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副词正正在在及其虚化过程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8340471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时间副词正正在在及其虚化过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时间副词正正在在及其虚化过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时间副词正正在在及其虚化过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时间副词正正在在及其虚化过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时间副词正正在在及其虚化过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时间副词正正在在及其虚化过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时间副词正正在在及其虚化过程(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1月,第31卷第1期时间副词“正”、“正在”、“在”及其虚化过程考察张亚军摘 要:“正”、“正在”与“在”是现代汉语中意义相近、用法同异互参的三个时间副“正在”的形词,它们形成的时间以及虚化的途径不完全相同。表同时的“正”出现最早,成与介词“在”后的处所宾语以及出现于“正在+VP ”后的“之间/之时”等成分的脱落直接相关。由于时间副词“在”的出现是晚近的事,因而在相当长的时期中,“正在”与“正”表现出更多的相通性。明清白话到现代汉语中“正在”意义与用法的变化与时间副词“在” 的形成有着内在的联系;时间副词“在”的形成也体现出动态的进行与静态的持续两

2、种时间范畴意义表达手段的功能分化倾向。关键词:时间副词;虚化;正;正在;在0 引言“正”、“正在”与“在”是现代汉语中意义密切相关、用法同异互参的三个时间副词。 通常认为,“正”表示同时,“在”表示进行,“正在”兼有二者的特点,它们有时可以互换。但现代汉语中这三个时间副词之间存在着一些比较明显的区别。0.1“正”、“正在”侧重于表达动作行为与参照时点的一致性,而“在”侧重于表达动作行为或状态的过程性。“在”可以与表示状态持续的时间副词“一直、仍、仍然、仍旧、 依旧、照样”等共现,而“正、正在”不能。如:(1)他觉得他家里的电话就一直在被人窃听或录音,因为他每次打电话时,电话线里总会有一种“嗡嗡

3、”的声音。(2)在拐弯前,我回头看见她还在向我们挥手告别。0.2“在”所表示的进行或持续可以是反复发生的同类动作行为,因而可以与“每天、时刻、时时、时时刻刻”等词语共现,而“正”、“正在”不能。如:(3)每天都在念叨自己朝思暮想的儿子。(4 )在离开湟源近40年的时间里,我时时刻刻都在想念她。0.3“在VP ”可以与表示已然意义的时间副词“已经、早已、早就”等共现,如“已经在做了、早就在宣传了” ,而“正VP ”、“正在VP”不能。0.4 此外,这几个时间副词之间还存在一些不是非此即彼而是体现为概率大小之别的句 法现象。有学者指出,“正在VP ”作定语的能力强于“在 VP ”、“正VP ”。如

4、“正在消退的 薄薄水汽”、“正在埋头苦读的金宏纲”、“正在游览的中外、港澳游人”等,“正值班的陈德红医生接过电话”之类“正VP ”作定语则出现率极低。“在VP ”出现于“似乎、好像、仿佛”等表示比况的词语后面比较自由,而“正VP ”、“正在VP”少见。我们在作家文摘约1300万字的语料中共检得“似乎在 VP” 57例,而“似乎正(在) VP ”只有8例;“好像在VP ” 33例,而“好像正(在) VP ”只有3例;“仿佛在VP ”19例,而“仿佛正(在) VP ”只有2例。如:(5) 从系里出来时远远看见曾鸣故作器宇轩昂状的背影,那种自我感觉良好的步态,好像正有一辆豪华轿车和一名戴白手套的司机

5、在恭候他,好像他已经出离教书匠的行列,正在步步莲花地飞升。(6) 他指挥艺术不怎么样,但全力以赴,不只是手腕手臂,肩膀和整个身体都投入到强有力的节奏中,仿佛正在跃马挥刀杀向鬼子。(7) 它们叽里哇啦地叫着,似乎正在商量什么。范围副词“都”后倾向于用“在VP ”,但也不排除出现“正在 VP ”或“正VP ”的可能。如:(8 )他们的子女也都正在长大,就在鄢仪贞老妈妈的80生辰集会上,孙子辈的少男少女就有十几个。(9 )我们都正在旅途上,所有的人都一样。0.5 这三个时间副词之间的相关性不仅表现在现代汉语中,从历时角度看,它们在功能 上同样存在着似同非同、 形同实异的现象。现代汉语中的时间副词“正

