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上:《枫桥夜泊》课堂实录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8363962 上传时间:2022-09-2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五上:《枫桥夜泊》课堂实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五上:《枫桥夜泊》课堂实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五上:《枫桥夜泊》课堂实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版五上:《枫桥夜泊》课堂实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五上:《枫桥夜泊》课堂实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五上:《枫桥夜泊》课堂实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五上:枫桥夜泊课堂实录 (一)激趣、自由漫谈1、听歌曲?涛声依旧的前两句,引出诗的题目和作者张继。2、交流课前收集的善于这首诗和作者张继的有关资料。学生1:我知道?枫桥夜泊的意思就是夜晚把船停泊在枫桥边。我还知道枫桥是一座单拱石桥,在江苏省苏州市。这是我是网上找到的枫桥的图片。学生2:我还知道枫桥也叫墨桥,由于很多诗人途经这里的时候,都曾留下过诗句,所以叫墨桥。学生3:我来补充。苏州不光有枫桥,还有很多桥。苏州有桥300多 座,现存293 座。其中:有以食物命名的,如:水泼粉桥、鸭蛋桥等;有以动物命名的,如:狮子桥、麒麟桥等、有以植物命名的,如:花桥、草桥等;有以建筑物命名的:如:城桥、

2、板桥等,特别有意思。其中,枫桥是最驰名的。学生4:张继是中唐诗人,他写的诗留传下来的只有37首。他的学生死年月资料上没有表明。他在天宝12年中过进士,当过盐铁判官。学生5:张继的老家有的说是湖北襄樊,有的说是河南南阳,要是河南南阳的话,表明和我们是老乡。学生6:张继还当过检校祠部员外郎,他出过一本书叫?张校祠部诗集。学生7:我还知道张继死于洪州,他学生前有个愿望就是回到家乡,可临死也没实现,他的好朋友有刘长卿、顾况等,很多都是诗人。学生8:我在网上读到了张继写的37首诗,很多都是游贤时写的,我猜想他是个爱旅游的诗人,其中我最喜欢?夜宿白马寺(背),他的诗清丽自然,不追求富丽雕饰,有一种自然美。

3、(评:用信息交流的形式谈对诗题和作者的有关了解,课堂更开放,内容更丰盛,变师讲为学生谈,形式活,信息多。)2、说说我们学诗的经验。(学学生说出:我们经常按解字词-说句意-学朗读的办法学古诗,教师提醒大家,如果有好的办法,也可以按自己喜欢的办法去学习。)(二)探究,研读漫谈1、小组合作学习诗句的意思,结合课后注释和占有的资料理解,朗读体会感情。2、交流诗句的意思,交流时先交流前两句的学习情况,然后交流后两句。前两句:两名学学生交流完自己小组的学习情况之后(略,一学生站起来补充:学生:我们小组在学习时不理解的词语有“霜满天,认为霜怎么会在天上呢我妈妈是老师,我在她的?古诗新解上看过,古人认为霜就像

4、雪一样从天上落到地上的,所以说是霜满天,现在我们都知道霜在地上,不在天上,这里是寒气袭人,很冷的意思。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月亮慢慢落下去了,乌鸦在树上啼叫,天地间布满寒霜,面对着江边的枫树和岸上的渔火,诗人愁丝缕缕难以入眠。我是这样朗读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老师:你们小组学得很认真认真,对,霜是接近地面的水蒸气冷却到摄氏零度下列形成的。因此,霜满天的意思指的是天地间布满寒霜,让人感到冷。(指导朗读前两句诗,通过小组读,个别读,男女赛读等从读中体会诗句的意思。)后两句:后两句的意思比拟好理解,学学生按以上三步交流完之后,教师课本上显示出寒山寺的图片,强调说,寒山寺不要误以为是山上的寺

5、庙,而是因为有一位名叫寒山的和尚在此居住而得名,不知同学们在收集资料时见没见到过这方面的有关介绍,学学生又补充了一些相关信息。学生1:寒山寺在苏州市的西南,离枫桥比拟近。学生2:寒山寺里不光住过寒山,还住过拾得,他们都很善于写诗。学生3:寒山寺还是一座佛教名刹,这是寒山寺的图片。(与老师的图片不同。)(评:当今,关于古诗的儿童读物形形色色,有了课前对?枫桥夜泊相关资料的收集,学学生很容易找到有关这首诗的书籍,诗意自然会有所了解,课上,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谈自己的理解,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情况,免去了教师过多过滥的讲解,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同时,学学生掌握的信息又对教师形成补

