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期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教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8362373 上传时间:2023-12-11 格式:DOC 页数:68 大小:596.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学期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第一学期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第一学期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第一学期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第一学期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学期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学期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教案(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2013年第一学期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一、 自我分析只有专业知识扎实、深厚、广博、精深,才能驾驭教材、课堂,做到深入浅出,真正消化理解,使之转化为智能,这样,自己的专业成长之路才能得到不断的发展。在这些方面,虽然从教以来一直在不断努力,但是仍然存在着不足,需要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不断努力,完善自我。二、教材分析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材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互相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以较好地落实“三维目标”。 该教材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精神编写,教材具有综合性、开放性、情感性等特

2、点。增强了教科书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形式活泼,富有童趣,使教材更具有亲和力。 本册教材共有五个单元,每个单元下设了3-4个主题,各单元结构如下:主题文字:引出一个话题或对某个话题进行提升,一般是该主题主要思想和观点。 提示语:一般作为对某个话题的的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或开展相应的活动。 旁白:作为和学生对话、沟通的主持人,有时为前后内容起传承作用,有时为学生提高一种思考方向或揭示某个观点,有时向学生提出问题。作用相对灵活。新课|标第|一|网情境对话:一般是经过锤炼的真实生活的再现,帮助学生对自己得生活经验进行反思和整理,深入地感受自己、感受他人。 照片:真实地呈现社会现实,包括学生的活动场面。帮助

3、学生开阔视野、丰富认知、加深体验、开展活动等。 图标:包括“活动、交流、小资料”等,引导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启发学生调查、体验、讨论、探究、阅读、制作、搜集整理信息等。 学生作品:有时是提供一个可供讨论的案例,有时是体现学习过程、呈现学习成果,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增强其沟通与表达的欲望。 白框:启发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对生活的体验,记录自己的学习成果,引导他们成为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和创造者。三、指导思想 1、积极转变观念 ,树立综合的、开放的课程观 ,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学习中愉快地生活、成长,获取对社会的整体认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2、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4、我们引导他们去关注生活,珍视学生独特的生活经验,强调体验式、探究式和研讨式等学习方式,帮助他们尝试着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开放性的、发展性的、鼓励性的评价,帮助他们感受成长的愉悦。新-课-标-第-一-网 3、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师观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的组织者、支持者和参与者。我们的任务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和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帮助学生去体验、去探究。 四、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创造对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勇于尝试创造、体验创造的快乐。2、体验工人和农民的劳动与智慧,尊重工人和农民,珍惜他们的劳动;感受科学技术对工农业生产的影

5、响,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3、感受现代通讯和现代传媒与人们生存的关系,了解现代通讯和现代传媒的种类与方式。4、简要了解一些人类的文明遗产,激发对世界历史文化的认识,崇尚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5、初步知道世界的海陆分布及主要地形等基本知识,直到一些国家、地区、民族不同的风情,尊重和欣赏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的创造成果。五、教学理念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

6、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4、充实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注重与语文等学科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5、拓展教学空间: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

7、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为此,教师应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六、教学进度表周次日 期教 学 内 容课时备 注19.39.7从问题开始129.109.14创造的快乐3教师节39.179.21让田野告诉你349.249.28走进车间3中秋节510.110.5国 庆 节3国庆节610.810.12插上科技的翅膀710.1510.19坐在家里看世界3810.2210.26沟通无极限3910.2911.2我的信

8、息生活新-课-标-第-一-网31011.511.9灿烂的古代文明31111.1211.16伟大的科学成就31211.1911.23绚丽的文学艺术1311.2611.30文明遗产知多少1412.312.7地球有多大1512.1012.14飞越太平洋1612.1712.21和非洲朋友共舞1712.2412.28迷人的欧洲风情1812.311.4世界真奇妙元旦191.71.11复习201.141.18考试211.211.25221.282.1 第一单元 从小学创造单元目标1感受创造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益处,初步认识创造对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重要性。2理解什么是创造,明白生活中创造无处不在,激发

9、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3初步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乐于动手的好习惯,在生活中不断提高创造力。4引导学生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创造中可能遇到的失败,并尝试在失败中汲取教训。5通过创造活动,让学生体验创造带来的快乐。课时分配从小学创造(7课时)1.从问题开始(3课时)a.你有好奇心吗(1课时)b.展开想象的翅膀(2课时)2.创造的快乐(4课时)a.我也能创造(2课时)b.失败是成功之母(2课时)从问题开始你有好奇心吗活动目标:1感受好奇心是创造的驱动力。2激发好奇心,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问题有探究的兴趣。活动准备:学生课前搜集12位自己喜