6、在”从形式上看似乎恰好是时间副词“正”与“在”的复合。其实在汉语发展的历史上,“正”用作时间副词最早,不晚于南北朝;“正在”在宋元时代也已用于表示动作行为的进行。而“在”作为时间 副词要远远晚于“正”和“正在”。龚千炎(1995)认为在表示动作行为正在进行很晚, 儿女英雄传中尚未见,似乎直到现代汉语才出现”,并推断“在也许是正在的省略”。考察这几个时间副词的句法语义功能及其在不同历史时期意义和用法上的异同,对 于弄清它们在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和用法很有帮助。1时间副词“正”的意义和用法1.1 “正”本义指端正、不偏不倚,当为形容词。如:(10 )升车,必正立。(论语乡党)由此又引申出“恰好、恰巧”

7、之义,作状语,是表情态的副词。如:(11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论语述而)这两种用法一直延续到现代汉语中,但都不是时间副词。以下几例中,“正”表示动作正在施行或状态正在持续,强调同时性、即时性,是时间副词。如:(12 )丞相尝夏月至石头看庾公,庾公正料事。(世说新语政事)(13 )有一日,正讲经,风雨猛动。(祖堂集)(14 )再循溪下,溪边香气袭人,则一梅亭亭正发 (徐霞客游记)这种用法也是“正”在现代汉语中的主要用法。如:(15 ) 1993年这一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在总设计师邓小平统领下,正向纵深迈进。(16 )

8、醒来时,月光正照在船舱里,就剩下我一人了。(仃)李华追到五楼,只见两个女扒贼正催促着服务员打开房门锁,原来她俩就住这里。1.2 “正”用于表示动作行为的进行,主要侧重于同时性,表示时点,而非时段。显然,这种“同时性”与“正”表示“恰好、恰恰”的情态意义有密切的关系。有人认为,“正”具有“时位”、“非持续”的特点(2),或具有“点”的特征 (3)。句法上的表现是,或者句中 有时点指示词语,或者与其他小句之间存在着时间上的同时关系,经常与“当时、这时、那 时、此刻”以及“当的时候 /时”等表示时点的词语共现。如上(15) (16)例中“ 1993 年这一年”、“醒来时”都是表示时点的,“正”表示在

9、这一时点某动作行为或事件的进行状态。(17)例中虽然没有表示时点的词语,但“李华追到五楼”兼有表时间的作用。如果没 有此类时间指示成分,现代汉语中时间副词“正”的完句能力极弱,或者说带有“正”的结 构一般不能构成自足句。如:(18 ) ?我正要回家。(19 ) ?他正从办公室出来。由于没有时间参照, 这两句都是非自足句, 通常要补上参照时间, 或者与它们具有同时关系 的分句。1.3现代汉语中“正”所表达的是正在进行或持续的动作行为过程中的某一“点”与另 一时间具有“同时性”,受时间副词“正”修饰的成分必须具有延续性,而且“正” 一般不 能修饰光杆动词。如不能说“正打、正骂、正看、正走、正研究、

10、正讨论、正考试”,动词至少要带有动态助词“着”,如“正说着、正看着、正走着、正讨论着”。这种现象现代汉语与明清白话中的情况不尽一致。如:(20 )策正攻城,忽有人报刘繇会合笮融去取牛渚。(三国演义)(21 )关公正闷坐,张辽入贺曰:“闻兄在阵上知玄德音信,特来贺喜。”(同上)上二例中“正”分别修饰述宾短语“攻城”、偏正短语“闷坐”。表示动作行为之间的同时性除了使用“正+VP类结构外,明清白话中还常用“正+动+之间/间/之时”类结构。如:(22 )云长引数骑东冲西突。正杀之间,刘玄德领三万军随后到。(三国演义)(23 )且说曹操正行间,闻报后军为绣所追,急引众将回身救应,只见绣军已退。(同上)“

