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行为及社会环境期末重点考点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8318944 上传时间:2023-09-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类行为及社会环境期末重点考点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类行为及社会环境期末重点考点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类行为及社会环境期末重点考点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类行为及社会环境期末重点考点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类行为及社会环境期末重点考点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类行为及社会环境期末重点考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类行为及社会环境期末重点考点(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导论1、 人类行为:是人类为满足自身需要而采取*种方式去适应环境所表现出来的活动或方式。社会环境:指由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如生物遗传、心理状态以及社会过程等交织在一起而形成的社会系统。2、 人类行为特点 适应性。人类行为能够而且必须适应社会环境并且作出反响。 多样性。复杂,变化出现在多个方面,既有外显行为,又有心理行为。 变化性。变化持续不断,变化除了依靠自身生理构造机能外,还必须受到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 可控制性。人类的有意识性。 整合性。单一学科无法对其进展全面的描述。3、 影响人类行为的社会环境因素 生物过程 心理过程与人格心理 社会化过程4、 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的研究取向 心理学

2、取向强调学习,因为学习是改变人类行为的关键 社会学取向使用互动理论来解释人类行为,人们在社会互动中形成社会角色,进而通过社会化对人类行为产生影响 文化人类学取向用文化解释人类行为的变化 行为科学取向综合心理学、社会学以及文化人类学等多学科知识来研究 社会工作取向运用整体观点来理解人类行为5、 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的研究根本假设 人类生命中的每一个阶段都会产生关键性的行为变化 社会环境可以改变人类行为 处于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人类有能力改变自己的行为二、人类行为理论1、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开展理论 心理社会危机 主要任务 婴儿前期:01岁,信赖VS不信赖。学习相信别人满足自己生理上的需要。社会化代理人是母

3、亲和照顾者。婴儿后期:13岁,自主行动VS羞怯疑心。学习独立行动。社会化代理人是父母。学前期:36岁,自动自发对退缩内疚。试着去做并非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同时还有强烈求知欲。代理人是父母及其家人。 学龄期:612岁,勤奋进取VS自贬自卑。努力学习以获得勤奋感。代理人教师和同伴。 青少年时期:1220岁,自我统合VS角色混淆。建立起根本的社会及职业认同。代理人是同伴。 青年期:2040岁,友爱亲密VS孤独疏离。和他人建立良好的友谊关机、爱及伴侣的感觉。代理人是配偶、情人以及一些比拟亲近的朋友。 中年期:4065岁,精力充分对颓废迟滞。致力工作,赡养老人,照顾子女。代理人是配偶、子女和文化规*。 老

4、年期:65岁以上,完美无缺对悲观绝望。回忆过去,感到满意或者失望。2、人本主义 罗杰斯患者中心疗法鼓励患有心理疾病的人自己表达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治疗者则平等地对待患者,他们不对患者进展解释和评价,而只是适当地重复患者的话,帮助其澄清思路,承受现实,逐渐克制理想自我与真实自我之间的矛盾,到达自我治疗的效果。百度:罗杰斯认为,人人都有一种成长、开展的潜能。也就是说,人人都有积极向上的自然倾向。人人都希望,而且都能够不断成长、开展。儿童总是要长大的,这是不可阻挡的;即使是癌症患者,也有自愈的能力和可能性。这种潜能和倾向是一种很伟大的人性力量,治疗者必须看到这种潜在能量。所以,对治疗者来说,他

5、不必摆出一副专家的架子,对患者作什么说教指导,他最重要的任务是激发患者这种潜能,到达“听其自然、无为而治的最高境界。患者中心疗法强调创造一种能够促使患者自愈的气氛。治疗者与患者平等相处,以患者为中心,在这种相互信任、坦率真诚的关系中,患者得以无所顾忌地表达自我。治疗者在无条件关心患者的前提下,因势利导,帮助患者端正自我形象,促进其人格的成长。要到达这种效果,罗杰斯认为必须做到这样三点:1、真诚与协调。要求治疗者表现真实的自我,开放、坦诚、不戴假面具,自由地与患者分享、交流自己的感受,甚至连不好的感觉也表达出来,不必假作感兴趣、喜欢、关心的样子。2、无条件的关心。给患者以无条件的关心,使他们没有

