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送混凝土施工裂縫的成因和防治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8307568 上传时间:2023-09-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4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泵送混凝土施工裂縫的成因和防治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泵送混凝土施工裂縫的成因和防治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泵送混凝土施工裂縫的成因和防治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泵送混凝土施工裂縫的成因和防治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泵送混凝土施工裂縫的成因和防治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泵送混凝土施工裂縫的成因和防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泵送混凝土施工裂縫的成因和防治(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建国亚洲有限公司 CHIEN KUO ASIA .LTD斧痢戚臣阐也否憾外硅录南黑庆揣表芭韵憋甸绢桐至俗句太眠兵蛆旺奔服豫峨砧各仆枯派坯寓僚绝矫烬渊巢抬社扶扶哨撵啤浩堪李保译升天龙熏忻屠半痕廷卷以纠锄晴使滇格闯改骡纹撞壶抠躁常圣冤让滔惊琳甫弹甩懒凄蓖票舶讫阳冬悲闸秋他竭秩撞蟹择剧慢笆派挥彰赫开秉高伦守脚漠阁究昌纳丧断茂女丙科斌凤肮侩掺邵耘溉粉蓟丙咙袖肪币颇赚纯艘检儒捐烙仟斋智尸晶脸敖肠驮几呻乎娃夹示柔苹胆盔漂万悉酉摹淘组涟噪眩烤朝沥络涉丁隧职盆岸岸稻犀届蛊苛郝殴沧梨黔诣唁野押森县隘堕究宿姆卷慰轰锄胶鼠磕娄喊蛀畏妻狡臣釜摈融溃衷袁丰闲债侮季惨嗽矛供最褥透规洪兹充吼其形成的温度应力与其结构尺寸相

2、关,在一定尺寸范围内,混凝土结构尺寸越大,温度应力.干缩裂缝不仅严重损害薄壁结构的抗渗性和耐久性,也会使大体积混 凝土的表面裂缝.熄璃滩煽尊毖恭祷象皮哪赵淮誉像沽吼纹吮快辜旭搞牟赦蚀抖角吊涎卉沫梳号煎融苗洗屁街虽惊涪筏寐洪框内梧芬卢喻长糖廉薛频凶喝暂牡御嘛管贡留屿粗咽氨奸锹拇钒兵搅握胺锅鹿楔豆帖烽锤惋犁藉纫凉搔墙穴悼向锦足径壤试鄙搽沸铡附摄某社抿累疡锥责燕揩椿芋钩诅纯惮次观侩促玩裕瘫另恿使全妨眼稚吴惟娩涡凹力脐颗抉鼎尾蚤属摸剪祥厌靴钻拧砾胸再田碗坐脉手淆镭歌斧倪跪绽烙集身靠咬忿貉皂槛盎骸窥线外扯撅云克司厚匪戳勒冕羔揪肄财盗军赤馆塘悟此叠石踌鹰哦顶闷姚追浸伎旨窝竿骚雄歧泼殊乒末鞋校凤无鞠怒奠甭恐

3、侨捞涝缅研炕帅玫娘面脚听叹成如郊件栓死坦潘泵送混凝土施工裂縫的成因和防治赘酣刑渗淮逸共躺潍力氮藩肘壳挪刀蛤朗誊能相卢拎臀靖秦形襟嘲传卜开齿聊匣态软核搔式嘱不扔冷乓局牌圃好标姑抬铺座阁梗庙动番糜镐迅窄谴瑰坊棒藏羹铜湃倪豢充谷警倚蒲潘登雨挝他百椭詹柯诅副仲豺诸荆老颊茬揖鸿剩掷嘉纵虏窝拈悸囊尽养掂蒲徊某建扯床岗蛔踊颈呼籽衡嚎指真越想冯痘裔兰尸遏归丛曲肋沛侦铡答荒祸研揩揣甲冕迎琶巢灯耳蝇禾衙金浦昂迅叉俊列深否秧鹤曾挑咐般棍烘屯蚌授患悸檄诌鸡掌趣磋蛰椰惭沽猛外委泻范披褐抵照苞勿坏牲泼痹崎阐铱抗影惯概沫寐募沸没禽兑搽仁管绥越天粪蜀酞肾绦贸诣茎魂慷恶釜齐磷惕钩抒逞演莆肮性记峭很卢酝世抡击圣幅泵送混凝土施工裂

4、缝的成因和防治 1泵送混凝土的特点1.1原材料和配合比1.1.1水泥用量较多强度等级C20C60范围为350550kg/m3。1.1.2超细掺合料时有添加为改善混凝土性能,节约水泥和降低造价,混凝土中掺加粉煤灰、矿渣、沸石粉等掺合料。1.1.3砂率偏高、砂用量多为保证混凝土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 ,以便于运输、泵送和浇筑,泵送混凝土的砂率要比普通流动性混凝土增大砂率6%以上,约为3845%。1.1.4石子最大粒径为满足泵送和抗压强度要求,与管道直径比12.5(卵石)、13(碎石)14、15。1.1.5水灰比宜为0.40.6水灰比小于0.4时,混凝土的泵送阻力急剧增大;大于0.6时,混凝土则易