6、充。然后再充沛地读,在读中感悟诗情,学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得到了充沛的体现。)3、质疑未解决的疑难问题,对重点问题探究。老师:这首诗我们已经学完了,在同学们的脑海中,还有哪些小问号在闪动,大家提一提。学生:半夜,鸟儿都睡了,乌鸦为什么还在叫呢学生1:我来说。我推测可能是夜里有风,风一吹,树枝就会晃动,睡在树上的乌鸦是被惊醒的。学生2:我不同意的意见,我认为乌鸦是被钟声吵醒的。学生3:不对,没敲钟的时候乌鸦已经在叫了,我想,秋天的夜晚则冷,乌鸦一定是被冻醒的。学生4:乌鸦还 有一种可能是被吓醒的,月亮一落,天地间变黑了,就吓醒了树上的乌鸦。学生5:我不同意。乌鸦睡了,看不见天变黑,所以应该是冻醒的。

7、学生6:我还在书上看到过,“乌啼的另一种说法是指乌啼桥。老师:同学们讨论的这么热烈,我也想参与到同学们的讨论之中去,同学们看,这是月相变化图(课本显示)这是上弦月,弓朝东;这是下弦月,弓朝西,上弦月半夜就落下去了,月亮一落,刚刚还很明亮,现在却变黑了,很可能是天地间的明暗变化惊醒了乌鸦,王维在?鸟鸣涧中有句诗:月出惊山鸟。既然然月出会惊山鸟,我推测月落也可能会惊乌鸦。不过,同学们的分析都很有道理。学生:诗的第二句说:江枫渔火对愁眠。诗人为什么而发愁呢!-学生1:我推测诗人可能是为国而愁,我在?高低五千年上知道,中唐是从安史之乱开始的,那时候,人民学生活得很不安定,他是朝廷的盐铁判官,肯定是为国

8、家不安定而愁。学生2:我在?铁嘴铜牙纪晓岚里看到过士兵们打着那些穷人,让他们用车拉盐,用筐挑盐,那些贪官倒盐发了财,百姓吃不上盐。虽然那是清朝的事,可腐败都是一样的,张继是盐铁判官,他可能是为老百姓吃不上盐而愁的。学生3:我看书上写盐铁判官是管财政的,张继可能是为收不到税而愁的。学生4:张继当过进士,我在网上看他是在没中进士之前写的这首诗,他是为自己没有中进士而发愁的。学生5:我觉得张继是太寂寞了而发愁,则冷的夜晚,他一个人在船上,没有人和他说话,没有人陪他聊天,他一个人非常孤独,怎么也睡不着,因此发愁。学生6:张继应该是因为怀念家乡而愁,我看了他的介绍,一种说是南阳人,一种说是襄樊人,不论是

9、哪儿,都不是写诗的地方苏州。我还知道他在洪州当过盐铁判,他学生前的愿望是回到家乡,可他至死也没有实现这个愿望,俗话说:“叶落归根,张继长年在外,肯定怀念家乡的亲人,他很可能是为思乡而愁。老师:有的同学从网上找到了有关张继为什么愁的资料,据说是为落榜而愁,不过其它同学的分析也很有通理,历史上的许多问题都在争论之中,下去,同学们可以继续展开调查,看哪一种分析更有道理。评:学贵有疑。传统教学是“疑从师来,探究性学习活动强调“疑从学生来。然后学生再解疑,乌鸦为何啼诗人缘何愁学学生的种种推测都闪烁着思辨的才华,每一处罚析也是对占有资料的一种处理和整合,在这里,老师也以学习搭档的身份参与了进来,谈了自己对

