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广东专插本生态学试题+答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8366879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广东专插本生态学试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6广东专插本生态学试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6广东专插本生态学试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6广东专插本生态学试题+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6广东专插本生态学试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广东专插本生态学试题+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密启用前广东省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生态学基础本试卷共4页,43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注意事项:1. 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答案无效。2. 答卷前,考生务必按答题卡要求填写考生信息栏、粘贴条形码。3. 答题卡上选抒题选项有ABCDE5个信息点,考生应根据试题的实际 情况填涂答案。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试题答案 是的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4.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按顺序作答,并 注明大题号和小题号。如需改动,先画掉需改动部分再重新书写,不得使用铅 笔铅笔和涂改液。不按

2、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5.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沽,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1、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 目要求)1. 下列生物间的相互作用,属于竞争的是B1真菌与藻类形成地衣B.水稻与稗草长在同一块稻田中C.藤壶附生在鲸鱼的背D.牛吃草2. 在典型的旱生演替中,最先出现的生物是CA. 乔木B.苔薛C.地衣D.草本植物3. 下列属于次生演替的特征是BA. 速度慢B.不可逆转C.结构与物种稳定D.可以从任意一个阶段开始4. 一个地区的湿润程度,不只决定于降水量一个因素,而是诸多气候因素相互作 用的综合效应,这体现了生态因子的C

3、A.阶段性作用B.间接作用C.综合作用D.直接作用5. 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环境因素都有一个耐受的范围,即一个最低点和一个最高 点,这个最低点和最高点(或称耐受下限和上限)之间的范围,称为DA.生态容量B.生态型C.生态位D.生态幅6. 在水中生活的鱼龙和海豚分别属于鱼类和哺乳类动物,但都进化形成了适应游 泳的流线型身躯,这种现象属于BA.趋异进化B.趋同进化C.协同进化平行进化7. 空气的各种主要组成成分中,总体上对生物影响最大的是AA. OB. COC. ND.惰性气体8. 农业种植制度中不同种类作物的间套作,属于BA.遗传多样性B.物种多样性C.生态系统多样性D .景观多样性9. 生态学发

4、展历史上,提出著名的“十分之一定律”的学者是BA.谢尔福德B.林德曼C.贝塔朗菲D.辛柏10. 我国从东南至西北,依次出现森林区、草原区及荒漠区3种植被类型。影响 这种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是AA.水分B.温度C. 土壤D.地形11. 经济大发展的工业化时代,人们认为人类可以主宰一切,利用各种现代手段强 烈干预自然,对自然资源实行BA.合理开发B.掠夺式开发C.保护和少量利用D.平衡开发12. 下列食物链中属于捕食食物链的是CA.垃圾一蚯蚓B.大豆一菟丝子(植物寄生)C.水稻一稻飞虱一青蛙D.马一蛔虫一原生动物13. 英国科学家J. Havelock于1965年提出的GAIA假说揭示DA. 环境条

5、件对各种生物的影响B. 同一群落内各种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C. 类驯化生物产生的变异有利于人类的利用和爱好D. 地球表面的生物总体对环境条件的适应和调节过程14. 水稻与旱稻属于不同的AA.气候生态型B.生物生态型C. 土壤生态型D.生活型15. 群落中的不同物种或类群出现在地面以上不同的高度或水面以下不同的深度, 这种现象称为群落的AA.垂直结构B.水平结构C.时间结构D.营养结构16. 与景观生态学研究密切程度相对较低的研究方法是DA.遥感B.全球定位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D.高效液相色谱法17. 整个地球上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来自于DA.地热能B.核能C.化学能D.太阳能18. 生物小循环的特

6、征是时间短、范围小,属于CA.闭合式循环B.沉积型循环C.开放式循环(受外界影响大)D.气相型循环19. 若种群的年龄锥体呈钟型,种群的幼年、中年和老年个体数量大致相等,则该 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AA.稳定型B.爆发型C.增长型D.衰退型20. 以下属于生态系统中化学信息的是AA. 植物分泌次生代谢物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B. 鸟类婉转多变的鸣叫C. 蝙蝠依靠声音确定位置D. 小麦的春化作用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21. 决定植物群落地上部分分层的环境因素主要是光照、温度和湿度。22. 在发育完全的森林群落中,地上部分通常可划分为地被层、草本层、灌木层 和乔木层。23.