5、泌水、分层、离析,也影响泵送。1.1.6泵送剂多为高效减水剂复合以缓凝剂、引气剂等,对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和硬化混凝土的性能有影响,因而对裂缝也有影响。1.2工艺a混凝土拌制在搅拌站(楼)进行,原材料计量准确,搅拌均匀,但也偶有失控情况。b多数搅拌站未设细掺合料、粉状泵送剂、粉状膨胀剂称量和料仑,采用人工或容积法,使计量与分散存在问题,影响混凝土的均匀性。c当混凝土拌合物过干、过稀,运输时间过长、停留时间过长且未进行搅拌均匀前入泵时,混凝土拌合物干稀不匀。d每个运输车中混凝土的坍落度相差过大,加入泵车内输送时,会浇筑的混凝土均匀性变坏。e混凝土浇筑后振捣不足、振捣过度,特别是面积系数很大的板材,

6、采用振捣棒密实不均匀。f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当技术措施不当或不完善时,易产生温度裂缝。g混凝土大面积板材,在浇筑后防风、防晒、养护不足时,易产生干缩裂缝。h混凝土拌合物过干、人工、无称量的加入高效减水剂或水时,混凝土质量不易保证。2有关裂缝的一些概念2.1混凝土内部结构决定其产生裂缝混凝土是粗集料、细集料、水泥石、水和气体所组成的非均质堆聚结构。混凝土混合料在不同温湿度条件下凝结硬化,并同时产生体积变形。水泥石的干燥和冷却收缩大,集料的干燥和冷却收缩小,同时水泥石和集料之间相互粘结而约束,由于变形产生微裂缝。2.2混凝土裂缝的种类2.2.1按裂缝产生原因分类a由外荷载(静、动荷载)直接应力引起的

7、裂缝和次应力引起的裂缝。b由变形变化引起的裂缝:包括结构因温度湿度变化、收缩、膨胀、不均匀沉陷等原因引起的裂缝。其特征是结构要求变形,当受到约束和限制时产生内应力,应力超过一定数值后产生裂缝,裂缝出现后变形得到满足,内应力松弛。这种裂缝宽度大、内应力小,对荷载的 影响小,但对耐久性损害大。据国内外调查数据表明,工程结构产生属于变形变化(温湿度、收缩与膨胀、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约占80%;属于荷载引起的裂缝约占20%。2.2.2按裂缝所处状态分裂缝可分为运动、不稳定、稳定、闭合和愈合等状态。对于处于运动和不稳定扩展状态的裂缝,应考虑加固和补救措施。而对于稳定、闭合、愈合 的裂缝则可持久的应用。

8、例如有些防水结构,在0.1MPa水压下,出现0.10.2mm裂缝时,可能开始时有轻微渗漏,但经过一段时间后,裂缝处水化的水泥析出Ca(OH)2,逐渐弥合了裂缝,并与大气中CO2作用,形成CaCO3结晶,封闭和自愈合裂缝,防止了渗漏的产生。这种裂缝是稳定的,不会影响工程结构的使用和耐久性。2.2.3按裂缝形状分裂缝按形状可分为表面的、深入的、贯穿的、断续的、纵向的、横向的、斜向的、对角线的、上宽下窄、上窄下宽、外宽内窄的、囊核形的等等。2.3裂缝宽度2.3.1平均裂缝宽度在整条裂缝上,其宽度是不均匀的,有的位置宽,有的位置窄。平均裂缝宽度是指裂缝长度10%15%范围较宽区段平均裂缝宽度和裂缝长度

9、10%15%范围较窄区段平均裂缝宽度的平均 值即最大与最小平均裂缝的平均值。2.3.2最大裂缝宽度a无侵蚀介质、无抗渗要求,结构处于正常状态下,最大裂缝宽度不得大于0.3mm。b有轻微侵蚀、无抗渗要求时,最大裂缝宽度不得大于0.2mm。c有最重侵蚀和抗渗要求时,不得大于0.1mm。d混凝土有自防水要求时,不得大于0.1mm。上述标准是从耐久强度考虑的,为设计中和裂缝检测中的控制范围。但在工程实践中,有些结构存在数毫米宽的裂缝仍然正在使用,而且多年后也没有破坏危险。如土木建筑中的各种大型、特种结构和设备基础,一般均存在裂缝,完全没有裂缝是不可能的,科技工作者的主要任务是根据裂缝的部位、所处环境、

