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单片机最小设计系统与电源电路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8352950 上传时间:2023-11-1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87.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1单片机最小设计系统与电源电路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51单片机最小设计系统与电源电路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51单片机最小设计系统与电源电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1单片机最小设计系统与电源电路(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片机最小系统介绍单片机最小系统主要由电源、复位、振荡电路以及扩展部分等部分组成。最小系统原理 图如图4.1所示。单片机最小系统部分唱路原理图30II*1 XTAL1T2/P1.T呈 EX/P1 1Pl 2Pl 3 尸1址 MIOSI/P1 5 MiSOP i tii $CKrF 1 7 RST KDiPa.O TKCtfPa.* INTg-FJ.Z INTI图4.1最小系统电路图电源供电模块对于一个完整的电子设计来讲,首要问题就是为整个系统提供电源供电模块,电源模块 的稳定可靠是系统平稳运行的前提和基础。51单片机虽然使用时间最早、应用范围最广,但 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一个和典型的问题就是相

2、比其他系列的单片机,51单片机更容易受到 干扰而出现程序跑飞的现象,克服这种现象出现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为单片机系统配置一个 稳定可靠的电源供电模块。复位电路S22IKTCCCJ310UFR16RST图4.1.2复位电路图单片机的置位和复位,都是为了把电路初始化到一个确定的状态,一般来说,单片机复 位电路作用是把一个例如状态机初始化到空状态,而在单片机内部,复位的时候单片机是把 一些寄存器以及存储设备装入厂商预设的一个值。单片机复位电路原理是在单片机的复位引脚RST上外接电阻和电容,实现上电复位。当 复位电平持续两个机器周期以上时复位有效。复位电平的持续时间必须大于单片机的两个机 器周期。具体数

3、值可以由RC电路计算出时间常数。复位电路由按键复位和上电复位两部分组成。(1) 上电复位:STC89系列单片及为高电平复位,通常在复位引脚RST上连接一个电容到 VCC,再连接一个电阻到GND,由此形成一个RC充放电回路保证单片机在上电时RST脚上有 足够时间的高电平进行复位,随后回归到低电平进入正常工作状态,这个电阻和电容的典型 值为10K和10uF。(2) 按键复位:按键复位就是在复位电容上并联一个开关,当开关按下时电容被放电、 RST也被拉到高电平,而且由于电容的充电,会保持一段时间的高电平来使单片机复位。单片机系统里都有晶振,在单片机系统里晶振作用非常大,全程叫晶体振荡器,他结合 单片

4、机内部电路产生单片机所需的时钟频率,单片机晶振提供的时钟频率越高,那么单片机 运行速度就越快,单片接的一切指令的执行都是建立在单片机晶振提供的时钟频率。在通常工作条件下,普通的晶振频率绝对精度可达百万分之五十。高级的精度更高。有 些晶振还可以由外加电压在一定范围内调整频率,称为压控振荡器(VCO)。晶振用一种能把 电能和机械能相互转化的晶体在共振的状态下工作,以提供稳定,精确的单频振荡。单片机晶振的作用是为系统提供基本的时钟信号。通常一个系统共用一个晶振,便于各 部分保持同步。有些通讯系统的基频和射频使用不同的晶振,而通过电子调整频率的方法保 持同步。晶振通常与锁相环电路配合使用,以提供系统所需的时钟频率。如果不同子系统需要不 同频率的时钟信号,可以用与同一个晶振相连的不同锁相环来提供。STC89C51使用11.0592MHz的晶体振荡器作为振荡源,由于单片机内部带有振荡电路, 所以外部只要连接一个晶振和两个电容即可,电容容量一般在15pF至50pF之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