒;细胞器碎片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