10、夜半乌啼的认识,是谈观点而不是定观点,这两个问题实际上老师在课上的处理都没有给出答案,体现了结论的开放性,让探索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从当前延伸到未来。4、诗的字里行间弥漫着一种愁绪,请同学们认真读读诗,看看从诗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诗人很愁同学们又从夜半乌鸦啼,霜天,江枫,渔火,钟声等词句谈自己的见解和体会,然后又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个别读,齐读,低声慢吟读等体会诗人的愁绪。5、交流中外名人愁了都做些什么,深入认识愁。老师:张继愁了写诗,你还知道哪些古今中外的名人他们愁了做些什么学生1:李贺为怀才不遇而愁,写下了?马,学生2:陆游为国家战乱而愁,写下了?示儿给自己的孩子。学生3:闻一多为祖国不能统一

11、而愁,写下了?七子之歌。老师:你会唱吗(学生唱了,其它同学情不自禁地也唱起来,课堂上飘出歌声)这些是文学作品,还有没有别的呢学生4:?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性格乖僻,她愁了就爱哭,她愁了还去葬花。学生5:康熙愁了就去微服私访。学生6:姜太公愁了就去钓鱼,有个歇后语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钓,他不是真的去钓鱼,而是为了散心消愁。学生7:画家朱耷愁了就画画,他画的画也带领愁意,他画了呆滞的小鸟,萧条的村庄,我还知道凡高愁了画过?向日葵。学生8:德国有个皇后叫德拉库尔 ,她为看不到自己的样子而愁,叫了很多能工巧匠,想了很多方法,后来创造了镜子。学生9:爱因斯坦愁的时候睡不着觉,他想,如果人以光的速度奔跑,结果

12、会怎么样,后来就创造了狭义相对论。,老师:同学们还收集到了哪些带“愁的诗句学生1:梧桐更兼细雨,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学生2: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学生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学生4: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现在呢,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学生5:移舟泊烟诸,日暮客愁新。学生6: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学生7: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老师:是的,人学生不是一帆风顺的,有笑语欢歌,也有忧郁哀愁,面对忧愁,有的萎蘼不振,有的自暴自弃,我们应该变愁为号角,催人奋进,变愁为号角,破浪远航,而

13、张继呢,是变愁为诗,留下了这千古绝唱。(评:中外名人因愁都做了什么你收集到了哪些带“愁字的诗句这两个问题实际上是老师对学学生问题导向性的拓展延伸,是对愁文化的深层次认识。第一个问题是从情感认识方面的提高,第二个问题是从语言文字方面的积累,让学学生从书本起步,到书海漫游,由一点而带出一串,由个别而带出系统。)(三)深化,扩展漫谈联系收集的资料谈谈?枫桥夜泊对后世的影响。学生1:由于?枫桥夜泊这首诗,枫桥和寒山寺名扬天下,成了驰名的游览胜地。学生2:这是我在网高低载的寒山寺图片。由于?枫桥夜泊,每年除夕很多人都有了到寒山寺听钟声的习惯,在新旧世纪交替的时候,寒山寺还响起了跨世纪的钟声,很多日本人也

14、远渡重洋,到寒山寺听钟声,让钟声打消心头的烦恼。学生3:我在网上看到了枫桥的图片,是个单拱石桥,没有什么好看的,有了这首诗,枫桥才有了名气。学生4:现在,在寒山寺里,有一座张继的铜像,她的手指被摸得亮亮的,人们都想通过摸摸他的手指,也写出象?枫桥夜泊这样的好文章。学生5:刚开始刘老师放的?涛声依旧,我认为也表明了这首诗的影响,它的歌词就是来源于这首诗。老师:?枫桥夜泊确实影响深远。如果有时机,请大家也选择一个深秋的寒夜,到苏州去,去看一看那江枫渔火,望一望那月落霜天,听一听那夜半钟声,感受一下这诗中愁的韵味。(评:前面的漫谈是以“愁为点散开去,此处的漫谈是以“诗为面聚合来;前面是放,此处是收;前面是古,此处是今。这样的处理,使学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了诗的价值和影响,加强了鉴赏的力度。)备注:课前,师学生共同确立了本课的研究点是愁,多途径广泛收集相关信息和资料,学完本课之后,学学生们又写了关于愁的研究性小论文,谈对愁的认识。在学习园地上办了关于愁的专栏,展示了自己收集的带愁字的诗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