6、威胁感,从而能够去探索内在的自我。3、设身处地的关心。治疗者要能够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能够真正理解患者。3、皮亚杰 关于儿童认知开展阶段皮亚杰认为,认知的开展过程表现为一个内在构造的连续的组织和再组织的过程,这个过程是连续的,这种连续表现在阶段的连续性。皮亚杰将整个认知的开展过程区分为四个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这四个阶段构成了皮亚杰所谓的“不变的开展序列。1感觉运动阶段:02岁,靠身体动作和感觉认识周围世界。手抓、脚踢、吮吸等,没有表象,只有思维的萌芽。2运算思维准备阶段:27岁,较多内心活动及思想,借助语言和表象和外界进展交流,简单的抽象思维,语言的使用

7、对认知活动有决定性影响,儿童的思想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察往往片面。3具体运算思维阶段:712岁,事物在时空上的一些关系,出现逻辑思维,智慧到达灵活平衡因为形成了守恒概念和掌握群集运算能力,逐渐减少以自我为中心,开场能够承受别人的意见。4形式运算思维阶段:1215岁,可以在逻辑运算和推理中摆脱具体形象的事物及其内容,通过假设推理出必要的结论从而到达抽象思维。皮亚杰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唯物论根底,辩证法因素,但是,皮亚杰将活动仅仅局限于儿童对于外部环境的适应活动,活动对客体的改变只是空间排列、位置移动等方面,没有真正理解实践的意义,使得他不能从真正的人类实践活动的根底上去提醒主体与客体、心理与环境之间

8、的辩证关系。百度:皮亚杰的评论:赞扬-是伟大的,他是第一个强调儿童是积极、顺应性的并且不同于成人,他的理论对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哲学以及安康护理等多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批评-最主要的一个批评认为,皮亚杰所宣扬的认知开展四个阶段并没有证据可以证明它们确实如皮亚杰所描绘的那样而存在,许多人可能从来就没有到达最高的阶段;另外一种批评认为,皮亚杰的生物学背景过于浓烈了,皮亚杰过于迷恋动物性的过程,并且过高的估计了它在人类成长中的地位,从而低估了家庭、学校等社会因素对培养人的开展所起到的应有作用三、胎儿开展与社会环境 1、影响胎儿开展的社会环境母亲的身体状况年龄,身高和体重,营养,药物,烟酒和毒品

9、,疾病,其他因素血型、产科麻醉剂、父亲精子母亲的情绪状况一般来说母亲的情绪状况取决于其对待怀孕的态度。承受:幸福愉快乐观的情绪体验,有助于婴儿成长和发育。矛盾:情绪波动最大,抑郁和焦虑,影响婴儿成长发育。拒绝:手术解决。孕妇情绪变化对胎儿直接影响:孕妇情绪急剧变化体内会产生叫做儿茶酚胺的激素,能够穿透胎盘屏障直接影响胎儿的生存环境。间接影响:妇女可能会经历高血压、肾功能衰竭和痉挛,严重时可危及孕妇的生命,此时胎儿必然早产。情绪状况影响胎儿的原因:A代谢作用的影响。B血液中化学物质的沟通作用。环境污染:放射线和*些化学因素四、婴幼儿行为与社会环境1、动作开展根本原则头尾原则。是指婴幼儿动作的开展

10、遵循从头部开场,由上至下,逐渐进展到脚部的原则。近远原则。是指婴幼儿的动作开展遵循从身体中央部位开场,然后逐渐进展到外围部位的原则。简单复杂原则。是指婴幼儿动作的开展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行走动作开展意义不仅使婴儿能主动去接触事物,而且有利于各种感觉器官的开展,大大扩展了认识*围,扩大视野。开展空间知觉,从二维向三维开展,以便婴儿进一步认识事物多方面的关系和联系。动作有更精细的分工,有利于知觉行动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的开展。为婴儿有目的的活动游戏、早期学习和劳动准备了条件,并有利于婴儿独立性的开展。手动作开展的意义使婴儿逐步掌握成人使用工具的方法和经历使婴儿开场把手作为认识的器官来感觉外界事物

