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乙亥小流域中下游片坝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可研报告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8309759 上传时间:2023-10-01 格式:DOC 页数:154 大小:1.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阿乙亥小流域中下游片坝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可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54页
阿乙亥小流域中下游片坝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可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54页
阿乙亥小流域中下游片坝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可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54页
阿乙亥小流域中下游片坝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可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54页
阿乙亥小流域中下游片坝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可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阿乙亥小流域中下游片坝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可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阿乙亥小流域中下游片坝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可研报告(1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前 言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建设目标,并强调在西部大开发中,要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淤地坝在黄土高原地区已有400多年发展历史,多年的水土保持实践证明,在黄土高原地区建设淤地坝,对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减少入黄泥沙、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确保退耕还林还草成果及实施荒山封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保证粮食生产与生态安全、确保黄河长治久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受到当地群众和地方政府的欢迎,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近年来,淤地坝建设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根据水利部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规划,到2020年在黄土高原地区建设3万余座骨干坝和13

2、万余座中小型淤地坝。为确保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快速、高质量地完成,以小流域为单位开展坝系建设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阿乙亥小流域位于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龙羊镇境内,共和盆地南缘,系黄河流域恰卜恰河的一级支流,地处黄土高原西部边缘、属黄土丘陵沟壑区第四副区。流域总面积196.23km2,阿乙亥小流域中下游片,即规划坝系建设区(以下简称项目区)面积为91.74km2,其中项目区水土流失面积81.15km2,多年平均降水量314.3mm,沟壑密度2.80km/km2,年侵蚀模数达5500t/km2。长期以来,环境恶劣、群众贫困,截止2005年底,该流域片共完成各类水土保持治理措施面积648.56hm2,治理

3、程度仅为7.99%,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该区域内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利用率低,流域内现无淤地坝。因此,加快坝系建设,提高坝系防治水土流失能力和综合兴利功效,改善生态环境,迫在眉睫,势在必行。根据水利部黄委会关于开展黄土高原淤地坝坝系建设的有关要求,受共和县水务局委托,按照水利部水土保持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暂行规定和黄委会小流域坝系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暂行规定等有关规定,黄委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于2006年5月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实地,调查收集了流域自然和社会经济情况、径流泥沙特征、水文气象等资料,对拟建工程坝址进行了实地踏勘,对淤地坝坝址断面进行了测量,对选定的典型坝测绘

4、出坝址地形图,对流域沟道特征、建坝资源条件、工程建设的临时道路、沟道筑坝土料和砂石料分布、交通、水电等情况进行了现场调查,在此基础上,技术人员通过认真分析,反复论证,针对阿乙亥小流域土地利用现状与经济发展方向,并充分征求各级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当地群众的意见,提出了阿乙亥小流域中下游片坝系建设目标,确定了阿乙亥流域中下游片坝系工程建设的两个备选方案,并通过大量、详细的技术经济指标计算、建设条件分析、水沙利用分析、防洪保收能力分析、拦泥淤地数量面积分析及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等进行方案比选,确定出较优的坝系工程建设方案,最后对选定方案进行了工程建设年度安排,于2006年7月底编制完成了青海省共和县

5、阿乙亥小流域中下游片坝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送审稿)及附件。本次可行性研究工作,得到了青海省水土保持局,特别是共和县水利水务局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155目 录1 综合说明12 基本情况72.1 自然概况72.2 社会经济状况272.3 水土流失状况293 淤地坝工程现状与分析333.1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现状333.2 淤地坝建设现状343.3 坝系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344 坝系建设目标374.1 指导思想374.2 编制依据374.3 建设原则384.4 建设目标395 总体布局与规模415.1 坝系单元划分415.2 单元坝系内中型淤地坝配置455.3 单元坝系以外工程数量确定

6、475.4 坝系总体布局与规模确定475.5 方案对比分析525.6 方案推荐566 坝系工程设计596.1 设计标准596.2 骨干坝设计596.3 中型淤地坝设计817 监测设施建设827.1 监测内容827.2 监测站点布设原则847.3 监测站点建设857.4 监测实施方案858 施工组织设计878.1 建设时序分析878.2 工程建设进度888.3 施工条件888.4 施工方法909 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1019.1 建设管理1019.2 运行管理10310 投资估算10510.1 工程概况10510.2 编制依据10510.3 编制方法10510.4 工程总投资10810.5 资金筹

7、措11011 经济评价11211.1 经济评价的依据和方法11211.2 效益分析11211.3 经济评价11611.4 环境影响评价11912 结论12012.1 综合评价12012.2 结论122附图一:阿乙亥小流域中下游片坝系工程骨干坝及中型淤地坝坝高库容曲线、坝高淤地面积曲线、坝址横断面图。附图二:1 阿乙亥小流域沟道组成结构图2 阿乙亥小流域土壤侵蚀现状图3 阿乙亥小流域土地利用现状图4 阿乙亥小流域中下游片坝系工程总体布局图(方案一)5 阿乙亥小流域中下游片坝系工程总体布局图(方案二)附件:1 阿乙亥小流域中下游片坝系工程投资估算报告2 阿乙亥小流域中下游片坝系工程典型设计报告1