7、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一般可分为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两大类。24. 根据日照长度与植物开花的关系,可把植物分为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 和日中性植物三种类型。25. 四大自然圈是指分布于地球外壳的水体圈、土壤岩石圈、大气圈和位于三圈 交界处的生物圈。26. 大气中的氮气通过自然的高能过程固氮、生物固氮和人工固氮三种固氮途径 进入生态系统。27. 水循环主要由蒸发、大气环流降水和径流四大过程组成。28. 陆生植物指生长在陆地上的植物,主要包括湿生、中生和旱生三种类型。29. 按演替发生的基质划分,演替有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自裸地上或深层水体 下开始的演替称为原生演替。在原有植被已被破坏,但保存有土壤和植

8、物繁殖体 的地方开始的演替称为次生演替。30. 生态系统在结构上包括两大组分:形态结构和营养结构。31. 景观结构的基本组成要素包括基质、廊道和斑块,它们的时空配置形成的镶 嵌格局即景观结构。32. 景观生态过程具体体现在能量流、养分流和物种运动(物种流)三个方 面。33. 按人类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不同,可以将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两大 类。34. 根据植物对土壤酸碱度的反应和要求不同,可把植物分为酸性土植物、中 性土植物和碱性土植物三种类型。35. 在植物群落研究中,常根据物种在群落中的作用进行分类。对群落的结构和 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植物,称为优势种;而那些在群落中出现频率 很

9、低的种类,则称为偶见种。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36. 请简述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湿地生态系统蕴育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物种贮 存库、气候调节器,在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物多样性以及发展经济社会中,具有 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主要功能有:提供水源的功能;净化环境功能;提供物种资源库 的功能;提供能源的功能;防汛防洪的功能。37. 请简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展,也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 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

10、用的前提下进 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38. 请简述太阳辐射中红外线、紫外线和可见光的生态作用。红外线:影响生物的光周期(如促进短日照植物开花)和加快动物的新陈代 谢。紫外线:合适的紫外线照射促进生物钙质吸收,有杀菌作用,利于生物生长。可见光:植物光合作用所必须,能为植物合成有机物提供帮助,也是生态系统 的能量来源。39. 请简述生态规划应遵循的主要原则。1、整体优化原则;2、协调共生原则;3、功能高效原则;4、保护多样性原则;5、区域分异原则;6、可持续发展原则。40. 景观变化的自然驱动因子主要有哪些方面?1、地质地貌;2、气候;3、生物;4、土壤;5、水文;6、自然干扰。41. 动物在景观中

11、的被动运动方式主要包括哪两个方面?疏散运动(被父母赶走离开原来居住巢穴独自生活的运动);迁徙(受季节、 温度、食物等因素影响,不得不离开原居住地前往迁徙地或往返于居住地与迁 徙地的运动)。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2. 请阐述衡量生态恢复是否成功的标准。生态恢复是指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干扰,利用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恢复能力, 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的过程。衡量生态恢复是否成 功的标准有:一、受损农地是否能够再利用;二、废弃矿业资源能否得到再开发;三、是否合理开发和保护未利用废弃地;四、地质灾害是否得到有效防治;五、是否进行生态景观建设等。43. 请阐述控制群落演替的几种主要因素。1、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和动物的迁移活动(可能利于植物进展性演替);2、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如地衣植物改良群落内土壤环境,利于苔薛植物生 存);3、外界条件的变化(地震、火山喷发等);4、种内、种间关系的改变(生态位分化,新物种出现,种内、种间关系改变。 如阴生植物出现,使种原本需要竞争阳光的植物,变为阳生与阴生植物,阳生 植物获取阳光,并为阴生植物遮阳,二者互相合作)。5、人类活动的干扰(积极干扰:植树造林,消极干扰:乱砍乱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