11、的*些属性,此外,使婴儿动作的随意性不断开展,从而活动目的性日益明确并与语言的开展相协调,这就为人类智力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手动作的开展,进而导致手与眼的协调动作,即动觉与视觉的联合协调运动,可以开展婴儿对隐藏在事物之间的复杂属性和关系进展综合分析的能力。2、婴幼儿社会化的根本过程早期单纯社会化反响阶段出生至6个月对于新生儿来说,他们的社会化是通过哭和笑进展的。3个月左右,通过一种不断重复的经历进展的。45个月,通过对互易性、有效性和信赖感的学习来进展。6个月通过对照顾者个别特征的整合来进展的。社会性感情联结建立阶段7个月2岁产生了明显的对最亲近的人的依恋行为。主动追随依恋对象的能力增长。

12、探索活动成为扩大社会交往的中介。伙伴关系开展阶段23岁3、行为问题矫治拒食吮吸指头或咬指甲心理自闭心理自闭是一种精神异常行为,婴幼儿对外界信息刺激缺乏积极反响,不安静地重复*些无意义的动作,如一再抚摸地面、不断摇动身体;表情冷漠,回避与人接触,或者与人接触不看对方脸;视线游移不定,注意力难以集中;甚至出现攻击他人的行为,如用手掐人等。心理自闭原因:小脑生长发育缓慢。小脑缓慢原因:缺乏与照顾者的亲近,尤其是身体的接触皮肤的接触。一方面小脑参与身体活动的协调,控制肌肉运动;另一方面,身体运动可以刺激小脑,促进其生长发育。导致婴幼儿小脑发育缓慢的具体原因有:照顾者之间常闹矛盾,家庭气氛紧*,婴幼儿很

13、难在家中体验到愉快的情感;照顾者过分教条,拘泥于书本知识哺育婴幼儿;没有年龄相仿的玩伴。预防和矫治:照顾者增加与婴幼儿的接触交往,给其温存的微笑、亲切的讲话,使孩子感到温暖安定,多和他们玩游戏。多为他们提供与同伴玩耍的时机,增加运动量。五、学龄前期儿童行为与社会环境1、游戏种类:行为表现类游戏语言,运动,想象,交往,表演游戏认知类游戏练习性、象征性、构造、规则游戏社会性类游戏单独、平行、分享、合作创造性类游戏累积、梦想、假定幼儿教育方法类游戏自发,教学想象游戏:是指儿童在假想的情境中按照自己的意愿扮演各种角色,并从中体验各种思想感情的游戏。想象游戏大约在1岁半时出现,通常表现为单独的想象性游戏

14、,如用玩具餐具做饭、哄娃娃睡觉等;3岁时开场出现合作的想象性游戏,它常常以怪诞、夸*的形式出现;6岁时,想象游戏到达了顶峰期,此时儿童具有极为丰富的想象力,具体表现为能很协调地迅速完成角色转换。比方把枕头当洋娃娃。构造游戏:又叫工作性游戏。是指儿童运用各种材料,如积木、积塑、金属材料、泥、沙和雪进展建筑或构造,从而创造性地反响现实生活的游戏。这类游戏有三方面特点:以造型拼、捏为根本活动;活动成果是具体造物型高楼、汽车;与角色游戏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关系。游戏开展顺序:1岁半,开场简单堆叠物体;23岁,具有动手后思考、主体不明、成果简单粗略轮廓化;34岁,能预设主题,成果构造相对复杂,细节相对精细;

15、5岁后,方案性增强,可与多人合作建造大型物体。由于构造游戏要求儿童手脑并用,不断调控注意力和动作,并且积极回忆、重新组合加工已有的表象,因此可以促进儿童手部动作和对物体数、形、空间特征的精细观察与理解,以及想象力和创造力等各方面的开展。学龄前儿童游戏的特点 游戏内容由简单到复杂 游戏步骤由无方案到有方案 游戏形式由简单模仿到创造 游戏种类由少到多 游戏持续时间由短到长 游戏成员由少到多六、学龄期儿童行为与社会环境1、学习兴趣的特点:学习兴趣的深化从过程和外部活动到内容和作业学习兴趣的分化三年级学科兴趣,儿童觉得学科是否有用动脑筋和教师教学水平学习兴趣的抽象化三年级,从具体事实实际活动到反响因果关系学习兴趣的专门化一二年纪游戏,三年级开场对学习这种专门的活动感兴趣学习兴趣的广泛化2、儿童自我意识的开展自我观念的开展包括了解自我、了解社会、建立自己行为的标准以及管理好自己的行为等内容。自我观念开展日趋复杂,由对自我的简单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