8、综合说明阿乙亥小流域位于共和县龙羊镇境内,共和盆地南缘,系黄河流域恰卜恰河的一级支流,属黄土丘陵沟壑区第副区。地处东经100101012,北纬36043619之间,总面积196.23km2。阿乙亥小流域中下游片,即规划坝系建设区(简称项目区)面积为91.74km2,其水土流失面积为81.15km2。项目区海拔高程在24763060m之间,多年平均降水量314.3mm,土壤侵蚀模数5500t/km2a,项目区年均输沙量44.63万t。项目区交通较为方便,距共和县恰卜恰镇约10km,且在流域上中游有214国道穿过。项目区涉及龙羊镇的阿乙亥行政村,地面组成物质以风沙土、淡栗钙土为主,区内林草覆盖率为

9、25.67。现有居民190户,总人口862人,人口密度9人/km2,农业劳动力421个;人均收入1534.78元,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较差,农业人均占有土地10.64hm2,总耕地面积106.60hm2,人均耕地0.12hm2,农业生产以放牧为主,基础条件较差,生产力水平低下。阿乙亥小流域中下游片共规划建设骨干坝8座,中型淤地坝6座,建设期末项目区内工程总数达到14座,骨干坝与中型淤地坝配置比例为1:0.75。工程总控制面积38.64km2,占项目区面积的42.12。项目区骨干工程主要布设在项目区内各较大支沟,中型淤地坝布设在较小的支毛沟。工程总库容603.12万m3,新增滞洪库容253.98万m

10、3,新增拦泥库容349.14万m3。新增淤地面积51.90hm2。工程总投资2412.89万元,其中工程措施费2078.83万元,独立费用197.48万元,预备费136.58万元。总投资中中央投资1507.66万元,占总投资的62.48;地方匹配资金905.23万元,占总投资的37.52。其中骨干坝投资2008.06万元,占总投资的83.22%;中型淤地坝投资404.83万元,占总投资的16.78%。资金筹措方案详见表11。表11 阿乙亥小流域中下游片坝系工程资金筹措表项目名称总投资中央投资中央投资()地方匹配骨干坝2008.061305.2465702.82中型坝404.83202.4250

11、202.41合计2412.891507.6662.48905.23坝系工程建设期3年,建设时段为2007年2009年。2007年建设骨干坝3座,中型坝2座,投资795.26万元;2008年建设骨干坝3座,中型坝2座,投资1065.67万元;2009年建设骨干坝2座,中型坝2座,投资551.96万元。分年度投资计划详见表12。表12 阿乙亥小流域中下游片坝系工程分年度投资进度表 单位:万元项目2007年2008年2009年小计骨干坝633.36948.82425.872008.05中型坝161.90116.85126.09404.84合计795.261065.67551.962412.89阿乙亥

12、小流域中下游片坝系工程的建设单位为共和县水务局。工程竣工验收后,骨干坝的运行管理原则上由工程所在的镇人民政府负责,中型淤地坝由工程所在的村委会负责。共和县水务局负责淤地坝运行管护的监督检查工作。淤地坝的防汛工作纳入当地防汛管理体系,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分级管理,落实责任。共和县水务局负责淤地坝防汛工作的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督促运行管护责任主体搞好淤地坝设施的日常管理和维护。阿乙亥小流域中下游片坝系工程在淤积年限内可拦截泥沙425.06万t,工程淤满后可新增坝地面积51.90hm2,经济计算期内,项目总经济效益4790.34万元,净现值2.03万元,内部收益率7.01%,效益费用比1.15,建设

13、期末流域内人均坝地将增加0.035hm2,通过坝系建设,增加农民就业机会,促进流域内退耕还林还草,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及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得到明显提高。阿乙亥小流域中下游片坝系工程特性表见表13。表13 阿乙亥流域中下游片坝系工程特性表小 流 域 名 称阿乙亥流域中下游片项目单位数量建 设 地 点青海省共和县工程规模淤地坝骨干坝座8建 设 期3年中型坝座6项目单位数量小型坝座/流域概况流域面积km291.74骨干坝控制面积km235.27流域人口人862坝系总库容万m3603.12劳动力个421坝系拦泥库容万m3349.14林草覆盖率%21.8设计淤地面积hm251.90水土流失

14、面积km281.15工程量土方万m3132.8土壤侵蚀模数t/km2a5500石方m315849.27治理面积km26.49混凝土方m31810.37治理程度7.99钢筋混凝土方m3748.05多年平均降水量mm314.3主要材料用量水泥t837.3沟道常流水流量m3/s/钢材t32.77多年平均径流量万m3697.22沙子32494.83多年平均输沙量万t50.46柴油t794.15工程现状数量水库座/碎石32884.17骨干坝座/卵石314643.7中型坝座/块石1205.57小型坝座/混凝土管根445指标骨干坝控制面积km2/总库容万m3/用工万时75.74拦泥库容万m3/投资总投资万元2412.89剩余库容万m3/其中中央万元1507.66可淤地面积hm2/地方万元905.23已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