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助产技术服务机构基本条件(2020年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8361702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5.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级助产技术服务机构基本条件(2020年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三级助产技术服务机构基本条件(2020年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三级助产技术服务机构基本条件(2020年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三级助产技术服务机构基本条件(2020年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三级助产技术服务机构基本条件(2020年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级助产技术服务机构基本条件(2020年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级助产技术服务机构基本条件(2020年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2020年版)目录一、机构条件 2二、人员条件 2三、房屋条件3四、设施设备配备条件 6五、必备急救药品7六、管理组织及制度保障 7七、技术条件9三级助产技术服务机构指能开展孕前、孕产期保健、正 常分娩、手术助产和高危孕产妇、新生儿诊治技术服务以及 孕产妇和新生儿疑难、危重症救治的医疗保健机构。一、机构条件(一)有区域卫生规划的,需符合区域卫生规划。(二)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诊疗科目至少具 有产科、麻醉科、儿科(或新生儿科)专业,包括与开展技 术服务相适应的二级专业。(三)设置输血科和重症监护病房(ICU)。(四)年接生量原则上大于等于 600 人次,承担公共卫 生服务的特殊医疗机

2、构除外。二、人员条件(一)配备 10 名以上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助产技术人 员,其中,执业医师不少于6 名,至少3 名妇产科高级技术 职称医师以该机构为主要执业地点。1. 具有国家认可的大专及以上医学专业学历,每人每年 接受县级及以上相关业务培训不少于 30学时。2. 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执业助理医师资格或执业护士资 格,按规定进行注册或备案。3. 取得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批准的技术项 目有相应助产技术项目。(二)产科门诊须由妇产科医师承担,至少配备1 名副 主任医师。产科床位配备护士不少于 1:0.6,产房每 2 张待 产床至少配备1名助产人员,每张产床至少配备 3名助产人 员。护师以上职

3、称占护士总数的 20%以上,且医护比例不低 于 1:2。(三)配备3名以上取得执业资格的儿科(新生儿专业) 医师,其中,至少 1 名副主任医师。(四)配备 2 名以上取得执业资格的麻醉医师,其中, 至少 1名主治医师。实际配备应与服务能力、工作量及床位相适应。三、房屋条件产科门诊、产房和病房的设置、布局和流程符合医院 感染管理办法相关标准,需达到以下要求:(一)产科门、急诊1. 总面积不少于 100平方米,有独立的产科诊断室、妇 产科急诊诊断室、高危妊娠门诊、优生咨询室、宣教室(孕 妇学校),有产科候诊区。2. 产科诊断室不少于 3 个,每室面积不少于 15 平方米。 设置检查区,与诊断区有屏

4、障分隔,有条件的分别设置诊断 室与检查室。3. 急诊诊断室面积不少于 20平方米。4. 宣教室(孕妇学校)面积不少于 20 平方米。(二)产房1. 独立设置,与产科病房和新生儿室相邻近,周围环境 清洁、无污染源,设有污物通道,各房间应设布局合理、足 够的电源接口, 产房总面积不少于 150 平方米。有条件的 医院可设有家庭式分娩室(L-D-R )和/或急诊手术间。2. 有标识明显的工作人员与孕产妇独立进出的专用通道, 有污物通道。3. 三区划分有明确的标识和物理隔断,由外向内依次设: 非限制区/缓冲区:孕产妇入室区、工作人员更衣更鞋区、卫生间、处置间及污物通道等;半限制区:办公室(区)、待产室

5、、隔离待产室,治疗 准备间;限制区:外科洗手间(区)、分娩室、隔离分娩室、无 菌物品存放间。4. 分娩区总面积应在 100 平方米以上,分娩间单人单 间,面积不少于 25 平方米/床/每室。光线充足,环境安静, 有照明电路及布局合理的电源插座和应急电源等;门窗严密 防鼠防蝇并能通风、换气;地面、墙面、天花板使用便于清 洁和消毒的材质,缝隙均应抹平;地面平整、防滑、耐磨、 易清洗、不易起尘。设污物传递窗,通向清洁走道的门为弹 簧门或自动启闭门。有调温设备,温度保持在2528弋, 湿度以5060%为宜,新生儿微环境温度控制在3234弋。 各房间应设足够的电源接口。5. 分娩床与待产床床位比不低于

6、1:3,至少设 1 张隔离 待产床;待产床每床使用面积不少于 6 平方米。6. 洗手池水龙头采用非手触式(脚踏式、感应式),室 内配备动态空气消毒装置。(三)产科病房1. 设普通病房、母婴同室病房、检查室、抢救室等,有 条件的设高危病房、产科重症监护病房(MICU)、新生儿 检查室、配奶间等。病房内清洁、安静、通风、防鼠、防蝇, 有调温设施。婴儿沐浴室面积与功能任务相适应,门窗严密,光线充 足,有沐浴设施和水温、室温控制设施。2. 住院床位不少于 20 张,每床应配备夜用灯。母婴同 室病房内每张产妇床位的使用面积不应少于 6 平方米。每名 婴儿应有一张婴儿床,占地面积不应少于 2 平方米。3.

