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热泵干燥技术示范推广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8308558 上传时间:2022-08-1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阳能热泵干燥技术示范推广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太阳能热泵干燥技术示范推广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太阳能热泵干燥技术示范推广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太阳能热泵干燥技术示范推广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太阳能热泵干燥技术示范推广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太阳能热泵干燥技术示范推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阳能热泵干燥技术示范推广(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年度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名称:太阳能热泵干燥槟榔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单位:海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设计研究所通讯地址:海口市兴丹路14号联 系 人:窦志浩主管部门(单位):海南省农业厅二0一四年九月一、基本情况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单位名称:海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设计研究所地址及邮编:海口市兴丹路14号 571100联系电话:0898-65351655法人代表姓名:窦志浩人员情况:现有研究人员11名,固定研究人员11人。其中研究员2名,聘用副研究员1名,博士1名,中级职称5名,初级职称及其他人员4名,技术人员梯度配备较合理,能够发挥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资产规模:

2、海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设计研究所现有试验用地1500m2,依靠项目支持,多途径筹集资金,新增固定资产设备达到500多万元,是国家热带水果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的具体承建单位,拥有农产品加工研究室 1个,果蔬保鲜研究室1个,太阳能干燥室1个,休闲食品加工中试车间1个,饮料加工中试生产线1条,果蔬保鲜中试分级生产线1条,冷库2间,速冻库1间。配备了太阳能辅助干燥房、均质机、打浆机、封口机、旋转蒸发提取装置多套、天然物质分离层析设备、保鲜库、超净工作台、高压灭菌锅、脱皮及分离机等设备。有质构仪、超低温冰箱、微波真空干燥仪、真空冷冻干燥仪、卤素水分测定仪、层析仪、呼吸测定仪、色差仪等仪器。财务收支状况

3、:2011年、2012年和 2013年三年财务收支状况合理,收入和支出平衡,无负债和资产不良记录。所隶属的主管部门为海南省农业科学院,是从事农业科研工作的正厅级事业单位。可行性报告由项目承担单位编制。2. 项目负责人情况项目主持人为窦志浩,男,53岁,毕业于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林业专业,本科学历,学士学位,研究员,所长。主要从事科研工作,理论基础扎实,科研实践经验丰富,主持或参加过国家及部省级项目30余项,获得部省级科技进步奖近20项,获得国家专利2项,在国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多篇,积极组织并参加科研成果推广转化工作,取得了较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太阳能热泵干燥

4、槟榔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类型:发展建设类项目性质:一次性项目主要工作内容:(1)建设太阳干燥槟榔技术示范点。购置安装槟榔太阳能热泵干燥设备8台;单台设备干燥能力2000公斤。(2)槟榔太阳能热泵干燥技术示范,示范干燥槟榔鲜果12万公斤;得到质量合格的槟榔白果产品约3万公斤。4. 预期总目标及阶段性目标情况:预期总目标:(1)减低环境污染,实现槟榔干燥过程零排放;(2)降低槟榔干燥成本0.3元/公斤;(3)发表论文1-2篇;(4)对农民或合作社进行培训,受训人数在200人次以上;(5)带动农户进行技改,推广太阳能干燥槟榔设备30台套以上。阶段性目标情况: 第一阶段(2014年 9 月 - 2015年

5、5月):完成项目实施方案的制定,所需太阳能热泵干燥设备的购置安装、辅助材料的采购、订购,并完成项目设计方案; 第二阶段(2015年 6月 - 2015 年9月)太阳能热泵干燥槟榔技术示范推广,示范干燥槟榔12万公斤,得到质量合格的白果槟榔产品约3万公斤。 第三阶段(2015年 10月 )槟榔干燥示范基地初步建成,推广太阳能热泵干燥槟榔设备30台以上,撰写科技论文及项目验收报告等,完成项目验收相关工作,以便扩大推广应用,推广太阳能热泵干燥槟榔设备30台以上。5、主要预期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指标(1)经济效益指标示范推广干燥12万公斤的海南槟榔鲜果,得到约3万公斤干果,按2014年市场价格计算,每公