11、正+VP+之间/间”与“正+VP两种结构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如:(24 )正行之间,山背后撞出一军。为头一个壮士,身长八尺,腰大十围,手提大刀,截住去路。(三国演义)(25 )操乘马正行,忽田中惊起一鸠。(同上)“正行之间”与“正行”的区别在于后附性表时成分“之间”等的有无,但表达同时性的功 能基本一致。“正”从表示“恰恰、恰好”的情态义发展出表示动作行为进行中的时点意义,这种用 法是古今基本一致的,并且仍是现代汉语中时间副词“正”的主要用法。2时间副词“正在”的虚化过程在汉语发展史上“正”、“在”连用主要出现在以下几种结构中:A 式:正+在 +宾B式:正+在+宾pp+VPC 式:正在+VP

12、/AP2.1 “正+在+宾”结构A式“正+在 +宾”结构中,“正”与“在”分别是副词和动词,还未凝固成一个词。如:“取封侯爵赏,正(26)天寒雪,敌诸将置酒高会,奉见其前部兵少,相谓曰在今日?”(三国志)(27 )前有沟坑,颇极深广,匆遽之际,忽见沟内蜀黍秆积以为道,正在马前遂腾跃而过。(太平广记)(26 )例中“在”所带的宾语“今日表时间, (27)例中“在”所带的宾语“马前”表处 所,“正”是“恰恰、恰好、恰巧”之义,是情态副词。魏晋以前,“正”、“在”共现时以“正” 修饰述宾短语“在+NP为主,构成“正+在+宾述宾状中”结构。“正”、“在”连用在晋代 陈寿三国志中共见 3例,南朝刘义庆世

13、说新语中共见 4例,都是A类结构。2.2 “正+在+宾pp+VP”结构B式“正+在+宾pp+VP”结构中,“在+宾”构成介词短语修饰其后的动词性成分VP,组合成偏正短语再受时间副词“正”的修饰,其内部结构层次为:正+在+宾pp+VP偏正偏正此类结构在宋代文献中可以见到,但与A类结构相比,出现频率仍较低。太平广记中“正”、“在”连用凡11例,其中9例是A类结构,只有2例是“正+在+宾pp+VP”结构。“正+在+宾pp+VP”结构的广泛运用是在明清白话小说中。我们在初刻拍案惊奇中检得25例,醒世恒言中检得 30例,红楼梦中检得 58例,儿女英雄传中检得57例。如:(28 )正在房内顽的没兴头,忽见

14、丫头们来回说:“东府珍大爷来请过去看戏,放花灯。”(红楼梦)(29 )有天夜里,正在钓鱼巷吃的有点醉醺醺了,他忽然发议论道:“回想兄弟才到省头一天的光景,再想不到今日是这个样子。(官场现形记)以上二例中介词“在”分别带处所词语“房内”、“钓鱼巷”构成介词短语,其所修饰的动词性成分都带有补语,如状态补语“没兴头”、“有点醉醺醺”。明清白话此类结构中,除“在 +宾”这一介词短语外,动词性成分前有时还可以出现其他表处所的方位短语。如:(30)这小爷正在那里心里为难,听十三妹如此一问,他赶紧站起,连连的摆手说:“姑娘,这事断断不可!”(儿女英雄传)(31 )安公子正在那里心里盘算,想着:“十三妹此去不

15、知果然可去给我找那块砚台?他这张弹弓不知果然可能照他说的那等中用?倘然两件事都无着,如何是好?”(同上)这二例中介词短语“在那里”后还有“心里”这一方位短语作小主语。可见明清白话B式中, “在”的主要主要功能仍是引进处所,表示进行或持续还不是它的主要功能;时间关系是由“正”来表达的。2.3 “正在+VP/AP结构B式中“正”是时间副词,“在”是介词,二者仍未结合成为一个表示时间意义的副词; 而C式中“正在”直接修饰动词性或形容词性词语,其词化特征比较明显。从构成形式上看C式也是现代汉语中时间副词“正在”出现的主要句法环境,但明清白话中“正在”所修饰 的成分的性质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差别。明清白话中可以出现于 “正在”后的谓词性成分有以下几种:2.3.1 正在+述补结构述补结构中的补语可以是带“得”的状态补语。如:(32 )众人正在听得诧异,被袭人一说,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