10、欢的,讲述科学家有好奇心的故事。活动过程:第一课时一、 “切苹果”游戏,认识好奇心1老师请学生上台来切一个苹果。2我们都习惯于竖着切苹果,下面老师横着切,将苹果一分为二,说说你的发现。3 “苹果里的五角星”是一个美国小孩的发现,他为什么能发现这个看似简单却从不被人所知的秘密?4小结:他有着宝贵的好奇心。(板书:好奇心)法国作家法朗士曾说过: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许多的科学家、发明家因为拥有了它,所以有了杰出的创造发明,为人类作出了贡献。下面,我们举行一个小小的抢答赛,一起来了解了解。二、小小抢答赛,感受好奇心1 以大组(小组)为单位开展抢答赛。下面的问题是哪位科学家或发明家提出来的;人类可以

11、飞上天吗?(冯特兄弟)母鸡是怎样孵出小鸡的?(爱迪生)奔驰着的马,它的四蹄是否同时着地呢?(麦布里奇)在抽屉里养一窝小老鼠会怎么样?(摩尔根)茅草为什么会割破手指呢?(鲁班)这里为什么会有一块几丈见方的大石头呢?(李四光)2 评出优胜组。小结:科学家、发明家们就是对这些寻常事物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于是,迈开了发明创造的第一步。三、 问题手册1好奇心是创造的动力,你有好奇心吗?(补充完整课题)现实生活中,你对什么产生过好奇心呢?赶快和伙伴们交流交流吧!2小组交流各自好奇的问题,并记录在各自的卡片上。如:毛毛虫有眼睛吗?草原上为什么没有树?我们为什么会闻到花香?蘑菇是怎样繁殖的?小猫为什么从搞处摔

12、下来会安然无恙?3 全班交流。4 小结:今后,请大家经常将你感兴趣的问题及时写在小卡片上,制作成问题手册,挂在你学习的地方,它会提醒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中间一定也会产生许多的科学家、发明家。四、 故事会1在抢答赛中我们提到了英国摄影师麦布里奇,谁能讲讲他的故事?2学生讲麦布里奇的故事。3老师讲教科书第四页“算术能不能从高位算起的”故事。4听了这两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学生自由讨论,然后进行交流汇报。5小结:有了好奇心,还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去解决问题,才能有所发明创造。五、好奇总动员1、 老师每天用黑板刷,发现了许多问题:黑板刷能不能制作成各种有趣的形状呢?刷黑板时,黑板刷能否将粉

13、尘吸进去呢?2、 请大家象老师一样,选取身边的某一生活用品或学习用品,就它的外观设计、运用性等方面,提出你们的问题。3、 学生先各自写下来,再集体交流。4、 小结:希望大家带着我们思考的问题去实践、探索,我们中间肯定会有不少的“小小发明家”。六、课后延伸 1、 看一看:阅读十万个为什么2、 做一做:将自己好奇的问题坚持写在问题卡上。 展开想象的翅膀第一课时活动目标:1用人类把梦想变成现实的事例,感受想象的快乐与重要。2了解拥有丰富想象力的方法。活动准备:学生课前搜集由想象力带来的发明创造的故事。活动过程:一、激趣导入1教师:有一样东西,拥有它的人,眼里的太阳是多彩的,心中的世界是迷人的;有它的

14、人,能上天入地,能穿越时间,能回到过去,能奔向未来你有吗?你想有吗?你想有,就一定能有!那就是一对想象的翅膀!(揭示课题)二、小小展厅1教师:想象曾给人类带来一次又一次惊喜,你课前找到了哪些故事呢?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2学生小组内交流。3集体交流。老师相机课件展示:人类如何发明飞机、潜水艇、蒸汽机、青霉素等内容。4小结:人类因为有了梦想所以有了创造,想象力是创造的源泉啊!难怪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呀!三、想象探秘1教师:想象力让我们的世界变得如此奇妙,如此多姿多彩,那我们怎样才能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呢?2小组探讨。3集体交流。(多读书,丰富知识,开阔视野;设想一切都是可能的;做白日梦,让思想自由飞翔;多提“假如将会”的问题)4学生将教科书第6页的小卡片填完整。5小结:大家的方法各有千秋,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快乐吧!四、有趣的想象树1 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