7、 抢救室邻近护士站,面积不少于 15平方米/床,光线 充足,门窗严密。设有产科重症监护病房(MICU )的应参 照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要求设置。(四)手术室手术室按医院手术部(室)管理规范布局、设置。 配备产科专用手术间,并有备用产科手术间。(五)新生儿科III级新生儿病房住院床位不少于 4张,有条件的应参照新生儿病室建 设与管理指南(试行)要求,设置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NICU)。总床位 20 张以上,其中设置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抢救床 位不少于 5 张。辅助用房要求同二级产科。四、设施设备配备条件 除二级助产技术服务机构要求的设施设备外,还应配备 以下设施设备:(一)产房 输液泵

8、、新生儿脐静脉插管包、经皮氧饱和度测定仪等, 备宫腔止血球囊。(二)手术室备用手术床,备宫腔止血球囊。(三)其他相关设备新生儿转运设施、高分辨率B超或彩色超声多普勒、丙 肝及血气检测设备等。以上设备设施要满足功能及服务需求,并保持在正常功能 状态。(四)皿级新生儿病房非接触式洗手池、氧源或中心供氧、婴儿暖箱(不少于 床位数) 、新生儿辐射台(不少于2 套),负压吸引器不少 于 5 台,喉镜 5 套,复苏气囊不少于 5 套,蓝光治疗仪 5 台, 经皮黄疸测定仪不少于 2台,微量输液泵和注射泵(不少于5 台),监护仪及脉搏氧饱和仪总数不少于床位数,输氧泵 5台,T组合复苏器及简易复苏器总数不少于6

9、台,血气分 析仪1台,无创辅助通气装备6台,有创呼吸机(至少1台)。 每抢救单元必须配备 CPAP 或有创呼吸机。五、必备急救药品 急救药品参考目录见附表。各类药品应在有效期内,规 范储存,摆放整齐。六、管理组织及制度保障 除二级助产技术服务机构要求的制度外,还应具备以下 制度职责:建立院内多学科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急救协作机制、职 能部门和业务科室产儿科安全联席会议制度、孕产妇用血转 运保障制度、危重孕产妇、新生儿救治医患沟通和媒体沟通 机制等。(一)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1)新生儿住院期间需佩戴身份识别腕带,如有损坏、 丢失,应当及时补办,并认真核对,确认无误。(2)产妇或家属未经许可不得擅自

10、抱婴儿离开母婴同 室区。因医疗或护理工作需要,婴儿须与其母亲分离时,医 护人员必须和产妇或家属做好婴儿的交接工作,严防意外。(3)新生儿病房(室)应当严格按照护理级别落实巡 视要求,无陪护病房实行全天巡视。(4)新生儿出入病房(室)时,工作人员应当对接送 人员和出入时间进行登记,并对接收人身份进行有效识别。(5)新生儿出入院应当由医护人员对其陪护家属身份 进行验证后,由医护人员和家属签字确认,并记录新生儿出 入院时间。(6)对于无监护人的新生儿,要按照有关规定报告公 安和民政等部门妥善安置,并记录安置结果。(7)对于死胎和死婴,医疗机构应当与产妇或其他监 护人沟通确认,并加强管理;严禁按医疗废

11、物处理死胎、死 婴。所有处置流程均应有登记交接。(8)新生儿病房落实消毒隔离制度等多项院感防控措 施。(二)病历规范要求产妇住院病历应有:体温单、长期医嘱、临时医嘱、格 式化产科住院病历(病理产科书写全病历)、病程记录、产 程图、分娩记录、护理记录(病重患者护理记录)、特殊检 查(特殊治疗)同意书、各种检查报告单、病情知情告知书、 阴道分娩知情同意书、胎盘处置同意书、病案首页、出院记 录、院感登记表。手术病人还应有:手术审批单、术前小结 (术前讨论记录)、麻醉术前访视记录、麻醉记录、手术知 情同意书、手术记录单、术前核查及手术器具清查单、术后 首次病程记录、麻醉术后访视记录,输血患者应有输血签

12、约 单及有关血液资料标志。新生儿病历应有:体温单、长期医嘱、临时医嘱、新生 儿记录、查房记录、各种检验报告单。产科门诊病历:产前保健建卡登记资料,各种辅助检查 报告单。七、技术条件具有按照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和相关技术诊疗常规 开展服务的能力,除二级助产技术服务机构要求的技术条件 外,还应具备以下技术的服务能力: 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子痫、 前置胎盘、胎盘植入、肾脏疾病、糖尿病合并妊娠、血液系 统疾病、双胎(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单绒毛膜单羊膜囊、连 体双胎)、复杂性双胎、多胎妊娠(三胎及以上)、R H血 型不合、妊娠合并盆腔肿瘤、脊柱及骨盆异常、呼吸衰竭、 妊娠合并心脏病等诊治,经腹盆腔血管阻断术或血管介入阻 断术,严重产道裂伤的修补术、宫颈环扎术、高危新生儿疾 病诊治技术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