6、斤干果50元计算,其经济效益为:3000050=150万元。以上数据表明,在示范推广过程中,可产生直接经济效益59.8万元,如扩大规模到300台,直接经济效益将扩大到2242.5万元。(2)社会效益指标深入实践,开展技术培训与咨询,建立热泵示范基地1个,举办热泵干燥农副产品培训班,培训人数约200人,加强与当地农民及企业的沟通,源源不断地把农产品加工新技术向农民及当地企业输送,传播政府爱民富民的思想,提高当地农民的素质,促进加工槟榔的积极性,将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促进我国热带农产品的加工和转化增值,逐步干燥槟榔及其农副产品的产业化,解决当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提高农民收入,服务三农,促进热区的经济

7、发展。新技术的应用,将改变传统的加工方式,便于节能减排装置的广泛应用,不仅干燥槟榔,还可以干燥其它农副产品,扩大新技术应用的影响力,对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产生显著的生态效益。项目总投入情况(包括人、财、物等方面)。项目参与人员共6人,人员来自于本所和企业科技骨干。本所固定资产500多万元,具有浸泡池、太阳能干燥房,包装机等设备设施,具有保证项目的前期条件。项目总投入193.1万元,用于购买原料、试剂、设备、水电燃油费开支、科技人员的创造性劳动报酬以及在从事技术研究过程中需要的学习、出差等费用。二、必要性与可行性(一)项目背景情况1、项目受益范围分析太阳能热泵干燥槟榔技术示范推广,使干燥槟榔时间

8、进一步缩短,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避免因传统加工法而产生大量的烟尘污染,逐步引导加工户走规模化生产之路,可使海南省和湖南省的加工农户、加工企业和居民受益,也可让与食用槟榔有关的广大人民群众受益,也对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大有裨益。2、国家、地区的需求分析 目前,世界上食用槟榔消费量很大,约1000万吨。主要消费国是印度、东南亚和中国等地。2013年度中央电视台先后报道了槟榔致癌和加工过程污染环境的事件引起广泛关注,海南省农业厅也启动了槟榔干燥绿色改造项目以期改变槟榔加工引起环境污染的问题。项目的示范推广将提高干果的质量,减少加工过程环境污染,逐步改变干燥槟榔的原始落后状况,保障农民的利益,促

9、进槟榔产业健康稳定发展,为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可持续性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海南属于亚热带地区,阳光资源丰富,槟榔是我国独具特色的热带经济作物,近几年来,产业发展快速,已成为海南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2011年,海南的槟榔种植面积为 116万亩,收获槟榔果面积68万亩,鲜果产量达70万吨。90%以上的槟榔鲜果需要进行干燥,干燥后的槟榔干果水分20%左右,便于存放,供应口味王等企业进行进一步加工,干果产量达 17.5万吨。随着清洁能源的发展和推广力度加大,节能减排技术在未来的能源利用领域中将会取得长足的发展,在农产品干燥中的应用也会越来越广泛,国家的利好和补贴政策也会逐渐刺激农户越来越注重清洁能源、节能

10、型装备的应用,传统的干燥方法也会逐步遭到淘汰。因此在技术转型的关键时期,加强节能减排技术在槟榔中的研究与开发,利岛利民,具有可持续性。3、项目单位需求分析海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设计研究所是海南省专业从事农产品加工与保鲜研究的专业研究所,2008年11月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热带水果加工技术研发专业分中心。本所现有科研技术人员11人,其中研究员2名,副高职称3名,中级职称3名,初级职称2名,具有研究生学历科技人员4人,博士研究生1名,农产品加工与贮藏硕士生导师1名。研究所内设有热带果蔬保鲜研究室、加工研究室及中试车间。本所成立以来承担国家级、部省级及企业来源的项目与课题30多项,其中国家级项目4