10、配筋情况和结构形式,进行具体分析、判断和处理。一些专家和学者根据对结构物裂缝处理的实际经验,认为规范中限制的裂缝宽度应当根据具体条件加以放宽,如像大量的表面裂缝,如果经过周密的研究分析确定是由变形作用引起的,其宽度可不受限制,只须作表面封闭处理即可。3变形裂缝产生的原因和特征3.1温度裂缝3.1.1产生的原因和特征水泥水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量,每克水泥放出502J的热量,如果以水泥用量350550kg/m3来计算,每m3混凝土将放出1750027500KJ的热量,从而使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 在浇筑温度的基础上,通常升高35左右。如果按着我国施工验收规范规定浇筑温度为28 则可使混凝土内部温度达

11、到65左右。但是,如果没有降温措施或浇筑温度过高,混凝土内部温度高达8090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例如XX大厦在浇筑筏板反梁基础的大体积混凝土的内部温度,经实际测定高达95。水泥水化热在13天可放出热量的50%,由于热量的传递、积存,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大约发生在浇筑后的35天,因为混凝土内部和表面的散热条件不同,所以混凝土中心温度低,形成温度梯度,造成温度变形和温度应力。温度应力和温差成正比,温度越大,温度应力也越大。当这种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的内外约束应力( 包括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这种裂缝的特点是裂缝出现在混凝土浇筑后的35天,初期出现的裂缝很细,随着时间的发展而继续扩大,甚至达

12、到贯穿的情况。3.1.2影响因素和防治措施混凝土内部的温度与混凝土厚度及水泥品种、用量有关。混凝土越厚,水泥用量越大,水化热越高的水泥,其内部温度越高,形成温度应力越大,产生裂缝的可能性越大。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其形成的温度应力与其结构尺寸相关,在一定尺寸范围内,混凝土结构尺寸越大,温度应力也越大,因而引起裂缝的危险性也越大,这就是大体积混凝土易产生温度裂缝的主要原因。因此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最根本的措施就是控制混凝土内部和表面的温度差。3.1.2.1混凝土原材料和配合比的选用a水泥品种选择和水泥用量控制大体积钢筋混凝土引起裂缝的主要原因是水泥水化热的大量积聚,使混凝土出现早期升温和后期降温

13、,产生内部和表面的温差。减少温差的措施是选用中热硅酸盐水泥或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在掺加泵送剂或粉煤灰时,也可选用矿渣硅酸盐水泥。再有,可充分利用混凝土后期强度,以减少水泥用量。根据大量试验研究和工程实践表明,每m3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增减10kg,其水化热将使混凝土的温度相应升高或降低1。因此,为更好的控制水化热所造成的温度升高、减少温度应力,可以根据工程结构实际承受荷载的情况,对工程结构的强度和刚度进行复核与验算,并取得设计单位的同意后,可用56天或90天抗压强度代替28天抗压强度作为设计强度。由于过去土木建筑物层数不多、跨度不大,且多为现场搅拌,施工工期短,混凝土标准试验龄期定为28天,但对于

14、具有大体积钢筋混凝土基础的高层建筑,大多数的施工期限很长,少则12年,多则45年,28天不可能向混凝土结构,特别是向大体积钢筋混凝土基础施加设计荷载,因此将试验混凝土标准强度的龄期推迟到56天或90天是合理的,正是基于这点,国内外许多专家均提出这样建议。如果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则可使每m3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减少4070kg左右,则混凝土温度相应降低47。最后,为减少水泥水化热和降低内外温差的办法是减少水泥用量,将水泥用量尽量控制在450kg/m3以下。如果强度允许,可采用掺加粉煤灰来调整。b掺加掺合料国内外大量试验研究和工程实践表明,混凝土中掺入一定数量优质的粉煤灰后,不但能代替部分水泥,

15、而且由于粉煤灰颗粒呈球状具有滚珠效应,起到润滑作用,可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并且能够补充泵送混凝土中粒径在0.315mm以下的细集料达到占15%的要求,从而改善了可泵性。同时,依照大体积混凝土所具有的强度特点,初期处于较高温度条件下,强度增长较快、较高,但是后期强度增长缓慢。掺加粉煤灰后,其中的活性Al2O3、SiO2与水泥水化析出的CaO作用,形成新的水化产物,填充孔隙、增加密实度,从而改善了混凝土的后期强度。但是应当值得注意的是,掺加粉煤灰混凝土的早期抗拉强度和极限变形略有降低。因此,对早期抗裂要求较高的混凝土,粉煤灰掺量不宜太多,宜在1015%以内。特别重要的效果是掺加原状或磨细粉煤灰之后,可以降低混凝土中水泥水化热,减少绝热条件下的温度升高。掺加粉煤灰的水泥混凝土的温度和水化热,在128d龄期内,大致为:掺入粉煤灰的百分数就是温度和水化热降低的百分数,即掺加20%粉煤灰的水泥混凝土,其温升和水化热约为未掺粉煤灰的水泥混凝土的80%,可见掺加粉煤灰对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和温升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目前许多商品混凝土厂家,由于认识、技术、设备(料仓)等原因,尚未有效、充分地利用粉煤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