11、项、部省级项目及横向合作项目30多项;取得科技成果8项,其中获国际先进成果1项,国内领先成果2项,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发表论文40多篇,编著2部。农产品加工是本研究所主要从事的研究领域,太阳能热泵干燥槟榔技术示范推广是本研究所主要从事的研究工作之一,多年来从事槟榔干燥技术的研究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有较好的研究工作基础。该项目的立项必将极大地促进本所科技人员进行科研的能力,促进人才的成长。4、是否属于国家政策优先支持的领域和范围该项目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是属于国家政策优先支持的领域,使农民和企业受益,发挥资源优势,实行槟

12、榔加工产业的良性循环,促进槟榔产业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二)项目实施对促进事业发展意义与作用 海南槟榔种植面积2013年度达到130万亩,鲜果产量超过70万吨,干果年产量达17.5万吨,90%的干果是经农户初加工干燥而成,干燥后的槟榔干果水分20%左右,供应口味王等企业进行进一步加工。其干燥方式简单,操作性强,投入较低,是海南省200多万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然而,槟榔初加工干燥使用的设施是传统简单烘炉,热能浪费大,使用的热源是木材和蜂窝煤,能源消耗大,排放大量的烟尘,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大,且产品质量不稳定,产品价格难以保证,制约了产业的良性发展,急需转变干燥方式,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项目单位多年来

13、从事槟榔干燥技术的研究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项目的示范推广将提高干果的质量,减少加工过程环境污染,逐步改变干燥槟榔的原始落后状况,保障农民的利益,促进槟榔产业健康稳定发展,为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可持续性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三)项目实施的可行性1、项目的主要工作思路和设想主要在海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设计研究所开展研究,在愿意扩大生产的企业进行中试放大成果转化工作。2、项目预算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分析该推广项目的提出是考虑到海南企业和农民的切身利益,并结合地域优势,旨在减少槟榔加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促进槟榔干燥产品品质的提升。项目预计初步投入资金193.1万元,主要是在现有用于太阳能干燥设备的购置安装

14、、槟榔干燥原、辅料购买,技术培训费等等支出,项目预算合理。项目在海南省农业厅的监督指导下,由海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设计研究所完成示范推广,任务明确、方法可行,设计思路较完整,前期基础较多,具有可靠性。3、项目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1)预期的经济效益分析示范推广干燥12万公斤的海南槟榔鲜果,得到约3万公斤干果,按2014年市场价格计算,每公斤干果50元计算,其经济效益为:3000050=150万元。一般鲜果按每公斤4元计算,12万公斤鲜果成本为48万元。每台节能型装备造价约8万元,每次每台加工槟榔鲜果2吨,8台设备造价64万元,每次可加工鲜果16吨。以1台设备每月折旧费0.1万元计,

15、共计折旧费0.8万元。选果设备8万元;盛料筐10万元;水电费8.4万元;劳务费用15万元。干燥12万公斤槟榔纯收入为: =59.8万元以上数据表明,在示范推广过程中,可产生直接经济效益59.8万元,如扩大规模到300台,直接经济效益将扩大到2242.5万元。(2)社会效益指标分析深入实践,开展技术培训与咨询,建立热泵示范基地1个,举办热泵干燥农副产品培训班,培训人数约200人,加强与当地农民及企业的沟通,源源不断地把农产品加工新技术向农民及当地企业输送,传播政府爱民富民的思想,提高当地农民的素质,促进加工槟榔的积极性,将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促进我国热带农产品的加工和转化增值,逐步干燥槟榔及其农副产品的产业化,解决当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提高农民收入,服务三农,促进热区的经济发展。新技术的应用,将改变传统的加工方式,便于节能减排装置的广泛应用,不仅干燥槟榔,还可以干燥其它农副产品,扩大新技术应用的影响力,对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产生显著的生态效益。 4、与同类项目的对比分析(1)槟榔是我省的特色优势产业,也是海南大宗农产品之一,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有稳定种植、加工及销售渠道,和其它农产品相比,经济效益明显。(2)槟榔干燥技术是我省继续解决的加工技术,传统的加工方法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2013年度中央台曾进行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